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朝花夕拾】噢,桃花,桃花

编辑推荐 【朝花夕拾】噢,桃花,桃花


作者:婉若清扬 童生,84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05发表时间:2010-04-01 08:41:46

不知道哪一天开始,桃花结了第一个花骨朵;也不知道哪一天开始,桃花开了第一朵。反正,等到我意识到的时候,春风已经旖旎的流连在一片片桃花林里了。
   桃花,也许是最世俗的花了。东南西北,到处都有它的身影,三株两株,开在房前屋后,掩映着人世间或悲或喜的生活;成片成林,开在紫陌阡野,让农人和诗人都感到欢喜和陶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桃花就开始与人们相伴。不知道第一个看见桃花的人是谁,也不知道第一棵被种在屋旁的桃花是哪一棵。总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也许星星知道,月亮知道,山川也知道,可是它们都静默无言。最初看见桃花的那一个人,也许还没有我们今天的语言,也许在初春的某一天,他拿着套子到山里去打猎,春风拂面,痒酥酥的,阳光暖洋洋的晒着,他下完了套子,抬起头来看看周围新生的各种植物的嫩苗,心里一阵欢喜。突然,山坳里一片灿烂的粉红色的花,云蒸霞蔚,比朝霞绚烂,比晚霞醉人,一阵微风吹过,飘飘洒洒,乱红如雨,片片花瓣落到小溪中追逐着流水飘向远方。他被眼前的美景镇住了,目瞪口呆,禁不住惊呼一声:“噢!”。这时,他下的套子套住了一只兔子,兔子带着套子挣扎着向那一片花树逃去,他有些慌乱的喊着:“逃!套!”他的同伴赶来了,以为他说的是那一片美丽的花,于是他也跟着惊喜的喊:“桃!桃!”,于是,桃就这么叫开了。
   直到两千多年前,中国才出现最早有记录的桃花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从那时候开始,桃花就离不开中国人的世俗生活,它总是和喜庆,婚嫁,美丽的姑娘联系到一起。他们把美丽的女孩子叫桃花女,形容女子长得美丽,叫做“艳若桃花”;他们喜欢给女孩子起名叫“阿桃”,“桃花”;他们把那种双眼皮明显,眼神迷离醉人的眼睛叫做“桃花眼”,春风流转在桃花眼的眉梢眼角,临去秋波一转,便是东风沉醉,这样的眼神,谁人能不沉溺呢?
   流传最广的桃花诗,莫过于崔护的这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很简单朴素的词句,描慕了一种最美的景致,表达着一种最美的情怀,流露着淡淡的惆怅和忧伤,让一个很普通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变成一个不老的传说。然而这样美丽的诗,落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只是成为每年三八节的活动口号:“庆三八,赏桃花,人面桃花相映红,让我们与春天相约桃花林”。每年的活动大致都如此,可我们依然乐此不疲。于是桃花无言,下自成蹊了。若不去赏桃花,便觉得辜负了春光,会落下一年的遗憾呢。若你没空去桃花林,那也没关系,桃花一开,农贸市场里,街边巷尾,到处都有挑着担子卖菜的乡村妇女,顺带一桶桃花叫卖。买菜的时候也买几枝桃花,养了胃,也养了眼,更滋养了被寒冬禁锢过的心灵。就算你买不到,只要你逛街,很多店铺都插着几枝桃花,有的桃花枝简直就是一棵小树似的,很让人艳羡。
   而最让人神往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致已是让人心旷神怡,而更让人艳羡的,是安宁和谐富足的生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成为人们心目中最理想的社会,最渴望的生活空间。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也许每个人心中的桃花源都不尽相同,但那一定是个能让我们的心宁静,愉悦,满足的地方。短短几百字的《桃花源记》,也因此千古流传。这让我更明白:好文章,不在乎长短。
   这些年看过的桃花不少,有单瓣的,有复瓣的,有粉红的,有深红的,有盆景,也有蔚然成林的。然而,我心中最美的桃花,依然是小时候回老家过年,祖父的屋后那一树粉红色,简简单单五个花瓣的桃花。初春的暖阳,晒得人酽酽的,一树桃花映着一片竹林,几只小小的蜜蜂嗡嗡的忙碌着。我欢喜的在桃花树下徘徊,不舍得离开,忍不住伸手就折了几枝。隔壁的阿婆看见了,可惜得什么似的:“啊哟,这得少结好多桃子呢!”我有些忐忑的偷眼看祖父,祖父却已洗净一只空酒瓶装满清水叫我拿花回去插了。如今,桃花依然每年如期而至,而祖父的坟已是芳草萋萋了。桃花再也落不到祖父的身上去。

共 16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三月伊始,桃花满树,作者由普通的桃花由今及古,在古人的笔下桃花或人或物,或思或魂,一种美好和自由的象征。 人面桃花相映红,用桃花衬人,以供相思。一篇桃花源记 , 更是自由和美好的象征。桃花,一朵,不少,一枝,正好,满树,极妙。 然正如作者所云,文不在长短,有魂则精其所在。我想桃花亦是如此。 正因这花魂的魅力才让古今世人极其喜爱。 粉粉娇面,素手欲折枝。有花堪为折,何与供相思。推荐!【凝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凝冰        2010-04-01 08:42:46
  三月伊始,桃花满树,作者由普通的桃花由今及古,在古人的笔下桃花或人或物,或思或魂,一种美好和自由的象征。 人面桃花相映红,用桃花衬人,以供相思。一篇桃花源记 , 更是自由和美好的象征。桃花,一朵,不少,一枝,正好,满树,极妙。 然正如作者所云,文不在长短,有魂则精其所在。我想桃花亦是如此。 正因这花魂的魅力才让古今世人极其喜爱。 粉粉娇娥面,素手欲折枝。有花堪为折,何与供相思。
只画烟云,不写春秋事。
2 楼        文友:chuyun1973        2010-04-01 12:01:13
  好文 行云流水 款款深情
湖南省常德市散文家协会、诗歌协会会员,桃源县作协理事,县书法家协会会员。语文教师。爱好写作交友。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