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温情、友谊和大自然的颂歌(赏析) ——电影《海蒂和爷爷》观后感
阿尔卑斯山下,走来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因为姨妈无力抚养她,想把她转交给她的爷爷,而古怪的爷爷并不接受她,要把她赶走。
这应该是一个让人心情黯淡的悲情故事。但这本电影却一直以微笑和温情的口吻来叙述。
海蒂是一个天真善良,像天使一样女孩,她躺在草坡上看雄鹰在原野奔跑,为了让放羊小伙伴彼得不要追打山羊,她愿意分一半食物给彼得。她的简单快乐,融化了爷爷坚硬冷漠的心,从此她与爷爷相依为命。
而富家女克拉拉也没有好的命运,虽生长在豪华丽宅,锦衣玉食,却双腿残疾,在轮椅上度日。
为了解除克拉拉的孤独,穷孩子海蒂被再一次转送到豪宅里。这个不识字孤儿成为克拉拉的伴读。这地方与她之前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
海蒂以同样的真诚和善良,热情对待朋友,三言两语握一把手,海蒂和克拉拉她们两个成了知己。野性的海蒂给克拉拉带来了快乐。她喜欢海蒂乐观开朗的性情,不愿被各种管束,不喜欢循规蹈矩,只要女管家离开,克拉拉就在沙发上蹦蹦跳跳起来。也把她的轮椅,推得转悠飞翔。
但是,海蒂渴望她的爷爷,山羊,原野,彼得伙伴。她爬到教堂顶上眺望着,远一点,更远一点,寻找她的山峦。她偷偷收集松软面包,想着回到家乡,可以送给牙齿不好的彼得奶奶。虽然眼前富丽堂皇,衣食无忧,她却越来越郁郁寡欢,一直梦游,终于她病倒了。
当初来的时候姨妈收了酬金,与贵族应该有契约的,海蒂能回到家乡吗?最后,是贵族们的宽容和理解,使海蒂回到了家乡。
郁郁葱葱的山坡和洁白的雪山交相辉映,海蒂脱掉她华丽的裙子和优雅的短靴,又开始在原野上奔跑。
再不用整天在屋子里看着天花板了。
而克拉拉,对小伙伴的离开,难受不已。她怀念开朗热情的海蒂,克拉拉重新陷入孤独,脾气越来越坏。
克拉拉的奶奶,一个睿智知性的人,她瞒着克拉拉父亲,大胆让残疾的克拉拉进入乡下,和朋友相聚。
终于,两个孩子又聚在一起了。克拉拉看到了被海蒂无数次描绘的原野,碧空,溪水,羊儿。她俩自由自在,在大自然里徜徉,没有了众多规矩,纵情的喝溪水,添奶碗,用手背擦嘴,克拉拉体验了平凡的快乐和心安的自我满足。
轮椅被放羊娃彼得偷偷推下悬崖,爷爷只能背着克拉拉暂时把放在岩石上,然后去教训那个臭小子彼得。此时阳光、草地、山谷、野花包围着克拉拉。她陶醉和沐浴在大自然丰富的色彩里。有一只美丽的蝴蝶在她脚上盘旋,克拉拉忘情的想捉住它,在蝴蝶引领下,她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这是一个绝美的画面,不但让偷窥的放羊娃彼得说出了“天哪”!这两个字,让走来的海蒂和爷爷惊得目瞪口呆,也让银幕前的观众震撼不已。
这是大自然治愈身心的最好佐证,也是这本电影的主题。
这部电影语言沉静,节奏稳健,稳带有强烈的寓意,里面的人物也都是温情脉脉。
温情始终贯穿着全局。哪怕在贵族豪宅里。克拉拉是公主却没有公主病,其他的人也没有居高临下和颐指气使,家庭教师对不愿读书的海蒂并没有责难,男管家抱着她伸向窗外去望更远处的风景,医生理解小小的海蒂,看出了她得的是思乡病。特别克拉拉的奶奶,循循善诱,耐心启发不喜欢读书的海蒂。为她读了一半童话故事,预知后事自己认了字后去看,大胆让克拉拉住到海蒂的乡下去。“如果有一件事儿会让你开心,那你尽管去做,别管别人说什么”。就像句经典的格言。
这本电影结构很简单,没有太多的伏笔和故事。好的影视作品从来不是故事第一的。不蔓不枝的线性叙述,唤醒着人们心中的感想并给与心灵的启迪,让人感慨也很感动。它塑造了海蒂这个纯洁无暇的孩童形象,并用拥抱取暖,自然风景的双重告慰,来对抗命运的不公和不幸。
诗画一样的风景始终贯穿全剧,并与人物间绽放的诚挚美好融汇在一起,不知是风景在映衬人物内心,还是人物在映衬纯净的自然风景。
《海蒂和爷爷》是映欧嘉纳影业公司出品德国剧情电影,改编自约翰娜•斯比丽的小说《海蒂》。该片于2015年12月在德国上映,于2019年5月在中国内地上映。
电影多数取景于瑞士的阿尔卑斯山,除了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还隐喻着人内心的风景。
我观看后感觉的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电影。
有人说这本电影有童话色彩,而我们的世界又何尝不需要这种温情,这种友爱,这种大自然的抚慰,这种童话版的现实故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