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父亲最后的岁月(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父亲最后的岁月(散文)


作者:磻溪钓叟 白丁,0.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2发表时间:2024-04-07 15:47:19

父亲的最后岁月
   1999年冬,原本身体尚可的父亲,被居住地杨各庄的村医诊断为感染带状疱疹,腰部、胸部、背部、腋下、颈部以及胃部等多个部位,间歇性阵痛,有时长达十来分钟。阵痛发作时,难受得呲牙咧嘴,疼得大呼小叫。一向善良的父亲说:“我这一辈子从没干过一件对不起良心的坏事,老天爷为什么这么惩罚我?”
   石村村医诊断后说:“胃疼?不会吧。可能是心脏疼吧,别把心疼错当成了胃疼。”
   这样,由表妹张占女开车,同父亲上任丘市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后说,心脏应该没问题。
   父亲说:“我经常难解大手,不是好事。我的爷爷(指我的太爷爷)晚年也经常难解大手,一天早上,爷爷艰难地解完大手,立即就断了气,真担心自己也这样走了。”
   说完,父亲掉泪了。我问父亲为什么哭?父亲说:“想你二姑了。"
   我说:“爹,你想我二姑,我二姑还经常生病呢,这样吧,我上议论堡派出所先问问我二姑家大表哥,如果我二姑身体健康,我便把我二姑接来。如果我二姑身体不健康,我把二姑接来,是服侍你还是服侍我二姑?”
   父亲同意了。我上议论堡派出所找到大表哥说明来意,大哥说:“别管了,我抽空买点礼品上杨各庄看看我二舅。”
   我说:“表哥,你买礼品看你二舅或者不买礼品不看你二舅都不重要,应说明的是,你二舅与我二姑是亲兄妹,以后,你二舅去世了,我二姑没有别的话说就行!”说完,我便走了。
   整个冬天,我二姑没来探视父亲,我大表哥以及二姑家其他人也沒来探视父亲。
   第二年天暖后,奇迹发生了,父亲身上的病痛“消失”了。
   麦收后,我对父亲说:“爹,去年冬天你生病,想我二姑想得哭,我二姑没来看你。这回,你病好了,咱们任丘不是有麦收后瞧闺女的老礼吗,你去陵城村看我二姑吧。”
   母亲极力赞成,对父亲说:“对,陵城村你还有个老姨呢,几年没上门看望老姨了,趁着身体好能够动身,找个好天气去看看小霞(二姑的小名),捎带着看看同一村庄居住的老姨,以免冬天身体突然发病留下遗憾。“
   父亲听了非常高兴。一天,我开着三马车,拉上父亲、母亲、长子文达,一家四口去陵城村探视二姑和姨奶奶。
   亲人相见,分外亲热,尤其是姨奶奶,见到了久别的外甥、外甥媳妇,还有我的下一代,高兴得更有聊不完的话。
   2000年12月底,父亲突然身体出现不适,母亲主张父亲上任丘市医院住院,我说:“过一、两天元旦了,过元旦各单位放假,我爹去住院,医院不可能有主治医生值班,元旦后去吧。"
   因为我的大意,父亲永远地走了。2001年元旦早上5点多钟,要好的父亲生平第一次在室内解完大手,刚一钻入被窝,头一歪,带着对亲人的无限眷恋,永远地停止了呼吸。父亲当初一语成箴,与太爷爷一样的去了,父亲的死,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疼。
   惊闻父亲去世的噩耗,石村家族一位肢体残疾的伯母,因接受不了这一事实,在奔丧的路上瘫软在地几近晕厥。得知父亲去世,石村王氏家族恒奶奶、发奶奶、桥奶奶以及其他老人纷纷发动自己的子侄们:“小记(父亲的小名)在杨各庄去世了,灵柩运回石村。小记虽多半辈子没在石村,也必须去帮忙干活。”
   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对父亲的意外去世,一家人久久不能释怀,若不是赶上元旦我做出荒唐的决定,父亲早日住院,就有可能化险为夷,愧疚、自责……一直萦绕在心头。
   石村乡亲吕老胖叔回忆,民国35年、36年冬天,年轻的父亲同老胖叔的父亲吕喜爷一同去西北山(任丘人对易县、涞水、固安一带山区的统称)给人铡草、打农工,如生龙活虎般的父亲一直专门负责摁铡刀铡草,年老的吕喜爷则专管入草续草。吃饭时,父亲三下五除二,早早把饭食扒拉到口中,利用吕喜爷早、中、晚吃饭的时间一天三次把铡刀磨快,从不让年老的吕喜爷摸铡刀一下,对吕喜爷照顾有加,二人配合得非常默契。年关临近,叔侄二人兴高采烈地用独轮车把冬天挣的粮食运回家中,补贴两家生活所需。多年后,父亲去任丘中学工作,我们全家居住在杨各庄的姥姥村,吕喜爷还经常回忆与父亲打农工,叔侄二人互相照拂的种种情形。
   石村王氏家族恒奶奶回忆,“三年困难时期”,恒爷用扁担挑一对儿躺柜去任丘出售,仅卖得8元钱。午饭时分,又累又饿的恒爷上任丘一中找到父亲,恳求父亲用卖柜所得的8元钱在中学伙房买点吃食。犹豫片刻后,父亲果断推开了恒爷拿钱的手,自己掏钱从伙房买来几个窝头,让恒爷吃后上路。
   我堂哥王仁需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父亲从任丘一中回杨各庄养病,我伯父每月一次从石村步行到一中为父亲支取薪水,再送到杨各庄父亲手中。从伯父手中拿到薪水后,善良的父亲体谅人口多的伯父在生产队收入微薄,每次从仅仅的33元薪水中拿出5元送给伯父。生产队大集体时期,父亲知道伯父生活困难,每年主动“借给”伯父家一口袋玉米,累计“借给”伯父家3000多斤玉米。对于“借给"伯父家的玉米,父亲从不讨要,并经常告诫自己:陈账如陈粪,越放越没劲。1963年,伯父家第6个孩子出生后,听说生活困难的伯父要把孩子送人,父亲马上拦下了,并立即送给伯父一口袋玉米,帮助伯父渡过饥荒……。
   唉!此情可待成追忆,物去人非已惘然,在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今天,愿一切安好。

共 21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自己对父亲最后的一段刻骨铭心的心事。父亲重病在身,还想自己的老妹妹,想得哭哭啼啼,作者给大表哥说了,大表哥一家人从没有人来看望病中的父亲。反倒父亲的病癒之后去看老妹妹。父亲去世后,家族的人个个无比悲伤,家族的老人的动员下一代,要尽力协助料理丧事。这与作者父亲在世时的为人处事不无关联,早年在外打工时,父亲尽力多吃苦,体恤比他年老的人,特困时期,接济别人,给伯父家借了很多粮食,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父亲的善行,是对后辈子孙的无声的教育和影响。文章语言淳朴,叙事采用倒叙手法,层次清晰。很好。佳作共赏。【晓荷编辑:一路顺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路顺风        2024-04-07 15:50:44
  老师创业辛苦,问好,祝安!
2 楼        文友:磻溪钓叟        2024-04-07 18:57:30
  感谢“一路顺风”老师用稿并辛苦编按!祝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