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静默在书里的时光(散文)

精品 【星月】静默在书里的时光(散文)


作者:沧桑战神 童生,765.4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22发表时间:2024-04-10 14:58:46
摘要:原创首发。

【星月】静默在书里的时光(散文) 一本书像什么,像不像一朵花?如果像,那成千上万本书就是一个姹紫嫣红的大花园。花园里有牡丹,有月季,有玫瑰,有海棠,有木槿,有……各色花儿多如繁星,它们五彩缤纷摇曳多姿,弥散出醉人的芬芳。
   读者呢?读者就是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金黄色小蜜蜂。它们追逐着花的幽香,从这朵飞到那朵。它们像矿工那样钻入花心挖掘淡金色的花粉。待花粉沾满它们纤细的双腿,返家的时候到了。它们转身出来,伏到花瓣上留恋片刻,便“忽悠”一下升空,朝着蜂巢的方向飞去……
   我便是无数小蜜蜂中的一个。我时常飞到花丛里采一些花粉,酿出点滴花蜜来。
   上高中的时候,县城南大街是个繁华所在。那里有商场,有医院,有新华书店,还有邮局。邮局旁边是一个小小的书亭。虽然名字中带着“亭”字,却名不符实,并不是“亭台楼阁”的亭子,而是楼下的底商,一间狭长的矩形小屋,仿佛一节被遗忘在这里的列车车厢。
   书亭木门木窗,门和窗都被漆成天蓝色。天长日久,上面留下了时光流过的印痕——不少地方的漆已经剥落,祼露出木头原来的纹理,由于风化,残存的漆色淡了很多,像穿了多年的衣服,褪去了新衣光鲜亮丽的模样。
   书亭虽然旧,但并没有违和感。因为那时候整条街都是旧的。路面是旧的,甬路上的地砖是旧的,站在书亭旁边枝繁叶茂的国槐其实也有七八十岁的年纪了。它们虽然旧,但干干净净,那棵国槐的叶子竟一尘不染,像被水洗过一般。时光无言,沉淀在这些旧物件里面,岁月因此而变得悠长,安抚着人们那颗躁动的心。
   星期天,我走出学校,来到南大街。夏季的午后,无聊而漫长。强烈而明亮的阳光照在街里,蝉藏在国槐叶子底下不知疲倦地嘶鸣着。阳光灵巧地穿过枝叶的罅隙把无数光斑投到树下,我踩着闪烁不定的光斑走过,又一次推开了书亭那扇漆色浅淡的木门。
   书亭的主人姓汪,是个胖胖的老头儿,因为我是这里的常客,所以彼此相熟,我呼他为汪叔。他穿一件浅蓝色带横纹的背心,坐在玻璃柜台里面看一本杂志。横纹背心让他显得更胖,不知他为什么要选这样款式。中午,书亭里没有顾客,墙上壁挂式电扇的扇叶“嗡嗡”地转着。在“嗡嗡”声衬托下,狭长的小屋更显安静。我站到电扇下面,衬衣顿时风帆般鼓荡起来,一阵清凉传遍全身,汗液开始一点点蒸发。
   见有人进来,他的眼光从花镜上沿漏下来。额头堆叠出几条很深的褶皱。“来啦!”汪叔微笑着向我打招呼。
   我点点头,冲他笑一笑,眼光开始在书架上逡巡。
   进门左侧的书架上摆满了花花绿绿的图书和最新的杂志,这些书是售卖的。图书和杂志分得很清楚,图书在左,杂志在右。此刻,它们像含苞欲放的花蕾,正等待一双手的触摸,一双眼睛的凝视。手和眼睛是吹醒万物的春风,只有它们才能让花蕾绽放。
   那段时间我特别想做个能说会道的人,苦于无人指导,于是就指了指架子上最新的那期《演讲与口才》。汪叔心领神会,他返身把杂志拿下来递到我手里。掀开第一页,仿佛瞬间花开,一股墨香味从纸面飘出来。新书的油墨味重,像茉莉,浓香馥郁。我摩挲着崭新的纸张,一页一页地慢慢翻下去。翻页的时候,新纸发出悦耳的脆响。书页上的文字像极了木头的纹理,一根看不见的线把我的目光和这些纹理牵连在一起。
   目光不疾不徐地滑过书中的文字,第二信号系统的暗语源源不断地转化成一种特殊的电磁波并注入大脑的沟回之中……那天,短短的阅读便让我记住了雅典演说家德摩斯梯尼的故事。
   据说德摩斯梯尼天生口吃,嗓音微弱,还有耸肩的坏习惯。在常人看来,他没有一点演说家的天赋,可是他偏偏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演说家。但由于论证无力,声音不清,他多次被轰下讲坛。后来他发愤图强,口含小石子练习说话。经过不懈的努力,几十年之后,他终于克服了口吃的毛病,变得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最终成为雅典最具雄辩的演说家。
   读完这个故事,仿佛有清风吹过心田,挂在心田里的风铃“叮呤”一声脆响,我被德摩斯梯尼坚如磐石的意志力触动了。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这个故事,它是构成我生命之舟的一小块木板。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在命运蹇涩时,在横渡人生之海时,说不定这一小块木板阻挡了即将灌入船舱的海水呢。
   “坐下看,坐下看,爱看书是个好习惯。”汪叔从柜台里走出来,手提一只小板凳。他把小板凳放在地桌旁。我向他道了谢,坐下来细细翻看。
   汪叔就是这样好脾气,即使不买书,也由你看书到夕阳西下。
   一本《演讲与口才》,一块五;一本《青年文摘》,一块五;一本《读者》,两块;一本《小说月刊》,三块……说起来都不算贵,但对于我这样的穷学生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所以,我“蹭”书的次数比买书的次数多。那时的我真得像一只飞进花丛的小蜜峰,采完免费的花蜜后就飞走了。
   喜欢看书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天赋。有人天生不喜欢读书,拿起书本就犯困,读起书来就头痛。我则不然。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有一本竖版繁体字的《红楼梦》,封面早已不见,所有的书页都打着卷,像那个时代年轻人流行的烫发。纸张也因岁月的浸染而略略泛黄、枯脆,它静静地躺在炕头,像一个孤独的老者。
   记忆中,读书的习惯是从这本《红楼梦》开始的。
   这本《红楼梦》虽然破旧,我却对它爱不释手。虽然那时我认字不多,繁体字更是吃力,但仍乐此不疲地读下去。感觉精彩的部分,我就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无数次的阅读之后,我大致了解了《红楼梦》的故事梗概,也记住了里面的许多判词、诗词和对联。诸如“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贾宝玉在秦可卿房中所见的那幅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花气袭人是酒香。贾宝玉的丫鬟花袭人的名字即由此而来;书中还有“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之句,瞧,这是多么优美的意境啊!接着读,下面还有描写警幻仙子之美的段落:……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这些满载韵律的文字在我脑海中翻腾跳跃,渐渐幻化成一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形象,在我眼前蹁跹而行。警幻仙子,她该是一位多么美丽动人的女子啊!真是“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再往后是红楼梦曲: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后边,后边还有林黛玉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文笔精华,令我叹为观之!
   《红楼梦》绮丽的词句像璀璨的烟花一般在我心头绽放,那些静默在纸张上的人物也随着书本的打开而重新鲜活灵动起来。原来,书里面藏着另一个悲欢离合的世界……也许从那时起,书就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了。
   汪叔的书亭里,冲门的书架上摆着几层那个年代的畅销书。有琼瑶的爱情小说,有金庸、古龙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还有一些中外名著。这些书不售卖,是出租的。一本书每天租费两毛。
   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姚雪垠的《李自成》、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勃郞特的《简爱》、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米切尔的《飘》、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琼瑶的《彩霞满天》,还有《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它们有胖有瘦,有高有矮,身穿花花绿绿的衣服,在书架上排排站,像参加选秀的少女,等待着被一双手选中,然后带回家。
   带回家。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书像人一样,也有灵魂,打开它,它会向我敞开心扉,开始心与心的交流。那天我把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带回了家。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看完后泪流满面。
   故事从到麦加朝圣的一老一少两个穆斯林走进奇珍斋开始。小的叫易卜拉欣,也就是后来的韩子奇,他因为不慎摔碎一只玉碗而主动要求留在奇珍斋,做奇珍斋的学徒,用做工来赔偿这只玉碗。奇珍斋是一个加工玉器的作坊,主人叫梁亦清,膝下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梁君璧,小女儿叫梁冰玉。梁亦清接了奸商蒲绶昌订做宝船的活,不料在宝船即将完工时,梁亦清却突然去世。后来在蒲绶昌的盘剥威逼之下,奇珍斋倒闭。韩子奇假装投靠蒲绶昌,三年之后为师父报了仇并娶师妹梁君璧为妻,从此重振奇珍斋。
   一九三七年日本侵华,为不使藏品落入日本人之手,他远渡重洋去了伦敦。不料当时已在燕京大学读书的梁冰玉偷偷上船跟着他去了伦敦。在那里,两人相爱并生下一个女儿,取名新月。二战结束后,二人携新月回国,家庭大战由此爆发。梁冰玉把新月留下只身一人又返回英国。
   新月长大后,考上了妈妈当年的学校——燕京大学。大学里,她和她的老师楚雁潮相爱。新月是穆斯林,而楚雁潮是汉人,这严重违背了《古兰经》中回汉不通婚的教义,自然遭到一直心存芥蒂的梁君璧的极力反对。最终新月因风湿性心脏病去世,凄美的爱情成了一个永远也不能实现的幻影。几年后,韩子奇也去世了。等梁冰玉从英国回到家的时候,曾经熟悉的世界已经物是人非,她“想见的,不想见的,都没了。”
   至今我还记得《穆斯林的葬礼》最后一章。在回民公墓,梁冰玉和楚雁潮都在那里,心里想着同一个人,可他们并不相识。整部小说在楚雁潮的小提琴声中结束:天上,新月朦胧;地上,琴声缥缈;天地之间,久久地回荡着这琴声,如清泉淙淙,如絮语呢喃,如春蚕吐丝,如孤雁盘旋……
   宏大的历史时空下,穆斯林奇异的风俗,人性善与恶的对撞,商场上的尔虞我诈,亲姐妹之间的爱恨情仇,凄美哀婉的绝世之恋,喜剧与悲剧的交织错杂……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如汹涌澎湃的大海一样鼓荡着我的心。后来我上了大学,毕业工作,生活,奔命……俗事缠身,渐渐淡忘了《穆斯林的葬礼》。直到去年到图书馆,在书架上,我又看到了这本书,那是一次砰然心动的相遇,像久别重逢的故友。惊喜之下,我又借出来通读一遍,内心依然激动不已,并为作者拥有的深厚的历史知识、对生活细密的观察能力和娴熟的写作技巧所折服。
   我是如此地喜欢读书,于是就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不喜欢读书。我有几个发小,他们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辍学并非因为家境不好,而是因为不喜读书。我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不喜欢读书犹如他们不理解我为何如此喜欢读书。在他们眼中,读书比不得手中的钞票。而我觉得不读书的人更像一间缺少灵魂的空屋。
   成年以后,我与儿时一起玩泥巴长大的小伙伴们渐行渐远,不是因为别的,而是缺少一架由共同的话题和爱好搭建的桥梁。我忽然更深层次地理解了《陋室铭》中的那句话:“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现在想来,刘禹锡大概不是自高自大。
   高中三年,我没少光顾汪叔的那个书亭。开始,汪叔的妻子偶尔带着小孙子过来这里,帮汪叔一起守书亭。我见过她几次。她也很胖,爱累,累了就在躺在躺椅上假寐,手里摇一把蒲扇驱赶苍蝇。手中的蒲扇越摇越慢,不大工夫就听“哗啦”一声,蒲扇掉到地上,汪婶已鼾声如雷。
   后来再去书亭,书亭却锁了门。门上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几个字:“今日歇业”。过了几天再去,书亭依然锁着门,门上依然挂着那块小黑板,上面依然是那四个字:“今日歇业”。向邻居打听,说汪婶得了脑血栓,汪叔在医院照顾她呢。
   高考后的一天黄昏,天色阴沉,蒙蒙细雨缓缓飘落。我从南大街路过,朝书亭的方向瞧。那棵国槐湿搭搭地站在那儿,雨水先从上层树叶滴到下层树叶,吧嗒,吧嗒,吧嗒……像走阶梯似的,一级一级,最后再落到地上。我的目光停留在书亭那儿。书亭依然锁着门,小黑板依然挂在门上,只是上面的字迹已经被雨水冲花,模糊不清,像正在擦去妆容的演员,显得分外落寞。
   上大学期间回家,长途车从南大街穿过。透过车窗往外看,那棵国槐还在,书亭却挂上了“中国电信”的牌子。旧门换掉了,换成带玻璃的新门,漆成了暖黄色。那棵国槐的影子投在门玻璃上,静静的,一动不动。
   十几年后,我住到了省城。闲暇时,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省图书馆。我喜欢里面一架一架的书籍,喜欢里面宽敞而宁静的气氛。每次走进图书馆,我就像走进了一个幽静的书的森林。
   人到中年,开拓之心日渐消磨,怀旧的情愫却慢慢滋生。在图书馆里,我专挑一些旧书来读,以实现学生时代因功课紧张而错过的经典。经典需要重读来修复残缺的记忆,需要反复读来提炼其中的精华。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比如马克.李维的《偷影子的人》,比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比如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比如《诗经》,比如……
   我喜欢嗅旧书里若有若无的墨香,喜欢因岁月沉浸染而略带淡黄的纸色,喜欢打开书后与“故人”重逢的感觉。触摸着书中的纹理犹如触摸一件出土千年的文物,那种时空穿越的历史厚重感油然而生。心,一下子变得沉静而踏实。对于历史而言,我们永远是一个小孩子。
   宁静的夏日,在图书馆的阅览室,我靠窗而坐,平心静气地摊开一本书,享受着一个人的孤独。是的,就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的那样:读书是一种孤独的行为。她把书当做牡蛎的贝壳,钻进书里,就像牡蛎躲入贝壳一样安全。
   读书累了就望望窗外。窗外是一排高大的悬铃木,蝉躲在宽大的叶子底下嘶鸣着,阳光灵巧地穿过枝叶的罅隙把无数光斑投在地上,一如多年前的那个夏天。我的眼神渐渐迷离,仿佛又看到了县城的南大街,那棵枝繁叶茂的国槐,那间长方形的书亭,漆色斑驳的木门,还有胖胖的汪叔,还有那个年代静默在书里的时光……
  

共 530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读了战神的这篇散文,感慨颇多,触动了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被枯枝烂叶遮蔽的一股清泉,随着你的文字汩汩流动,掀开很多旧时光的回忆。爱读书能让人明智,也让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拉开距离。爱读书的人感觉每本书住着一个灵魂,书里的灵魂与读者的灵魂相遇,那便是一次促漆长谈,吸取着书里的养分成长自己的精神世界;每本书又像朵朵盛开的鲜花,等人吮吸花蜜…书亭是那些年常诱惑爱读书人光顾的一个个花园,贪婪着书里文字的墨香,从文字中获悉古今中外经典故事和诗词歌赋的魅力。作者从学生时代,直到工作后忙于事业和养家,也抽出闲暇时光不忘了读书,这是每个爱读书人所经历过的人生轨迹。从汪叔开书亭演变成最后成了“中国电信”。多数人没有手机用的时候,人们还是喜欢逛书店,或者进图书馆,坐在有阳光的地方看看书。时光荏苒,爱看书的人还是十分留恋那些个岁月看书的环境,以及经历的人,还有每本书里读过的灵魂。好文,强烈推荐共赏!【编辑:江南柳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411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南柳烟        2024-04-10 15:00:16
  我学生时代也喜欢逛书店,买上一本书回来。
2 楼        文友:江南柳烟        2024-04-10 15:01:37
  常看书与现实离得越来越远,后来我老叔告诉我多接触社会,要融入社会,才能好好生活。
回复2 楼        文友:沧桑战神        2024-04-11 08:17:3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像《笑薮江湖》里任我行对令狐冲说的那样,有人,就有恩怨,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读书是闲暇时做的事,平时还是要深入生活,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家不也需要经常采风么?灵感来源于生活,读书是为了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看看别人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毕竟生活太平凡,艺术是生活的提炼与升华,就像女人要化妆一样,或者拍照后要修图或者加滤镜一个道理。
3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4-04-10 22:32:3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也喜欢读书,读书可以开阔眼界,滋养身心。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3 楼        文友:沧桑战神        2024-04-11 08:20:21
  喜欢读书的人都会有一种若隐若现的书卷气,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不可貌相,这句话是不对的,人要貌相,因为相由心生。读书人的气质与俗人的气质能从面相上看出来,自带一种文化气。
4 楼        文友:沧桑战神        2024-04-11 08:20:55
  谢谢江南柳烟的编按,辛苦了!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