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桃花灼灼画中游,绿水青山访坦埠(散文)

精品 【天涯】桃花灼灼画中游,绿水青山访坦埠(散文)


作者:馨语馨愿 举人,5510.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81发表时间:2024-04-09 11:51:20

【天涯】桃花灼灼画中游,绿水青山访坦埠(散文)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在这样一个桃红柳绿的清明节假日,我随着蒙阴县作协“绿水青山看蒙阴”采风团以及来自沂南、平邑的六位作家一起,开启了“走进红色坦埠”的采风之旅。
   坦埠镇,一个被誉为梓河明珠的地方。埠,本意为码头。而坦埠正位于从沂水而来的梓河主流和一条南北支流交汇之埠,古因附近有荒丘,是野兽、强盗出没的地方,行人望之生畏,故名惮埠。元朝末年演变为坦埠。坦埠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坦埠人,是喝着梓河水长大的坦埠姑娘,可是我对坦埠的山山水水和人文历史却知之甚少。借此次采风的机会,使我更多地了解了我的家乡。
   生我养我的故乡啊,原来您是不折不扣的一片红色热土,原来您真的为新中国的缔造做出了卓越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为我是您的女儿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无上的光荣。
  
   二
   我们采风的第一站,是位于蒙阴县坦埠镇云头崮脚下的将军洞。顾名思义,将军洞肯定与将军有关,这里的将军指的是陈毅元帅和粟裕将军。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于1947年5月13日至16日对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发起的进攻,这是一次山地运动歼灭战,此战全歼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张灵甫王牌师并成功击毙张灵甫,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就是这样一次伟大的战争,你能想象其前敌指挥部竟然是在一处山高林密的石洞中吗?带着同样的疑问,今天我终于踏上了探访之旅。据陪同我们游览的坦埠镇梁主席介绍,将军洞在寨后村后山的崖壁上。同行的十多辆车在蜿蜒幽深的桃园公路上行驶,映入眼帘的是花开正艳的桃花。大家探访的心情就如同车窗外的桃花之灼灼。不一会儿便来到后山脚下,抬头仰望,只见远处崖壁上确乎有一层厚厚的向你敞开拥抱的拱形崖壁,而崖壁下确乎可以断定是一个巨大的棚洞。目标就在眼前,大家都很兴奋,铆足了劲上行。我虽然穿了高跟鞋,但却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因为我不想拖大家后腿,更想快一点一睹将军洞真容。
   沿着石砌小路上行,透过错落有致的桃花园梯田,果然我们很快就发现了石壁下面是一处比较宽敞的棚洞。走近看,发现在棚洞的最宽敞处有几处人物塑像。主像塑的当然是陈毅元帅和粟裕将军立在桌前的站像,桌上铺展着一幅作战地图,而两旁塑的是两个勤务兵的站像;向里一点塑的是一位发报员的坐像。每个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两位主角分别用左右手指着作战地图,表情凝重,仿佛在讨论作战策略。梁主席告诉我们,此洞原来叫老君洞,当时有几棵高大茂密的平柳树,完全遮盖了洞口,很是隐蔽。1947年5月13日凌晨,为不打扰百姓,粟裕率前线指挥部安全转移到老君洞,当晚孟良崮战役打响。14日凌晨,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亲自来这里,和粟裕一起指挥作战。两位伟大的将领在这潮湿、阴暗的岩洞里度过了三四个不眠之夜,直到16日下午5时,战役取得全面胜利。为此,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英雄,遂改老君洞为将军洞。静静的雕像无言,却高度还原了当时孟良崮鏖战的艰苦卓绝。如果你去瞻仰过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那么你就会明白此次战役的惨烈,多少有名字没名字的英雄为新中国的缔造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当地老人回忆说孟良崮战役后血流成河,烈士的献血染红了这片热土。睹像思人,难道我们不该向牺牲了的和活下来的英雄们致以深深的敬意吗?
   棚洞下将军像西边还有一块形状奇特的类似上水石的巨石,我围着它走了半圈拍照,因为另半圈形似小悬崖无法经过,竟然发现此石大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感,有一个角度看像一只神龟,从另一角度看又像一只大河蚌。同行的摄影师杨德中老师向我介绍道,这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而且他还亲自以身示范攀到石头上方,指点说有两个炉。我也抬脚向上走一级观望,果然见石头顶面有两处凹陷,确乎有两个灶。至此我才明白此洞原为老君洞的典故。由此我又联想,难道太上老君确乎在此炼过仙丹吗?答案肯定是吧?老君洞深藏于云头崮山坳之中,这云头崮难道也是天庭的一部分吗?由此我又联想,也许正因为有仙人襄助,所以我华东野战军才得以如此神速地打败了张灵甫军吧?怀揣着对先辈和先烈们无比的崇敬之情,我们又踏上了采风的第二站来石庄村。
  
   三
   来石庄村,紧邻坦埠镇驻地坦埠村,从坦埠村沿梓河支流西侧的一条南北公路北行不远便是。在我少女时代的记忆里,来石庄是出了名的贫困村。我上中学时曾抄近路沿河途经来石庄去坦埠二中(蒙阴第二中学)读书。那时候,穿过他们低矮的村庄,经过的土地都十分贫瘠,成片成片的白色石头裸露于地表,像一行行一列列的蘑菇林,又像仙人摆下的千年不腐的棋局。这样的地理环境,供小孩子玩耍不错,可是要种庄稼养活人口就差了许多。石头多,形状奇特,而且不知道是怎么来的。这大概就是来石庄的得名吧?因为这里不似别的村庄有深厚的土壤,可以耕种麦子、玉米等细粮。这儿的村民只能从这些石头缝中栽种一些红薯之类的粗粮,村民的日子可想而知。
   近几年回故乡,再经过当年那些白色石头裸露的地方,发现那些白石还在,但在白石林立的石缝中,早已长满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桃花园。而村庄里的村民早已住上了宽房大屋,甚至起了二三层的小洋楼。前几天清明节回乡扫墓还经过来石庄靠近中山的小自然村,那一树树桃花映红的山坡和掩映在山脚下的桃园人家让人好生爱怜。
   今天随从各位作家一起,重新踏上来石庄这片红色的热土不由得肃然起敬。听梁主席讲,来石庄村虽小,却曾经是中共蒙阴县委的驻地。1938年5月下旬,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派由延安到山东的陕北红军干部苏杰,到蒙阴县建立了县委。7月,中共蒙阴县委迁驻坦埠,选址来石庄靠近沿河地段的民居。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正是建在当年县委驻地旧址上的展馆,这是根据县委当时的工作样貌复原的红色堡垒馆和先锋榜样馆。
   车子从河西岸公路上行几分钟向左一拐,沿着一条布满红色五角星拱门的水泥路便进入一个崭新的村庄,看来我们的红色堡垒馆就要到了。在参观红色堡垒馆之前,我们顺带参观了庄头的一处黑陶古窑,还参观了非遗烙画传承人冯德传的烙画展以及剪纸艺术。在这里,我第一次见识了琳琅满目的陶器,什么大缸小翁水盆火罐花瓶碗碟之类,真是应有尽有,无所不有,甚至还有给孩子暖烘小屁股的难得一见的器皿。望着如此种类繁多,形状奇特的陶器,我禁不住上前询问接待人员,得知这些陶器都是本土制作,而且只有来石庄的一处地方的本土才能制作。对此我感到很新奇,也更加肃然起敬。为什么换个地方的陶土就不行了呢?所以我又情难自禁地走进土窑实地勘察烧制陶器的土窑长什么样?对于陶器如何制作成型,和我一样好奇的还有妇联李主席,她亲自挽起袖子示范加工器型,只见她在制陶师傅的指导下,团起一团泥放在机器的圆形案子上,双手捂住泥团,随着她脚蹬机器控制转速,把一团泥用力捧按在案子上,再用灵巧的两个大拇指放在泥团中间塑造器皿的口型,还不时停下来沾水,然后重复相同的动作。不一会就做出一个笔筒形状的器皿,这得到师傅的表扬和围观作家们的喝彩。
   从非遗馆出来,顺着干净整洁的民居街道深入,但见家家墙壁,户户门庭都是养眼也养心的党建引领,共筑中国梦的图画和标语,还有一些感人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故事画,可见我们坦埠镇的乡村文化已经入户入心。走过不远的一段路,展馆就矗立眼前了。其实,说矗立有点夸张,因为展馆是为复原,所以并没有采用气度非凡的楼房建筑,而是以古朴的民居建筑,显得非常肃立和庄严。
   我们首先进入了先锋榜样馆,这里展示的是自我党建立之初一直到现在的各个时期我们沂蒙老区坦埠镇大批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他们之中有1943年10月入党,历任朱夏村党支部书记、蒙阴县委委员等职的劳动模范“农民书记”张凤祥;有1946年6月入党的下东门村第一个站出来拥军的红嫂宋炳锋。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沂蒙山根据地,年轻的宋炳锋勇敢地说:“谁第一个报名参军,俺就嫁给谁!”她话音刚落,人群里就一个青年高喊:“俺去当兵!”这位青年就是她后来的丈夫阚世芝。还有坚守在自己平凡的邮递岗位,却无偿为烈士寻亲的邮递员王德建等等。他们都是奋战在各行各业的我们党的先锋榜样,他们或者平凡事迹,或者无私的精神,时时刻刻感染和教育着我们。
   从先锋榜样馆出来,我们又来到主馆红色堡垒馆。站在红色堡垒馆门口,梁主席又向我们简要说明,此馆只是简单地复原了一下县委当时办公的环境和布局,但展示的内容却很丰富。坦埠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是全国有名的沂蒙红色堡垒。展馆依然是四合院形式,主屋复原的是县委办公室的情形,也采用了雕像形式,创设了县委班子开会的情形,长桌会议上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一位领导手持书卷发言,这大概还原的就是第一任县委书记苏杰同志。端坐聆听的是一圈参会的班子成员。
   参观完主展厅,我们又到东西厢房参观了县委下属的几个部门的展厅,分别是组织部、宣传部、青年部、统战部等。在主展馆邻侧还有马棚等。总之展馆以我党在各个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和艰辛历程为主线,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坦埠作为红色老区在弘扬“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我们所行的作家,大多都是党员,我们一定也会坚如磐石,起到战斗堡垒的作用。于是我们在红色堡垒馆门前集体合影留念,我们一定会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的沂蒙精神薪火相传!合影完毕我们向着下一站坦埠琅琊王洞藏酒文化主题公园而去。
  
   四
   曾经去过的同行者告诉我,琅琊王洞藏酒文化主题公园已经建成了集洞藏酒文化展示、体验、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特色食宿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园。
   初听琅琊王洞藏酒文化主题公园的名称,着实被震惊到了。早就听说梓河支流东岸香山脚下小东崖村原六七二发电厂的山洞,那还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父亲靠种植生姜等蔬菜供我读书,我们要留生姜种就会送到那个山洞里去储藏。大概是到了七八年前回家,听村里亲朋说那个山洞被改建成了一个藏酒的地方。后来无数次在回家的路上和我老家的小金山上看见过香山山谷中有两个球形的绿色建筑,以为那儿便是藏酒洞了。却未曾想到它还有如此诗意的冠名。我知道临沂市曾古称琅琊,而且知道琅琊地方诞生了三大旺族,即琅琊诸葛氏(诸葛亮),琅琊王氏(王祥、王导、王羲之)和琅琊颜氏(颜真卿)。不得不说这三大家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璀璨的存在,不由得让人心生敬仰之情。我还曾经臆想过琅琊二字的本意,窃想两字都带王部,王部乃玉部,其本意定与玉有关,于是百度以求证。果然查到琅琊的第四个释义:指秦琅琊刻石。而对于历代琅琊王却分属不同姓氏,正如历代帝王也分属不同姓氏。
   当进入园区,古朴的雕梁画栋和城门楼式地建筑结构就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从大老远我们的眼光便跨过护城河看见了三座三层的建筑,在第一层三个拱形城门上方,中间书写琅琊王三字,下边地面上肃立着高大威严的琅琊王的铜像造型,至于塑造的是哪朝哪代的琅琊王就不得而知了。而且琅琊王雕像的外两侧还布置了两只巨大的三足酒器——爵。而左右城门洞上方各自题写的是洞中天和香山藏洞。我想这个企业之所以命名为琅琊王酒业,而且设计和塑造了如此的琅琊王雕像,肯定是取其在藏酒行业长盛不衰之意吧?这次终于得了机会,可以进洞领略企业的洞藏现状真是不胜荣幸直至。
   陪行者告诉我们进洞要穿外套,洞里比洞外温度低好几度,因为藏酒需要比较恒定的温度,所以洞内亦是冬暖夏凉。进到洞来,我们发现果然如此。很快我们便被眼前陈列的桶装的罐装的坛装的藏酒吸引了,好似刚才在非遗黑陶土窑所见的酒器。上到二楼,只见都是大缸和大瓮式的藏酒了。看上去每一缸酒都脏兮兮的,封盖上还顶着一个大铁盆,因为身边少了导游,所以也不太明白所有的缸都封着盖,为何还要盖大盆,后来发现每个封条上都有一个人的名字,比如某某先生某某时间封藏。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很多人私藏升值的酒。当时真有马上找到工作人员也封藏一坛酒的冲动。结果因为时间关系还是放弃了。
   这次来访太仓促,只参观了藏洞,未参观生产车间,也未对美酒琼酿加以品鉴,希望在不远的一天再访琅琊王洞藏酒文化产业园。那时候,定将醍醐灌顶,以佳篇伴佳酿,一醉方休。
  
   五
   从琅琊王洞藏酒文化产业园出来,继续沿常坦线向北行七八里路向左一拐就到东西崖村。东西崖村东靠荞麦棱子山,西面和北面分别有两条河蜿蜒而来,这两条河都是梓河的支流,分别是从野店镇流经东坪和东门的主河,另一条是从张黄阚戴一条流域(我们俗称西峪)而来的次河(我们称作后河),我猜测是因为两条河在此交汇碰撞,所以才形成了今天东西两处崖壁的地貌,而盘踞在河东岸的村庄自然就是东西崖了,而一河之隔河西岸小金山脚下的村庄自然叫西西崖村。而我就是西西崖村走进县城的女儿。当时我出生的老宅又何尝不是在河西岸的崖壁上呢?那时候村人以种地为生,我们村一多半地都在东西崖这边,事实上和一个村庄也毫无分别,我想可能很久之前是一个村子也说不定。两个村庄虽然都盘踞在崖壁上,但却都有丰厚的田地,因为这里拥有两河交汇冲积出的大块平原地,平原地多了,自然水浇田就多,水浇田多了,自然打的粮食就多。因此我们两个村虽然比不上下游的蹇家庄、小东崖村、坦埠村等,但比一条西峪里张黄阚戴那些村庄要殷实得多。

共 719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大手笔采风散文。作者跟随三县作家采风团畅游梓河明珠,幸福坦埠。读者也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了禅意小镇,红色坦埠。作者以游览的顺序,细致描绘了游览将军洞、红色堡垒村庄来石庄、琅琊王洞藏酒文化产业园、孝妇祠等景点的过程,让人如同身临其境。文章如数家珍,又如话家常般向读者打开了一幅幅画卷,让读者更多地了解了红色坦埠。作者笔触细腻,文中大量写景和民间典故的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倾情推荐阅读,感谢来稿!【编辑:栀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409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栀子芬芳        2024-04-09 15:33:45
  馨儿的游记散文写得越来越好了。文章读后从结构到内容似人胜境。赞!
栀子芬芳
回复1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24-04-10 21:08:35
  谢谢鼓励,一起努力!
2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24-04-11 14:54:13
  天涯的明天会更好!点赞!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回复2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24-04-12 08:28:31
  谢谢老师鼓励,一起加油!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