
【齐鲁】怀念大丫(散文)
我的大小姑子大丫走了。惊悉噩耗,肝肠寸断,巨大的悲痛让我无法自控,仰天长啸,泪淌成河,彻夜难眠。
2024年3月12日晚19:28分,我突然看到大小姑子唯一的儿子阿龙发出的讣告:“老妈一路走好!”起初,我并没有理会,以为是网上发的公共消息与我无关。我继续上下翻动浏览着网页,划到好的文章就停下来看一看,看了一会儿就躺下准备休息了。就在头挨枕头的一刹那间,突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阿龙”是不是“小龙”呢?一股不祥的征兆立即袭满了全身,顿时就打了个冷战,我急忙问正在制作视频的老儿子小巴特:“老儿子,网名叫阿龙的是你小龙哥吗?”
“是啊,怎么了?”
“啊!天啊!”如五雷轰顶,我的泪顿时夺眶而出:“老儿子,你大姑没了。”我重新打开手机,再一次确认了阿龙发过来的不幸消息,并立即给巴特大姑父小良子(邱友良)打去电话再次确认一下,这是不是真的。我多么希望这是个假消息啊!
2月24日我们姑嫂俩在微信里还唠了好一会儿呢!大丫还发出了热情邀请,让我等天暖和了领着巴特到她家住几天呢,她要给我们做农村特色的譬如杀猪菜啊、炖大鹅等好东西吃呢!三八妇女节那天,我还给她发去了慰问的图片,可是没见到她的回音,只是看见了小良子发过来的祝福视频。我估计那时她的身体已经出现状况了,只是她太刚强,没有声张而已。就这样,我们姑嫂的最后一次谈话就定格在2024年2月24日这一天。
这时,电话通了:“大嫂,是真的,刚刚……”是小良子悲伤的声音。呜呜呜巨大的悲哀笼罩着夜空,黑漆漆的天幕像似披上了漫漫黑纱,泪眼婆娑中……我仿佛又看见了大小姑子大丫那张灿烂的笑脸,仿佛又听到她对着我亲切地叫着“大嫂”。这笑脸,这声音,多么亲切!多么熟悉!可是,这只是我的幻觉啊!
大丫,她永远不能再回来了。此刻,她已和她的大哥、爸爸、妈妈(我的公公婆婆)到天堂团聚去了。永别了,我的好妹妹——大丫!你一路走好啊!天堂里再没有病痛折磨你,回荡的永远是你爽朗、快活的笑声。大丫,愿来世我们还成一家人,我还做你的大嫂,好吗?!
呜呼哀哉!无尽的哀伤,无限的悲痛。大丫啊!你就这样悄悄地走了,从此,这个世上少了一个勤劳能干、勤俭持家的贤妻良母,工农村少了一位性格开朗、宽宏大量、乐观豁达、勤劳善良、通情达理、一身正气的老朱大丫——朱丽华。
大丫,学名朱丽华,论起来,我们姑嫂同名不同姓,像似冥冥之中上苍就有安排似的,让我们这同名不同姓的两个“丽华”成了姑嫂。我和她大哥朱春祥刚结婚时,因为我和大小姑子同名,有一次村支书到家里串门还闹出过笑话呢!就是张书记一说丽华,我俩都一起答应。就这样,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谈话过程中,我们俩异口同声答应他三四次,逗得村支书和我们全家人都哈哈大笑。那温馨、和谐、幸福、热闹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后来,家里人建议为了好区分我们姑嫂俩人的名字,就叫我大丽华,她叫小丽华。结果这个建议没兴起来,后来因为我有两个小姑子,在家里干脆就叫朱丽华“大丫”了,家里最小的妹妹朱丽洁就叫她“小丫”吧。这样一来,我们俩人的名字就再没出现过一呼二人应的情况了。
认识大丫朱丽华,还得从我和她大哥朱春祥说起。1976年我和祥子从白城地区师范学校毕业后确立了恋爱关系,他带我第一次到他家里(后来也成了我的家),见到他青春靓丽的大妹妹朱丽华即大丫。那时的大丫,高挑个儿,天生丽质,皮肤水嫩粉白,有一双清澈聪慧、乌黑漂亮的大眼睛。她见人不笑不说话,此时正当十八九岁,长得水灵灵的,梳着两条过腰的麻花大辫儿,站在那里,亭亭玉立就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是十里八村的有名的漂亮妞儿。
大丫她不仅人漂亮,而且心底也善良。这些年,我们姑嫂相处和谐,亲密无间。从来没有因什么事拌过嘴儿或红过脸。有的只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虽是姑嫂,却胜似亲姐妹。记得我和她大哥祥子没结婚前,工作关系还没有调到白城市,我还在镇赉县哈吐气蒙古族中学任教,工作十分繁忙,但是那时我和祥子正在热恋中,无论怎么忙,我们几乎都是每周一封信。鸿雁传书,青鸟殷勤。一九七七年“五一”一放假,我就来到了白城看祥子。当然了,我和大丫也有约定,去照相馆着蒙古袍照相留影纪念。记得那年我22岁,大丫才20岁,我们俩人身着蒙古袍手拉着手合影留念,照相馆的人都说我们俩年轻、漂亮,穿上蒙古袍真好看。还问我们:“你们姐俩是真的蒙古族吧?”我当时说:我是蒙古族,她不是。”照相馆的人感到很惊鄂,他们起初还以为我们是一对蒙古族亲姐妹呢!我和大丫当时相视一笑,心里感到暖暖的,甜甜的。那时的我们的确青春靓丽,风华正茂。浑身上下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大丫勤劳能干,待人热情诚恳,最初她在工农村实验站干活,后来调到白城市造纸厂下属的三产公司上班,直到退休。我虽然没亲眼看到她每天上班干的都是什么活,但是无论走到哪里,我听到的大凡认识她的人对她的评价都是一个“好”字,从没听说过一个差评。尤其提到干活儿,大丫从来都是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从不斤斤计较,即使别人看到不公平之事,她也以“吃亏是福”为由一笑而过,她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影响着周围的人,她的做法让人们对她刮目相看、啧啧称赞,都纷纷为她伸出大拇指。做为大嫂我也由衷地替她高兴,大小姑子真是我的骄傲,她真争气,也从没给老朱家丢过脸。
她在老邱家是大嫂,这些年她上有老,下有小,她孝敬老人,维护弟妹,爱护子孙,她精心伺候公公婆婆,直到给二老养老送终。提到孝敬老人,她堪称典范,尤其是婆婆因病去世后,年迈的公公又长期患病,后来又双目失明,大丫一日三餐做好可口的饭菜端到公公面前精心伺候着。其实那时候,她自己的身体也已经很不好了,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什么,几十年如一日的为了这个“家”她无怨无悔地付出着、奉献着。从青春熬到白发。小姑子,小叔子谁家有为难遭灾的事都要找她帮忙,出主意,想办法。都说“长嫂为母”,她就像家里的主心骨,顶梁柱一般。她为邱氏大家族,费尽了力,操碎了心。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整个邱氏家族的推崇和尊重。
她和小良子是自由恋爱,那时很多人都要嫁军官、嫁医生、嫁司机、最低起码也要嫁给个吃红本粮的。可是,丽华长得那么漂亮,却偏偏相中了只有农村户口的“小木匠”邱友良(以下都称“小良子”)。起初家里父母是不同意的,可是两位老人渐渐的被他们俩纯真的爱情所打动,最终高高兴兴地把大丫嫁了过去。大丫的眼光果然不错,小良子为人淳朴善良,老实厚道,勤劳能干,对大丫体贴入微,爱护有加。那个年代家家都很困难,买不起什么贵重物品送给心爱的人,小良子就利用他的巧手精心打了个梳妆台还有一个梳妆盒送给她。
大丫的女伴们看到了都羡慕不已,都夸大丫嫁了个好丈夫。
大丫嫁给小良子后,俩人相亲相爱,白手起家,勤劳致富。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洗衣做饭,喂猪喂鸭,里里外外,操持家务。尤其退休后,她更是不得闲,又和小良子一起到自家承包的大棚里干活。她育苗、浇水、施肥、除草,早午晚还要忙着做饭,喂猪喂鸭,忙得脚打后脑勺子,等到春天小白菜上市的季节,她就更忙了,天天凌晨三点钟就起来和小良子一起去劈白菜叶子,再运到家里五个白菜叶子扎成一小捆,堆成一垛儿墙似的放到那儿,困一宿,然后第二天再由小良子运到早市去卖。据说一小车白菜能卖一百多元,他们挣得都是辛苦钱。真是汗珠子摔八瓣才挣来的啊!
大丫和小良子爱情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经久不衰,爱情最终变成了亲情,他们的爱情和生命似乎都连在了一起。这次大丫因心梗倒下的那一刻(120救护车来了后,医生诊断是心梗),小良子当即就在跟前,他拼尽全力抢救,先是喂十多粒救心丸,又是掐人中,又是做人工呼吸,都无济于事。失去了爱人的小良子,抱着大丫朱丽华哭得死去活来……感天动地的爱情,见者无不动容。
大丫重情重义,她对大哥和弟弟妹妹都是关心备至,极力维护。尤其是她与她大哥的感情深厚,没出嫁的时候,我公公婆婆的工作忙,大丫承担了家里大部分家务活,抱柴禾,压水浇园子,洗衣做饭……有时遇到他大哥在家时要抱柴禾,浇园子,她就把她大哥推回屋说:大哥你快去看书吧,你去抱柴禾怕把你衣服弄脏了,压水浇园子这活儿还是由我来干吧。她就这样惯着她大哥,让她大哥一心做学问。只要她在家时就不让她大哥伸手干家务活。
2009年她大哥因病不幸去世,据送葬的人们回来跟我讲,在火葬场属你家大丫哭得最厉害,几次差点昏厥过去。后来据说她回来后第二天上大棚干活,干着干着想起他病逝的大哥伤心欲绝,哭得稀里哗啦,不小心一下子脑袋撞在了铁棚架子上,把脑袋撞了个鸡蛋大的大包,好几天才下去。想起这些我就心疼。
在她大哥刚去世的那些悲哀的日子里,她无论多忙,隔些日子都要来看看我们娘俩。还要送些时令的蔬菜。最令人感动的是,她给我和老儿子包了好多饺子冻上,然后抽时间让小良子给我们娘俩送来,这份情谊太重太重了。我嘴拙,当我双手接过小良子递过来的冻饺子时,感谢的话当时我虽未说出口,但我却深深记住了大妹妹和大妹夫对我们娘俩的这份情谊。我的心被深深感动着。
斯人已逝,怀念永恒。
我和大丫之间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我们姑嫂之间的那些难忘的回忆,想起来更加令我伤心难过,悲痛欲绝。生活还得继续,在此我只能化悲痛为力量,谨以此篇深切缅怀。
永别了,我亲爱的大妹大丫——朱丽华!愿你地下安息!
2024年3月22日凌晨02:04分发
作品结构清晰明了,语言流畅精炼,情感真挚感人。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