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生活给我们太多的思考(随笔)
一段时间,总会有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一段话,一个场景,为之心心念念,耿耿于怀,念念不忘,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对于这个人,你或是爱,或是恨,或是敬仰,或是讨厌……对于这件事,你或是感到委曲,或是愤怒,或是意犹未尽,或是大有收获……对于一本书,你或是感到它的情感正契合了你的内心,或是对其中的人物命运感到同情、赞扬,或是觉得它所表达的思想是如此精妙深邃而折服……对于一句话,你感觉它就是真理从此照亮了你的人生,或者你感觉这句话为什么从这个人嘴里说出来感觉不可思议,或者这句话是领导说的你琢磨不透其中的深意……还有人生中很不平凡的场合,一个重大的仪式,一次久别的重逢,一次难忘的离别,一次灾难的现场,一次改变你人生的事件……我们的情绪,心态,思想很容易被他人左右,与自己有关的事我们不可能置身事外,牵扯自己情感和利益的东西我们不可能无动于衷,不听、不看、不想,我总觉得有些自欺欺人,如果这些人,这些事,这些书,这些话或观念,这些场景一段时间时常浮现在你的脑海中,说明他们已经很深地影响到了你。但是相思成疾,郁郁寡欢,终日为一个人,一件事所宥而跳不出来,毕竟是不好的,因为世界有更宽广的舞台,人生有更多的精彩。
孙悟空可以把肉身留在凡世,而精魂飞升天外,同时可以指挥肉身作战,我觉得这是孙悟空最厉害的地方。我们生于这人世间,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有长期的,也有临时的,但是人们难免入戏太深,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沉侵式,很多人都在各种角色里不能自拔:你是老板,是职员,是领导,是下级,是父亲母亲,是儿子女儿,是游客,是买家……但是时常最不能引起注意的便是自己这个角色,最缺乏个性和特色的也是自己这角色,而且我们也很难看清自己这个角色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个角色虽然不能完全从工作和生活中剥离出来,但是它仍然有它的独立性,而且它是我们个人最本质且最核心的东西;如果我们如孙悟空一般,也许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个性与特色,也就能更好地做好自己,更不仅仅是演好那些附属在“自己”身上的角色。
某日周末去江南,晚上返回城区时不知什么原因过江高速路口封闭了,无奈只有走大堤去过轮渡,不过,过渡的车排得有多远。等啊等,等了一小时挪动了不到二百米,等啊等,又等了一小时,前面还遥遥而不可见,而后面来的不少车也调了头不知往哪别处走了,大部分的司机干脆都熄了火,我也在大堤上抽起了烟。这时过来一司机说前面两大车挂了,把左转道堵了(也就是我们等候的这一路),现在能通行的只有右转道的车辆,我说那只有继续等呀,他说他知道一条沿江小路,让我跟着他走,我说好啊,然后发动车调头,果然,不过十分钟就到了轮渡口,在买船票等待的时候,我向他打招呼表示感谢,如果我不调头抄近道的话,再等一个小时也未必能上过得了江。站在轮渡上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与此相似的问题:假如,你的人生有捷径可走,你会选择捷径吗?比如早些年分福利房,大家都需要排队,可是你有关系有熟人,而且也不违反规定,你是等还是走捷径?在同等条件下,那些官宦与富商之家的孩子比穷人家的孩子有着更多的资源与优势,假如你是富家子弟,你会选择跟其他孩子一样条件平等地进行竞争吗?还是选择捷径(这并不违反道德与法律)?其实答案不言自明。不过,当更多的人都知道捷径并选择捷径的时候,捷径又会变得拥堵不堪,而且如果大家都想走捷径,人们心态和世风又会变得不一样。许多好为人师的人时常说什么人生没有捷径可走,我只能呵呵,机场车站都有VIP通道,你居然说人生没有捷径可走,这不是睁眼说瞎话么?所以我觉得平等有时候只是一个伪命题,如此而已。
最近身边看到了太多的电信诈骗事件,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更有上百万的,跟朋友聊起这些诈骗来,都有不可思议的感觉。这些诈骗手段其实并不新鲜也不高明,除了少部分是冒充亲戚、朋友或领导组团做局进行诈骗的,更多的是所谓刷单反利、收益极高的投资、带炒股等等一类的骗局,不能理解这些受骗者怎么就会如此愚蠢,把自己的大笔资金如此信任地转给貌似预期高收益而实则风险极高的项目呢?我仔细地思考了这个问题,第一是认知的问题,我们的思维与认知在受限的情况下,是容易上当受骗的,不过我觉得这只是少数;更深层次和更多的却是骗子利用了人性的弱点——贪婪和急于求成:希望低投入高收益,渴望一夜暴富,试图通过投资快速获利来改变当前的现状……当骗子为你画一张很大的馅饼时,你其实已经掉入了一个很大的陷阱,古代的骗子用障眼法让盖在碗里的石头变成金子来推销他的碗——点石成金的碗,试想这么好的碗骗子为什么要卖给你呢?所以从古到今,骗子的手法都并没什么大的创新,不过他们都深谙人性的弱点,而且这人性的弱点并不能轻易改变。
犹太谚语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觉得是人一深层次思考人生,就难免痛苦。我们在职场上遭受的那些不公平待遇,我们为了顾虑他人而在生活中遇到的委曲,我们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收获,我们既想活得与众不同,但是又担心被人视为另类,我们随波逐流又会失去了自我而感到痛苦……为什么?你或许永远都得不到答案,或者是你得到的答案却让你更加痛苦。从那些哲人思考得到的结论,加谬说人生是荒谬的,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真正的乐观主义哲学家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哲学家都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一只猪如果不去考虑所谓的命运、价值、自由,也不为未来走向屠宰场而担忧,那它还是过得挺快活的;相反,它总是去考虑这些东西,它还想着爱情,它还要为着自由去反抗农场主,它想去外面感受更大世界的美好,它的痛苦就来了,但最后它还是摆脱不了这种宿命的安排;这是我在我的一个短篇小说《猪之理想》里描写的一只叫罗罗猪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我们比一只猪高明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