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晓荷】难以捉摸的深邃(赏析)

精品 【晓荷】难以捉摸的深邃(赏析) ——读红楼、品人物系列之二十八


作者:王中方 童生,795.1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5发表时间:2024-04-21 21:23:36
摘要: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通过“黛玉葬花”这一高潮情节,二十八回,照例进入一个平缓的状态,紧绷的神经舒展下来,张弛有致,达到一个平衡的效果。而平缓的叙事中潜藏着极其深刻、复杂的人物心理。看似漫不经心,你会倏然发现里面的玄机,感到不可思议,感到震撼。感叹人性的多重和复杂,有一种深不可则的惶恐和难以捉摸的深邃。
   有人说红楼梦没有心理描写,其实不然,红楼梦的心理描写是潜在的,不动声色的,比西方文学所谓的“意识流”更深刻,概因东西方文化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西方“诺贝尔”不接纳红楼梦,而红楼梦在东方人心中的地位,早已占据“诺贝尔”的头牌。
   红楼梦揭示了人类情与色的本质。极致的情和极致的色都将是生命不能承受的灾难。林黛玉的情是纯洁而神圣的,是为情而亡的典范。再看贾瑞,因色而死。这两个极端的案例都以生命作为代价而终结。林黛玉值得同情,贾瑞同样值得同情。情和色都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愫,没有高尚和低俗之分。在二十八回,也有对情与色的考量,如何取舍,倒是一个无解之题。
  
   一
   红楼梦的段落结构采用大量的穿插,就像编织一张大网,多线穿插滴水不漏。二十六回薛蟠生日聚会上,冯紫英席间匆忙告辞,说有要事在身,不能奉陪,过几日一定治席致歉。本回通过冯紫英请客,我们看到了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上流社会所谓“风月场所”的场景,以及这些纨绔子弟之间品味素质的差异,蛮有意思。作为东道主冯紫英,请了薛蟠和宝玉,并带来两位“陪酒”,一个是娱乐圈的大腕明星,反串花旦蒋玉菡,艺名琪官,一个是“欢场”名妓云儿。大概也和今天的上流社会差不多,商人与官员同席,少不了明星作陪。
   彼时花旦蒋玉菡声名斐然。书中交代,蒋玉菡不仅是恭顺王爷包养的男宠,还是北静王水溶的男宠。水溶在十四回出现过,就是那个在秦可卿葬礼上看宝玉的,衣冠楚楚,温文尔雅的王爷。古代男女戏子大多是贵族阶级的玩偶,说白了就是高级“性产业者”。所谓“戏子”地位自古卑贱,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宾主依次坐定,摆上酒菜。冯紫英先命唱曲儿的小厮上来让酒,然后再命云儿敬酒。那薛蟠三杯下肚,不觉忘情,便拉着云儿唱曲。薛蟠闹酒,不是真的醉酒,而是借酒发疯,舌头卷着说话,显示自己是无赖,愈无赖愈光荣。这样的人今天在小区旁边的酒馆里都能看到。云儿唱到:“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一出口就是妓女的口气,很调情的基调。妓女的歌就是当年民间的流行歌曲,很白话,又朗朗上口。古代官方语言是文言文,民间则是白话。这首歌道出妓女的委屈与无奈。这种低俗的流行歌曲是不是和今天的某些综艺节目上歌曲差不多?这些欢场文化,我们在历史书中看不到,只有小说里有。唱完便说薛蟠“你喝一坛吧”。薛蟠说:“不值一坛,再唱好的来。”薛蟠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在欢场上的表现完全是个老油条。
   这时候宝玉就笑了,他觉得这样闹酒没意思,他要追求一种有品位的享受。他建议大家行酒令助兴,既要吟诗,又要唱歌,还有酒面酒底各说一句成语或诗词。这就需要有文化内涵了,什么水平说什么话,层次立见分晓。
   宝玉作为令官,首先来个开场白,念出四句关于女儿的悲、愁、喜、乐四种形态。我们看宝玉开口就显得很雅致有情调。之后,便拿起琵琶唱了一首很著名的《红豆词》。词中所谓流不尽的血泪,睡不稳的黄昏,忘不了的愁绪,不正是黛玉的处境吗?咽不下的美味,照不见的瘦容,展不开心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句句都是黛玉的真实写照,尽是对黛玉的满满牵挂。最后是:呀!恰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酒底是“雨打梨花深闭门”。整个过程显示了很有文化底蕴,很有格调。众人都喝彩,独薛蟠听不懂,说“无板”。后面是冯紫英,云儿各唱一段。冯紫英也是世家子弟,但文化水平就比宝玉低了很多。云儿不过还是妓女的那一套,薛蟠则口吐芳菲,粗鄙不堪。很难想象,写出“葬花词”那样凄美典雅的曹雪芹,竟然也会写薛蟠那样搞笑的“哼哼韵”来。
   至此,本回的重要人物蒋玉菡闪亮登场。蒋玉菡照例念出女儿的悲愁喜乐四种形态,在酒底这儿念出一句“花气袭人知骤暖”。蒋玉菡是无意,但无意中蕴含着宿命。袭人的判词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优伶”古代指戏子,这里指蒋玉菡。“优伶有福”说明蒋玉菡得到了袭人,“公子无缘”说明贾宝玉无缘得到袭人。袭人是第一个与宝玉发生“性”的人(第六回),袭人也抱定自己的未来属于宝玉,但命运弄人,最终归属蒋玉菡。后面的一段也验证了这个宿命。
   稍顷,宝玉出席解手,蒋玉菡也随了出来。两人是不是对了眼色书中未说,但以宝玉的性格,但凡遇见标致的少年,总显得亲昵。之前有过秦钟,现在是蒋玉菡。“宝玉见他妩媚温柔,心中十分留恋”。蒋玉菡是男戏子,宝玉仍然“爱他”,说明十三岁的少年在性取向上尚处于模糊阶段,只是一味爱美贪玩而已。又打听到蒋玉菡就是名弛天下的“琪官”,不禁欣喜若狂,当下互赠隐私之物——汗巾子,作为初见表礼。蒋玉菡将系小衣儿的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下来,递给宝玉,说“是茜香国女王所贡之物,肌肤生香,不生汗泽,昨天北静王给我的,若是别人,断不相赠”。你看,这里面又有北静王,后来又有恭顺王。汗巾子是系小衣(内裤)的紧贴肌肤之物,只有亲密无间的“情人”才肯相赠。可见北静王也好,恭顺王也好,都与蒋玉菡这个男戏子关系不一般。所谓“汗巾子”,其实就是裤带,只是比裤带多一层装饰作用,上头窄的部分系内裤,下头颜色鲜艳的部分露出来。就像今天的领带,不同的是领带露在上半身,古人的裤带露在下半身。宝玉就是因这条裤带被贾政差点打死。宝玉接过蒋玉菡的裤带,又把自己的“松花汗巾子”解下来递给琪官,这样两个人方才系好裤子。总之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密码,就理解成今天的恋人之间交换戒指吧。书中交代,这条“松花汗巾子”便是袭人的,宝玉回家后就被袭人发现了,说宝玉“又弄这些事”。宝玉和袭人的裤带可以混用,说明笃定对方就是将来自己的人。后来蒋玉菡那条“大红汗巾子”就带在袭人身上了。贾府败落后,蒋娶了袭人才看到对方的汗巾子原来是自己用过的。
   两个人刚换过汗巾子系好,薛蟠便大喊道:“我可逮住了!”薛蟠有种“捉奸”的兴奋。还是冯紫英出来解围,于是又归坐饮酒。这里有看到人与人的层次不同,冯紫英毕竟有教养,他应该也看出宝玉和蒋玉菡之间的隐私,但顾全大局,保持沉默。而薛蟠则是头脑简单,率性而为。因其身为皇商,地位显赫,别人也给他三分面子。
  
   二
   时间到了端午节,贵妃着夏太监送来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打三天平安醮,还有端午节的赏礼。黛玉和众位姑娘一样,独宝钗和宝玉一样。这是一个伏笔,预示宝玉最终将与宝钗结合。作为封建礼教大家庭贾府,更容易接受宝钗这种秉承儒家思想的人,为人持重,做事规矩,顾全大局,而不会接受黛玉那种孤僻高傲,我行我素的人。这一点,古今相同。我们都愿意与宝钗这样的人相处,中国有史以来的文化主流是儒家思想,而非老庄思想。老庄思想永远被“正统”流派指责为另类。这也是黛玉的悲剧根源。曹雪芹显然没有责备任何一方,但里面却隐藏着一种呼吁。
   宝玉将自己的礼物着人送给黛玉,任其挑拣,黛玉却拒绝了。黛玉说:“我本是草木之人,无福消受,比不得什么金什么玉的。”宝玉抱定黛玉是知己,他对所谓“金玉良缘”早就嗤之以鼻,所以才有“俺只念木石同盟”。贵妃赏礼,他只盼和黛玉的一样,结果却是宝钗的和他一样。他唯恐黛玉伤心,为了讨好她,才将自己的礼物送给黛玉。黛玉当然也是倾情于宝玉,只是情至深处自多疑,总是想证明宝玉对自己是否真心,反复证明,反复纠缠,纠缠的令人窒息。宝玉见礼物退回很受伤,不免又是一通诅咒,黛玉说:“你也不用起誓,你心里有妹妹,但是看到姐姐就忘了妹妹。昨儿宝丫头不替你圆谎,你为什么问我?”
   当宝玉看到宝钗带着贵妃送来的红麝串子,露出一段雪白的酥臂,肌肤丰泽,妩媚风流,不觉羡慕起来。暗想:“这个膀子要是生在林妹妹身上,或许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宝玉这个想法还是说明他心里笃定黛玉是他的人,而非宝钗。看到宝钗的膀子仅仅是“色”的本能反应,而真正的情在黛玉身上。我们认为“情”比较高尚,而“色”比较低俗;似乎宝玉是重情而轻色,但宝玉又实实在在看见了色,贪了色,那么宝玉究竟是高尚还是低俗?这情与色的纠缠,古人如此,今人何不如此?
  
   三
   上文说道宝钗不替宝玉圆谎,这是本回开头王夫人与几个小儿女的一段家常对话。这段对话看似平平常常,也不在回目标题里面,细读才发现内里却大有沟壑。
   宝玉同一众姑娘在王夫人处,王夫人因问黛玉吃什么药,又说前儿大夫给她说个丸药,名儿忘了,只记得“金刚”二字。宝玉便说出大把药名,王夫人都说不是,只有宝钗说出“天王补心丹”,王夫人说就是这个名儿,明儿买来给你妹妹吃。宝钗是个有心之人,任何事情心里都有底,清楚什么时候说什么话,适时讨王夫人喜欢。
   宝玉说,这些药都不管用,太太给我三百六十两银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药,包管全好了。王夫人骂宝玉,说哪有那么贵的药,宝玉说,当真的呢!那群药里的配方就够奇怪的,关键是君药,更是吓人。前儿薛大哥哥为了配这副药,花了一千多银子,二三年的时间也没配上,不信你问问宝姐姐便知。宝钗摇着手说:“我不知道,也没听说,你别叫姨娘问我。”王夫人笑道:“到底是宝丫头,好孩子,不撒谎。”宝玉着急了,拍着手说:“我说的倒是真话呢,倒说我撒谎。”一回头,看见黛玉用指头划着脸羞他呢。
   读到这里,我们认为宝玉一时高兴说句玩话也有可能,宝钗说不知道,王夫人笃信她是好孩子,不撒谎,读者也相信宝钗诚实,是不会撒谎的人。王熙凤在内室安排就餐,听到宝玉说话,便出来说:“宝兄弟没撒谎,这是真的。薛大哥为了配这药,来要我头上几颗珍珠呢。”宝玉长叹一声,说“太阳在屋里呢!”宝玉如释重负,终于有人给他解了围。宝玉向黛玉说:“听见了么,难道二姐姐也跟着我撒谎不成?”脸望着黛玉说话,眼睛却瞟着宝钗。宝钗一向都是诚实的好孩子,这是取得所有人的共识,但是宝玉似乎看到了宝钗的另一面,但又不明白宝钗为什么这么做。宝玉心地善良,就算宝钗故意不给他圆场,他也不能戳穿她,他要维护宝钗的形象。
   黛玉说:“舅母听听,宝姐姐不替他圆谎,他倒支吾着我。”王夫人说:“宝玉很会欺负你妹妹。”王夫人是上了年纪的人,她当然听不懂少年男女之间的密码。宝玉生怕宝钗难为情,又转头替宝钗打圆场,说薛大哥的事情宝姐姐怎么能知道?何况现在宝姐姐又住园子里。
   宝玉心里似乎明晰,却又不忍把宝钗往坏里想。配药的话题缘自黛玉,也是为黛玉配的这药,怎么说都是以黛玉为中心的话题。而黛玉就是宝钗心中的那个“结”。宝钗面上对黛玉很好,那是为了维护自己在众人心中的正面形象。当王夫人问她宝玉是否撒谎,她可以说宝玉没撒谎,这样既维护了宝玉的面子,自己也无损失;但她不甘心,她维护了宝玉就等于维护了黛玉,看他们那如胶似漆的样子她就有一股无名的妒意。结果她说“不知道,别问我”,这样既泄了私愤,又人不知鬼不觉。最关键的是,她的话王夫人笃信无疑,众人也是笃信无疑。这样诚实的人怎么可能会说谎?
   当黛玉他们过去吃饭,宝玉为了顾全宝钗因说谎带来的尴尬,故意随着宝钗一起吃饭。宝钗反劝宝玉陪黛玉一起吃饭,说黛玉心里不自在呢。宝玉说:“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
   黛玉是不自在,黛玉的不自在都摆在明面上,谁都看的出来。而宝钗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谎话被戳穿,心里更不自在。但是,她不会表现出来,他的心灵是深邃的,深邃到难以捉摸。
   宝玉忙忙吃了饭,因记挂黛玉,起身往贾母这边来。那句“理他呢,过会子就好了”被黛玉又用在宝玉身上。黛玉真是兰心蕙质,心灵通透之人,只是太过实在,反被认为刻薄之人。
   宝钗见瞒不过黛玉,只得照实告诉黛玉,宝玉说的配方她是知道的,她说不知道,惹得宝玉心里不自在呢。黛玉说:“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同样的一句话,她又送给了宝钗。
   二十八回的这一段王夫人与三个小儿女之间的对话,一般的阅读者很容易忽略过去,毕竟很平常,而且回目标题也没有提及。然而笔者认为这一段对话恰好证明了人性最阴暗的部分,最虚伪的部分,最暗藏心机的部分,也是人性最深邃的部分,深邃的叫人难以捉摸。

共 49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它是人类情感递进的行为方式。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每个人的人性都不同,有善有恶,层级分明。人性直接体现在人与人的交流与相处之中,而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性格特点。文章娓娓道来,讲述了《红楼梦》章节里每个人物出场的许多行为特征。尤其是在第二十六回冯紫英请客上,让我们见证了雍正乾隆年间上流社会在风月场所里的“情色”合鸣,每个人身上所暴露出来的人性特点,和在端午节上,天意弄人的讽刺画面,以及到第二十八回,王夫人与三个小儿女之间的对话,阐述了人性的阴暗、虚伪、心机的深邃角逐。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老师文章对《红楼梦》章节里的人性剖析可谓非常毒辣,将章节里的每个人性表达得淋漓尽致。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501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4-21 21:23:55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2 楼        文友:何叶        2024-05-01 11:02:13
  恭喜王老师佳作获得精品!感谢支持,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何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