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柳岸】清明上河图(诗歌)

精品 【江山·根与魂】【柳岸】清明上河图(诗歌)


作者:刘文龙 举人,5632.9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19发表时间:2024-05-02 09:35:38

汴京风貌在这528厘米的长卷里
   被依次铺开,笔锋过处
   山水、人物、大街小巷、店铺,引来盛世的喧嚣
   清明时节的雨落下,人间多少面孔跃然纸上
   这时光之河,在宣纸上诉说北宋的浮沉
   三千繁华被泼在懂憬里,从生根发芽到绽放
   这是张正道的热血沸腾啊
   将帝王之舟放进流水,水中苍生化为波浪
   那么,就让一段历史蜂拥而至
   残照那么耀眼,仅仅是笔锋一转,画就活了
  
   城墙上的瓦将接住流星,梦将接住庄周的蝴蝶
   汴京城不瘦,当花还俏立于枝头
   开不败的艳丽就与月光一起,粉饰了栅栏
   酒肆里的杯盏还是热的
   十二世纪那场盛宴,蝶之舞还在恋花的衣袖
   那么,雷电交加能否拦住动荡的马蹄
   走进长卷,这谜一样的水雾
   应该以怎样的通途,来祭祀花开花落
   场面浩大,人物众多,屋楼一百多间
   可容得下画师的铮铮铁骨
  
   润在天水,使土地肥沃
   城内城外春风十里,捕风汉子捉影一醉
   就将梦事封在陶罐里,能酝酿一坛岁月陈香
   浓在林木,使阡陌纵横而葱茏,九十四种牲畜承欢效野
   二十多艘大小船舶在画里穿行
   将赠别送上岸,江风渔火也有了落款
   那么,就让汴京城在繁华里成为众生道场
   让河水庄严每一寸土地
   其实熙熙攘攘的都是名利的叫卖
   沽酒回来,午夜钟声也只是一只蝴蝶的入口
  
   早晨醒来,两千多个人物还是栩栩如生
   也逃不出一个帝国的梦魇
   重在山石,杯土也曾幻想伟岸的躯壳
   那么就听听沟谷的回声吧
   推波助澜的是民间深处开始杂乱的疾苦声
   被喧宾夺主的是纸上的慌张
   红在木柱,每一笔支撑都是支起皇权的帏幕
   恰好容得下歌舞的曼妙和身姿的光鲜
   刀很锋利,会刺痛宋词,一阙一阙歌咏
   收起春夏秋冬的秋波,盈满寂寞之怀
  
   那么,谁在上河图里召唤清风
   那么,谁在整理山河,为社稷把脉
   暗示快马加鞭而来的忧患
   春色正艳,清明不清,虚构的繁华一沉再沉
   基石上的青苔满地初晴后滑进了月光
   另辟蹊径,花店丝织品,官盐,满载杂税的负荷
   清香美酒、金银首饰,暗隐冻骨的呻吟
   画馆、字扇和装裱店可修饰众生的疾苦
   青楼和学堂一墙之隔,也挡不住朗朗书声
   算命的和卖面具的做空仁义之后仍在布局声色犬马
  
   有人撒网捕鱼,捕风者捕获月光
   两个人踩车引水,他们乐于浇田哺育万物
   水会引来丰收的喜悦
   书房一角、凉亭一角,宁静的人在致远
   搬运工、敲锣人、杂耍人、摔跤人被细雨浇出粼粼波光
   木偶戏开场,各行各业都在围拢,口技声惟妙惟肖
   高台上品茗、院子里荡秋千,莺歌和燕舞互为奔赴
   那么就来一场骑马射箭,让箭头回望流水
   能否辗压住汹涌而来的乡愁
   驴马牛、骆驼,无处不在的十里街道上可有变声的嘶吼
  
   聚集北宋众生的一幅清明上河图啊
   有浅滩有深渊,更有一颗剔除暗疾的心
   将对时局的诘问藏于繁简之间,那是擦亮长夜的火焰
   一笔一画放得下北宋的江山,却放不下苍生的忧虑
   蘸墨点晴、草木春兰、金黄秋蕙,从流水里掬出悲悯情怀
   展开,就接住了王朝的江风
   那么,就在苏绣馆穿针引线吧,将人来人往绣进市井宫阙
   来警示来救赎破碎的家园
   清明当奠美酒,以墨挥毫,以画师滚滚盈怀的热忱
   为大宋王朝招魂
  

共 13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长528.7厘米(一说528厘米)、宽24.8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作者以饱含诗情的笔墨,展开充分的想象和联想,向读者重新描画了聚集北宋众生相的“清明上河图”,各色人等及繁华景象跃然纸上,犹如过电影一般历历在目,同时在字里行间更能感受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愫,无不让人陷入沉思,发出喟叹!作者善于描写历史悠久的传世名作,从中不难看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有独钟,因而笔下文思泉涌,富有诗情,犹如涓涓细流,春风骀荡,给人以追忆往昔和不忘历史的沉重感!一首借物抒怀、含蓄隽永的好诗,令读者充满遐想和启迪!值得推荐阅赏!【编辑:纪昀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0200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05-02 09:49:16
  作者善于描写历史悠久的传世名作,从中不难看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有独钟,因而笔下文思泉涌,富有诗情,犹如涓涓细流,春风骀荡,给人以追忆往昔和不忘历史的沉重感!向作者致敬!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2 楼        文友:老百        2024-05-02 10:01:18
  很好的作品,美中不足的是发现了文中个别错别字(已修正),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原文“清明上河图”仅有525厘米,而这与公认的528厘米似乎不符,已调整。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3 楼        文友:老百        2024-05-02 13:17:42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