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做布鞋的日子(二)(散文)

精品 【东篱】做布鞋的日子(二)(散文)


作者:同淑君同淑君 秀才,168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6发表时间:2024-03-26 08:20:03
摘要:同鞮娘纳鞋底,真是与众不同。她的动作比一般人快好多,幅度也稍微大一点。看她纳鞋底,从来都不用钳子镊子,针头万一拨不出来,便用牙咬。只有她在纳鞋底拉扯绳子的时候,可以听到绳子穿过鞋底嘶嘶的响声。估计别人纳一双鞋底的时间,她就能纳好一双半。在我们这半条巷子里,母亲最佩服的人就是她。

纳鞋底,线绳长又长,说长道短有故事。纳鞋底,有技巧,头皮的油,铁齿钢牙派用场。大姑娘嫁人,除了头花还有一双精品的纳底鞋,那才就光鲜靓丽,上下一打量,便知姑娘好。
  
   ◎细绳的长度
   细绳子的长度,不能太长,一米多不到两米。这是长期以来纳鞋底积累的经验。小时候,常常听大人讲一个故事:有一户人家,有两个女儿,一个是前妻生的,一个是现在妻子生的。当下妻子心胸狭窄,心肠歹毒,容不下继女,总想害死继女。于是就给两个女儿各准备了一双鞋底和若干细绳子,让她们分别去不同方向的山里,说是让她们把鞋底纳好才能回家。鞋底是相同的,可是细绳子却不相同。为了让自己女儿纳鞋底快点,给她准备的细绳子很长,女儿就不用频繁地剖开线头穿针引线。给继女准备的细绳子比较短,想着让她在剖开线头穿针引线上,多浪费点时间。结果,天黑了,继女回来了,而那位亲生的女儿却没有回来,据说给狼吃掉了。因为纳鞋底的绳子太长了,总是缠绕在鞋底上。如果要解开缠绕的绳子,就要浪费更多时间。
   故事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其用意却很明显,意在警告人们,纳鞋底的绳子不要过长。
   当然,这样一个有着歹毒心肠后妈的故事,也许有更多的寓意,比如说,有时候,欲速则不达;总想祸害别人的人,有时正好害了自己;或者说,要善待别人,其实也是善待自己……
  
   ◎纳鞋底
   布鞋的鞋底,厚度大约十五毫米。所以,纳鞋底时,必须戴上顶针,用力将针顶住,才能穿透那厚实坚硬的鞋底。穿过之后,要拨出针,得用力向外拨。如果拨不出来,用牙咬,用镊子或小钳子拨出。但是,如果想纳得快一些,那些手上有力、麻利能干的人,还是选择用手拨出。她们常年干农活,手指上有力气,拨出针头有技巧。拨出来之后,还得将细绳使劲拽一拽,这样纳的鞋底才结实、紧致、细密、平整,样子好看。
   纳鞋底时,手心时常会出汗。有了汗水,纳鞋底时,针很难穿透鞋底。人们将针头在头发上磨蹭两下,针头就沾上了头油,变的光滑,就容易穿透鞋底,也更容易拔出来。就像什么东西不小心卡在里面,拔不出来,需要机油或者食用油润滑,就能顺利拔出来。这些也是人们长期纳鞋底积累的经验。
   说到纳鞋底,就想起斜对门的同鞮娘。小时候,左邻右舍的女性长辈,我们小孩子是不能直呼其名,对她们的称呼,一般是她娘家村子的名字,加上姐、娘或婆等,如三池娘、如意娘、(西)同鞮娘、同家(庄)婆。同鞮娘,就是她的娘家在西同鞮娘村,嫁到我们村。至于大人之间的称呼,则是她家孩子的名字加上妈妈,如小芳妈妈、小龙妈妈,至于大娘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我们小孩子不一定知道。直到现在,小时候的邻居几位大娘,成天碰见,成天打交道,很熟悉,但是她们的姓名,有些还是不知道。
   同鞮娘纳鞋底,真是与众不同。她的动作比一般人快好多,幅度也稍微大一点。看她纳鞋底,从来都不用钳子镊子,针头万一拨不出来,便用牙咬。只有她在纳鞋底拉扯绳子的时候,可以听到绳子穿过鞋底嘶嘶的响声。估计别人纳一双鞋底的时间,她就能纳好一双半。在我们这半条巷子里,母亲最佩服的人就是她。母亲不止一次对我说:“你同鞮娘,真是能干,里里外外,真是干活的能手啊!你看她纳鞋底,咬牙切齿的,浑身都在使劲!”里里外外,当然是指她不仅针线活做的好,田间劳动也是一把好手。就连说话走路,她也比常人快许多。我时常想,这样一个身材瘦削、精明能干的中年妇女,不知道她的内心有多强大,身上有多少力气,能够支撑着她日夜操劳,常年不懈。也许是好强的个性,也许是对家庭和子女的强烈的责任感。后来改革开放,她家率先承包了村里的砖瓦窑。因为勤劳而致富,她家很早就买了两个新院子,盖起了新房子。
   同鞮娘的女儿比我小两岁,那时我们经常一起玩耍,一起上学,形同姐妹。
  
   ◎精品布鞋
   纳好的鞋底,会纳的人,纳得很平整,针脚排列得整齐、漂亮,做成的鞋子也结实耐穿。而做工精致、漂亮的鞋子,通常有婴儿鞋、订婚结婚送给新女婿的鞋子、姑娘出嫁穿的红鞋、逢年过节当作礼物送给老人家的鞋子。
   婴儿鞋和大人鞋不同,鞋底可以稍微薄一些。孩子长的快,一双合脚的鞋子,穿不了几次就小了。婴儿鞋通常有绣花或者贴花,图案多是虎头、猫头等动物形象。这类鞋子,说是穿的,其实也可以说是用来欣赏的。奶奶、外婆或者母亲,为了把孩子打扮的漂亮一些,衣服鞋子上绣一些花,或者贴花,以表达对孩子的喜爱和宠溺。
   我女儿小的时候,她三姑就给她做过一双婴儿鞋。蓝色的鞋面,猫头样式,还有鞋襻,穿着不易掉,做工精细,非常可爱。那一阵她刚学走路,穿着刚好。
   姑娘出嫁,要穿红色的婚鞋。婚鞋只是结婚当天穿,所以婚鞋也像婴儿鞋一样,鞋底做的很薄,样式好看就行。婚鞋为了讲究喜庆,鞋面多用绸缎面料,大红、桃红,带点花纹也可以。一般情况,新娘都要做绸缎面料的棉嫁衣,剩下的边角料正好做鞋子、套袖等,物尽其用。
   订婚、结婚的时候,姑娘要给新女婿送自己亲手做的布鞋,这是订婚礼节,也是爱的信物,当然也是姑娘展示自己针线活水平的大好机会。这种鞋子和普通布鞋不同,鞋底要用洁白细密的洋布包裹,纳鞋底的针脚,也是要有花样的:麦粒状、丁颗状,甚至用彩色绳子纳成简单的图案。纳鞋底时,为了保持鞋底洁白无暇,得用手帕将鞋底包裹着,纳一点放出来一点,最好不要用手直接触碰鞋底,怕手心出汗,将鞋底搞脏。这种手工布鞋,有些人平时都舍不得穿,只有走亲戚或者重要的节日才穿出来,完全可以看作的精巧的工艺品。
   我爱人第一次到我家,母亲和姐姐商量,近照习俗,要送给他一双手工布鞋。当然,布鞋是姐姐做好的。后来,他告诉我,他穿那双布鞋大一点,给他父亲穿,刚刚好。
  
   作于2024年3月12日,2024年3月26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23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了淑君老师的文章,妈妈纳鞋底的一幕出现在眼前。那专注的神态,用力穿透时候的动态画面,不由让人泪目。纳鞋底也是一门技术,手上要有力气,心灵手巧,得心应手,才能纳出一双平整细密的鞋底。纳鞋底,细节万千,技巧缜密,老师能把纳鞋底写得这样精致,可以看出对生活观察的细腻,老师的文章也和纳鞋底一样,有很深的功底。让人由衷地佩服感动。同鞮娘这个人物塑造的好,就像从我记忆中走出来的人物。乡村里总是有一些干活好的,麻利的女人,淑君老师描写人物特别到位,过去的场景和年代在老师笔下复活了。一双鞋底勾起多少温馨的回忆,往事总是带着温度,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抚摸,内心充满感动。那些记忆中的漂亮鞋子又浮现在眼前,那些鞋子带着亲人的汗水和温度,穿在脚上,冬天不冷。就是现在,能收到这样一份礼物,也是特别珍贵的。淑君老师的文章,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亲情暖意洋溢全文,文情浓厚。感佩老师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敏锐观察力。逝去旧日时光就在老师的笔下跃然浮现,仿佛从记忆深处走出来!倾情推荐赏阅!【东篱编辑:诚本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403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26 08:27:33
  穿针引线的美,无限拉长,又收缩在一个鞋底上。纳鞋底的弯钩锥子,现在还有吧?我也见到过。穿一双布鞋,那才叫精神,我在烟台上学时,就穿了即墨老布鞋,特别舒服,留给我的记忆也深刻。淑君老师的文章,从细节上写出了布鞋的制作和布鞋容纳的乡愁民心。是一组颇有特色的系列散文。遥握,问候春祺,谨祝老师创丰!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3-26 09:56:18
  非常感谢怀才老师的关注与鼓励!一双普通的面鞋,上面凝聚了不少的心血,经历过许多繁琐细致的工序。我们这一代农村长大的人,包括在此之前,甚至包括七十年代的农村孩子,都是穿布鞋长大的。舒适细密的布鞋,包含着亲人的爱,蕴藏着对亲人的期望。估计说到布鞋,许多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独特的记忆。祝怀才老师春暖创丰,佳作连连!
2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3-26 08:28:47
  我们都是穿着妈妈做的鞋长大的一代。冬天,布鞋最怕水,我们最喜欢玩水,放学以后,鞋湿了,妈妈把布鞋放在火炉边。那布的焦味依然记得。感谢淑君老师的温馨的作品,让我们重温旧日的时光。我读此文,内心非常感动。问候老师,祝您春暖创丰,佳作连连!
回复2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3-26 10:04:57
  非常感谢编辑诚本真老师的精彩按评!在乡村里,总是有一些干活好的,麻利的女人,就如同鞮娘。说起她,我仿佛又看到了她纳鞋底的动作和神态,仿佛又看到她走路时轻快麻利的样子,还有她说话时的干脆利落……也许,正是有这样的许许多多的普通人,让那时的农村生活充满了活力,充满了趣味,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还有那些漂亮的婴儿鞋、结婚穿的喜鞋,颜色鲜艳,精美细致,凝聚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问好编辑,遥祝快乐!
3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3-26 10:08:42
  不好意思,最后一段“近照习俗”应该是“按照习俗”,特此更改。
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3-26 16:12:43
  如果对做布鞋工艺不熟悉是很难成就如此美文的。语言朴实灵动,夹叙夹议有深度!好文,点赞!遥握问候,谨祝春祺,精彩纷呈!
回复4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3-26 19:54:35
  非常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小时候没事的时候,常常看她们做布鞋,常常听到她们在讨论怎样做布鞋,时间久了,牢记于心。如果没有恢复高考制度,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恐怕现在还有许多人在忙着做布鞋呢!社会发展变化迅速,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的太快。问好李老师,遥祝吉祥如意!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26 16:23:46
  漫道绳子长,故事有深意。闲说纳鞋底,女红功夫好。一双布鞋,走亮了婚姻的日子。淑君老师的系列散文,写得精粹,耐品。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3-26 19:57:48
  “漫道绳子长,故事有深意。闲说纳鞋底,女红功夫好。”感谢怀才老师,下笔成诗,富有文采。有幸相识,向怀才老师学习!争取写出更多精品。
6 楼        文友:撇捺人生        2024-03-26 16:47:27
  纺线织布、裁衣纳鞋是我们母亲那一代人美好回忆,生动细腻的描写令人回想起我在油灯下面写作业,慈母在旁穿针引线的美好场面!
回复6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3-26 20:01:58
  非常感谢文友的关注与鼓励!你说的“在油灯下面写作业,慈母在旁穿针引线的美好场面!”这其实也是我小时候熟悉的画面。那个年代,一盏油灯,全家人围在一起,或做针线,或者聊天,孩子写作业,或者听大人讲故事。未来的家庭,这么温馨的画面,感觉越来越少了。人与人之间,感觉也淡漠了一些。问好文友,吉祥如意!
7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3-27 14:29:47
  这篇文章生动描绘了纳鞋底的过程和同鞮娘的精湛技艺,展现了传统手艺人的勤劳与智慧。通过细腻的笔触,我们仿佛看到了同鞮娘咬牙切齿、浑身使劲的纳鞋底场景,感受到了她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勤劳的精神。作者把传统做鞋工艺写成系列,文字功底深厚,值得学习!祝老师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7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3-27 19:31:41
  非常感谢滴善斋文友的关注与鼓励!做布鞋的工序中,纳鞋底应该是耗时费力的一件事。小时候,常常看见她们在纳鞋底,同鞮娘和我们家是斜对门,又跟我母亲投缘,所以很熟悉。现在,我母亲和同鞮娘都已去世,可是她们的勤劳,她们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问好文友,祝文友吉祥如意!
8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3-28 15:04:35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做布鞋了,那些做布鞋的日子,特别的珍贵,家里有一布鞋,还是几年前一个学生的奶妈做给我的,一直没舍得传,有机会把这个故事分享出来,感谢老师带给我美好的回忆。好文拜读学习了!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8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3-28 21:56:14
  非常感谢文友欣然花开关注与鼓励!学生的奶妈送给你一双布鞋,这可是非常珍贵的礼物,看来你是学生喜爱的老师,能看出你对学生的关爱与付出。制作布鞋里面,包含着深厚的感情。问好文友!祝你春天吉祥!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