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晓荷】七绝·喜闻汉口竹枝词入选非遗名录(古韵一组)
2023年9月16日武汉市江汉区公布了第九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汉口竹枝词位列榜首。汉口竹枝词这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诗体以反映武汉古今风貌、记述历史进程和吟咏市井百态为己任,具有浓郁的武汉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学、艺术价值和教化功能,它成功入选非遗,对于进一步传承推广竹枝词,增强武汉本土文化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得闻消息,聊以一组律绝咏颂之。
七绝·喜闻汉口竹枝词入选非遗名录
民歌俚语竹枝词,汉味风情寄楚思。
名列非遗犹未晚,诗家幸会正当时。
七绝·题刘禹锡首创竹枝词
民歌曲谱赋新词,明快诙谐妇幼知。
独步中唐纷仿效,晴情隐语委宗师。
注: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被誉为“诗豪”。821年先后贬谪连州和夔州刺史,其间收集民间歌谣,首创新诗体——竹枝词。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及《陋室铭》,流传甚广。
七排十韵·奉读叶调元《汉口竹枝词》
东达吴都通海宇,西遥巴蜀谒江城。
琳宫野墅皆从俗,会馆民居待散更。
落魄秀才风物志,流连市井叙深情。
弦歌百业均观照,礼乐山川得论评。
广集民风翩振藻,述陈土俗富含英。
效颦汉魏妇孺唱,趋步隋唐闾巷哼。
楚调汉腔诸老溜,方言俚谚满门清。
茶坊酒肆谈无忌,佛事天人笑不惊。
驻足竹林观榜额,开颜诗苑得梁楹。
新知旧雨合声和,秃笔鸿儒并力耕。
注:叶调元,字鼎三,浙江余姚人,落魄秀才,二度流寓汉口。道光三十年(1850)出版《汉口竹枝词》292首,风靡海内外,开创中华四大竹枝词之“汉口竹枝词”。
七绝·咏颂武汉活字典徐明庭
学界尊称武汉通,华编校注展新风。
褒扬贬劝竹枝粉,接力传薪谨自躬。
注:徐明庭(1927-2019),武汉文史馆研究员,武汉地方史志专家。编著《(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校注》《民初(罗汉)汉口竹枝词今注》《老武汉丛谈》,被誉为武汉“活字典”“活地图”“武汉通”。
七律·再读《沙月竹枝词》
世物风情原旷达,方言网语媲阳春。
凭心奉出感时迫,随性拈来纪实真。
纸上诗篇皆有品,笔端流韵忒传神。
似曾省识犹堪续,应不方知更觉亲。
注:沙月,本名陈荣华,高级教师。武汉竹枝词学会创始人,终身名誉会长。著有《清叶氏汉口竹枝词解读》《沙月竹枝词》《路过》等,其四首竹枝词被刻录入汉口江滩里程碑,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七绝·为汉竹铁杆粉丝而歌
无尽风情埠有涯,胸怀市井万千家。
清流已自倾时望,醉墨偏能写绮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