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宁静】一山一庙一座城(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宁静】一山一庙一座城(散文)


作者:草原白杨 秀才,2535.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77发表时间:2024-04-12 09:34:00

城北有座山,山底有座庙,庙因山而建,城因庙而兴。山叫额尔敦乌拉,庙叫贝子庙,城就是草原明珠锡林浩特。
   认识这座城市,始于上世纪的1975年深冬。她是我第二故乡,如今,我已经在这里生活四十九年了。
  
   一
   从北京出发,沿着锡张高速向北,过了元上都,再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锡林浩特。
   据考古研究,锡林河水库西侧发现有新石器中、晚期人类活动的遗址,先后出土砍砸器、刮削器及石核、石片等石器,证明4000——6000年以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从事游猎养畜和原始手工业生产,但锡林浩特的城市历史却很年轻。
   早些年,这里没有庙,也没有城。它原本就是游牧人的冬营盘,许多时候,人烟都稀少。相传,有个叫额尔敦的牧人,每年饲草泛黄的时候牵着勒勒车,赶着羊群而来,第二年春暖花开之时顺着原路归去。不同的是,大羊之外,又收获了一群冬羔。老人信仰佛教,乐善好施,深受人们的尊重和爱戴。百年之后,大家为了纪念他,便把这座山命名为额尔敦乌拉(蒙语,汉语是宝山的意思)。再后来,人们在山顶用石头堆砌了敖包,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汇聚于此,祭祀天地,祈祷风调雨顺。于是,又把这座山简称为敖包山。如今的敖包山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建设,早已是绿树成荫,生机盎然,林间盘山小道蜿蜒,四面亭台楼阁高耸,游人惬意怡然。
   敖包山的南面山脚下,伫立着一座黄墙黛瓦的庙宇,人们称之为贝子庙。贝子是清朝时代贵族的爵位名称,因为这座寺庙是一个叫作巴拉吉道尔吉的贝子修建的,故称贝子庙。相传,当年为贝子庙选址时,巴拉吉道尔吉策马逡巡,找了好多地方都不理想。来到敖包山脚下,突然发现,绿茵茵的草地上盛开着朵朵小黄花。这时,他和随从禁不住欢呼雀跃起来,因为黄花象征吉祥,黄色代表着黄教。就这样,庙址就选在了额尔敦山下,额尔敦山也因建在山脚下的贝子庙而更加受到人们的崇敬。
   贝子庙是藏传佛教圣地,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最兴盛时有喇嘛1500多人。有了贝子庙,朝圣礼佛的信徒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人气渐渐旺盛,商机也就随即而至,各类商人牵着骆驼、赶着勒勒车汇集于此,在敖包山下、贝子庙旁摆摊设点。渐渐地,锡林浩特的雏形就诞生了。初始之时,人们把这里叫贝子庙,到了1953年,才有了锡林浩特(译为高原上的城市)的大名。1983年,国家正式批准锡林浩特为县级市,一个年轻又袖珍的草原小城便诞生了。
   因为年轻,除了沧桑的贝子庙和周边的仿古建筑,城市缺少古香古色,那些高低相间、错落有致的楼房大多也是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之后的产物。它们的顶部大多壮如穹庐,楼顶部和楼层分界之处大多都绘制着蒙古族装饰图案,折射出浓郁的民族文化。城市的马路宽敞笔直,尤其是额尔敦路,从敖包山向南,一直延伸到南端的锡林广场,额尔敦路也就成了小城的中轴线。站在山顶,向南一望,视线特别通透,一无遮拦,几乎可以延伸到天边,犹如草原人的性格,率真透亮。
   锡林浩特的居民大多属于外地移民,一部分是走西口和闯关东的后代,一部分是支边干部的子弟,也有六七十年代周边农区流入的人员,更多的是改革开放后闯天下的人。这里人口音虽以普通话为主,但也纵横交错,南腔北调皆有,不管来自何处,日子久了,耳濡目染,渐渐就打上了草原文化的烙印。我敢说,不论你是外来移民还是暂时客居,只要走进这座小城,你就会喜欢上她,就会爱上她。
   清晨,早练的人们踏着第一缕曙光爬上敖包山,拭去微微地汗渍,沿着顺时针方向绕敖包三周,默默许下心愿。然后,踏石阶而下,走进山下的庙宇,怀着虔诚之心,按照顺时针方向,转动108只经桶,许下心中所愿,一天的美好就此开始了。夜晚之时,华灯璀璨,贝子庙也被柔和的灯光包裹起来。此刻,天上如水的月光倾泄而下,与地上的灯光融为一体,凭添了百年庙宇的神秘。此刻,倘若徜徉在红墙之下或者庙宇其间,顿觉静谧祥和,劳顿一天的身心瞬间得以释放,俗世的那些过往都云消雾散,肉体和心灵仿佛受到一次洗涤,收获的是难得的淡定从容和轻松。
   人有记忆,不知城市是否也是如此。锡林小城虽几经变迁,在某些地段还是留下了过往的印记,譬如贝子庙广场,譬如金三角街。
   最早的年份,小城刚具雏形,贝子庙脚下便渐渐成了大小商贾的摊点,并由此而衍生了东商和西商,空出来的场地就成了人们聚会的广场。文革期间,此地被人名之为“红旗广场”,经常举办声势浩大的集会。再后来,改革开放的深入,红旗广场又发挥了它的商业功能,成了众多下海大军的自由贸易广场,为经商者和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如今,这里早已被辟为市民娱乐休闲广场,商户们也都喜迁到广场的东西两侧那些仿古建筑中,他们每天伴着晨钟暮鼓,伴着广场上那些婀娜的舞姿和如水般的乐曲打理着自己的商业,奔向更美好的前程。
   曾经的西商,坐落在锡林河畔,这里是一片湿地,夏秋两季的泥泞让行人几乎难以出行。那时,小城的建筑还无人规划,众多外来者就在此垒土造屋,一栋栋、一排排不规则的泥土房就拔地而起。竟然在西商之南形成了“裤裆式”的叉子街,被人们俗称为“裤裆街”。前些年,老旧小区改造,裤裆街的泥土房被悉数推到,原址上建起了一排排楼房,修建了宽敞的柏油路和城市花园,环境和卫生都得到了大力改善。只是,裤裆街的形状居然保留了下来,名字也被文雅的“金三角”取代了,希望这金三角能给大家带来好运,让市民走向富裕幸福。
   如今,五十岁以上的人,走过贝子庙广场、走过金三角街,都会想起那些老旧的印记和过往的沧桑。当然,对比中,幸福感也会油然而生。
   曾几何时,蜿蜒的锡林河在小城的西端由南向北,绕城东去,留下一路潺潺,也滋养了半城芦花。后来,锡林河沿岸被打造成景观带,修建了动植物园、锡林湖,种植了花草苗木,接续的奋斗换来了绿树成荫,湖水扬波,水鸟鸣和,让小城的人们有了更好的休闲游玩场所。
   锡林小城年轻,锡林湖也比较袖珍。但有了水,城市也就有了灵气,也就活跃起来。
  
   二
   锡林浩特市是一个蒙古族为主体,汉民族占大多数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丰富和灿烂了中华传统文化。
   说起草原文化,蒙古马是绕不开的话题。马是人类的朋友,蒙古马更是游牧民族须臾不可分离的伙伴。曾经,蒙古马陪伴蒙元大军西征欧洲,立下不世功勋,它们与主人默契配合,创造了无数神话。是的,马虽是动物,也是通人性的,蒙古马更是如此,它们虽然不如汗血宝马那样名贵,但对恶劣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创造出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蒙古马精神,也因此,锡林郭勒盟被授予“中国马都”的称号,作为盟府所在地的锡林浩特市也为蒙古马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竭尽全力。如今,在锡林小城的公园和广场,随处都可以看到蒙古马的雕塑,那奔腾的四蹄、奋进的姿态激励着草原人不断进取,奋勇争先,蒙古马精神也成了中华民族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蒙古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这里的蒙古长调、呼麦艺术和草原歌曲都称得上是天籁之音,令人咂舌、令人陶醉。提起长调,自然想起已故蒙古长调歌王哈扎布,这位老艺术家创造性地发展了蒙古长调艺术,最早将蒙古长调搬上了舞台。他演唱风格雄浑豪放,意境深远,音色高亢嘹亮,音域宽广。他先后创作了《上海产的半导体》《小黄马》《圣主成吉思汗》等许多传世经典,被已故国家副主席乌兰夫誉为“蒙古长调歌王”。不仅如此,他还培养了胡松华、拉苏荣和德德玛等众多弟子,为传承蒙古族长调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位老人不仅在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在生活中也深受大家爱戴,是广大牧民的好朋友。曾有一年春节,笔者亲眼目睹了老艺术家不顾自己七十多岁的高龄,到邻里家行拜年之礼。三盅老酒下肚后,老人爽快地答应了大家请求,把老腰一挺,头颅轻扬,豪迈奔放地唱起了《小黄马》,那宏亮高亢的声音大有把屋顶冲破之势,顿时将节日气氛烘托得热烈膨胀,也让主人顿觉蓬荜生辉,祥瑞满堂。
   草原人喜欢音乐,草原人喜欢唱歌,这份喜欢和热爱不加掩饰,毫无扭捏。不论大小聚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都竞相亮相,你来一曲,我唱一首,众人应和。不久,聚会就成为歌的海洋、舞的天堂、欢乐的殿堂。
  
   三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锡林浩特的饮食文化彰显着浓郁的草原文化,充满着地道的游牧人家的烟火气息。
   提起饮食,从早餐就可窥见一斑。锡林人的早餐是浸润在乳香里的,不知何时,湖北产的“川”字牌青砖茶沿着茶马古道翻山越岭,走进草原与这里的牛奶结合后就再也不离不弃。这些年,虽然有人试图做些改良,用大名鼎鼎的普洱替代,但熬出来的奶茶味道里总是缺点什么,远远不是那个味道,所以大家还是坚守青砖茶和牛奶的结合。
   这里把吃早餐叫喝早茶,不仅是锡林浩特,附近的牧区,至少整个锡林郭勒地区或多半个内蒙古都是如此。奶茶蒙语称作苏泰且,它首先要把青砖茶装进纱布口袋,放进清水锅里熬煮,直到变得褐色,再取出茶袋,兑入牛奶,继续熬煮,并不断用勺子反复浇注,使奶子和茶水完全融合,直至牛奶淡淡的腥膻和茶叶的青涩苦味消失为止,然后再加入适量的盐即可。聪慧的草原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又创造出锅茶,锅茶的道具是铜火锅,用酒精做燃料。首先在锅底放入少许牛油或黄油,然后放入一些小米或炒米翻炒,至变微黄色或略有焦糊即可,接着加入牛肉干、奶酪(奶豆腐、奶皮子、奶嚼口),最后倒入提前熬好的奶茶即可食用。
   事实上,这锅茶里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但锡林人的餐桌是无肉不香,无酒不欢,须臾,更诱人味蕾发张的手把肉和血肠就会冒着腾腾热气摆上餐桌。其后,蒙古果子、蒙古包子、蒙古面条就像T台走秀般的次第登场,把诺大个餐桌挤得满满当当,让在座的美食家们垂涎欲滴,大饱眼福口福。如果时间充裕,这么好的佳肴,绝对不能辜负了酒兴。于是,佳肴繁陈伴美酒飘香,欢声笑语伴歌声飞扬,一顿早餐或许会延续半天。
   民以食为天,锡林浩特人的饮食虽不敢说天下之最,但绝对称得上特色鲜明。
   一个城市,有山作靠,有水相依,便是福地。何况锡林浩特市还有敖包和贝子庙的佑护,未来的美好定然可期。时代变迁,岁月更替,相信锡林浩特这座袖珍小城一定会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吸引八方客人,绽放出最美好的芳华。

共 41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锡林浩特,内蒙古草原上的一座小城,但在作者眼中,它是可爱可亲的,因为在这里生活了近五十年。作者饱含真情,娓娓向读者讲述一座城的诞生和发展,从一座山、一座庙,渐渐成为一座城,一座蒙古族特色鲜明的城市。散文在描写锡林浩特靠山而生、由庙发展的过程后,重点描写了城市特色和民族特色,也就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一是蒙古马,这里有“中国马都”的称号,那奔腾的四蹄、奋进的姿态激励着草原人不断进取,奋勇争先,蒙古马精神也成了中华民族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蒙古长调、呼麦艺术,草原人喜欢音乐,草原人喜欢唱歌,他们歌唱生活、歌唱祖国。三是蒙古族饮食文化,锡林浩特的饮食文化彰显着浓郁的草原文化,充满着地道的游牧人家的烟火气息。就一个早茶,就把我们看得口水直流了。散文主题思想深刻,撷取草原生活的片断,以真挚的感情,描绘和抒发对草原文化的情深意长,引起共鸣,引起大家对草原的向往。文章立意新颖,从一山一庙入手,层层推进,徐徐勾勒出草原景象以及城市的发展和进步,进而满腔热情地讴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各民族和谐生活,像石榴籽一样抱团在华夏大地。整篇文章文风朴实,语言生动,充满草原特色,非常接地气。美文共赏,力荐阅读。【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412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4-12 09:36:56
  一流畅的文笔描写一座城市的发展,蕴含其间的浓郁的草原文化,令我们感受到蒙古族人的精气神,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融合发展。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4-12 09:37:21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4-12 09:37:44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4 楼        文友:夏以沫        2024-04-13 06:51:54
  “红红的篝火点燃了,映出了一张张美丽淳朴的脸,大家一起载歌载舞……”欣赏完老师的佳作,我瞬间就忆起多年前听的那首不知名的老歌,再现那片牛羊成群,牧歌悠悠的大草原,真的好生令人心向往之,神驰不已。以后有空定来亲自感受一下那自由自在的情怀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回复4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24-04-13 07:05:31
  感谢夏以沫先生关注留墨,欢迎来草原观光游玩。
5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24-04-13 07:03:32
  谢谢编辑先生对拙作的精彩点评,辛苦你了。
   锡林浩特建城时间短暂,所以没有厚重的历史底蕴,但她脚下的这片土地却有着数千年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这片草原也孕育和滋养了一代代草原人,这座年轻的草原城市自然也就打下了草原文化的烙印而显得独具特色。时代变迁,各民族融合发展,共同创造和繁荣了草原文化,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熠熠生辉的一部分,这是草原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笔者文笔拙劣,能把这个意思表达一二也就知足了。感谢社团的赏识和褒奖。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