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小相岭上的冰蚀湖——牛角海

  小相岭上的冰蚀湖——牛角海


作者:杰中 秀才,1313.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577发表时间:2010-03-31 18:47:36
摘要:小相岭 冰蚀湖 牛角海 蓝水绿树 神秘奇幻

处于横断山脉大雪山支系的小相岭,彝语称“俄尔者俄”,意指神龙出没的冰雪之峰,主峰海拔高度为4500.4米。逶迤绵长的小相岭山系,沿岭串起众多的冰蚀湖、高山瀑布;即便是高山杜鹃林,种类也多达30余种,每年3月至7月陆续开放。广袤茂密的原始冷杉林,也是小相岭自然生态的见证。小相岭山势险峻,岩石裸露,生态植被保存完好;冰斗、湖泊星落棋布,古冰川遗迹明显。由森林、草甸、湖泊、瀑布、温泉、山峰,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稀有性。四世纪古冰川运动,也形成小相岭区内森林资源种类齐全。今天的小相岭沿途,更是人们避暑,登山、科考旅游的好去处。
   小相岭沟壑纵横,森林茂密,草甸成片;鹰翔蓝天、鸟兽争鸣,奇花斗艳。在第四纪冰川运动的作用下,经漂砾、刻蚀,形成的巨大冰斗和星罗棋布的冰斗湖、冰川刻槽,使小相岭的地形地貌千奇百怪,危岩峭石似斧削刀琢,如禽似兽,栩栩如生。那神奇的每个冰蚀湖,在周围植被色彩的衬托下,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五彩缤纷,美不胜收。高山瀑布,飞流直泻、银帘高挂、在阳光下云蒸霞蔚;高山杜鹃林的盛花时节,满山遍野,花海如潮、万紫千红;茂密的原始冷杉林,更可见千年古木高大挺拔、笔直参天。林区树下,春夏绿茵如毯;秋季金叶、红叶烂漫;冬季3800米以上山峰,银装素裹,原驰蜡象。这小相岭气候多变,均呈垂直分布。低处温暖,日照丰富;中部温湿,雨量充沛;顶部则寒冷,积雪深厚,人也可走一日能逢四季。那忽晴忽雾,阵雨阵雪,变幻莫测的气候,造就了小相岭如少女十八变的景象万千。也融小相岭“险、峻、雄”、“奇、雅、秀”为浑然一体。
   打开历史画卷,我们也能找到有关小相岭的记载。西汉时,司马相如曾“过灵关,桥孙水”既经小相岭;三国时,诸葛亮也曾南征小相岭;《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也有小相岭的雄关漫道描述;红军长征时,左权、刘亚楼带千余红军战士,过小相岭辗转北上抗日。这些历史与现代的记录,只是将小相岭的名浅略提及。已经历了千百年沧桑的小相岭,如今正悄然掀开了它美丽的面纱,将原生态的魅力呈现在我们面前。
   而今天初露容颜的甘洛县境内的牛角海,位于四川省雅安地区石棉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交界的蓼坪乡清水村境内,它正属横断山脉大雪山所属的小相岭山系,由小相岭山系串起的高山冰蚀湖泊之一。牛角海,海拔3500米左右,湖泊面积1万多平方米,是甘洛县境内最大的高山冰蚀湖泊,也是县境内两主要河——田坝河与白沙河的发源地。
   虽然牛角海的神秘面纱才始见于人,它的成因还有待考证。但它高山冰蚀湖泊的特征,也已展现在我们眼中。当然,要说牛角海是高山冰蚀湖泊,首先它具备了不可或缺的条件:冰斗、冰渠、羊背石、角峰、冰臼。位于牛角海雪线附近,由雪蚀凹地逐渐演化成的斗状基岩冰川侵蚀地貌,是山岳冰川常见的冰蚀地貌类型。它的形成,主要由冰川在凹地中对底部和斗壁进行旋转磨蚀、刻蚀和拔蚀而产生。这典型的冰斗,由岩盆、岩壁和岩槛组成。底部为岩盆,而平面呈半圆形,三面为峭壁相围,出口处有突起的岩槛,可见羊背石。岩盆为封闭凹地,冰川消退后积水成湖,称冰斗湖。典型的冰斗,大多发育在冰川作用时间长的海洋气候条件下;大陆性冰川区的冰斗,往往缺乏岩盆。而牛角海,正是有岩盆盛水的冰蚀湖。相邻牛角海冰斗周围的岭脊,也变成刃状山脊,为刃脊。形成尖状金字塔形山峰,称为角峰。其发育程度,是冰川地形发育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牛角海,具有山岳冰川最典型的冰蚀地貌,冰斗位于冰川的上部,呈半圆形的剧场形状或圈椅状,冰斗底部是一个洼地。这洼地盛水的湖,进入人们眼帘的,正是如水牛角形状成为上万平米的冰蚀湖。所以,不知在何年月,人们就传承下这湖的名——牛角海。
   牛角海冰斗,主要是在过去山坡凹处河源集水盆地等洼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洼地内积雪成冰,周围基岩受到冻融风化作用而冻裂破碎,冰川运动时把这些崩解物质从洼地中搬走,从而在冰川与洼地的崖壁之间,形成源头裂隙。以后冰雪又充填裂隙,经冻融风化产生的碎屑物又被运动的冰川带走。这种过程反复进行,岩壁不断被侵蚀后退,洼地逐渐扩大。同时洼地底部由于冰雪的压力和侵蚀,也被蚀低加深。原来是小型的积雪洼地,便发展成为圈椅状的冰斗。也正是冰川旋转运动的作用力,将洼地岩壁在蚀深的同时,从洼地中推出了今天我们见到湖周边,万千的巨石、小块石的环绕。牛角海与浅盆状的雪蚀凹地明显不同,冰斗的形成与雪蚀作用有关。其前身,往往是雪蚀凹地。因雪线附近常年积雪,雪的补给丰富、冰斗均分布于雪线附近,故冰斗的分布高度,在同一地区都是大致相同的,并且均匀地向某一方向变化(升高或降低)。不同时期形成的冰斗高度,随雪线高度不同而异。在同一山地,通常有冰斗成层排列的现象。这是鉴别古雪线的位置及其变化的主要证据之一。雪蚀凹地同积雪有关,而雪线的存在与山地地形条件和坡向有关,故它们的分布是不规则的。
   牛角海周围林立的山顶角峰,由冰蚀和冰川作用,使其尖刃凸显,角峰顶无寸草可见。沿湖周边堆聚的块块千吨巨石与大小不一的石块,构建成壮观的石头长蛇阵。这也是冰川构造时的漂砾运动和冰川在凹地中对底部和斗壁进行旋转磨蚀、刻蚀和拔蚀而造成。在这些大小不一的万千坚硬石块上,所呈现出的石臼,具为冰蚀构成。其冰臼壁的圆滑、冰臼的大小、深浅各不相同。这些都告诉我们,牛角海具备了高山冰蚀湖泊的地貌特性。
   具备冰川地貌的牛角海,也有着动人的神话传说。传言在很久前,牛角海里,住着一掌管牛角海周边地区,控制风调雨顺的犀牛王。一年天遇几月大旱,到春播时,马铃薯苗干枯。种下的玉米,由于没雨水滋润,更不见出苗。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村民,万般无奈,只好选择神灵解救。为此,推选一勇士上山去牛角海求雨。勇士到达牛角海,见海中水面放置桌椅,那犀牛王正与龙王边饮酒边弈棋,视勇士虔诚求雨与不屑一顾。勇士因苦求犀牛王降雨不成,怒而射杀了犀牛王。龙王见勇士置犀牛王与死地,断了朋友的性命,坏了自己的雅兴,便勃然大怒。龙王用其法力,瞬间让牛角海周围雷电交加,山崩地裂、飞石走沙,也断绝了勇士的归途,留下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哀叹。由此,也就有了今天牛角海的造型。这神话的传说是惨烈的,这勇士的捐躯是壮烈的,这人们渴望幸福生活是虔诚的,更是我们古人一种英雄不屈、舍身成仁、奉献民生精神传承的写照。
   春天的牛角海,小草顽强地从雪中探出嫩绿的头,看看蓝色湖面逐渐消融的冰凌,望望湖边巨石历万年风霜雨雪不变的貌,仰视湖周环顾的角峰是否依然锋利,遥望湖边乱石嶙峋后的黝黑峨眉冷杉原始林,期盼湖边、林地里稀有的黄杜鹃美丽的娇艳。夏天的牛角海,当高山杜鹃林绽放出白、粉、红、紫、黄的万紫千红,小草也将绿色缀满湖边、林地;褐色、黑色、白花色的牦牛,有的在湖边绿草中悠闲行走,有的也在绿毯中卧身醉眠。冷杉的黝黑,也在改变成墨绿的色彩。而角峰,甩掉了白头银剑的模样,转化为灰白色的剑韧,直指蓝天、倒影湖面。即便你在湖边,想为这绝世仙境欢声呐喊,有时也会让牛角海风云突变,盛夏也会飞雪漫天,神奇一现。秋天来临的牛角海,天高云淡、湖水湛蓝中,倒映出混迹湖边的落叶林树木。桦树着白裙,金黄与火红的落叶,在秋末寒风瑟瑟里,飘然而下、舞姿翩翩。蓝天白云、微风轻拂,蓝湖波摇;金火色彩叶的渲染,与山、水、树,共同鼎力绘出牛角海美轮美奂的画卷。伫立湖边,你若佛心慧眼,也不得不感到:仙境梦幻、空灵心静、无欲无贪。冬天银装素裹的牛角海,冰封大地,蜡象原驰。一派北国风光,跃入你的眼帘。清澈见底的湖面,已隐起了它的娇颜;环顾湖周,哪些大小石块拥挤成串的长蛇阵,更像众多雪豹、冰熊,在饥寒交迫中卧俯地面,伺机蠢蠢欲动,为饱餐冬出觅食的动物美餐。高大的冷杉,也实至名归,虽然针叶绿浓,也然冰挂垂肩。悬空垂下的冰挂,在冬阳的照射下,连起珍珠串串,晶莹剔透、光芒耀眼。
   神奇、迷人、魅力无限的牛角海,天蓝水清、山秀湖美。五彩缤纷的杜鹃花,花潮荡漾;神剑般环伺的角峰,剑指长空;嶙峋怪石的长蛇阵,弯曲连环;千姿百态的冰臼,风姿别致;千年冷杉,伟壮参天。这小相岭上的明珠——牛角海,已揭开了它冰蚀湖与冰川遗迹美人的面纱,在对你羞涩颔首顾盼,在对你温情展现俊美芳颜,在对你倾情温柔轻唤。这山的意,这水的情,这靓丽的身姿,渴望与你见上浅浅一面,诉说爱意的缠绵。

共 33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字详细,语言流畅,牛角海的自然风貌,形成过程及动人的传说,读来为之神往,山水相融的美丽,更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我想,见了,就难忘了。【编辑:梅暗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暗香        2010-03-31 18:48:43
  文字详细,语言流畅,牛角海的自然风貌,形成过程及动人的传说,读来为之神往,山水相融的美丽,更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我想,见了,就难忘了。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2 楼        文友:杰中        2010-03-31 19:19:56
  这是去年6月初见的原始地。离最近的村,步行约5小时。听说明年低或许有公路通了吧。正逢黄色杜鹃开放,实为罕见。又恰逢突然飞雪,感觉特神奇。谢谢!
幽默与严肃共存。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