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宁静】抚今追昔(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宁静】抚今追昔(散文)


作者:北方雪飘飘 举人,5986.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8发表时间:2024-04-19 11:40:09
摘要:抚今追昔,看着那些展示品无声无息静默着,作为旧时代的代表,像是过去的缩影,历经沧桑岁月,见证时代进步。每一件老旧物件背后,都有着讲也讲不完的故事;每一个老旧物件上面,都承载着永远难忘的回忆。如同岁月刻下的痕迹,虽有些黯淡,但不会消失,永不磨灭。激励后人,不忘过去,继承传扬,勉力前行。

北方的秋天,秋高气爽,天高云阔,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每次我返回山东老家,大都选在金秋十月。
   天空明净如洗,高远悠长,心胸开阔,倍感舒心。沿着木栈道拾级而上,登高望远,漫山遍野,层林尽染,枫叶似火,色彩斑斓。山下远处的城市,高楼林立,朝气蓬勃,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这是那年秋天,我跟姐姐爬上城边一座小山远眺的情景。感叹于城市发生的巨变,老城被崛起的新城取代,旧貌换新颜。
  
   一
   那次回家之后,我和妈妈去姐姐家住了一些日子,自从姐姐换了新房,我还是第一次上门。
   新家位于城东,新楼由当地一家有名的集体企业投资兴建。他们资金实力雄厚,在这一大片区域开发了很多房地产项目,规模宏大,社区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起初姐姐打算在东边买房时,还感觉离市中心较远,有些偏僻,那里属于城郊农村地带。后来随着市政府往东迁,城东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变化之大,日新月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许多建设项目,开发了不少新楼盘,那片区域逐渐成为热点,成熟宜居。
   姐家所在的府邸,社区范围内和周边有大型商超、药店、食品加工店、大型综合性市场、健身休闲广场、花园、湿地公园等。道路宽阔,交通发达,生活便利,环境优美。
   在姐姐家楼房的对面,中间隔着一条很宽的马路,建有一座大型的休闲广场,一眼望去,视野相当开阔。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场地南边,有一座毛主席的古铜色站立巨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他老人家面容慈祥,正在向人们挥手致意,让人不由肃然起敬,心中充满对伟人的爱戴之情。建国以前,没有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哪会有后来的新中国,也不会有今天我们如此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毛主席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其实在国内许多地方,都有毛主席的塑像,包括我所在的城市成都。在市中心天府广场,就有一座毛主席的全身站立塑像,背对着四川科技馆。他高大伟岸,形象逼真,是全国唯一的一尊,全用汉白玉材料制成的巨型塑像,成为蓉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许多去过天府广场的人,印象深刻。
   姐姐家附近的这座广场,是一个大型的生活娱乐场所,根据功能又分为不同区域。北段建有亭台走廊,水榭花台,小桥流水,种植着各种好看的花花草草,争奇斗艳,纷纷繁繁。常年绿色的松树做陪衬,是个驻足休憩的公共花园。南段部分很宽敞,到了黄昏和晚上,就变得热闹起来,总有一大群女人们聚集于此,在欢快而有节奏的音乐声中,尽情跳广场舞。东边有一部分区域,可供小孩子们玩耍,滑旱冰,坐电动小车转圈圈等。广场西边包括临街行道内,建有各种类型的体育器材,可用于运动健身,大家可以随时来做做运动,活动筋骨。
   广场绿化面积不小,周围栽种着各种树木。有物业人员打理,修剪花草,打扫公共卫生,保持干净整洁,为附近住户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经常看见不少人在这里活动身体,累了就坐在木椅子上休憩。
   我们也常来这里闲逛,玩常规的运动器械,锻炼活动,还陪老妈坐跷跷板玩。妈妈体重比我重不少,有几次她还在脚落地后故意停住,腿不离地,死死压制住她那头的跷跷板。于是我便被半悬着,无能为力,怎么都压不下去,落不了地。她见状便哈哈大笑起来,像个搞恶作剧的顽皮孩子。都说老还小,那一刻,童心未泯的她就是一个返老还童的老顽童,玩得不亦乐乎,开心不已。
   可爱的老妈,过去她曾吃过无数苦,受尽生活的磨难,所幸依然保持坚强乐观,跌跌撞撞走到今天。看到她如今这般快乐模样,我心欣慰,发自内心的替她高兴,能让她开心我也觉得好开心。
  
   二
   有一天,我们散着步去广场南边,那里有家大型综合超市,各类商品应有尽有。
   穿过广场,进入了另外一个独特的区域,一个独立的大园子。里面花草树木打整的很有型,有海棠、石榴、桃树、柿树等。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摆放在路的右侧。
   那个大家伙我认识,是过去旧年代里常用的拖拉机,这还是一辆能开动起来的真拖拉机。过去在农村,常用它来耕地、播种、拉重物等,是常见的农业器械。眼前的实物被作为展品,如同模型一般,摆放在园子里供人参观。这个拖拉机挺霸气,漆着绿色的油漆,底盘很高,高大威武。四个轮胎又高又大,想爬上高高的车座位,都颇费些力气。一旦坐在上面,居高临下,威风凛凛,并不像我小时候见过的简陋拖拉机,那个可没眼前这个酷炫拉风,气势不凡。
   真实的拖拉机,让我很是惊喜,顿觉好亲切。多少年都没机会见过这种老旧物了,不禁浮想联翩,年少时的往事,又历历再现。估计不少跟我一样,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对过去农村常见的拖拉机并不陌生,甚至远比我熟悉的多。
   之所以印象深刻,大概更多的是记忆里,中国人民银行曾经发行过一套红色的一元面额纸币。那上面就印着一位英姿飒爽的女拖拉机手,坐在高高的座位上,满脸喜悦之情,精神抖擞地握着方向盘,在驾驶着一辆高大的拖拉机。那个形象深入人心,拖拉机都印在了人民币上面,可见非同一般,让人过目不忘。
   说起来,那是因为在过去的旧年代,广大人民对拖拉机这样的新鲜事物还知之甚少,了解度不够。所以当时国家为了广泛宣传拖拉机的使用功能,将后来大名鼎鼎的“东方红”牌拖拉机,专门制钞印在人民币上。结果就是“东方红”牌拖拉机从此红遍全国,而拖拉机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时代宠儿。毕竟没谁不使用人民币,而且还是一元钱小额纸币,在过去普遍收入不高的年代,它被频繁使用,流通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可想而知。
   十岁之前我在农村旧家时,见过一种简易版的手扶拖拉机,底盘不高,因年龄不大,有点记不太清楚。似乎车头就是一个柴油缸和发动机,皮带都裸露在外面,没有被铁皮外罩给罩住。发动时还需要司机自己动手,摇动转盘才能启动。车子开起来速度也不快,就像个老爷车,踢里哐啷,歪歪扭扭,慢慢腾腾。从老远开过来时,车还没到,就先听见“突突突”的噪音声响,看到车身上的烟筒里,冒出来的一溜黑色浓烟。很快就能闻见一股熏人的油烟味,黑烟随着车子的移动,沿途飘洒了一路的烟尘,有点污染空气环境。
   拖拉机一般用于耕地、运输重物,作为老物件的拖拉机,是过去旧时代的特色产物,几代人的回忆。记得在我们山东省就听说过一个有名的企业,叫山东拖拉机厂,简称山拖。随着经济发展,时代变迁,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
   目前拖拉机依然被广泛使用,它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机械器具。
  
   三
   尚沉浸在发现拖拉机的喜悦和回想中,继续往前走,才发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小型农具展览馆。
   露天展出的大部分物品,都是过去使用过的旧物件,按一比一的比例,被做成实物大小模型。有的干脆直接就是原始大小的真实老物件,移到这里展出。我仔细一件件观看,兴奋又新鲜。除了少数的不知是啥,有啥用途,大部分都认识,有的还很熟悉,曾经使用过。甚至在自己过去的农村老家也有过,至今在妈妈的家中也还存在,还能使用。这些老物件,勾起了我许多的相关回忆,百感交集,逝去的日子里,与它们相关的一幕一幕,浮上心头。
   先看到的是一个大石磨,大石头做成的石碾子很重,用来碾碎颗粒粮食,或者其他硬物,需要通过推动石碾反复重压成碎末。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老家我看见过它,妈妈曾经用它压过玉米粒,我们那时还太小,推不动,帮不上忙。而且没过多久,村上很快就有了电磨的机器,大家都去大队的磨坊,用机器磨玉米面、小麦粉之类。我曾经跟着妈妈去过,她用车子推着一袋小麦,去磨坊磨面粉。还能记起磨坊里轰隆隆的电机声响,白色的面粉满屋飞扬,人的脸上、头发上、眉毛上、衣服上全沾满白面粉,需得戴口罩才行。里面的电灯泡发出黄色的光亮,光线昏暗,视线不明。用机器磨面粉,自然比那石磨省事多了,不用那么劳累,也更精细卫生。
   比大石碾小许多的是另外一种小磨子,它不是通过碾压,而是通过上下两层石缝间隙挤压研磨。在我泰安老家,一般用来挤压泡好的湿豆子,让它磨成浆糊状,以便后续用来做豆腐。或者磨其他粮食颗粒,比如玉米,一边磨一边往孔眼里加水,把它磨成稀糊状,冲刷出来。糊糊后续经过发酵之后,用来摊煎饼,做玉米窝头,曾经是我们小时候的主食,天天都在吃的食物。
   磨子不大,这种家伙什,村子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在我家厢房的窗户跟前,就有这样的小磨子。小时候,到了我能推动石磨的年龄时,曾和姐姐一起推过磨,帮妈妈干活分担家务。
   提到这些事时,姐姐还清楚的记得,那时候的我只顾着一边推磨一边看书,老是忘记推磨,所以她很嫌弃我,让我走开,说还不如她一个人干。这些事如果她不说,我都不记得。我对姐姐说了,我可不是故意想偷懒啊,那时候我是个小书呆子,只要找到一本书就没命的看,很容易迷进去,所以一切便浑然不觉,估计她说的这种情况是有的。后来我和姐姐还推起了石磨,想重温下小时候的那种感觉,比较轻松,不像小时候那么累。时光飞逝,如今我们都是大人了,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地上还摆放着一个爆米花用的机器,也算比较熟悉。黑乎乎、圆鼓鼓的铁肚子里,只需倒入玉米粒、糖,通过炉火不断加温,高温终将玉米颗粒膨化成熟。
   小时候,我们村里就常有人带着这套工具来爆米花。只要听到吆喝声,我们就从装粮食的大瓮里,挖上一碗玉米粒,飞快地跑出去,交给那人。然后就坐等那“砰”的一声巨响,像是玩魔术一般,一股浓浓的白烟散尽过后,金黄的玉米粒摇身一变,神奇的变成了白花花的玉米花。总是急不可待的赶紧抓上一把,一古脑填进嘴巴大嚼起来,热乎乎,甜滋滋,香喷喷,就是我们最爱的零食,吃得津津有味,心里美极了。
   爆米花机,曾带给我们多少开心时分。欢乐童年,纯真年代,虽然只是一些爆米花,物质匮乏也能带给我们简单的快乐,很容易得到满足。
  
   四
   在一处空地上,摆放着一辆显眼的农用车。它只有两个轱轮,车身长,中间部位左右两边,各有一道短护栏,从车身上伸出两根长长的木柄做抓手。在北方叫它地排车,是农村的一种运输工具,用来载物,粮食、麻袋、秸秆等。
   对此我也不陌生,小时候还坐过这种车子,轱轮发出吱呀呀的响声,在土路上有点颠簸。不过当时年纪小不太清楚,印象模糊,多年以后我曾问过妈妈:“咱家当时有地排车吗?我怎么记得是坐过的呀,你拉着车子,从地里把玉米秸秆运回家。”
   妈妈告诉我:“不是咱一家人的,那是生产队给分的。两户人家分一辆,共同使用,一家拿一个车轱辘。”啊?还有这样的稀奇事。两家人分摊一辆地排车,一家拿一个车轱辘,需得凑齐了才能用,我是闻所未闻。不过,估计这就很不错了,应该知足,还能有农具车可使用,已是大好事,能省多少力气。否则,我妈一个人背那些做柴火烧的玉米秸秆,不知道能背到什么时候。记忆里,天都快黑了,妈妈还在一趟趟从地里来回往家里背。她累得满头大汗,头发散乱,直不起腰,更没时间吃晚饭……
   一想到这些难忘的旧日情景,心里顿时觉得堵得慌,喉咙便有些哽咽,直想掉眼泪。妈妈曾经吃过太多的苦,受过太多的难为,她这一辈子太不容易。特别是爸爸去世以后,全靠她一个人拉扯大我们姐弟四个孩子,她所经历的苦难我们无法想象,她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母亲。
   旁边还有一个小推车,是个独轮车,车身中间只有一个车轱辘,左右两边各固定一个筐子用来装东西。这车应该不太好掌握平衡,一般人推不了,反正我肯定不行,这得有力气,还得掌握一点窍门,毕竟只有一个轮子。以前见妈妈推过,不管是运土,还是运粮食之类,似乎都离不了这样的农具小推车,很常见,使用方便。记忆里,见人们大都用的挺顺手,也见过因承载的货物过重,或是新手掌握不好平衡,独轮车一下子歪倒在地的情景,有些狼狈。
   但是绝不要小看这种小推车,在解放战争中,尤其是淮海战役时,它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就连陈毅元帅都感慨的说过:“淮海战役是沂蒙老区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他还深情的说:“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养育了革命,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充分表达了他对沂蒙人民的感激之情,肯定了人民推着小推车,在战争中做出的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历史当然也不会忘记这毫不起眼的小推车,它功不可没。
   在所有的展览品中,我唯一最熟悉,使用过并能熟练掌握的,大概就只有压水井了,能轻松驾驭。地上就摆放着一个浅灰色的压水井,周边用石块砌成四方形,牢牢地把一根插入地下的粗圆铁管,包围起来。井心中间是块引水皮,就是要靠这块引水皮和井心的作用力,通过和井心连在一块的压手柄,将深处的地下水引上来,再从旁边的细管流出水来。地下有一个大石槽接水,旁边亦放着两个大水缸用来蓄水,这就是过去人们常使用的压水井,很常见。

共 697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随着作者娓娓的叙事,我们仿佛又回到旧时光里。那个时候,毛主席的塑像几乎到处都有,表达了人们对老一代革命家的热爱之情。题外话,我去年在重庆酉阳县的桃源广场上,竟然看到毛主席全身塑像,只是作品显然不是出自雕塑大家的手笔,看上去形象不太伟岸。作者通过自己的见闻,把拖拉机以及各种过去的老物件展示给读者,令人感慨时光荏苒,抚今追昔,更见今日生活的和美。毛主席塑像和一些老的工具、生产用品,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然而,循着时代发展的脉络看下去,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追求幸福生活的足音,坚实有力,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这个过程,我们说就是中国人的精气神所在,就是一种民族气节,有了这种精神,中国才能取得今天的辉煌。今天我们说不忘来时的路,这个过程就是路,就是初心,就是根之所在、魂之所系。散文主题思想深刻,选题新颖,立意高远,在细腻的描写中抒发真挚的情感,情景交融,真切感人。美文共赏,力荐阅读。【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419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4-19 11:42:20
  深情回忆,旧日往事,抚今追昔,不由得感慨今日国之强大,人民生活和谐和美。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1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04-19 12:59:02
  谢谢小猪她爸老师精彩的编按,老师辛苦了。一些回忆,记录一下,不忘过去,感受今天的美好。谢谢老师鼓励支持!祝好。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4-19 11:42:48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2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04-19 12:59:25
  谢谢老师!定当继续努力加油。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4-19 11:43:26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3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04-19 12:59:49
  感谢社团厚爱,鼓励支持。
4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04-19 12:55:40
  感谢小猪她爸总编,编辑拙作小文,辛苦了。老师精准又精彩的编按,让我佩服。老师所言甚是,过去的这些老物件,反衬了时代进步。还有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人民过上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抚今追昔,感概万千。记录下来,分享感悟。谢谢老师鼓励,谨祝老师编安 ,春日愉快。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又悄无声息地化了……
5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04-19 14:40:04
  作者文中描述的老物件我接触过很多,如开过拖拉机,石磨盘旁捉迷藏,端半簸箕玉米去崩爆米花,用小推车运东西,至今老家还有压水井……一件件老物件能引起人的追忆,产生共鸣!散文借老物件记录过去,抒发情感,感受当前的美好,讴歌新社会,外延广泛,内涵丰富,情感真挚!学习北方雪飘飘老师佳作!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回复5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04-19 14:52:44
  感谢林总编来访关注拙作,没想到,老师对这些老物件如此熟悉,还开过拖拉机。你的这些过往旧事,也可以写出来分享,一定比我写得好,因你体验感更丰富。我在农村时只有十岁之前的记忆,其实体验到的不如老师多。不管如何,都是经历,记录下来也不错。谢谢老师鼓励支持,留言点评。也祝老师佳作频传。
6 楼        文友:夏以沫        2024-04-19 22:47:55
  我这边所见过的老物件是纯木脚盆,竹床,烧箕,很多过去的东西只有在纪念馆看到了,过去的岁月是老人们在午后的尘埃中收收拾拾的背影,老师见解独到,对事物刻画入微的细节描写是我望尘莫及的文笔功底,学习了,问好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回复6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04-20 09:00:45
  感谢夏以沫老师关注拙作小文,来访留言点评。老师说的那些老物件,大概是你家乡的特色吧,各个地方不同。我也是小时候见过或用过,还有点记忆,所以记录一下。随着岁月流逝,像老师说的,大概只有博物馆里或资料里有介绍了。感谢老师对拙作的认可,拙文见笑了。祝你愉快,春天快乐。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