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春望南桥头(散文)

精品 【东篱】春望南桥头(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280.6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2发表时间:2024-04-14 05:27:04
摘要:春天来了,一定要去看看故乡的样子,故乡,是我春望的唯一理由。


   南桥头是我的故乡的名字。如果有谁说她的不好,我都跟他发急。故乡把爱注入到我的骨子里,我每年都要找一个郑重的机会,看看故乡的容貌。百年的人,不常有,百年的故乡,还能够让她的游子目睹抒怀,这是游子之幸。
   清明踏青祭祖,我登上村东的砚山山巅,这里可以一览村貌,况且,砚山承载了我20岁前的人生,曾经在这个山头劳作,再次踏上,百感交集,更多的是涌出一股亲切感,鼻子都发酸,催我滴下眼泪。
   面对故乡,我突然跟妻子说了“疯话”。
   将来的将来,南桥头三个字后面要加上一个“市”字。
   不是心血来潮,是故乡的发展势头使然。当然,我有着根据。南桥头,和石家庄,原本不都是一个古村落吗?石家庄可称“市”,我的故乡也可以啊。
   南桥头,几百年前有座桥,村子就在桥头,故名。那座桥已经深埋在一级路的路面之下,依然承载和标记着一个村庄的今昔过往,就像一件艺术品,收藏在博物馆,那条路就是村庄标志的博物馆。国道之下藏着村子的桥,这么小的一个村落和伟大的国有了丝丝缕缕的联系,常常因为这个“国”字,让我有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生出家国情怀的暖。
   时代,是一个神奇的词语,我们所有的理想都寄予于时代,这个生动让我有了梦想,我是从故乡走出的读书人,如果不是赶上恢复高考,我也是一个村夫,未必不好,但我的一份贡献可能要打折扣的。
   村子有一条河,环绕半个村,进出都要过河,曾经,登山劳作,都是踏着没水石而过。是党的“九大”第一次改变了村庄,有了一座重生的桥,那年是1969年,村人集各方力量,在河道上架设了一座桥,石拱桥,如初升的半个太阳,点亮了村庄的未来。又像一道彩虹,河水氤氲着温润的雾气,彩虹若隐若现,恍如一处仙境。半个世纪了,桥的名字依然鲜亮,名“九大桥”。孩子曾经问我,都是哪些“大”,凑成了九个“大”,数学的思维,总是局限了认知。我说,这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这是一次改变“桥”的历史,一个深埋路基之下的桥,写的是原始的村隅茅舍的符号;一座凌河飞起的桥,是曾经那座桥的新生,几百年了,一变而为一个时代的音符。
   春望村口,往来的汽车如接龙,杜甫咏“城春草木深”,我见河水绕古村,虽无大城市的繁华热闹,却也不输情调,小桥流水人家,袖珍版的存在,我想一抱而抱住。
  
   二
   看村落,多在寻觅旧迹,可能是为了一种慰藉,找到曾经的自己,但总是在变化,于是给了我们太多的失落。还有一种看法,就是看曾经的记忆碎片上,又安装了什么。
   砚山之南,是被称作“东炕”的地方,别看名字土气,一溜儿的水产公司和制造厂房,给一条公路镶上了珍珠一般,产业是村子发展的依靠,这些建筑,生于新世纪前后,将来,我这一代人要给孙辈讲故事,这些应该是故事的原型。故事的开篇,一定要解释这个“炕”字,在我的村人心中,土地从来都是带着温暖,也是一股暖流,催生了这些产业。原本我是不喜欢这个名字的,总觉得土气到家了,哪知,如今我找到了发展的温度所在,它是温床,孵化着村庄的未来。
   村子临近石岛,石岛是胶东半岛一角最为繁华的小城市,石岛的城区北迁,直到南桥头村南的小岭上,“石岛汽车站”的群体大楼,横亘村南。哦,我的村庄,马上变成了一个驿站,多少旅人,都要留下驿站身后的风景,哪有什么“人迹板桥霜”的冷寂,有的是环山拥抱的山村美。
   有时候,心有冤屈。曾经我外出求学,步行十里到赤山汽车站,如果那时就有这个车站,我可以站在家门,翘首看看我所乘的车来了没有,快跑几步就飞奔而去,不过,又觉得那么仓促,没有了父母与我告别的缠绵了。
   春望旧村所在,滋味特别。老了的村庄,绿色渐渐吞食了那些红瓦民宅,海草房也以苍老的颜色凝视着绿色的浸染,无奈这种渐变,因为村的新址已经搬到村西一处“红石湖”周围,四十几幢高楼,绕湖而建,已成规模,展现气派。原址上的民宅,被逐渐压缩,将来一定会变成万顷良田,想到成语“沧海桑田”,有时候不免伤感,而这样的变化,却是令我乐见的。只是我对“南桥头”有着依恋,将来不能把名字改成“红石居”之类的就好……
   破败,总是引起伤感。我老家的老屋已经变卖了,也成为村中最后坚守的石头房子,但只要我的记忆还在,一切改变,我都能够复原。还要一段漫长的时间,这些破败还会存在,但不影响我给我的故乡打分——满分,因为始终有一种魄力,在改变,一切都还不是最终的结果,期待,也是打分的一个因素。
   妻子说,“南桥头市”,怎么这回变成了良田万顷呢?我所说的“市”,是在一张彩锦上绣织最美的图案,这不是狡辩,村子的环境,给一座城,留下了一切可能的发展空间。
   举目而望,春色浸染着村庄,群山环抱,春光也被抱住,阳光轻轻地穿过楼间,抚摸着这片希望的土地。方圆十里的村庄,广袤的沃土……我居然叫不上群山的名字了,每座山都有芳名,曾刻印着我的脚印,我努力打开记忆,南小岚,果园山,黄泥岭,钓鱼台……叫不出名字,我会感到尴尬,尤其是在父老乡亲面前,我会很窘的,村人一定送给我一个“忘本”的词,请容许我恢复那些美好的记忆,给我时间。
   我很庆幸,选择了在砚山春望故乡。一道春光,变成了一条半绕村庄的河。我过去就不知这条河的源头,但我喜欢流经南桥头的时候,有了特别的缠绵。九曲,称不上,但却像一条锦缎,泛着亮光,亲吻着岸边的民居,又像是为民居拭去尘埃,在我的心中,故乡的样子总是清新的,虽古老,但总带着羞涩,我认为是被河水缠绵了。
   架设在河道的木脚桥不见了,几处石板桥,也被拆除了,而曾经被河水冲溃的田地,重新愈合了。原来河岸被石砌,镶上了美丽的花边。春风十里不如你,这个诗意的句子就给这条河吧。河流,在一个村庄是最具灵性的存在,可视为灵魂,这个观念,一直没有改变,如今,人们给河流绣上了花边,曾经的“南桥头”,只是一个村落的标志,但在今天的乡亲心中,却是可以不断绘制的锦绣。前些日子,老乡宗范先生告诉我,将来南桥头的居住格局还会有变化,村西的楼群,那是北斗七星的勺子头,河流就是勺柄,要向着“小桥流水人家”的设计发展,沿河建楼,临水而居,枕水而眠。是啊,最风情,最有味道的就是这样的布局,曾往周庄,踏足乌镇,我就生出羡慕,但未想到我的故乡也可以与之媲美,与之为伍。我的父亲曾经整天就坐在九大桥下自家的菜田里,精心打理着他的菜园,却从未想到今天和将来有这样的变化,如此说来,父亲是少了一种奢望的滋味。如果将来,在我家菜园上站起一幢大楼,该叫什么名字?当初人们叫“义叔菜园”,(义叔是乡亲给的称呼)显然不合适,有点小气,留待诗意的乡亲们起名吧,这是一份权利。
  
   三
   收回思绪,拉回春望的眼光,砚山脚下,已经成了“砚山公园”,人们喜欢这个“砚”字,砚山是双山,大砚山,小砚山,山巅如砚,可能这是取名的理由,但我总在想,没这么简单。文房四宝,我的村庄独存“一宝”——砚台,这是文化的符号,更是一种精神的期待。中华文化,是最鲜活的,不仅仅在博物馆,在高等学府,而且在偏僻的村落,都有文化的影子。我的乡亲们,在砚山寄予了一种期待于后人,蘸着故乡的墨,书写一部村落崭新的发展史。笔,纸,墨,后人自己准备吧,这也是“留白”吧,当然,必须赶上一个畅谈梦想的时代,那时的我,还是隐约感觉到村庄具有的朴素文化基因,应该走出去,如今,会有更多的乡亲们的后代会明确认知这一点,不再是朦胧的,模糊的。春风拂过,开朗的感觉顿生。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是一种境界。但在砚山脚下,有三里桃树阵,我是每年必去观赏的,多半是因为故乡的桃树,虽不及桃源,却于我心中,胜过桃源。给谁看,给匆匆而过的旅人看。宗范先生就告诉我,是为了让旅人记住南桥头是一处桃源。一旦重视名声了,人的精神状态就向好,村庄的格局就放大了。
   桃花未开,每一枝都涨红了,桃树的体内蕴着充沛的红,被春风打开了缺口,豆粒大小的花苞,禁得住春风几度?枝条暗藏红晕,就像看到我,立刻羞涩起来,我却喜欢她的羞涩,这是迎接春风最好的态度。感情里永远都要有一份矜持和羞赧,不然,就没有了味道。
   折一枝吧。妻子劝我,我瞪眼看她,是不是此时她变成了第二个杜秋娘,“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俗气了,迫切了,可以理解,我不忍折断故乡的一枝一草。故乡的所有,是用来呵护的,对我而言,更需慰藉,折断了桃枝,我获得了什么,完整的美,被我破坏了,总是遗憾。
   春望,是一个时间的镜头,杜甫的时代早就过去了,今天的春望,是极目喜春风,是握住春光下的风景,是把一腔热爱故乡的情怀打开,让春风知道我的心意。
   南桥头,还是一个山村,她将来会蝶变成什么样,我没有预见。学过一点古文字学,知道“市”的异体字为“韍”,原本就是一种衣装,是蔽体的东西。南桥头,正被精美的风景装饰着,加上个“市”多么合适。
   故乡,时代下的风貌,成了濡养我情怀的艺术品,是以为之记。
  
   2024年4月14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6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春来了,人人都要走出房间,去享受明媚的春光。这不,作者来到了故乡南桥头村村东的砚山山巅,一览村貌。回想20年前曾在这个山头劳作,怎不百感交集,热泪涕零。谁不说俺家乡好?面对故乡,作者忽然说出——南桥头市,那是在新时代,自己对故乡未来的憧憬。村子有条河,也有座“九大桥”,标志着时代的变迁,意义非凡。春望村口,车来车往,小桥流水人家,袖珍版的故乡,让作者想扑上去,一把抱住它。看村落,多在觅古迹,或在记忆的碎片上,找出变化。砚山之南,被称作“东炕”的地方,总觉得这名字土气到家,如今作者找到了发展的温度所在。村子临近石岛小城,如今,“石岛汽车站”的群体大楼,横亘村南。老了的村庄,已经搬到村西一处“红石湖”周围,四十几幢高楼,气派十足。想到成语“沧海桑田”,有时候不免伤感,对南桥头更加依恋。老宅卖了,但作者给故乡依然打了满分。对故乡未来的期待,是一个重要因素。举目四望,群山环抱,作者居然叫不出群山的名字,感到尴尬。作者庆幸,选择砚山春望故乡,故乡古老而清新,河水缠绵。河流,在一个村庄,是最具灵性的存在,前些日子,老乡宗范先生告诉作者,将来南桥头的居住格局还会有变化,要向着“小桥流水人家”的设计发展,沿河建楼,临水而居,枕水而眠。父亲曾经整天就坐在九大桥下精心打理着他的菜园,却从未想到村庄今天和未来的变化。自家菜园上将站起一幢大楼,请乡亲们给起一个诗意的名字吧。收回思绪,但见砚山脚下,已经成了“砚山公园”。砚山如砚台,后人,饱蘸故乡的墨,书写一部村落崭新的发展史。三里桃花阵,桃花虽未开放,但枝头涨红,胜过桃园。不忍折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的一切,都是用来热爱的。春望故乡,极目喜春风,春风可知作者意?春望南桥头,时代下的风貌,濡养作者心。风清景明之际,登山望故乡,该是多么美妙!作者以浪漫的文笔,抒写了故乡的春天以及春天里的故乡,忆往事,想未来,心中充溢着对故乡村庄的赞美和祝福。不可多得的颂春美文,力荐阅之,感受大美。【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414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4-14 05:29:19
  老师的春望故乡,给读者展示了一组清新秀美的镜头,由近及远,由远及近,镜头的反复拉回中,故乡的旧貌换新颜,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有画面,有特写,老师的解说精彩生动传神。依然是写故乡,但换了角度,在山顶眺望,带给作者和读者不一样的感受。南桥头,多次出现在老师的文章中,可见老师对故乡之热爱,铭心彻骨。感谢老师对东篱的坚守和厚爱,春暖花开了,顺祝老师身心愉悦,编创快乐!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4-14 07:28:01
  谢谢韩老师的精美编辑,谢谢美评。春望故乡,是我每年在故乡外围的一个活动,夫妻一起,我觉得把故乡纳入自己的审美,是一种十分美好的事情。由近及远,由远及近,镜头的反复拉回中,这的确是我考虑的特点,不想简单地采用直线式表现故乡,代表这感情的起落,不是布局,而是真实。这次对“南桥头”几个字的解读更细致了一些,有疯话,有妄想,游子嘛,出自游子之口,可以理解。东篱的存在,是为我们表达感情提供了园地,所以东篱人都爱这个地方。晨读《那时花开》,醉了,写得太好,细腻的美感,宛若一壶甜酒。喜欢。遥握,问候春祺,谨祝编创快乐。
2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4-04-14 07:50:29
  春望南桥头“绿水青山,映衬着红花绿柳。”的风景,清澈的绿水、葱绿的山峦,与绽放的红花和垂柳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游人如织,车马喧哗。”南桥头的热闹景象,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游玩,车马的喧嚣声充斥着整个桥头,给这个地方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归来时,我再次回首。桥头的春景已随风而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离开南桥头的时刻,回望桥头的春景已经消逝,只能留在回忆中。
   南桥头春天的景色和热闹的场景,同时也体现了老师对江南美景的向往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写的生动,让我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景色的美丽。好文,老师为何不望南方来呢?呵呵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4-14 07:55:52
  谢谢蓝色老师的美评。那年(20年前)我去珠海你还小,到处找你,只见了渔女在浅海里站着。如今老了,说不定合适去,一定告诉你,我去找你看风景,你做向导。南桥头是我的故乡,深爱这个地方,总想把村子的韵味搬出来。收到了蓝色老师的投稿了,最近一发不能收,创作力惊人,为你点赞!遥握!
3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4-04-14 08:33:01
  哈哈您以前不是老叫我写点自己的爱好哦,不要忘记了,现在我每天都发一文,或许隔天有一次写的我睡不着觉,越写越兴奋,好像整天吃饭也只记着那件事,睡觉运动等等,现在没什么事写,写以前去过地方旅游的,玩过的等等!写得不好,还是要向您好好学习!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4-14 15:48:21
  好的啊,不断锤炼自己,投入创作,是一件大好事,最近也发现蓝色老师的文笔很有变化,越来越精彩。废寝忘食,是一种精神,也要学会劳逸结合,把到过的地方风光呈现出来,相当于第二次旅游,一举两得。遥握,谢谢再度留墨。
4 楼        文友:枫桦        2024-04-14 10:27:10
  春望这个词,让我想起杜甫。那时他一片忧国忧民之心,满眼是不堪入目的山河与家园。而老师的春望,却是满满的乡情,满满的家国情怀!山河艳丽,欣欣向荣,我与老师有同样的感念,石家庄能成为市,南桥头怎么就不能呢?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大中国日新月异,我们所期待的,一定会到来的!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4-14 15:55:14
  是啊,一般地说,提及“春望”,就想到了诗人杜甫,眼前就出现了国破家亡,草木为之悲哀的图景。如今春望满目风光,不同于以往,家园在变化,文学应该捕捉这些变化,让我们看到日子的好和希望。我对南桥头成为市也是基于变化所想,且那个字和今天市的演变有着很大的不同,发发感慨罢了,说不定也会成为市,那是发展的方向。是的大中国的变化日新月异,一切都可以期待。今天上午,驱车百公里去往文登区的葛家镇谭家口看威海市葛家界石谭家口的桃花节,好热闹,没想到,变化很大,真不像一个山村,人山人海,娱乐的氛围很浓,听着主题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眼前是桃花满山满水岸,耳畔是悦耳的声音,又醉了一番。谢谢枫桦老师的精彩留墨,遥握,期待你的美文,谨祝编创快乐。
5 楼        文友:简柔        2024-04-14 11:43:23
  好一篇独步江山,丰厚迷人的春望,没有山河冷落,没有愁思绵绵,过去与现实交织,旧村与新村相望,有美好的展望,有温情的回顾,流溢着无尽的欢喜,深情与憧憬。怀才老师的故乡发展得真是不错,好生羡慕。仿佛看到您伫立于砚山上,雄姿英发,目光坚定,用心和梦想在勾勒着一幅蓬勃,繁荣,优美的南桥头的规划图。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4-14 16:01:26
  谢谢简柔老师充满文采和热情的美评。江山之美,文字之好,日子里我们写篇文章,生活就是这样过的,不同于古人,想到杜甫有多少题材,国破家亡,城春草木深,我们看到的,锁感的是欣欣向荣,所以就用文字醉上一把,我的故乡变化很大,赶不上简柔老师笔下的九宫山,那么有历史感,赶不上浒湾的风景那么田园,但在北方,在胶东半岛,是一个美丽幸存的样板,我为之骄傲。砚山是我当年劳作的地方,20年守护着,也不止一次站在山巅,但不如今天的感觉。觉得原来的那条沟“红石沟”很土气,但下面的湖一旦变成红石湖,形象就改观了,真有城市的味道,简柔老师到胶东半岛旅游,我给你做向导,就从南桥头出发,走千里海岸自驾游路线,好吗?遥握,期待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工作顺利!
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4-14 14:53:07
  对于南桥头村,我依着怀才老师的文字,早已悬着一幅画在心中,今日画面随着怀才老师的文字又更新了一遍,洇染了更温暖、更喜庆、更丰富的色彩。写故乡文很多,可以用不计其数也计量。可唯怀才老师的最具新意,那个语言读来真是味道百出。好文,喜欢!遥握问侯,谨祝春祺,一切都好!下次去时别忘了拍一下“九大桥”和“义叔菜园”。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4-14 16:06:46
  九大桥和义叔菜园,相邻,九大桥曾经在我的心中不亚于南京长江大桥的气势,显然是我那时不曾见过世面所致,如今看,也就一座拱桥,在一条出村的道路上,但对于我,那时一个希望的起点,菜园在桥下,我父亲活着的时候,整天在地里种菜浇菜,看河看桥看人来人往,一切随烟,往事渐消。春天的南桥头,不是小家碧玉,而是出具发展框架,显得气势很足。所以我称之市,是繁荣的样子。湘莉老师到胶东半岛旅游,我就带你从南桥头出发。遥握,期待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7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4-14 17:10:34
  中华文化是最鲜活的,春山望故乡,一个“砚”字,让曾经偏僻的村落都有了文化的影子,也走出了怀才老师这样一个大文化人。看村落,多在寻觅旧迹,一个“炕”字土的掉渣却带着曾经的温暖。爱已经注入了游子的骨子里,早已消失的桥,虽然让曾经的“南桥头”变成了如今村落的符号,却安放着“三生石”上的“旧精魂。”曾经繁体的“鄉”简化后,右边青壮的郎君不见了,变成了如今的“乡,”这和当前乡村里几乎全是儿童和老人的现象多么相似啊!我想,如果风华正茂的“郎君”们都能有一颗赤子之心,都能回村建设家乡,怀才老师让“南桥头村”成为“南桥头市”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雪胎梅骨拜读学习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4-14 17:41:57
  谢谢梅骨老师的美评。也期待梅骨笔下故乡的呈现!中华文化是最鲜活的,是的,砚山,我在家劳作的时候,山就是山,没有说法,出来以后,开始琢磨,我觉得这个砚字,一定有着浓郁的中华文化内涵。用家乡的文化熏染自己,也是修炼, 比读那些大部头的东西过瘾。始终不能理解“炕”,突然开悟,温暖,才是主题,桥在游子的心目中就是三生石,抹不掉,搬不走。梅骨老师对“鄉”字的悟解非常现实而深刻,这种现象,要持续一段时间,但华夏民族的生生不息的,会呈现蓬勃的高潮的。南桥头市,只在游子的心中喊,见笑了啊。遥握,期待梅骨老师的美文,谨祝编创快乐!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4-14 17:31:58
  春风知我意,吹梦南桥头!作者满怀缱绻,思念之情席卷故乡的每个角落,那村那桥那果园那田那地,勾起了作者对往事无尽的缠绵的回忆!南小岚,诗意的名字;东炕,极富地气的所在,满含烟火味;砚山,若砚台,乡民正在饱蘸笔墨,打造此地的发展史。作者坠入旧时光,裹挟浓郁的乡愁,展开对故乡未来的美好构想。该文创意独特,文辞灵动,意境悠远,启人遐思!动情动人的表达,感佩才情,问候怀才老师,春安吉祥!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4-14 17:45:51
  春风知我意,吹梦南桥头!谢谢罗老师赏诗句,唯美,写真。谢谢罗老师的美评。曾经,觉得村子的山名,就是山名,是土气的,如今琢磨起来,乡俗文化浓厚,有味道。特别是东炕的名字,东,因在村东,炕是什么,是温暖,乡亲们一直在心中期盼的是生活的温暖,之前并不理解,现在感觉我解读得非常准确。文学让我们走进曾经的世界,又走出曾经的生活,不断追求着唯美,我们都喜欢,游子的感情,千百年在诉说,常说常新啊。遥握,期待罗老师的美文,谨祝编创快乐!
9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4-04-15 08:43:07
  富有诗意的标题,饱含深情的故乡,处处都有作者生活过的痕迹,每一件物品也许都有亲情的回忆。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魂。故乡养育了作者,塑造了作者的灵魂。随着作者的笔触,我也跟着怀才老师在他的故乡神游了一番。今天的故乡,模样变了不少,但是神韵却没有变化。一如我们,年轻时离家,生活环境变了,模样也变了,但是怀恋故乡的心思却永远不变,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却不会改变。在此,希望每个人的故乡越变越美,祝愿怀才老师佳作连连!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4-15 09:46:23
  谢谢淑君老师的精彩留墨,辛苦了。故乡在游子心中是一辈子的念想,离开了更想,身在的时候想的是既往,走出去是青春的愿望,回到故乡是老了的归宿。每当写作故乡,心情就复杂,总希望故乡越变越好,的确也是这样,尤其赶上了振兴美丽乡村,中国的农村在蝶变,我们的笔触就必须赶上这个蝶变。谢谢美评。遥握,问候春祺,期待淑君老师的美文,谨祝创丰!
10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4-16 11:47:39
  这篇关于南桥头的文章深深地触动了我。怀才老师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让我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乡愁。文章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展现了故乡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种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憧憬,让我深受感动。我相信,在作者的笔下,南桥头这个故乡将会越来越美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我也祝愿怀才老师的故乡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更加繁荣和美丽的城市。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4-16 12:07:28
  谢谢滴善斋老师的精美留墨。南桥头是我的故乡,不用说,我也要看她千万遍,也不厌,因为游子一定会读出她的本色底蕴,当下的中国,美丽乡村当初铺开,南桥头是一个缩影,可能比我的故乡好很多的乡村有几万,我不能一一拜访,那就寄情故乡,表达我对国家变化的满足和高兴吧。滴善斋老师步不停,游走在祖国的大好风景里,期待你佳作连连,一发不收。遥握,问候春祺,谨祝编创快乐!万事胜意!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