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云水】火柴盒,火花照亮童年七彩斑斓梦(散文)
一
那段日子,我在放寒假,这是我第一次放寒假。
东北天气很冷,北风呼啸,感觉中,几乎天天都在下雪。雪花儿飘飘的,呼呼啦啦好似就飘在我家门口,一会儿一阵风,一会儿一阵雪。
寒假里,因为爸爸妈妈都要工作,哥哥们要结伴进山里去拾捡柴火,也要忙到很晚才回家。家里只留下我一个人,母亲实在不放心,就带我去她们的工厂,把我留在厂子附近的一户姓周的奶奶家里。周奶奶的女儿同母亲一个厂子,我叫她周姨,周姨几个孩子,再加上周姨的哥哥家也好几个孩子,分别叫花儿、果儿、豆子、金子等好几个。也都放了寒假,也都在周奶奶家。其中豆子和金子大些个,十一二岁了,我和花儿果儿差不多大,几岁大,在上小学。岁数大小那么一论,数花儿小,她没上小学,五六岁大,一副活泼可爱的样子。我很喜欢和她在一玩耍。
母亲把我从家里用自行车带着,路上嘱咐我从今天起要去周奶奶家,一直等到母亲下班,才接我回家。要听话,除了写作业,就是跟着周奶奶的孙子们一起玩耍。不要淘气,要团结,要好好在一起玩。其实,母亲对我还是比较放心的,因为我一直很省心的,很少淘气,也很少惹祸的。
一群孩子,已经够周奶奶忙得了。然而,周奶奶还在干副业呢,这还是我到了周奶奶家才知道的。一开始,我不知道,那是做什么,只是看着周奶奶的女儿周姨和母亲帮着周奶奶,将一捆捆的类似纸条纸片的东西,往周奶奶的火炕上放着,然后,就去上班去了。
母亲临走不忘再次嘱咐我,要我听话,别忘了写作业。
周奶奶对我很热情,找出好吃好玩的单独给我,不要孙儿们来抢我的。什么小画册,瓜子榛子糖果,给我塞满了衣袋。周奶奶的几个孙儿更是热情,这个来牵我手,那个拉我去板凳炕上坐的。把小皮球,小故事书,万花筒给我玩,给我看。我一下子就找到了感觉,好温馨呢,好似回到自己奶奶家似的,很快就不再陌生,喊着奶奶,叫着金子哥哥、豆子姐姐、花儿老妹儿。
周奶奶叫我们都坐在炕上,靠着炕头的一面,大大的明亮玻璃窗下,围着小炕桌子写作业看书。以后,这就是早上必须的。大约半头午时,才开始自由活动,也可以出屋在院子里玩耍,但是,必须要先写作业。
周奶奶就坐在炕梢,借着玻璃窗射进来的光线,静静地糊着火柴盒。
母亲和周姨帮着搬到炕上来的那些物件,都是从火柴厂领到纸条纸片、小条,这小条本身就有折痕的小木片、再有大板,也就是有折痕的火柴封套纸板。还有商标呢,也就火花,也叫它火柴盒贴画,这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也最想珍藏起来的。再有就是糨子料,那些糨子料都是些米糠和面的混合物用袋子盛着。
二
周奶奶把我们先安顿好,让豆子姐姐看好我们,不许玩耍,要先认真写作业或是温习功课。然后,周奶奶先要去灶下,生起火来,打糨子,把糨子料打成糊火柴盒所需要的糨糊。那时候烧得柴禾都是木头柈子,火很旺,锅灶连着火炕,一做饭或是一生火,火炕就热起来,屋子里暖和得很。
一盆糨糊打好了,周奶奶不忘在灶坑的余火中埋下几颗滚圆的土豆。等我们写累了,看书看累了,也饿了。那时灶坑里的土豆也就熟了,周奶奶就把它们用铁铲铲出来,分给我们几个小孩子们吃呢。一个个吃得嘴角黑不溜秋的,小脸儿却红红的,笑嘻嘻的,一副满足的样子。
其实,我最满足的就是能得到一枚火花,也就是火柴盒贴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第一次见到这小小贴画,就喜欢的了不得,要命地喜欢,就想多多收藏几张。那时也不知道叫什么收藏,就是喜欢夹在书里面,或是放在家里自己的那些小玩意中间,没事就拿出来看看,再看看,美美的,越看越是好喜欢。
周奶奶穿着普通的衣服,梳着一只麻花辫子,盘在脑后,看上去干净利索的样子。坐在炕梢很认真地糊着火柴盒,边糊边情不自禁地哼唱,什么二人转呀,什么东北民歌呀,声音很轻柔,很放松,好听极了。
上午我们是不能做些别的呢,要写作业。下午我们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可以围在周奶奶身边帮她递递拿拿的,果子和豆子还能帮她折纸片。但是,糊火柴盒最后这项活,周奶奶是绝对不会轻易让别人做的——这很关键,糊得不像样,那是验不过关的,影响自己做活的形象,也会影响效益。糊一个火柴盒得不到太多的钱,质量再出问题,弄不好呀,钱得不到,还要被罚款,那可就得不偿失呢。
我很听话,只是坐在一边,帮着周奶奶刷糨糊,或是递一下奶奶糊完了的火柴盒。我总是小心得很,轻轻的,再轻轻的,生怕弄坏了那些可爱的物件。看着糊在火柴盒上的贴画,我喜欢的不知说啥好,只是一遍遍说:“好看,好看,真好看。”至今,花花绿绿的火花,好似梦境一样,在我脑海里,翻阅着,依然记忆犹新呢。
还记得,火花一批一个样,各种火花都有。什么四大名著里的金陵十二钗,恰是十二枚一套,林黛玉、薛宝钗 、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 、妙玉、贾迎春……一个个图片,新颖,逼真,靓丽,自然;《水浒》里的一百单八将个个神采飞扬,什么《武松打虎》《鲁智深怒打镇关西》等等,再有西游记里的故事,什么《石猴出世》《水帘探险》《龙宫得宝》《大闹天宫》等,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更是栩栩如生,一个个三国里的故事图片展现在小小火柴盒上,《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吕布戏貂蝉》《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等等涵盖了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真是妙不可言呢。
三
我经常端详着一个个小小的火柴盒,一看就是老半天。小小的火柴盒上,精致火柴盒上的火花,看着好似不起眼,那么小小的一片,却包含着一个个的故事,真是奇妙呢。
这火柴盒上的花火,规格是不一样的,周奶奶说它们各自有各自不同的规格呢,有的是12.3×4.5cm,9品,火花67,有的规格8.6×4.4cm,9品,也有的规格10.7×4.6cm,9品,火花63等规格不等。然而,小小火花传递出来的信息量却很大,也很丰满。
火柴盒上的火花,不仅有四大名著,还有其他古今中外的故事和传说,可以说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宇宙空间,无所没有。且图案色彩明丽,逼真,形象,浓缩的小天地,扩张的博大空间。
经常的,周奶奶会借着这一张小小的图案,小小的火花讲上好几天的故事,还是没有讲完。我有好多的故事都是那是从周奶奶的火花里听到的,什么《麻姑献寿》《渔童》《哪吒脑海》《美人鱼》等古今中外美丽的故事。
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叫火柴叫成洋火呢?我问父亲:“爸爸,好好的火柴咋叫什么洋火,为什么呢?”父亲就会说:“那是过去,现在早就不叫了。”原来,那是因为我们还很落后,自己还没有生产火柴,要靠进口,外国的东西,漂洋过海的,就加上一个“洋”字。
要知道,咱们中国人就是有志气的,什么也是要靠我们自己。经过艰苦卓绝,我们自己制造出来了自己的火柴,大约是1879年吧,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火柴厂巧明火柴厂创办。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家有实物体现的“中国制造”的第一个火花,这个厂家制造的火柴,火花很奇特,也很有纪念意义的,火花上印有“舞龙牌”,背景是火红火红的大红色,上面有四个孩子在舞龙。生气勃勃,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那么又是谁发明了火呢?
母亲就给我讲了据《拾遗记》里的记载,说呀: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时,他的灵感竟来自一只鸟。真是有意思哈,我听了感觉太有意思了。母亲继续讲着,说燧明国有棵名叫遂的大树,那个大就别提了,反正是很大很大。一天,有一位智者来到了此树下,在休息,忽然看见有一只鸟儿,用喙啄这棵大树,鸟儿这么一啄不要紧,竟然,那人看见树上有粲然的火光发出。聪明的那人,从中感悟到了钻木取火的道理。于是折下一段小树枝钻木,并成功取到火。这就是燧人钻木取火的故事,后人为了感谢这位智者的伟大功绩,就尊称他为燧人氏。
那么火柴又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呢?父亲说,火柴是英国人发明的,那是在18世界末,第一根火柴诞生了,但是这颗火柴不仅造价高,很贵,还很不安全,很容易发生自燃的事情。再后来,到了1855年,瑞典的伦德斯特罗姆不断改进,之后,发明了火柴,命名“安全火柴”。
人们不仅对火柴喜爱,尤其是喜欢收藏火柴盒。著名的戏曲大师梅兰芳,就很喜欢收藏火柴盒,在他收藏的众多火柴盒中,有一个很特别的,也很珍贵的呢。这个火柴盒的封面是这样的:卓别林扮演的“大独裁者”希特勒正在玩弄地球仪,有意思的是,火柴盒上的磷面正好连接到希特勒的屁股处。仿佛间,只要用火柴在磷面上轻轻一擦,一团火焰好似是从希特勒的屁股里喷出来……
哈哈,是不是很幽默呀,又很有寓意呢?其中的寓意显然是在说,希特勒玩着地球仪,显然是在说,他在欧洲等地肆意侵略,法西斯主义在全世界肆虐。而擦火的设计,则暗含了“玩火者必自焚”的寓意。
四
真是想不到的是,小小火柴盒,好似一个世界,一个我从不知道的世界,就这样悄悄向我打开了。那真是,小小火柴盒,装着万花筒,装着一个神奇而我未知的大世界呀。
我就是从这小小火柴盒上读到了很多很多我从前知道和不知道的世界,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原来周奶奶不仅糊火柴盒,还喜欢收藏火柴盒呢。尤其是火柴盒上的火花,收藏了不少。周奶奶喜欢给那些到他家里玩耍的人们展现,也经常拿出来给我们一群孩子们看,边看边讲着故事。这故事可就多了,有的发生在火柴盒上,也就是火花本身的故事,有的是因火花延展牵连出来的故事,还有的呢,是因为收藏中或是糊火柴盒时,与这人那人这事儿那事儿擦出来的故事。
小小火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是百花齐放,包罗万象呢,各式各样的“火花”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的:各种人物了动物了,还有自然风光、风土民俗再有百科知识、到京剧脸谱还有呀,兵器战车、名画珍宝,天上飞的水里游的,人间跑得,天外转的。细细品阅着一枚枚小小的“火花”,在听着一个个生动幽默的故事,就像在看一部无有文字的“袖珍”史书,一卷挥洒自如的历史画卷……小小的我,真是一下子淹没在滔滔文化长河里,畅游了一次,又一次,爽快呀。当然,那时候小,也只是当故事听了,现在想起来,还真是很难得呢。
火柴盒,小小火柴盒,精巧美丽的的小小火花,珍藏着满满的向往,照亮了我小小童年,七彩斑斓,梦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