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星月】妈妈的纯手工(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星月】妈妈的纯手工(散文)


作者:淇水碧柳 进士,7211.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9发表时间:2024-05-11 06:33:38

不知不觉间,妈妈去世已经六年了。“妈妈”这个词像一根刺,不时刺激着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虽然写了几篇纪念妈妈的文字,可是对于生我养我的妈妈来说,还很不够。妈妈像一座宝藏,是永远也挖掘不尽的;妈妈像一片海洋,我的文章只是撷取她生命中的一朵浪花,一滴水珠。唯有记录下她曾经的点点滴滴,才能慰藉我对她的无尽思念。
   母爱是我们永远讴歌的主题,每个人的母亲都有很多让儿女们引以为傲之处,我的妈妈,她那一双巧手,让我永远难忘。
   妈妈出生于解放前,那个时候,农村的生活条件非常落后,老百姓的生活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自己种地,打粮食养活一家人吃喝;种棉花,做衣服为家人夏天挡热冬天御寒。那个时候,除了乡政府旁边有一个国营供销社,一个国营食堂,竟然没有一个卖东西的。就是村里,也不过是有一两个卖针头线脑和一些生活必需品的小卖部,人们的物质生活非常贫瘠。
   在实行承包责任制之前,村里的每户人家都过着紧巴巴的时光。夏天收了麦子,每户人家最多能分到一二百斤小麦,秋天也好不了多少,不过由于我们家乡属于丘陵,比较适宜耐旱的庄稼生长,所以秋天的收获比较多,我们可以分到玉米,红薯,柿子,大豆,棉花等等,不过蔬菜很少,常见的有白萝卜,胡萝卜,大葱,白菜比较很少,每年秋天,村里的老百姓还要去城里买一些白菜储存起来过冬。
   那么,如何把这些有限的粮食合理利用,就考验每户人家的主妇们了。
   妈妈跟所有的农村妇女一样,从小就练就了一身养家的本事。“民以食为天”,解决一家人吃的问题是头等大事。细粮少,那就吃粗粮,粗粮难吃,妈妈就发挥自己的才能,尽量把粗粮做的好吃点。比如:玉米面窝窝头,妈妈可以加点野菜做成咸味的玉米菜团子,加点糖精做成甜的,再放进去一点白面增加其粘性和口感,我们就能接受这种粗糙得拉嗓子的窝窝头了;还有菜饭,一天三顿喝菜粥谁都会烦,每到中午那顿饭,妈妈会擀一些面条放到菜饭里,饭熟后再熬半勺葱花油浇进去,稀松平常的菜饭顿时有了灵魂,变成了美味。红薯虽然好吃,可是红薯面窝窝头吃得多会反酸,妈妈就隔三差五给我们做红薯面饸饹吃,去邻居家找来饸饹床子,把刚蒸好的红薯面窝窝头放进去,使劲压,细软的红薯面饸饹就争先恐后地挤了出来,用蒜汁香油醋等调味,全家老少都很喜欢吃。缺少蔬菜,妈妈就四处挖野菜,春天去挖灰灰菜,面条菜,荠荠菜,野苋菜,夏天就去够洋槐花,槐叶,嫩杨树叶和桐树叶我们也吃过。这些野菜除了做菜粥,还可以做野菜疙酪,就是现在的蒸菜。趁槐树叶还嫩的时候多够一些晒干,留到冬天做菜饭吃。到了秋天,妈妈还会腌各种咸菜。比如,用白萝卜叶子做酸浆菜,就是把白萝卜叶子洗净,用开水焯一下,过凉水后晾干,然后一层白萝卜叶一层白萝卜丝放进小缸里,用桐树叶盖住,用石头压在上面,过一个月就可以吃了,做酸菜饭,炒酸菜都可以,非常美味;妈妈还会用白萝卜腌咸菜,白萝卜切条晒成半干,加进去盐、八角、花椒等调料放在小缸里,过段时间就可以吃了,吃的时候再加上醋和香油,吃起来“咯吱咯吱”响,我们称之为“咯吱”咸菜。“糠菜半年粮”,妈妈用自己的一双巧手让我们在那个贫瘠的年代从来没有饿过肚子。
   后来村里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大部分家庭可以一天三顿吃得起白面了,妈妈的厨艺更加精进了,我们饭桌上也更加丰富多彩,妈妈擀一手好面条,又细又长,非常筋道,配上自家种的嫩南瓜,炒上几个自家养的鸡下的蛋,再捣几瓣蒜,用醋和香油调成蒜汁,浇在面条上,顿时一碗美味的手擀面就大功告成了。除了擀面条,妈妈做的面点也很棒,馒头自不用说,包子,花卷,糖包都不在话下。妈妈烙的“锅盔”(发面饼)也很好吃,无论是甜的还是咸的,带馅的还是不带馅的,每个锅盔都是外焦里嫩,又喧又香,而且易于保存,放一个星期都不会坏。除了蒸,妈妈炸的手艺也不错,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妈妈会给我们炸糖糕和菜角,既让我们解了馋,还可以拿着去串亲戚。平时,妈妈只要闲了,就会给我们做水煎包,小油条,变着法子给我们改善生活。
   在我的印象中,我最难忘的是妈妈做的花馍。
   我们这儿时兴母亲给已出嫁的女儿“送羊”,我成家后,妈妈每年都会去给我送羊。每次看到妈妈送的花馍,我都不舍得吃。妈妈做的花馍有羊羔,刺猬,蛇等动物的样式,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每次送羊妈妈除了亲手把那个大羊在我的儿子脖子上戴上一戴,还特地交代我,要把她送的花馍分给邻居家的小孩子几个,说是让别家的孩子给我的孩子“咬灾”;第二次做花馍就是春节了,大年三十家家户户要祭祖神,供品很重要,每年的腊月二十六左右,就要开始准备蒸花糕了。
   我们这儿供奉需要两座花糕,花糕一般是五层,每一层都是由各种图案组成,图案上还要安上大红枣,寓意“早”、“高”。做花糕比较讲究,很考验人的手艺,发的面软了硬了都不好,软了成不了型,硬了又不好捏花。除了两座花糕,还要做两条面鱼,寓意是“年年有余”;一座枣山也是不可少的,再者就是各种小花糕,豆包,以及包子。每次过年蒸馍我们都是全家齐上阵,需要蒸上好几锅,蒸了这次馍,正月里基本上就不用再蒸馍了。在老家的时候,因为妈妈捏的图案漂亮,邻居大娘和大婶经常来找妈妈让她去帮忙,妈妈每次也是欣然答应,所以妈妈在村里很有人缘。
   在我上初中之前,我的衣服大部分是妈妈做的。
   分了棉花后,妈妈会把棉花晒干,等到忙过秋收之后把晒干的带籽棉花弹成松软的棉花,顺便还能榨一些棉清油。这些弹好的棉花,除了留一些给我们做棉衣和棉被外,剩下就要被加工成粗布了。
   加工粗布的步骤很繁琐。我们这儿把粗布叫“大布”,布料粗糙,但是透气性好,衣服或者被单时间越长用起来越舒适。首先,把松软的棉花用一根筷子和一个木头锅盖碾成又细又长的棉条,再用纺花车把棉条拉成棉线做成一个个纺锤;用拐子把纺锤上的棉线绕成一股股棉线,然后用颜料上色,用白面汤上浆,然后再用纺线车把棉线倒腾到络子上,第一步就好了。
   第二步就比较复杂了,把一个个缠上棉线的络子照着预定的图案按照一定的顺序摆好,在两棵树之间扯上一条系着很多铁圈的绳子,一个络子上的线穿过一个铁圈,开始“经线”,然后把经好的线团成一个大大的线球,再把线球一层层压在织布机的尾轴上,并让每一根线穿过织布机前面像琴弦一样的篦子里,第二步“上机”就算成功了。
   做了这两步,“万里长征”才算刚开头,在以后的日子里,妈妈除了做家务,一有空就坐在织布机上织布,每天我都是在“哐当哐当”的织布机声里睡下,每天早上又是被这“哐当哐当”的织布机声吵醒。妈妈的辛苦换来了我们身上的新棉衣,新棉裤,还有家里崭新的新被单,暖和的新被子。我和弟弟们成家时的新被子都是妈妈织出来的,现在还在用。每当看到这些妈妈的纯手工,一种亲切感油然而升,对妈妈的思念之情也不由得萦绕心头。
   我们穿的鞋子,也是妈妈亲手做的。说实话,织大布,做布鞋,步骤繁琐,费时费力,现在的人很少再去做了。可那时候卖衣服的少,人们收入低,只有自己做。家里的旧衣服,实在不能穿了就做成袼褙,裁成大小不一的鞋码,然后用麻搓成绳子,纳成千层底,再把各种形状样式的鞋面绱在一起,就成了一对布鞋。布鞋虽然不好看,但是透气性好,穿起来很舒服,特别是农民去地里干活,都习惯穿布鞋。
   我们有了孩子之后,妈妈又开始为孙辈们做衣服,斜襟棉袄,连脚裤,虎头鞋,小肚兜,特别是虎头鞋和肚兜上,还要绣上精美的花草和动物图案。尽管妈妈已年过半百,眼睛昏花,可是依旧乐此不疲,她把对儿孙的爱绣进了一针一线里,每当看到孩子们穿着自己做的新衣新裤,妈妈的脸上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妈妈的心灵手巧还表现在很多地方,我家搬到乡政府家属院后,妈妈又跟着邻居们学会了拉烩面,做西瓜酱,西红柿酱,辣椒酱等,妈妈把对我们的爱,倾注到了一饭一食间,每当我们吃着妈妈做的饭菜,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时,妈妈的脸上都会露出得意而满足的微笑。
   妈妈去了,也带走了她的纯手工,我也仅仅是学了她手艺的一些皮毛。每当看到妈妈留下的那些物品,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妈妈慈祥的面容,脑海里也回味着那属于妈妈特有的味道……

共 32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斯人已去,回忆绵长。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作者用文字祭奠母亲,慰藉自己对母亲的无尽思念。母亲去世六年了,可是她曾经的点点滴滴却清晰地印在作者脑海里,历历在目。母亲让人讴歌的地方有很多,作者在本文抓住母亲有一双巧手这个点来铺排文字,寄托思念之情。先说吃。妈妈会变着法儿把难以下咽的粗粮变成美味;妈妈擀得一首好面条,做的面点也很棒,还有做的花馍、花糕都栩栩如生……再说穿。从弹棉花到加工粗布到织布,妈妈都手到拈来。妈妈的辛苦换来了我们身上的新棉服,新被单、新被子。鞋子也是妈妈亲手做出来的。虽然步骤繁琐,费事费力,可妈妈乐在其中。后来又用一双巧手给孙辈们做虎头鞋,和小肚兜等绣有有精美图案的物件。妈妈的手巧还表现在很多方面,作者如数家珍地为我们展示妈妈的巧手,朴实的文字里蕴含着对妈妈无尽的爱与思念。一篇令人泪目的回忆性散文,致敬伟大的妈妈,让人产生共情。推荐赏读。【编辑:燕飞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11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飞舞        2024-05-11 06:41:30
  边读边流泪,为母亲的巧手,为深情的文字,也是羡慕碧柳曾经的拥有。可惜我的母亲去世得早,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我的记忆里搜寻不到。感谢碧柳的文字让我感受妈妈的美好。
当认真成为一种态度,生命便不会在虚无中度过。
回复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4-05-11 20:22:30
  感谢燕飞舞老师倾情编辑!拥有母爱是幸福的,对于缺少母爱的您来说真的很不幸。同时又庆幸我们也都是母亲,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世间最美好的母爱亲情!
2 楼        文友:燕飞舞        2024-05-11 06:44:45
  母亲是一个最幸福、最伟大的字眼。明天就是母亲节,祝福全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安康!
当认真成为一种态度,生命便不会在虚无中度过。
3 楼        文友:向往自由        2024-05-11 13:48:45
  思亲忆母,母爱绵绵,生活中无不体现出母爱的伟大,为你赞荐!
周卫平,笔名:向往自由,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全国各地已入会48家,作品入选诗词期刊杂志、入选百度搜索。
回复3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4-05-11 20:23:11
  感谢老师欣赏美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4 楼        文友:乡鹤        2024-05-11 19:24:50
  碧柳老师这篇充满母爱的散文,在字里行间散发出对母亲的追忆和思念,本文把母亲的一双巧手展现的淋漓尽致,回忆了母亲把粗粮变成了美味,让我们穿上精美的布鞋,还会制作虎头鞋、小肚兜等等,给我们带来的妈妈的味道和妈妈的温暖,所有的生活小细节,都汇成了妈妈那伟大的母爱,全文笔调娓娓动听,语言隽永,让我们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再次回味了母爱的博大和温馨!学习了!碧柳老师!
回复4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4-05-11 20:24:09
  感谢曹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您的每一条点评都让我很受感动,很受鼓舞。
5 楼        文友:江南柳烟        2024-05-11 20:19:58
  看完碧柳的这篇散文,我也想念母亲了,想念母亲做的美食…
回复5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4-05-11 20:25:16
  妈妈对我们的爱倾注在一饭一食间,她们不会说那些动听的话语,只是用行动诠释着母爱的含义。
6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4-05-12 10:51:20
  在过去的艰苦年月,勤俭节约的母亲为了一家人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母亲就练就了一身本领,会做各种美食,一家人衣服鞋子也是出自妈妈的巧手。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6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4-05-12 21:06:09
  谢谢彩蝶妹妹欣赏美评!我们的母亲都是英雄,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空。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