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养鹦鹉的学问(小说)
张老板是本地区有名的房地产开发商。前年,他前后花了三十万元结交上青云县的李县长,拍到一块土地,虽然开发后利润不大,但他觉得还是值得的,因为他在青云县打下了基础。这不,今年该县又有一宗土地拍卖,他找到李县长,虽然一时尚未敲定,但他认为凭他和李县长的交情,一定大有希望。他知道这种事在办公室不便深说,决定趁周日带上礼物到家里找他。
“老板好!”张老板刚进李县长家的院子就听见一声亲切的问候。他很高兴,一种颇受欢迎和尊重的感觉油然而生,让他对要办的事充满信心。可四处看时却不见有人来迎接,只有走廊下挂着一只绿毛鹦鹉。噢,原来是这小东西招呼的。他又恢复了原来的谨慎心态。
不一会儿李县长笑着走出来:
“张老板,我这‘迎宾小姐’还算有礼貌吧?”
“迎宾小姐?噢,好,好,很有礼貌!只是,让我觉得惊奇:您,一县之长,全县第一大忙人,每天公务缠身,怎么也有空闲玩起鹦鹉来了?”
“我哪有时间玩它?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你也知道,我家经常来客人,还都是像你这样有头有脸的。不及时出来迎接,人家说我失礼,装大,看不起人;及时出来迎接,就要提前等候,耽误时间。于是,我就想出这个办法:训练一个专门的‘迎宾小姐’。它在外面一喊,我就出来迎接。既不失礼,又不耽误时间,一举两得。我看,你家客人也多,也需要这么一个‘迎宾小姐’。”
“真不愧是大县长!位高权重,日理万机,又不失礼仪,足智多谋,滴水不漏!”张老板顺口胡乱夸赞。
李县长把张老板引进内室,张老板顺便把礼物放下,李县长既不推辞也不道谢,视如未见。接下来,两人就土地招标的事谈了好一阵。李县长虽未最终答应,但张老板觉得又有了新的进展。
张老板回到家,见老婆小丽打扮得花枝招展站在门前迎接他。看见小丽他就想起李县长家的绿毛鹦鹉,于是绘声绘色地讲说了一遍。最后说,养鹦鹉比养迎宾小姐好,既听话,又放心。夸赞李县长为人处事技高一筹。
小丽听了,怕丈夫真的弄个迎宾小姐来家,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便说:“这有何难,你去买只鹦鹉来,我来教它,保证不比李县长家的差。”
没过几天,张老板真的买了只鹦鹉,又带到“珍禽美容院”染了色,美了容。想起“好马配好鞍”,又买了只楠木雕花的鹦鹉挂架,两只造型雅致给鹦鹉喂食饮水用的玉石小筒,和一条扣在鹦鹉脚上的镀金链子。他把装饰一新的鹦鹉往走廊下一挂,五彩缤纷,流光溢彩,竟成了院子里一道亮丽风景线。高兴得小丽拍着手、扭着杨柳腰直喊“乖乖”。
小丽兴致勃勃开始教鹦鹉说话。她和丈夫商量好,李县长家鹦鹉说“老板好”,她家鹦鹉应有区别,教它说“老板吉祥”,虽然只多一个字,听起来却又文雅又吉利,没有客人会不喜欢。
可是鹦鹉毕竟是鸟类,不通人性,小丽苦口婆心、辛辛苦苦教了一两个小时,累得唇干舌燥、脖颈酸痛,它还是不会说,气得她直骂“笨蛋”,“蠹货”。
晚上张老板回家,刚进大门就听见鹦鹉在骂人:“笨蛋,蠹货,笨蛋,蠹货。”他听了既气愤又吃惊,进屋就责备小丽:
“你怎么教鹦鹉骂人?这要让尊贵客人或重要领导听见,那还得了!”
小丽分辩说:“我没有教它骂人,我教它的是‘老板吉祥’呀。”她到外面一听立即明白了,解释说:“这是我生气骂它的话。没想这家伙好话没记住,骂人的话倒记住了。”
小丽受了责备,决心纠正鹦鹉骂人的毛病。她费尽心思、又用了一天时间终于教会鹦鹉说“老板吉祥”了。
张老板听了很高兴。正要夸奖小丽,鹦鹉又开始骂人:“笨蛋,蠹货,笨蛋,蠹货。”张老板转喜为怒,指着鹦鹉骂道:“磕一个头,放三个屁,幸好没有作恶多!”又转向小丽命令道:“骂人话,必须叫它坚决改掉!”
小丽又用了一天时间,嗓子喊哑了,鹦鹉仍然改不掉骂人的毛病。丈夫生气,她也失望了。万般无奈,小丽想起丈夫介绍的李县长家的鹦鹉,于是她建议丈夫去请教李县长训练鹦鹉的办法。
“胡话!人家一个大县长,整天忙于公务,哪里懂得这个?”
“也未必。他家鹦鹉训练得那么好,总有些专门技术。再者,土地的事你也趁机问一问,咱们的钱不能白花。我对教鹦鹉再没办法了;你不去请教李县长就只好卖掉。”
张老板看着漂亮的鹦鹉,珍贵的鹦鹉配套用器,实在有些舍不得。他想想妻子的话也有道理,毕竟土地的事还没有最后敲定。只好又备上一份礼物,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请教李县长。好在他们关系非同一般,无话不可说。
土地的事,李县长说:“正在研究,很快就会有结论。”请教鹦鹉说话的事,张老板本来难以启齿,不想李县长听了倒很热心,还真的有些独门绝功,训练有方。他说:
“鸟通人性。驯鸟和训人一样,要奖罚分明:它说好话,你就奖励它一块好吃的;说坏话,就惩罚它一下。就像老师教育学生,有奖有罚,有行有止。这样他们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有道理!”张老板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小丽按照李县长的办法教了鹦鹉两天,有奖有罚,果然奏效,鹦鹉见客人进来只说“老板吉祥”,不敢再骂人了。张老板很高兴,为此,奖励小丽一枚钻戒。他觉得鹦鹉也应该奖励,于是给它的吃食更加精致高级了,饮水也改成从商场买来的牛奶和饮料。
可是不久新的问题又发生了:鹦鹉白天经常睡觉,即使很重要的客人来了它也不招呼。这使张老板觉得很失礼,丢面子,有一次还几乎误事。因此他很生气,责怪小丽没有教好鹦鹉。
小丽觉得委屈,说:“它睡觉又不是我教的,我有什么办法。”
张老板说:“按照李县长教的办法,你不能打它吗?一定叫它知道,白天应该工作,睡觉是错误的。”
接下几天小丽每天都看着鹦鹉,见它睡觉就把它打醒,弄得她既不能做事,也不能上街购物。实在忍受不了,她对丈夫说:
“你还是把鹦鹉卖了吧,我来当迎宾小姐。”
“怎么,它还是睡觉?”
“睡。一不注意它就睡着了。因此,我一天到晚要不间断地看着它,不能休息。与其这样,还不如我来当这个迎宾小姐。”
“胡说!你当迎宾小姐,别人怎么看我?怎么看你?这是鹦鹉又添新毛病了。我再去请教李县长。另外,土地的事也要再催一催。”
李县长收了礼物,又听了张老板的问题,笑着说:“土地的事,你别着急,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还是先解决你家鹦鹉的事,这可是大问题,弄不好会误事!”
“治贪睡,你也有办法?”
“有。世上有百病,人间就有百药,百法。我看你家鹦鹉是患了富贵病。这种病的特点就是贪吃、贪睡、懒得动。近来,你们给鹦鹉的喂食是不是太好、又太饱了?”
“是的。最近我家鹦鹉只说好话,不再骂人了,作为奖励,我给它增加了精食和牛奶饮料。”
“问题就出在这里。你给它喂的食物太好,又太饱,它觉得满足了,再无求于你们了,还会听你们的话、为你们做事吗?自然要睡大觉。这连鹦鹉都懂的道理,难道你会不懂?记住:凡事都有个度,不过度,事情就能办;过度了,事情就不能办;勉强办了,就会坏事!——这是我多年工作的经验,也是我为人处世的原则。”
这一回张老板算是彻底听明白了:养鹦鹉要有“道”,喂鹦鹉食要有“度”。这是李县长的做事原则,也是他多年的工作经验。
鹦鹉的问题解决了,土地的问题却没有解决。张老板还是高兴不起来。他一路思考着回到家里,见着妻子,把李县长教给的方法和道理细细说了一遍。
“噢,问题原来出在这里。”小丽恍然大悟;随后又称赞道:
“李县长真是养鹦鹉的高手!”
“是的。这一回我真的是遇到高手了!”张老板点点头,一脸忧郁。
“怎么,土地问题还没有解决?”
“没有。”
“他推辞了?”
“也没有。”
“那他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这还不明白:他把咱们当鹦鹉养了!既要咱们多多为他奉献,就要尽量拖延时间,绝不肯一次性解决问题。他是把那块地当成诱饵,不断钓咱们的钱,生怕咱们拿到土地就不肯送他礼了。其实怎么会呢?今年办成了,还有明年呢。”
“真是老奸巨猾!但是,他也可能这样想:如果明年不干县长了,你还会送他吗?现在当官的都现实得很,有权就用足,用尽,生怕过期作废。”
“也有可能。”
“如果真是这样,你打算怎么办?”
“继续送呗,还能怎么样?”
“他要是狮子大开口,咱们拿到土地也赚不了钱,不是白忙活了?”
“不,咱们现在退出来就彻底赔了!我想,以李县长的精明、谨慎、经验,他是不会这么做的,不过想叫我再加点小费。”
“这也未必。人的认知和行为是会有差距的。你看咱们这只鹦鹉,未吃饱时,它是清醒的,又听话又勤快;一旦吃得太饱太好,它就糊涂了,简直六亲不认!按照去年的标准,咱们送这些,他也该给办事了;可如今他还叫咱们等,而且没个具体日期。看来他的胃口大增了!再送一次也未必给办事。”
“没办法,既然走上这条路,就得走到底。万一他不讲情面,狮子大开口,我也认了,就一次把他喂饱,让他昏过去,彻底完蛋!”
张老板也非等闲之辈,他自有应对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