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于都河上,长征的晨曦启航(散文)

精品 【东篱】于都河上,长征的晨曦启航(散文)


作者:滴善斋 布衣,33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8发表时间:2024-04-12 05:29:49
摘要:于都长征第一渡,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起点。这里见证了红军的英勇与坚韧,承载着深厚的红色记忆。如今,它已成为历史的见证,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缅怀先烈,重温那段不朽的历史篇章。


   清明时节,天空中飘洒着如丝细雨,我们一行三人在这润泽的节气里,漫步在古城的街巷中,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茶仙子茶馆,宛若繁华都市中的一片静谧之地。朋友热情款待,茶香袅袅,我们围坐在桌旁,品茶闲聊。雨点轻轻敲打窗子,如同古筝的悠扬旋律,让人心生宁静。我们随意谈论着历史与现状,轻松地玩笑,享受着这份简单而珍贵的宁静。
   夜色渐浓,朋友引领我们走进于都城的夜晚。夜市热闹非凡,各式小吃摊前灯火辉煌,美食的香气四溢。我们走进一家夜宵店,尽情享受着这份地道的人间烟火气,酒杯轻碰,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直到深夜两点半,我们才带着满心的满足与快乐返回住处。那夜,梦境中依然是于都的雨,依然是那份难以言说的诗意,让人沉醉。
  
   二
   次日清晨,阳光如昨日细雨般洒满大地,我们随茶仙子的步伐,走进大国武器展示馆。这里陈列着各种先进武器,如天宫空间站、天眼、北斗星等,每一件都展示了国家的强大实力。我们不禁为科技的发展感到惊叹,心中涌动着对祖国繁荣昌盛的自豪。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一个国家的崛起,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力量,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
   随后,我们踏上前往于都长征第一渡的旅程。站在那片充满红色历史的土地上,历史的回声在耳边轻轻回荡,红军的战歌与人民的呼唤交织成一支激昂而又深沉的交响曲。那些由家门板拼成的浮桥,见证了军民之间深厚的情感,让人深深感动。在于都河畔,风轻轻吹过,仿佛带来了红军战士们坚定的步伐和村民们深情的祝福。我们沉浸在村民们浓烈的爱国情怀中,心潮澎湃,被那份纯粹的情感打动。
   于都,这片承载着中央红军长征壮丽历史的土地。在1934年的秋天,风儿吹过,带着一丝凉意,河水流淌,透出阵阵寒气,月光洒下,如洗的清辉。就在那个季节,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央政府的机关,以及红一、三、五、八军团的八万六千勇士,经过九个日夜的准备,从于都县城的东门等十大渡口踏上征程,开始了那一段漫长而伟大的长征之路。
   在那个关乎无数生灵命运的紧要关头,于都河两岸变得喧嚣而沸腾。昼夜不舍,人们忙得不可开交,扩军备战,筹措粮草,献出船只,搬运木料,铺就道路,架设桥梁。每一粒米、每一块板、每一声机器的轰鸣,都是对红军最真挚的支援。八百多艘船只,首尾相连,绵延六十里,筑起了红军渡河的希望之桥。风中,鲜艳的旗帜猎猎作响,刀枪交击发出铿锵之声,士兵们高亢的战歌与战马的长嘶交织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壮阔而又动人的战争画卷。在这场人与自然的较量中,每一个于都人都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每一份付出,都凝聚成了一股无形的力量,支撑着红军的壮志雄心,书写着一段段永不褪色的红色传奇。
   而那些身处其中的英雄们,或许早已将这一切视为生活的常态。陆定一的笔触清淡,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这些字句,似乎并未透露出那个时代充盈天地间的惨烈气息。然而,岁月流转,当叶剑英元帅再次踏上这片土地,那悲壮的情感却更为深刻:“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这些诗句,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壮烈与豪情,让人即使身在静谧的纪念馆内,也仍能感受到那份不屈不挠的红色精神,这份精神穿越时空,让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人们都能感同身受。
   长征,那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为壮丽的一页,是一曲歌颂着不屈不挠、坚韧奋进的英雄之歌。在这个充满敬意的时刻,我们踏上了长征的起点——第一渡口,感受着历史的深沉与庄严。
   雨点轻轻洒在河面上,激起层层涟漪,如同历史轻轻向我们诉说着它的故事。我们缓缓走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下,这座坚实的石碑,宛如那段波澜壮阔岁月的化身,记录着无数英雄的豪情与奉献。
   我们三人肩并肩,步调整齐地站在纪念碑前,深深鞠躬,向着这片英雄的土地献上我们最深的敬意。那一刻,时光似乎静止,历史的长河与我们同行,先烈们的勇气与坚定犹如一股温暖的力量,穿越时空,触及我们的内心。
   在纪念碑的注视下,我们的心灵经历了一次彻底的净化。那些曾经的艰难困苦,那些无私的奉献与不屈的坚持,已经融入了这永恒的力量中,激励着我们继续走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清楚地知道,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中国革命从黑暗中走向光明,从坎坷中迈向胜利。
   站在这里,我们似乎能听见那曾经响彻云霄的口号声,那踏石留印的脚步声,感受到那份跨越岁月的热血与豪情。长征精神,不仅烙印在历史的篇章中,更是一种深刻的信念,一股激昂的力量。它启迪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守初心,铭记职责,勇敢向前。
   此时此地,我们的心情如同潮水般汹涌,感慨良多。让我们把这份对先烈的敬意和对历史的瞻仰,转化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持续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坚韧不拔地奋斗,为追寻那个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不懈。
   今日看长征,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回顾,而是展望——从历史深处展望未来,展望中华民族复兴的壮阔前景。在于都这个长征的起点,长征精神如同一条红线,深刻而巨大地影响着现实。即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于都也在以“深圳速度”般的变革,勇敢地“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走出了一条开放性经济的发展之路,追求跨越式的进步。
   在曾经荒凉的山岭之上,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正崛起,如同凤凰浴火重生,展翅欲翔。这不仅是一座城市的蜕变,更是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和升华。于都,这个曾经见证历史的地方,如今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梦想。
  
   三
   接近中午,我们来到了于都梓山潭头村。在这个村落里,勤劳的村民们用双手创造了财富,一座座精致的小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里有一个神奇,证明着时代的巨变。是世人关注的孙家,其变迁令人瞠目,它不仅是一个家庭的进步,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绘就了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
   潭头村,一个文明可以追溯到西汉时代的村庄,其历史沿革如同一部史诗,那些飞檐翘角、坡屋顶和青砖黛瓦的马头墙,每一处都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和辉煌的过去。村中的石雕木刻,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艺术品;田野间,绿草如茵,古樟树郁郁葱葱,鸟语花香,这里既像是一本厚重的人文历史书籍,又像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随着经济的发展,潭头的村民们不仅在农耕上努力,还凭借着自己的手艺,如泥匠和木雕艺人,将副业发展得有声有色。他们走南闯北,用手艺开启了财富的大门。改革开放以来,泥匠们不再仅仅是砌砖贴瓷,而是组建了各种规模的施工队、工程建筑队、建筑公司和安装公司,业务不仅覆盖了整个赣南地区,甚至扩展到了邻近的广东、福建等省份。潭头的村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书写着新时代的篇章。
   这个历经七百年风雨洗礼的村落,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变迁。它不仅承载着贫穷与衰败的记忆,更铭记着辉煌与成就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六十余载,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引导下,梓山镇潭头村的百姓为了摆脱贫困,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如今,潭头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他们正朝着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迈进。
   此次于都之行,我们沐浴在大自然的恩赐之下,感受着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品尝着地道的美食。这片土地上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这里的红色故事,都让我们深受感动。愿于都的未来更加光明,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共 30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壮丽最辉煌的史篇,于都这片红色的土地,是中央红军长征壮丽的起点,它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游记散文。作者一行三人顶着清明时分的如丝细雨,漫步在古城的街巷,以至于夜晚的梦境仍然在雨中沉醉。第二天,却是阳光明媚,给作者一行前往红色历史的土地——于都,提供了诸多方便。文章的字字句句都充满自豪和骄傲,一步一步感受昔日红军的铿锵铁骨,感受军民鱼水情,感受村民们浓烈的爱国情怀。读者也随着作者的笔墨心潮起伏,感受曾经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见证当年于都河两岸的人们为支持革命事业发展的喧闹场景,似乎目睹了人们为扩军备战,筹措粮草,献船只,搬木料,架桥梁等忙得不可开交的生动画面。作者三人在纪念碑前深深鞠躬,缅怀革命先烈,读者从文字中也感觉到了作者对这片英雄土地的深深敬意,中国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撞击着读者的心灵,让人热血沸腾,感慨万千。作者的文章可谓是字字珠玑,今日从历史的深处再看长征,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前景,让人深深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波澜起伏。中午,作者一行又来到于都梓山潭头村,这个历经了七百年风雨洗礼的村落,更是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变迁,这里勤劳的村民用勤劳的双手既绘就了一幅美好乡村的生活画卷,又绘就了一幅有着厚重文化历史的生动山水画。这篇感受红色文化底蕴的文章,大气磅礴,追忆了过去,歌颂了发展迅速的于都,歌颂了蒸蒸日上的祖国。文章条理清晰,舒展流畅,不忘历史,展望未来,做到了叙述和议论、感慨和激励的完美结合,是一篇非常成功的游记抒情散文。感佩作者的才情,佩服作者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问候老师,祝老师春祺!【东篱编辑:红花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412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4-12 05:46:53
  这篇感受红色底蕴的文章字字珠玑,大气磅礴,追忆往事,歌颂红军长征的起点于都,歌颂了伟大的祖国,感佩老师的才情,佩服老师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问候老师,祝老师好运常伴!
回复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4-12 08:51:38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精心编排和润色,辛苦你了!祝你生活愉快!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4-12 07:34:26
  在于都,寻找长征的脚步,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古今,于都都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地方,这里的人民曾经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贡献了力量,今天,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奋勇向前,谱写着继续长征的壮歌。滴善斋老师的文章,运笔有度,捕捉精彩,感悟深刻,表达流畅。怀才抱器拜读,问候春祺,谨祝编创快乐,祝你旅途愉快,收获丰满!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4-12 08:55:02
  谢谢怀才老师的精彩点评和美赞!站在红军长征第一渡口,我感慨万分!老百姓把自己的门搬到河面上铺成浮桥的场面感觉就在眼前!祝你一切顺利!
3 楼        文友:枫桦        2024-04-12 07:56:50
  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缅怀红军的艰苦历程。不忘历史,砥砺前行,歌颂与颂扬的意义,是我辈必须做到的。随老师的脚步而去,同样有着别样的感受!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4-12 08:56:04
  谢谢枫桦老师的精彩评论,你的评论让我的拙作锦上添花!祝你生活愉快!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4-12 08:30:43
  于都,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多少红军从这里走过!老师的文,满怀深情,写了漫步古城的感受,忆红色往事,展望红色乡村的未来。文字功底扎实,情理交融,文采斐然。拜读学习老师红色好文,顺祝春暖,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4-12 08:57:49
  谢谢韩格老师的精彩点评,你的美赞让我有动力去认真写!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4-12 12:19:20
  读文,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多了解到,红军长征的起步在于都,长知识了。印象最深的是于都梓山潭头村。一个经历七百年风雨洗礼勤劳的村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文章铺陈有序,语言灵动,文采斐然。好文拜读。祝春祺!
回复5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4-12 12:36:31
  谢谢吴老师的欣赏和鼓励!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4-12 13:06:12
  文章内容丰盈,既有厚重的历史,不朽的人文,又有最美的人间烟火,铺排有致,遣词造句精当优美,读来令人回味!点赞!遥握问候,谨祝春祺,精彩纷呈!
回复6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4-16 10:40:23
  谢谢湘莉老师的精彩评论,祝你一切顺利!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