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老家的烧饼(随笔)

编辑推荐 【丹枫】老家的烧饼(随笔)


作者:流汗的公牛 秀才,292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0发表时间:2024-03-25 08:59:49
摘要:原创首发

老家刘口集上的吃食很多,像煎包、肉盒、油条等等,但让我念念不忘的却是烧饼。
   吃包子吃馅,吃烧饼吃盖。老家的烧饼即芝麻烧饼,大而圆,直径十五六厘米左右,有吊炉烧饼和铁板烧饼之分。印象中,铁板烧饼居多。铁板烧饼炉子通常用废旧大油桶改造的,首先将油桶的上顶盖切割掉,在靠近油桶的下部贯穿几根拇指粗的钢筋做炉条,炉条的下面再切割个四方的操作口,便于掏炉渣。铁桶内壁糊上厚厚的耐火泥,烧饼炉子就成型了。然后,按照油桶口径大小,找来三厘米左右厚的铁板将其切割成圆形状,一端焊一截大拇指粗的铁棒做支撑用,另一端用铁棒焊一个长手柄。最后在油桶上沿对应各做个U型槽,再把圆形的厚铁板架到炉子上沿的U型槽里就行了。那时候,我的小学同学红子和周三毕业后就开始在集上创业打烧饼,所以对烧饼的事比较了解。
   至于为什么老家人把制作烧饼称作打烧饼,还没有人去认真考究过,想来是约定俗成了。像平常说的炸油条、摊煎饼、包包子,每个动词形象而生动,时间一长便固定下来了。好像,老家从事卖水煎包的也叫打包子。
   同学红子姓黄,叫四轮,兄妹两个,家就在集西边。他父亲在集上焊壶,会用白铁皮做水桶、锅盖之类的,修修补补,小本生意。没想到他下学后没有继承父亲的老本行,而是跨行改做打烧饼了,不知何故。红子的烧饼铺就在集市中心,露天经营,临近官路的供销社门前,位置极佳,生意当然也好。靠着他两口子打烧饼,先后为两个儿子盖起了楼房,并娶了媳妇,真不简单。当然,这是后话。前些年回老家,在集上碰到红子,两口子都热心地叫住我,来,吃个热烧饼。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果不其然。打烧饼看似不起眼,却让红子发家致富,这背后离不开他夫妻俩的辛勤付出。老家逢双日有集,听说,逢集时他打烧饼一天能用了一袋子面粉。
   俗话说,同行不同利。同学周三的烧饼铺好像不如红子的。记得当年周三打烧饼的地点就在邻居存根家门口的官路边,也是露天经营。如遇到下雨天他会撑起一把大黄油布伞,遮挡风雨。虽然他的烧饼铺离集市中心稍远些,但可以不掏场地费,生意貌似还行。周三打烧饼的家伙什不外乎那几样,一张桌是必不可少的,上面搁块长案板做操作台。其他的必需品还有和面盆、小馍囤、刀、铲子、馅料碗、芝麻、大盘子、盛有水的水盆以及炊帚、抹布,当然,还有半麻袋散煤和煤火锥。仅此而已。打烧饼技术含量不高,据说一两个月就可以出师单干了,其中的技巧主要是和面、配馅料与掌握火候。常言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有些人从小在家里耳濡目染,早早就学会了和面。配馅料就是将花椒面、茴香粉和细盐倒入芝麻酱里,再倒入香油和油混合拌匀,盛在碗里备用。没事时,我常去周三的烧饼铺前围观,一来看他打烧饼,二来跟他闲扯打发时间。
   周三跟我年龄相仿,他因为生计早早地下学了,当时老家人觉得也很正常,没什么丢人的。毕竟他兄弟三个,家里的田地不多,升学无望了倒不如挣些钱贴补家里。周三人不胖,比较腼腆,话不多。他母亲有空闲了,也过来帮帮他。有时看到他系着围裙,在案板前卖力地揉面,感到挺滑稽的。时间长了,也就见多不怪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周三打烧饼的技术越来越熟练了,和面、醒面、揉面,简直成了一个出色的面点师了。慢慢地,我也看出点门道来。其实,打烧饼的和面、醒面、揉面这些环节跟在家里做馍差不多。不同的是,首先揪一个面剂子抹馅,将其揉成团,揪掉一点面后,将余下的面团放进手心里用手指按成窝窝状,然后用手指抹些事先调制好的馅料,放进面团的小窝里,将揪掉的面按上去,再抹些馅料即用手团成团;其次将抹好馅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拿刀面将其压扁了,包团刀花,用刀斜切出花边;接着将其放进一个大盘子里,蘸水后用手快速地按压,使其变薄变大,摆沿提花;接下来拿小毛刷在正面刷些糖稀或蜂蜜,撒上芝麻;最后将其贴在炉上的铁板上烘烤。圆形铁板上可同时贴四五个烧饼,一侧贴满了,可以摇动铁板,将后做的烧饼贴在另一侧。这时候,需要注意炉里的火候了,需不时摇动一下铁板,让铁板上的烧饼受热均匀。四五分钟左右,待烧饼表面慢慢变黄时,即可将其用铁铲铲下来,放进馍囤里。如果烧饼逢集当天卖不完,周三会骑车到下乡去,用烧饼换麦子。想想他下乡也是一种经营策略,坐等不行,就主动出击。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别说,周三脑子挺活的。
   刚出炉的烧饼外焦里嫩,需要趁热吃。最奢侈的吃法是烧饼夹牛肉,夹羊肉也行,那个香啊。当然,一般人舍不得夹肉吃。后来,有人大胆创新,将烧饼下油锅炸着吃,口味怎么样不得而知。打烧饼一般在家里弄不成,大都是上街买。乡下赶集的会给家里的老人孩子捎买,有的小孩子喜欢吃烧饼的盖,焦且有芝麻的香气;有的小孩子喜欢吃烧饼的瓤,暄和不说还有点淡淡的五香味;有的人喜欢喝羊肉汤泡烧饼,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说真的,那些年即使在集上居住的人,平时也很少吃上烧饼。农忙顾不上做馍了,有的家户会拿面去街上加工烧饼。有的下地干活忙,出了大力,误了饭点,家里才会买几个烧饼犒劳一下。印象中,过年走亲戚很少有带烧饼的,如果带馍,多是大馍、蒸馍、豆馅馍、枣糕之类的。
   后来,到修武工作了,发现当地也有烧饼。不过,不像老家的芝麻烧饼,而是类似白吉馍的那种。据说,当地城北一带有人生了男孩告知亲友送的是烧饼,生了女孩送的是麻糖(油条)。他们还有祭灶吃烧饼的习俗,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转眼离开老家几十年了,听说红子现在还打烧饼,周三不知道他现在还打不打烧饼。时过境迁,当年周三的烧饼卖一毛五分钱一个,如今市面上的烧饼已涨到两块钱一个,讲究的还有纸袋包装。虽然烧饼价格贵了却不比之前的大,况且味道也与红子他们做的相差无几。
   民以食为天,人生一世,唯有美食不可负。老家的烧饼,永远定格在乡思的浅梦里。
  
   2024-03-23

共 23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烧饼人人见过,且人人吃过,但一个地方和一个地方的做法不同,味道也有所差异。像作者说的他的老家烧饼,我当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大街上也有,也时常光顾,味道确实不错,后来就很少见了。因此,作者给我们叙述和描写的老家烧饼,读起来就像当年我见过街上卖的烧饼那样,尤其是作者详细介绍做烧饼的过程,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原来烧饼是这么做成了,说简单也复杂,尤其是“发现周三打烧饼的技术越来越熟练了,和面、醒面、揉面,简直成了一个出色的面点师了。慢慢地,我也看出点门道来。其实,打烧饼的和面、醒面、揉面这些环节跟在家里做馍差不多。不同的是,首先揪一个面剂子抹馅,将其揉成团,揪掉一点面后,将余下的面团放进手心里用手指按成窝窝状,然后用手指抹些事先调制好的馅料,放进面团的小窝里,将揪掉的面按上去,再抹些馅料即用手团成团;其次将抹好馅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拿刀面将其压扁了,包团刀花,用刀斜切出花边;接着将其放进一个大盘子里,蘸水后用手快速地按压,使其变薄变大,摆沿提花;接下来拿小毛刷在正面刷些糖稀或蜂蜜,撒上芝麻;最后将其贴在炉上的铁板上烘烤。圆形铁板上可同时贴四五个烧饼,一侧贴满了,可以摇动铁板,将后做的烧饼贴在另一侧。这时候,需要注意炉里的火候了,需不时摇动一下铁板,让铁板上的烧饼受热均匀。四五分钟左右,待烧饼表面慢慢变黄时,即可将其用铁铲铲下来,放进馍囤里。”就像给我们示范表演一样,清楚、详细,生活气息非常浓。如果没有亲眼见过,是写不出这么详细的过程的。加之,语言精炼,用词准确,叙述与描写搭配适当,读起来给人以亲切,娴熟的感觉。推荐欣赏。【编辑:安子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4-03-25 09:35:12
  感谢作者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流汗的公牛        2024-03-25 10:20:15
  多谢老师点评,鼓励!春安!
2 楼        文友:流汗的公牛        2024-03-25 10:19:54
  多谢编辑老师辛苦组版,问候,春安!
是非成败转头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