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诗文灿烂内江城,状元佳话太白楼(散文) ——内江小游之五
明代杨升庵曾说“唯内江一邑,文风冠于一方。”内江乃书画文化之乡,古有“一师、二相、三状元、四大家”:孔子之师苌弘;南宋宰相赵雄,明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唐朝开元间状元范崇凯,南宋状元赵逵,末代状元骆成骧;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善孖,新闻巨子范长江,孙中山授予“大将军”称号的喻培伦。今有内江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7人。
唐开元间,四川内江人范崇凯,字金卿,与弟范元凯同举进士,范崇凯名列第一,荣居状元,时号“梧桐双凤”,是四川省的首位状元。四川最后一名状元骆成骧也是内江(资中)人。范崇凯文思机敏,所作《花萼楼赋》轰动京城,深受唐玄宗赏识,称其“文甲天下”。
花萼楼建于唐代开元八年,位于长安皇家兴庆宫中。传盛唐时代,花萼楼位列江西腾王阁、山西鹤雀楼、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之前,为当时接待国宴演出中心,时有天下第一名楼的美誉。惜后唐战火,名楼摧毁殆尽,后人则少有知晓当时盛唐的第一楼了。
相传唐朝李白来内江,相送范崇凯(字金卿)进京,曾同游内江山水。临别李白作诗《送友人》,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情意深长,后广为流传。“青山横北郭,北水绕东城。此地为一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滋去,萧萧斑马鸣!”
此诗并没有明指范崇凯,但李白诗中“青山横白郭,北水绕东城”,确与内江沱江边的景色并无二致。另有人考证,范中状元时,李白年方15,且江油内江相距几百里,那时相见相送有点牵强。但李白确实也写有《李白赠范金卿二首》相送。(见后附录)
现内江城郊十里沱江北岸,还有花萼村、花萼山、华萼寺、花萼楼、状元故里、状元陵墓等遗迹存留。清光绪《内江县志》有“邑东西林古刹前山,两洲交流,群峰竞秀,即太白送金卿,所谓北廓东邑处也。”故清光绪年间邑人又在西林寺前山面江建太白楼一座。
时移世易,原楼不存。七十年代,曾续修简朴阁楼。2014年重建此楼。依循唐风,楼设四层。内奉李、范诸公,陈设简约雅致,彰显人文之风。楼旁佐以廊亭园林,点缀雕塑奇石,镌刻先贤楹联诗文,供世人拜谒怀古,登眺揽景。以期追念千古美谈,延续绵远文脉。
太白楼周边古木参天,耸翠如屏。山下沱江如练环绕东流,遥看城廓高低壮阔,江边舟泛破浪。李白诗中“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名不虚传。太白楼下有一平坛,上塑李白饮酒持杯,醉步邀月之举,衣衫飘洒,酣态可鞠。惜太白楼修的简朴,那时还为曾开放游览。
绕楼一周,发现周边的楹联内容与文字很有看点。楹联皆选取古诗或古人所题,文字由当地书法名家挥毫作墨,或龙飞凤舞,潇洒飘逸;或遒劲沧桑,笔力老到;或空灵大气,与所写楹联相配,无违和之感。虽自己不习书法,但老友书法名作亦见识不少,也略知一二。
有李白赠友人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到此地莫言饮酒,登斯楼何敢题诗。”杜甫写李白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借黄山太平湖黄金岛太白亭联“半亭清风山与水,一船明月酒和诗”。曾任成都知府、四川按察使的黄云鹄“游山遣兴非逃世,作字颐神不为名。”唐诗人苗发的“洛阳纸价因兄贵,蜀地红笺为弟貧。”还有范金卿题写的“滙澜有斐”奇石。太白楼略显貧简清淡单调,又时值黄昏,游人很少,让人易感落寞。
第二天相邀去内江东兴区兰桂大道甜城湖畔的清溪湿地公园,公园占地500多亩。为2021年内江市投资1750万元沿沱江河滩所修。拥有长阔的水岸森林草地花卉,为川南地区最大的城区湿地公园,誉为甜城后花园。故高档楼盘多林立于此生态环境、湿地风景佳地。
春夏踏青赏花,夏季亲水游泳,秋有艳叶,冬观候鸟,随时漫步绿荫,休闲健身锻炼。时见雕塑小景,点缀树下。满眼碧波绿林,芦苇秋色,银杏嫩黄,丰姿绰约,遂择佳地留影。河畔钓者垂杆静待,栈道巨柳长枝茏翠,虽无惊艳之特色,亦为沉稳大气可观如画之景。
正是:
太白高楼山头立,千年风情一廊诗。沱江蜿蜒景大气,湿地公园看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