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花烂漫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花】秦始皇陵(散文)

编辑推荐 【山花】秦始皇陵(散文)


作者:海上稼轩 布衣,28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1发表时间:2024-04-22 09:02:27

1989年,为了厂里的设备升级改造,我和王紫羭工程师去西安考察Ⅲ型仪表。
   到了西安安排好住处,就在西安城里随便走走,顺便吃了碗羊肉泡馍。
   泡馍店老板说,他们家的泡馍汤已经上百年了,他解释说,不是说这种汤有上百年的历史,而是这锅汤是一百年前的。
   每天生意再火也要留一点老汤当底,晚上捞出杂碎,补充新汤继续熬制。这样日复一日,百年老汤不坏。
   虽然科学上讲不太通,食品卫生法也绝对不允许,但是这汤确实没有异味,也没有变质。
   因为第二天是周末,所以我们考虑在西安或者附近玩一下,就跟了个市内旅游团去东线旅游。
   东线的景点主要有华清池和秦始皇陵。
   我们首先看到了秦始皇陵,由于技术水平有限,皇陵还没有打开。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巨大的山包。
   秦始皇陵旁边有一个陈列厅,里面陈列着刚刚修复的铜车马。
   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约20米的一座陪葬坑内,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铜车马。木椁早已腐朽,上部的填土塌陷,铜车马出土时均已被压碎。车马坑没有被盗扰,原位没有大的变动,车马的构件基本齐全。铜车马一组两乘,出土时已破碎成3000多片。
   专家学者和工匠历时八年,终于将两乘铜车马恢复原貌。
   两乘铜车马一前一后,前者称为立车,后者称为安车,按现实车马二比一的大小比例制造,上面挂着各种金银饰品。
   立车和安车均为青铜所铸,立车有一顿多重,四匹铜马并列于前,一位御官俑手持缰绳端坐在敞篷车舆之上,神情庄重,车顶上有一顶大伞。
   在一号铜车马上面还配备了弩、盾等武器,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安车比立车稍重,前面同样是四匹矫健铜马,后面主体为封闭式车舆,车舆前同样坐着一位御俑官。
   两乘车上的零件多达3500多个,各种焊接,镶嵌等技术之复杂超乎想象,最让人震惊的则是车上那把青铜伞。这柄铜伞乍一看好像也没有奇特之处,其实却暗藏高科技,这把铜伞的伞柄与伞座是自锁式结构,上面设有活铰、曲柄、暗扣工艺,如同现代的雨伞一般能收放自如。在伞盖与伞柄之间还有一个青铜齿轮,用来平衡伞盖的压力。
   这柄铜伞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可以当做武器,拆卸分开后,伞柄为矛,伞盖为盾。
   铜车马的出土再现了大秦帝国车马的制造能力和装备水平,由此我们可以想象秦始皇的金根车会是个什么样的规格。
   铜车马的制造水平反映出秦朝及之前秦国的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看到如此精妙的铜车马,你就会相信秦国为什么可以横扫六国,统一中国。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寝,南依骊山,北临渭水,陵上树木覆盖,郁郁葱葱,远远望去就是一座青山。
   骊山山脉孕育岀许多河流,秦皇陵就座落在河流形成的冲积扇上,秦皇陵与整个骊山融为一体。
   秦统一六国之后,秦王嬴政用三皇之“皇”和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并自称“始皇帝”,也就是第一个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但是到了晚年,秦始皇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搖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廵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始皇执政于都城咸阳,陵墓却选在远离咸阳的骊山之阿。郦道元认为:“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而葬焉。”
   嬴政当上皇帝,一方面四处寻访,祈求自己的长寿;一方面大兴土木,修建自己的陵寝。
   生在世上,当为英雄豪杰。到了地下,也要威武豪迈。嬴政不但在地上建筑了前无古人的阿房宫,还在地下建造了秦皇陵,更是把自己一统天下的虎狼之师带到了地下。
   皇陵东三百里,有一处大型的陪葬坑,里面埋有大量的兵马俑。这些兵马俑按照当时秦军临战时的队形排列。前边的武士排成三列横队,这是军阵的前锋。随后是由步兵和战车组成的战阵,步兵俑披甲穿袍,战车由四匹马拖着,这是军阵的主力部队。军阵的两侧和最后,各有一列面朝外的武士俑,这是侧翼和后卫,以防敌人的截击和包抄。这种组织严密的军阵,再现了秦军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的军容军威。
   近看这些兵俑,布阵严密,威武雄壮,凛不可侵,慷慨激昂。按兵种分可分为步兵、弓箭兵、车兵等。出土的兵俑有车兵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军吏俑、骑兵俑、驭手俑等。
   细看军阵中的军士,他们一个个面容不同,神态各异,凝气聚神。有的面孔圆润,略带稚气,浓眉大眼。有的颧骨突出,眼睛深陷,胡须络腮。有的额头广阔,双唇紧闭,虎目圆睁。有的神态自若,昂首挺胸,坚定自信。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像在思考。有的手持利刃,神态庄重,随时上阵。可谓是千人千面,无一重复。
   这些兵马俑的发现不仅展示了秦代的陶艺的精湛技艺和雕塑艺术,也见证了秦朝的军事辉煌。
   秦始皇当上皇帝以后就开始兴建自己的陵墓,胡亥继位后,就将赢政的遗体安置到地宫之中。丞相李斯亲自主持陵墓的修建,少府令章邯监工,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80万人,加上后来不断投入的劳工,总人数可达300万。当时秦国鼎盛时期的人口也不过2000多万,单单修陵的人就占了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耗费这样大的人力物力,百姓岂能不怨?国力岂能不衰?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吹响了灭秦的号角。项羽刘邦双雄夹击,摧毁了大秦的宫殿。
   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覆灭之迅速,与秦始皇在位时不可一世的声势,形成了鲜明对照。
   秦始皇陵虎踞龙盘,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一个王朝再强大,有再先进的制度,再先进的武器,一旦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也摆脱不了走向灭亡的结局,这是历史的规律,是千古一帝也改变不了的历史铁律。

共 23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秦赢政统一了六国,也成了始皇帝,但秦是一个短命皇朝。先陈胜、吴广起义,后项羽、刘邦继之。三苏写了三篇《六国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站位,评述了秦灭亡的缘由。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唐宋八大家,苏家占三席。刘邦灭了项羽建立西汉后,推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努力发展生产,恢复和平复了战争创伤。这是吸取了秦朝早夭的教训的。秦皇陵也推开了中国第一次“殉葬”的历史。生之荣耀,死也焕光,但一帝成就万将枯,历史终究还得由人民来写定。秦皇陵尽管浩大,但终究也还是一片荒丘,成为被人唾弃的荒漠。本文叙出了一定的历史探索,叙出有章,溯源详实,值得借鉴。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编辑:黄江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江山        2024-04-22 09:03:10
  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2 楼        文友:海上稼轩        2024-04-22 19:39:26
  感谢黄江山老师的辛勤编辑和鼎力提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