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东篱】民窑燃国风(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东篱】民窑燃国风(散文)


作者:李湘莉 举人,5109.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73发表时间:2024-03-26 06:16:15

“国风”是诗经诗三百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传唱至今的地方歌谣,也是民风的文学写真,其实,国风的旋律一直在响彻,这是我参观了一处民窑而产生的美感。陶器于今最盛于江西,最盛于景德镇,根在吉州(吉安)。于是我对陶窑的历史有了关注。记得《诗经·秦风》中出现关于陶器的句子:“於我乎,每食四簋。”簋,是用铜或陶制做的食器。我始终想寻找陶制的簋的样子,听取古老的国风在当下继续吟唱,看今日国风的写诗人,怎样传承中国的文化之风。
  
   一
   秋日的某天,我与先生原打算去永新看“龙源口大捷”的,没想到半途被一座小民窑系住了脚步。
   为什么说“小”呢?因为门面实在寒碜。半圈矮墙,两根木桩,支着一扇“吱呀”的木门,几间瓦房孤独地散落其间,没有铺面,没有广告,没有热闹的商品展销,甚至连个招牌和联系方式都没有,若不是门口堆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陶器,真看不出这里是个陶器厂。他们的沉静与内敛,与“现代商业社会”格格不入。我忍不住为他们的“生意态度”感到担忧,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好奇与敬佩。也许这种态度,是造化,也是一种修炼吧。也是,诗经中的国风,本来就不是像华美的“雅颂”题材,不必装潢出一个门面。我习惯先入为主,我是带着阅读一篇《诗经》的心情来的,我就用诗的眼光去解读吧。
   还别说,民窑虽“简单”,但环境优美。厂房依山而建。门前的溪水蓄一汪情深,潺潺地流淌,斑斓的石块历历在目,证明着时光很老。有鱼虾潜游,绿藻浮出。溪岸,有一头老水牛卧在水草中,无比安详地看着这个尘世。两棵绿柳垂枝千条,有鸟上下绕枝穿梭,偶展歌喉,呼朋引伴。一棵芭蕉肆无忌惮地抻开着巨大的叶片,恨不能霸占整个空间。左侧一石立起相伴,有一只小花猫拱背缩身蹲在石巅之上,不闻不顾地闭目养神,有一种远离世俗的超然之姿。右侧有篁竹几杆,杆细叶茂,或立或横,七只八只公鸡母鸡,披一身或红或白的羽毛,或趴或站,或立横杆之上,咯咯……喔喔……还有好些桃树,若逢春日桃花正开,那是一团团火焰,耀人眼目。蝴蝶兰展着瓣儿,恨不能飞到天上去。牵牛花鼓着腮帮子吹着喇叭。炮仗红一串串,节节攀升,似乎能听到它们一路“噼里啪啦”的炮仗声。石蒜花张扬着龙爪,企图揽下天上的整片云霞。开得最热烈的当数月季花,这里一丛,那里一蓬,素白、粉红、浅紫、金黄……有的夹杂在矮墙中,有的趴在废弃的陶器上,明艳得让人心动。我忍不住弯下身子,摸摸这朵,闻闻那株。我家先生是从不在意这些的,这次却例外,摘下一朵两朵,别在了我的发间,他的眼睛里蓄满着温情。我嘴上骂着他,心里却美得很。放眼四望,天上的云朵也仿佛在对着我们柔柔地笑。哦,大自然总是如此不吝啬它的好,把个人间幻化成仙境,让我们心怀一波又一波的感动。
   我乐此不疲地观赏着窑外的风景,风景并不唯美,但入了我的眼,我想到那些国风的诗句,不也是诞生在这样的荒野之中吗?或许,这些风景对于制陶的人,烧窑的人,有着启迪。他们的创作灵感,一定不是来自饕餮大宴,不是繁华都市。
   先生说,主人是要拿这些作样本,烧制在陶器上的。我觉得也有道理,创作离不开现实,或许这些花草是无意生长,但应该入了陶瓷厂人的眼。
  
   二
   其实,真正系住我们的不是这里的自然风景,而是民窑里的“人文风景”。有时侯,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比风景更好看,更感人。
   民窑的北边,有机器在嗡嗡作响,我顺着声音望去,原来有人在给陶土加工,做着粉碎工作。三五几人进进出出,有的在运泥,有的在拣泥,有的在筛泥,有的在磨泥,有的在用水泡泥,有的在练泥……反正,全在与泥打着交道。他们头上是泥,脚上是泥,浑身上下全是泥。对,他们在与泥共舞。可他们脸上的表情却看不出嫌弃与厌倦,倒是多了几分安详与热爱。我对陶瓷的制作工序不是很熟悉,但我读过《天工开物》,知道制瓷工序共计72道,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忙碌与辛苦,认真与负责。
   72道工序!我连说出工序的名称都难,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融入了他们的智慧。我理解了。那些至今还在外面传唱的国风,岂止是经过这样数量的人的口口相传才得以成国风绝品的呢。
   其实,更引起我注意的是“拉坯”师傅。已经是深秋了,天明显有些凉意,可那师傅光着上身,只是脖子上挂一块围裙,浑身上下饱染泥浆,像个大花猴,可他根本不在乎。只见他用力将一大块泥坯抱在一个大转盘上,将其固定在中心位置,然后用水润了润手,将外面抹平,接着开动机器。他一手握拳,在泥坯顶位中间按压,一手抻开五指,托住外沿,随着转速慢慢上移,并根据所要的造型塑出样子。我还来不及细看,便出来了一个器件。真是惊艳到我了,我忍不住直呼——神了!从器件造型上看,是一个下小,中圆,上收口,并带有两个“小耳朵”的酒坛。我凑近仔细打量,坯体的厚薄,流线的弧度,器件的造型,可以说精到了不失微毫。之前,我很喜欢看魔术表演的节目,很佩服他们的才艺。在此,我觉得这位拉坯师傅就是魔术师,一坨泥,在他手中转几转就变成了一个精致无比的器件。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傻傻地看,微微地笑。心里漾起一波一波的感动与钦佩。师傅看了看我,友好地笑问:“是否想试下?”我心知肚明,这不是表演,这是手艺与艺术的融合,看似轻而易举的过程,浓缩的却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和钻研。浓缩的是美学思想,哲学智慧。但我控制不住好奇心,还是想试下。我笑了笑说,好呀,便贴了身过去。我学着师傅的样子,抱起一坨泥放在了转盘上。尽管师傅在旁边反复地教我,先生也在旁边辅助,可我还是手忙脚乱做得不成样子,不是这里漏泥了,就是那里垮塌了,转来转去,转了十多分钟,还是一坨泥。这下,我尴尬了,也泄气了。师傅似乎看出了我的窘态,笑着安慰道:“没什么,我只是手法熟练而已。”师傅这话说得禅意十足,我心里再一次感动、钦佩,同时也感到了几分轻松。
   是啊,每一件陶品都是他的国风,一件就是一首诗。诗人是用笔在纸张上写诗,他是以泥巴为笔墨,在生活的底色上创作诗歌。
  
   三
   我们去的时候,正巧赶在准备装窑,窑门洞开。窑,与我之前在老家见过的砖瓦窑的造型完全不同。砖瓦窑是高高隆起,像个馒头状。而陶窑如一条巨龙伏卧在地,长约30米,高约6米。窑床至少有200多平方米。看上去气势磅礴。窑体上方建有窑棚,木质梁架,泥瓦覆盖。应该是用来遮风挡雨的。我想进入看个究竟,又怕碍了工人们的手脚。确切地说,我对陶窑是怀有敬畏之心的,它在我眼里是庄严的,是一座圣洁的宫殿,我若轻易踏入,感觉是一种亵渎。于是,我和先生站在不远处静静地观望。没想到一位年逾古稀之年的老师傅却对我们说,想看就进去看看吧,不碍事的。我没想到这里的人一个个都那么开明爽朗。我向那个老师傅投去了感谢的目光,便怀着无比虔诚的心跟随着深入了陶窑的肚腹中。
   长长的窑道,摆着一件件要烧制的陶器。诗人们把自己的诗歌写在笺纸上,而烧窑的师傅则像诗人等待他们笔下的字一样,把泥陶摆在了长长的窑道上,接受一次火的洗礼,这岂是“拈断数茎须”的功夫可比的呢。
   窑内,长长的斜坡状,隧道似的,仿佛是拉长的一个长长的、幽幽的梦。窑身内壁以耐火红砖砌成拱形,地面是青砖铺就,顶端有点点光亮漏下,斑驳如游鱼。若轻碰某处,会发出长长的回音。地上摆着一层匣钵。师傅告诉我们这些是放生坯用的,为了防止碰撞和滚动。他还说,为了减少粘连,匣钵里要放入支钉。说话间,他拿起一个给我们看。哦,那支钉芝麻大小,若不是师傅告诉我它的作用,我还真不把它放在眼里。有时侯,小东西,起大作用啊。我心里感慨道。他还告诉我们,每放完一层,又叠加一层,直到窑顶……我们和老师傅从窑头走到窑尾,我每走一步,都很小心翼翼,我生怕我的鲁莽冲撞了什么。里面的构架其实很简陋,甚至可以用粗糙来形容,但我总感觉有一股神圣的力量让我肃然起敬。因为我知道,我们所用的陶器,不管或粗或精,或华美或简朴,都是这窑体历经烈火燎焠而成的。对,她是陶器的摇篮,不,应该是母体,是她孕育了陶器鲜活的生命。
   我带着感动与不舍离开窑洞,虽然没有看见什么异样之处,在常人眼里,里面确实也没什么,可我脑海里,总是不自觉地形成一幅幅神秘的画卷,想像着师傅是怎样装窑,怎样烧窑。想像着一个个土坯,在窑火的燎烧下怎样蜕变成一个个精美的陶器。
   就像把诗歌印刷在纸上一样,变成铅字,可能更容易些,而变成陶器作品,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怀着一个梦想,创作出精品。
  
   四
   窑外不远处,堆积着大大小小的陶器。有酒坛、花盆、火钵、罐子、腌菜坛,水缸,甚至还有烛台……大的器件有几抱粗,一米高。小的器件只有拳头大小,玲珑可爱。离这堆陶器不远处,同样堆了一堆,差不多有半山之高,我近身一看,原来全是残次品。这下,我震惊了,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废品?老师傅告诉我,在烧制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造成许多废品,甚至一窑全废。老师傅说这些话时,坐在一棵苦楝树下,淡定而从容地吸着旱烟。听了老师傅的话。我却不淡定了,因为我之前与拉坯师傅聊过,一窑货下来差不多要花费全厂工人大半年的时间。如果一窑全废,就是意味着全厂工人半年白干。这,换成谁能淡定从容?老师傅的淡定从容是从何而来的?难道与生俱来?这,让我费解!是呀,多数人只关注商店里或展览馆里精美的瓷器,有谁在意这些废品?可它们的问世,同样也是出于巧匠们精心创造,同样经过72道工序的磨励!可它们却沦为废品!
   这些废品,没有了意义吗?我这样问。其实,我的这种简单思维,根本不能理解烧窑师傅的心思的。他们每天都要面对一些废品,从中接受经验教训,琢磨出烧制精品的法门。诗人写诗,写不好,就将稿纸一团,掷入纸篓,而烧陶的人,却不是这样轻率,他们要从废品上找到精品的理由。
   当我再次望向老师傅时,他身后靠的那棵苦楝树正挂着满树满树的绿果在阳光下眨着眼睛。我突然想起什么,因为“苦楝”与“苦恋”和“苦怜”是谐音,在我们这一带,门前屋后是忌讳栽种的。老师傅仿佛看出了我的心事,同样淡定从容地笑说:我爸爸手上栽种的,他老人家喜欢。一句“喜欢”,更加引起了我的好奇。我忍不住坐过去,与他攀谈起来。
   原来这位老师傅是这个厂的老主人。这个窑厂是他祖上传下来的,在这里干活的全是他的兄弟姐妹和儿孙们。他说,他曾祖父,祖父就干这个,可惜在他父亲这辈没干多久就被卷入一场动乱中,被迫停火了。说这话时,他眼神变得幽远、迷离、忧郁。他喃喃地说:上面说他犯事了,那么率真爽朗的人,怎么说他犯事了呢……他说此话时,神情有一种生命线索被中断之痛。他接着又说,这些年,我总算续上火了。老师傅的话,我有点似懂非懂,我想追问,但话到嘴边,又咽了,我感到我没有资格向这位老人家提问,我更感觉我的提问也许是一把剑,会重新挑开他的陈年伤疤。但我能感觉到他所遭受的苦难是难以尽述的。我试探着问:“现在干这个赚钱吗?”他一反刚才忧郁神情,变得明朗起来:“目前谈不上赚钱,能维持就不错了,不过这手艺能传下去,我就庆幸了,那是我祖上,我父亲的心愿。”说话间,他索性站了起来,指着周围一大片山特别自豪地说:“这一片山,我祖辈上就勘探好了,全部是上等陶土,有些陶厂制陶还要去别的地方开采,我自家门囗就有,多方便啊!”我顺着他指得方向望去,一座一座的山或高或低,或胖或瘦,有的裸露着岩石,有的披一身红叶或绿叶做的衣裳,时有一抹艳红或金黄跳入眼睛,它们手挽手,肩并肩,斑斓如油画。我突然担心起民窑的存在是否会破坏环境。原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陶瓷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一种重要文化遗产,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发展陶业,有着历史与现实价值,为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政府特别支持,不但不干涉,而且还鼓励!老师傅的话匣子一经打开,便滔滔不绝,从苦楝树上洒下的阳光,把他的声音染得金光灿烂的,幸福和快乐从他那褶皱如核桃的脸上全跑了出来,他话说得急,有时蹦出当地话,我听不懂,但我不住地点头。我还听见他说:“到底是时代好啊,这不,我孙子前两年考上大学了,学的就是陶瓷专业。”我被他的情绪感染着,那会儿,他有坐拥全世界的自豪。他在自豪着什么,或是在炫耀着什么,一定的。我喜欢这种自豪,我喜欢这种炫耀。继承了祖业,确切地说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怎不值得自豪与炫耀?
   老师傅提到了他的祖辈,其实,他的先人应该是更远的时代,完全可以上溯到《诗经》的时代,古老的文化传统,并非家族的繁衍一条线索,他的根扎到华夏这块土地上,铺展的面积很大。
   我再次注目那株苦楝树,苦苦地“恋”这一座窑,和眼前这位老手艺人,有着多么相似的情怀啊!老师傅不必有什么人支持,这棵树就是他的信仰力量。
   太阳偏西了,我该起身离开了。老师傅跟我挥手,又滔滔说了些什么。我先生翻译给我听,他说的是,以后再来,他孙子马上大学毕业了,这里一定能烧出更多更好看的陶瓷。我在心里默默地答,会的,我一定会再来的。
   那夜,我做梦了,梦见民窑里的那棵苦楝树开着一树一树的紫花,流光溢彩,而老师傅的孙儿也学成归来,启动着窑火,窑火熊熊燃烧,与日月同辉。
   我还是想到了那个“簋”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器型呢?不得而知,老师傅也不知。簋已经万变,已经繁衍出万千模样。我相信,老师傅的后代,一定会带着求索的欲望,去研究发现,找到这条变化的线索的。
   国风的生命力,永远在民间。我更期待新版的国风,唱得更响彻。窑人的国风是在火窑里燃烧,燃烧就是他们的传唱方式。
  

共 542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写民窑,思路奇特。是从一个诗经中的“簋”字说起。作者亲访民窑,目睹民窑处的萧瑟,颇有感慨,但带着寻找国风的韵律的心思,一切都变成了诗意。简单的民窑外围,花草铺陈,这不是一般的风景,作者以为是创作出民窑精品陶器的背景资料,这种猜测,注入了诗意,有着成立的理由。那些民窑的民工,干着辛苦的活,那么繁琐的工序,在他们心中,那是锤炼,是锻造精品的必须。泥巴在师傅的手中,蝶变成一件件精美的陶器,这不是诗是什么,作者盛赞他们以泥巴为笔墨的不同凡响的创作,给与了生动的赞美。长长的窑道,就是烧窑人的纸张,他们视陶器为诗歌一般的文字,文字是经过反复的浴火。作者找到了诗人和烧窑人的共同点,是怀着创作精品的理想,于是才有精品陶器文化。面对废品,烧窑师傅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这与诗歌创作有了深度比较,让我们真正理解了烧窑人的情怀和功夫。一棵苦楝树,“苦恋”的情怀,成为烧窑的信仰。作者并不满足烧窑师傅给与祖辈传承的说明,而是深度寻找烧窑手艺的民族传承之根,烧窑师傅把自己的孙子送进大学,继续探求烧窑的理论,求解烧窑的奥秘。烧窑,就是吟唱一首古老的国风,崭新版本的国风,正在期待。文章颇有内涵,对烧窑的理解,很有诗意,这种理解,超越了普通的视觉,充满了诗意,也很贴切。散文特别对人物的描写,带着崇拜,充满了禅性,尤其是作者行文过程中始终以国风来理解民窑,显示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精彩把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采斐然,表达精美,写出了民窑文化的底色和精彩程度。如此厚重的作品不多见,力荐赏读,追赶新一轮国风之韵吧。【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326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26 06:57:12
  窑业,在江西的支柱产业,曾创造了一代辉煌。我曾去景德镇,只为看看瓷都,没想到,江西之瓷跟在安吉,湘莉老师专程看民窑,感受民间风采,写出与国风一般的大歌。文章特别生动,读来耳目一新。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纷呈,遥握,问候春祺,谨祝编创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3-26 08:09:11
  怀才老师好!深谢怀才老师为小文精心编辑,费心润色。辛苦了!笔到之处全是点睛,让小文增光添彩。再谢老师,有你真好!感恩遇见!遥握问候,谨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26 07:55:21
  这篇征文,侧重于场景的描绘和感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江西民窑的风情,让我们了解到太多的制陶烧窑的细节,丰富了知识,也传承了古老的非遗文化。写得好,独辟蹊径。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3-26 08:15:06
  我对这些工序不是很明白,不知如何下笔,只好从风景着手,说来不要见笑。下次若有机会,我还得再深入一回,看个究竟。哈哈。再谢怀才老师再次留墨鼓励湘莉,这份恩情难忘!
3 楼        文友:枫桦        2024-03-26 09:12:31
  江西的景德镇驰名中外,早就听说了这里的瓷器,早就知道是这里让世界知道了中国。老师的文章有着凝重的感觉,瓷器的制作过程,让人觉得新鲜。这里所制作出的东西,是让人万般敬仰的,文章的文字,也同样拥有不一般的磁性!拜读好文!
回复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3-26 14:21:21
  枫桦老师好!深谢枫桦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美评是湘莉前进的动力。再谢!这间小民窑,是我20年前看到的,那时没想到要写文,观察没有仔细,写不出什么好文字,多少有点遗憾。好在老师不嫌弃,给湘莉呐喊鼓励,再谢枫桦老师!谨祝春祺一切都好!
4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3-26 09:44:44
  这篇文章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秋日民窑之行的独特感受。作者不仅关注民窑的沉静与内敛,更欣赏其周围环境的自然之美,将自然景色与国风诗句相提并论,表现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理解。文章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同时,作者通过描绘民窑的朴素与自然的和谐,传达出对现代商业社会的反思,以及对传统工艺与自然环境的尊重与珍视。这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和自然情怀的好文章。湘莉老师的大作,拜读了,祝老师生活愉快,一切顺利!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3-26 14:26:30
  善斋老师好!深谢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美评湘莉权当鞭策鼓励。再谢!遥握问候,谨祝春祺,工作顺利!
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3-26 10:36:13
  老师勇气可嘉,说不知从哪里下笔,其实,写得不错,制陶器的过程不多泼墨是聪慧的。这类文,人见人怵,所以,仅凭这点,就给老师大赞!高手在民间,制造陶器也是如此,这文,弘扬了中华陶瓷的根与魂,与征文主题很契合。另外,老师营造情境的功夫与日俱增,文章越来越好读了,读起来美感十足。拜读学习老师大作,祝春天好,作品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3-26 14:41:18
  韩老师好!深谢韩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美评令湘莉感动,给了湘莉前进的动力。再谢!一直很喜欢读韩老师的文,轻巧灵动,时不时跳出金玉之言,让人耳目一新。遥握问候韩老师,谨祝一切都好!
6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3-26 12:28:20
  寻根究底,写出了民谣的魅力,有丰富内涵,写出了诗意和温度,让人对古代的瓷窑无限神往!
回复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3-26 14:46:27
  深谢本真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美评是湘莉前进的动力。再谢!遥握问候,谨祝春祺,精彩纷呈!
7 楼        文友:岚亮        2024-03-26 12:48:09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自古高手在民间,制瓷亦然。此文选题精妙,立意高远,从下至上,由小见大,取舍得当,叙述精致,文采斐然,拜读大赞!
回复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3-26 14:55:25
  老哥好!深谢老哥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制瓷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外人是看不出什么名堂的,只好选一二粗枝大叶地写下。深谢老哥不嫌弃,一如既往给老妹加油打气。感恩遇见!遥握问侯,谨祝春祺,一切都好!
8 楼        文友:简柔        2024-03-26 13:15:23
  一座普通的小民窑,落入有情怀的湘莉老师眼里,便有了美,有了文化的气息。小民窑,凝聚了几代人的情感和传承,这样的小民窑如今不多见了。文字有几分国风的味道。大赞佳作。
回复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3-26 15:01:49
  简柔老师好!深谢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美评给了湘莉温暖与感动,是湘莉前进的动力。再谢!遥握问候,谨祝春祺一切都好!
9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3-26 13:56:41
  湘莉老师这篇征文写的精彩绝伦。以诗经的国风作为文章的切入点,非常精妙,场景描写细腻,感悟深刻,特别是详细介绍了老师傅的家族为传承陶器的传统工艺所做的努力和贡献,生动而感人。文章内容厚重,语言优美灵动,文采灼灼,写的摇曳生姿,精彩纷呈。拜读学习,大赞特赞!问好湘莉老师,遥祝春琪!吉祥如意!
回复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3-26 15:04:55
  如菊老师好!深谢如菊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留评总是那样细腻温暖,给了湘莉莫大的鼓励!再谢!遥握问候,谨祝远在他国的你工作顺利,一切都好!
10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3-26 15:58:07
  由国风写到自然风景,再写到民窖陶器制作,这样的行文方式,既富诗情画意,又款款生情,极具人文情怀。文中对制陶的老师傅描写细腻,人物形象构建饱满而鲜活。老师傅浓缩了老一辈匠人艺人卓越的风采,他们安于平淡,志在传承,这是对传统工艺的坚守,那份责任与担当,赤诚之心日月可鉴,令人感佩。好文,构思新颖,层次清晰,情感沉厚,动人心弦,感人肺腑!感佩莉莉文字的力量,问好,春安创丰!
回复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3-26 16:22:43
  香香老师好!深谢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评语总是那样细腻唯美温暖,令湘莉不胜感激。湘莉权当鞭策鼓励。再谢!感恩遇见!遥握问候,谨祝春安创丰,一切都好!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