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东篱】北方有座山(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东篱】北方有座山(散文)


作者:诚本真 布衣,41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70发表时间:2024-03-28 05:18:32
摘要:山之魂,天地给予。造化万物,崇高无比!也是先人的灵魂赋给青山,感染后人。

作为北国江城的吉林,一江松水如玉带,挽着一座座青山。相互偎依在碧蓝的天空下,山弄青影水弄波,山峰如一块块秀美的宝石,镶嵌在玉带之上。站在北山上,其他山峰,如青色屏障,遥相呼应,美不胜收!吉林市的山多,有名字的没名字的都有。和人一样,可以随随便便叫个名字,也可以正儿八经起个名字。就像我家附近的那座山,人人都叫它北山,却很少有人叫它九龙山。
   徒步于中,温润的春风吹开万朵桃花,澄碧人工湖如一面镜子,在眼前展开一副美丽的画卷。碧波蓝天,亭台楼阁就像一部厚重大书的扉页,靓丽悦目展现在眼前。
   拾阶而上,山的风骨尽收眼底。一侧山峰挺拔峻峭,山路镶嵌在石缝中又陡又直,看上去惊心动魄!另一面是坡度较缓的石阶。都通向山顶。顺着石阶上去,就能看到山上寺庙和古建筑,以及近代文人留下的墨宝。沿途能看见可爱的小松鼠蹦来跳去。灵活的大眼睛打量游人,一点也不怕生。这小家伙精灵得很,你要走近它,它就蹿到树丛里。
   游人欣赏着石壁上的书法,都是近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从古以来,吉林一直在少数民族管辖之下。中原的文人无法入足,一直以来“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
   传说康熙乾隆喜欢游历。乾隆下江南,家喻户晓。乾隆来吉林却是回乡祭祖。归家省亲。自然不必招摇,只带着虔敬而来。少数族人敬畏山,东北因此多年被其雪藏。生怕破坏龙脉。吉林是他们祭奠祖先的必经之地。清朝先人来自长白山,每次祭祖必去往长白山,然而长白山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因吉林市风景宜人。清王朝就选择在吉林市祭拜祖先。吉林的小白山相传就是清朝皇帝代为祭祖的地方。吉林有很多山都留下他们的足迹。传说康熙第一次看到北山,被北山的气势陶醉。惊呼“好山!”一代帝王,千古明君,斩杀鳌拜!却被一山之魂魄所吸引,马儿踟蹰,不忍离去。只见此山峰九座相连,绵延徘徊几公里,尤其那主峰,昂首引颈,如蛟龙吐水。问此山名,得知“九龙山”。皇帝听后,笑容顿失,传说皇帝因“此山大有龙之威严!”而不悦,立更其名,更名北山。意在敛其锋芒。北山却不以为意,本无意抢皇帝的风头。更名换姓,低调做山。从此人间再无九龙山。北山似乎淹没在群山之中。不再显山露水。直到乾隆年间,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往山上走就能看到玉皇阁。此处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乾隆年间,宽真大师开始在北山的主峰修建玉皇阁。并把佛儒道的神像请进来供人朝拜。玉皇阁又请来我国古代各路祖师爷来就坐。老子、孔子、释迦牟尼、木匠的祖师爷鲁班,谋略的大师诸葛等。这些人物来北山承受香火,令北山蓬荜生辉,仙气飘飘,一夜之间,成为圣山。相传北山因有龙脉,灵气不断,蒸蒸日上,从清朝到现在,香火鼎盛,终日不息。
   除了玉皇阁,清朝人还在北山修建各种庙宇,关帝庙,药王庙等。这些庙宇灰色的瓦,厚重的墙,古朴典雅。佛像更为庄重,面目深沉,给人一种浓重的神秘氛围。再加上梵音飘渺,空灵回响。让人觉得山有了灵魂。信佛得认为有佛气,信仙的就觉得有仙气。就是什么也不信,也会在山中找到一份空灵静谧!
   站在山中,心气沉静,用心就能听到山的声音。山的回响。空荡荡的山里,仿佛看到先人虔诚的脚步纷至沓来,讲述那山的岁月!多年来,外民族剽悍粗犷的性格给了青山魂和胆魄。他们不断战争兼并。走马灯换着主人。北魏鲜卑,北宋的契丹建立辽国,后来又成为金人的地盘。在蒙古时候又属于努尔哈赤的部落。少数民族不像中原人风雅,似乎北方的山也多了一份粗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马上马下纵横驰骋。但他们也不断像中原文化靠拢,最后终于融入民族洪流中。
   少数民族虽然勇猛剽悍,但他们爱山,崇拜山,畏惧山。清代祖先一直认为山中有龙脉,对黑吉一代保护起来不准中原人入内,怕破坏当地的风水。然而青山绿水能滋养一方土地,却不能给腐败的清王朝输送新鲜血液。闭关锁国政策让清王朝处处被动,直到被中华民国替代。禁锢东北多年的铁栅栏一旦被拆除,中原的人们,挑着担子,一边是幼子,一边是行李,风尘仆仆,千里跋涉,来吉林安家。从此北山开始并入中原的文化圈。从幕后更多地走到台前来,和整个国家民族命运起起伏伏。吉林乌拉更多载入史册。
   当清王朝的统治从强走弱,又从弱到消亡。中华民族近代有一段让人痛心疾首的历史。近代,东北生活着内地迁入的汉族,中原文化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当时科学不够发达,又逢战乱,瘟疫流行,天灾人祸,人们不得不祈求上苍,那时候的北山就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主宰,人们把平安幸福寄托在一次次朝拜上。每逢庙会这里都人山人海,人们都赶过来,希望从这里得到一份吉祥,一份平安,一份保佑。北山依然是北山,依然平静安详。他的血液是黑色的岩浆,从古到今,收纳世间的疾苦。山上那些人造的佛像,他们也是,人赋予了灵魂以后,他们开始象征强大,慈爱,平和,无所不能的神圣。又被人们奉为神明来主宰内心。当年仿佛人们全部的平安和盼望都寄托在山上泥塑的佛像里,所以香火异常鼎盛。直到现在还是很多人心灵的朝拜圣地,大年初一,前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北山以宽广的胸怀拥抱这些爱他的人。他被他的伯乐驾驭成一匹精神龙马,驰骋在岁月的长空里,看着一批批奔向他的人们,敞开他博大胸怀拥抱他们!北山兼具造化神秀之功,天地之灵气,足以洗去世俗尘埃。山被人类灵魂熏染得近乎通灵,再激荡人类生活的勇气。它平和,厚重的品格和性情都会让人更加的柔和或者坚强,山对人心灵的感化是可见的。山内心坚强,四季荣美!让人心生爱恋!从春到夏变幻着色彩。荣枯从容,春天绿柳抽芽,吐绿萌新。冬天,满山的雪白。轻素亮丽,山会打扮自己,时时刻刻以美示人。人也越发地和山亲近。发迹显赫的人总喜欢在山上留下什么。哪怕钱财或者只言片语。痛苦的只想把苦难留给青山,因为他们要生存下去!青山接纳了一切,富人的快乐,穷人的痛苦,困惑着的茫然。一切有血有肉的灵魂所要安放在山中的情愫,都欣然接纳。
   大山之后是厚重的文化背景,文化被一座山承载着,似乎静止,其实文化也在日新月异。如今,同样的梵音,却不是昔日的悲凉清冷,从一些商铺传来,是商人在贩卖佛家用品时候宣传佛家文化。尼姑们也经常在庙外散步,没有青灯古佛的孤影,他们更像行走的文化,他们的衣着言谈都会被人们用崇敬的目光打量,他们古朴,虔诚,慈祥,跟着他们的都是文化的底蕴。北山是文化的山,是佛教的山。山上保存着清代建造的寺庙。那些青砖青瓦的建筑,古朴厚重。现在还有很多出家人守护这座山,在城市的喧嚣里,他们却无怨无悔地过着暮鼓晨钟的生活!北山是我心中的山。我来到这座城市,就住在它附近。可以听它暮鼓晨钟,感受这片心灵的净土。
   北山是属于所有爱它的人,他越来越慈悲的迎接奔向他的人,它给人花香鸟语的,给人心灵的安慰,即使不信佛教的人,进得山来,被那一片安静慈祥,古老的庄严吸引。在一片安宁的文化氛围中走向心灵的圣殿。北山则静静的,就像一慈祥的老者,拥抱这一片天地,哪怕一只鸟都能在他的怀抱里获得快乐和自由!
  

共 28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北国江城吉林市,有座北山,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叫九龙山。站在北山上,其他山峰,如青色屏障,遥相呼应,美不胜收。一侧陡峭,一侧坡缓,拾阶而上,松鼠作伴,山的风骨尽收眼底。还能看见山上寺庙和古建筑,以及近代文人留下的墨宝。传说,去长白山太远,吉林的白山,就是清朝皇帝回乡祭祖的地方。只见此山峰九座相连,绵延徘徊几公里,尤其主峰,昂首引颈,如蛟龙吐水。此山名曰“九龙山”。后因传说皇帝因“此山大有龙之威严!”不悦而更名为白山。山上有玉皇阁以及各种庙宇,从清朝到现在,香火鼎盛。站在山中,用心静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先人的脚步纷至沓来。北山以宽广的胸怀拥抱这些爱他的人。大山之后是厚重的文化背景,北山是文化的山,是佛教的山。现在还有很多出家人守护这座山,在城市的喧嚣里,他们却无怨无悔地过着暮鼓晨钟的生活!北山是作者心中的山。作者来到这座城市,就住在它附近。可以听它晨钟暮鼓,感受这片心灵的净土。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为背景,讲述了一座普通山的前世今生。文笔简洁,感情饱满。不失为一篇好文,推荐各位赏读为快!【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329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3-28 05:19:39
  北方有座山,吉林有座北山。一座很普通的山,在作者灵动文字的描述下,焕发出历史的光彩。平凡即伟大,走上这样一座山,一样能感受岁月的波诡云谲。感谢老师投稿东篱,顺祝生活愉快,写作大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3-28 10:54:40
  感谢韩老师辛苦点评,因为第一次写山,笔法还是不够老练,吉林市的山很多,都跟清王朝的一些黄帝有关,深究也有趣味。韩老师编按辛苦,本真这里非常感谢,祝您编创快乐!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3-28 09:18:14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吉林的美丽景色,将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展现出吉林的深厚文化底蕴。文笔流畅,情感真挚,引人入胜。特别是对吉林的山的描写,充满了灵性和情感,读来令人陶醉。同时,文章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传说,使得整篇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好文值得品读,祝诚本真老师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3-28 11:00:18
  谢谢老师的美评。老师的游记很精彩!人若爱山,山必有情。境由心生,所有的美好源自内心的爱。心在,走过的道路都是美景,感谢老师对小文称赞,祝编创快乐!
3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3-28 09:20:28
  本真老师家乡的北山,不仅自然风景秀美,人文景观更是深厚,能得到皇帝的青睐,可见此山极富魅力。那些楼阁和庙宇,更增添了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文章语言优美灵动,文采灼灼,令人陶醉!拜读学习,大赞!问好本真老师,遥祝春琪!吉祥如意!
回复3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3-28 14:33:09
  感谢老师的美评。吉林市本来有很多风景名胜,因为北山离我家比较近,因此特别熟悉,有感而发!老师的鼓励让我写作更加有信心,祝老师在国外万事顺意!
4 楼        文友:枫桦        2024-03-28 09:38:28
  吉林北山很早就听说过,只是没有去过,去吉林都是匆匆而过,对于一个过客而言,眼里哪有什么风景,真心期待下一次路过吉林,能去一次北山。老师的文章很具体,虽然没有去过,随老师的文字去神游,也是不错的享受。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4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3-28 14:38:42
  吉林市风景很美,欢迎老师来此游玩。每座山都有自己特点和故事。北山是现在香火鼎盛的佛山。佛教色彩浓厚。随处可见出家人,他们也和世人一样,不见古佛青灯,更像文化宣传者。感谢老师的鼓励,祝老师春暖创丰!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28 09:53:21
  一座山,承载着一部历史。文化底蕴,是一座山的高度,作者笔下的“九龙山”,姿态雄伟,承载颇多,尤其是北方民族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的故事,故事直抵朝廷,山就有了名气。曾经的九龙山,如今也是虎啸龙腾,北山之下的人们,正在发展山文化。一片净土,永远会受到呵护。作者文笔凝重,表达简约,写出了其实和根底,写出了一座山创作的民族之魂。怀才抱器拜读,问候作者春祺,谨祝编创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3-28 14:43:57
  老师,我看的资料,传说康熙削山头,断龙脉。因为是传说,我没有写这一段。我觉得皇上不至于和一座山过不去,只说更起名。因为传说,本无从考证。但清皇室对东北的山头有龙脉确信无疑。很多人也相信风水一说。感谢老师的鼓励,我会加倍努力。
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28 10:04:57
  北方一座山,交融着华夏文化,文化的光辉始终普照着这座九龙山。文章以文化视觉写山,山则雄壮,山则具有灵性。本真老师驾驭很好,写出了山的灵动。
怀才抱器
回复6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3-28 14:47:31
  人文是山的主题。北山被人们赋予了太多,就像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被拣选成圣童一样。接近山就会感觉不一样的气氛,这可能就是山的文化吧!
7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3-28 15:00:41
  好文拜读学习了,为老师点赞,还在外培训。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7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3-28 15:04:14
  谢老师百忙中关注小文,老师辛苦了!
8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4-03-28 17:00:25
  北方有座山,散文的构思就自然清晰。山那边的景色好美,是蒙着一层神秘面纱,这样的开篇,自然也吸引着读者的心。接下来,老师让我们一起深入到山的那边,一幅幅场景,一桩桩活动,一片片风光,都是那么欢心、乐趣、美丽和有深意。大作写得好,学习欣赏。遥握春安!
回复8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3-28 17:28:45
  感谢老师的美评,这座山离我家很近,是吉林的名山。山上有很多清代建造的庙宇,香火鼎盛,游人不绝。我写得还不够深入。问候老师!祝您佳作连连!
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3-28 17:56:04
  一座山,在本真老师的笔下,显得活色生香,有美丽的风景,厚重的历史,不朽的人文传说,文章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好文,湘莉拜读点赞!遥握问侯,谨祝精彩纷呈!
回复9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3-28 18:13:11
  谢谢老师百忙中关注小文,祝老师工作顺利!佳作连连!
10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3-28 18:53:37
  由一座山联想到历史,文章就丰盈起来。马背民族多剽悍,如走马灯似的轮番登场,却少了文化的厚重。清朝皇帝祭祖圣地,清末汉族大量闯关东,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文化也就繁盛起来,儒释道净化这篇沃土。老师的文章很耐读,拜读佳作,谨祝春安大吉!逐渐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