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跨越天堑,从张家寨经猫头崮到云台崮(散文)

精品 【天涯】跨越天堑,从张家寨经猫头崮到云台崮(散文)


作者:馨语馨愿 举人,5549.9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2发表时间:2024-05-19 11:54:40

【天涯】跨越天堑,从张家寨经猫头崮到云台崮(散文) 从蒙阴到岱崮,无数次凝望途经的那些叫得上名字和叫不上名字的崮山。总是渴望能爬上崮顶振臂一呼,与高天上的流云对话;与山下的村庄打招呼;与山巅的清风拥抱。今天当我们齐鲁寻崮行一行九人跨越天堑,登临张家寨、猫头崮和云台崮崮顶的时候,我切实体会了只手触摸云天的感觉。回味此行,留给我四个字:奇、秀、险、趣。
  
   坦荡如砥张家寨,寨门斑驳迎客来
  
   张家寨、猫头崮、云头崮处在同一条山脊上,呈东西走向,高处海拔600多米。位于蒙阴县岱崮镇板崮前村与野店镇东山村交界处,我们决定从北侧的小板崮前村处攀登。丁会长介绍张家寨崮顶说,其面积有20余亩,较为平坦,清末及民国初年为避时乱,附近张氏家族建寨于此而得名。
   另外,关于张家寨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上古时候天地人三界一片混乱,缺乏纲常秩序。天界的神仙聚集在一起商量要找一个人来统领三界,于是派太白金星来人间考察,最终来到风光秀丽,百姓和乐的张家寨,选中了张家寨寨主张有仁。因他性格随和、做事大度,有“张百忍”之称,于是度化他成仙,并允许他协夫人和七个女儿一起成仙,成为了三界的首领。
   听着美丽的传说,我们已经来到了小板崮前村,找地方停好车,我们在村民的指点下,踏上了登山的路。望着高入云端的张家寨,大家都信心满怀。开始的一段山路两旁是村民们养植的桃树、苹果树、栗子树等。再往上,山势变陡峭起来,路两旁取而代之的是茂密的马尾松林。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当我举起手机拍摄对面山峰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远处的崖壁竟呈一座天然的城堡图。而且相隔不远处还有被植被半掩的山洞。拉伸镜头看那城堡图,好个古堡兀立,还有一高一矮两扇城门,甚至还看得清有两个门鼻,李局说那里是海龙嘴。
   随着山路消失、地势更加陡峻、松林更加密集,我们艰难地探路前行,不一会就大汗淋漓。再坚持行走了一段,碰到一处稍微平整的松林,大家决定休息一会,坐在山石或者草墩上,分享着各自带来的甜瓜苹果等,补充一下水分和能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的行程才刚刚开始,不能久坐,于是又前行。无限风光在险峰,终于在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突破重重梯陡竖崖的羁绊,最终登上张家寨的寨顶。
   当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最后一只脚扯上张家寨寨顶的时候,我终于相信什么叫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当我们继续在一片松林中穿行时,我又发现了两块长在土里的石头颇似神龟,于是在此说笑研究一番。这时候,听见远处他们几个已经找到寨门了,我们赶紧跑过去看,但见残破斑驳的石头墙的寨门经过了岁月的风霜,大小不一的石块大多已经匍匐于地,有的隐于荒草间,却还有半截石墙威严屹立不倒,似在静静地诉说着往日寨中的故事,也似在等候百年之后我们的登临。站在仅存的半截石墙上,望着静静躺在地上的残石,再放眼远处那坦荡如砥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广阔的崮顶,我才确信这里确实能容纳很多人再次居住。走在黄荆密布,荒草萋萋的“寨子”里,看到不断入目的曾经住户房屋的遗存,我们不由地表演起“寨里寻亲”来,我们一边走,一边找“大舅”家、“三姨”家,甚至还表演了巧遇“大表哥”和“二表姐”,真是太有趣了。
   寻完亲继续前行,我们来到张家寨的南坡,这里是悬崖绝壁,视线很开阔,山下村庄、远处更远处的崮山、朱家坡水库等都赫然出现在眼前。不由得让人诗兴大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海子的诗歌《春暖花开》,“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没尽兴,伙伴们又吆喝前行,于是转回东西方向行走。
  
   跨越天堑登猫头,火焰壁嵌火焰洞
  
   在同伴的召唤声中前行,对面湖人就出现了一块峭立挺拔的巨石崖壁直插蓝天,那便是猫头崮了。猫头崮,因崮似猫头,西耸一石,极似猫耳,故得名。苏轼《题西林壁》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确实如此,我们立于张家寨观猫头崮,确实没有发现其猫头的形状。站在张家寨顶看猫头崮有点俯视的感觉,从张家寨到猫头崮之间隔着一道二三十米的天堑。站在张家寨崖边看眼前的猫头崮只是一块直上直下的巨石,森然屹立,直插云天。大家都忙着拍险峻的猫头崮,我却站在崖边,两股战战,不敢直视崖底。正在我惊叹大自然神奇创造的时候,只见腿快的丁会长不知啥时候已经登上了猫头崮,他站在猫头崮顶的一块方形石头上,正对着我们挥舞双手,风吹动了他的衣角,我仿佛能看清他的发丝也在微微颤动,我们一边提示他小心,一边都大声吆喝着“恨虎哦”(因为他做抖音经常发恨虎的视频),而同行的杨邪子老师正在飞他的无人机。
   看到丁会长已经登上险峻的猫头崮,在他的远程指引下,我们迂回着寻找走下张家寨登临猫头崮的路。真不知道前人是采用了如何的智慧才可以找到上下这么险峻陡崖的路。如果不是峭壁上长满了荆条,我想我们无论如何也徒手下不了那么陡峻的悬崖。很是奇怪抓着抱紧悬崖生长的荆条,踩着偶尔突出一点的崖壁石头,我们竟然不再畏惧悬崖的陡和险。我们时而蹲行,时而直立,时而弓行,时而爬行,终于下到张家寨的半山腰。在这里有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台,可以在此休息一下,顺便拍美照。一步上前细观此平台形状,竟然也是一块形状完美逼真的神龟石。再此休息片刻继续前行,发现原来刚才看到的猫头崮并非一块石头,而是一前一后相距二三米的、看起来互相重合直立的两块巨石。在两块巨石相邻的缝隙间,通过太阳光影的变换,晓丽姐给我拍了惊险而唯美的视频大片。
   拍完视频我们转到猫头崮的另一侧,想跟上会长的步伐登顶。结果发现猫头崮最大的这块石头其北面的岩石呈红色石英岩样貌,不同于其它面的白色石灰石状样貌。而且崖壁下端还有一个不深不浅的棚洞,就像是镶嵌在这面崖壁上。看到此情形,我不由得联想到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于是脱口而出:火焰山火焰洞。在这个洞前杨邪子老师又表演起了牛魔王,而且让我和晓丽姐当铁扇公主和玉面琵琶,谁又真的理会他呢?他还自导自演了祈雨法师,于洞中盘腿打坐,嘴里念叨着:“天灵灵,地灵灵,祈求上苍降点雨行不行?吾诚心祈求上苍垂怜百姓,即使淋湿了衣裳,也感念神仙福祉……”许是他的诚心感动了上苍,三天后还真的下了一场雨。不知道算不算他的功劳,我只能说“呵呵,算是巧合吧!”当我们要沿着会长登山的脚印攀登时,他却下来了,说不能上去,上面太窄也太险了,刮刮风就发抖,一个站不好怕摔下来,所以大家只能望猫头而兴叹一番作罢。于是又小心翼翼地沿着猫头崮山腰继续前行,再次回望猫头崮西侧,竟然发现这块神奇的山岩又变成了一位长着长胡须的古代智者形象。我赶忙拍照记录,然后向着云台崮继续进发。
  
   烈日当头云台崮,苍松遮阴就午餐
  
   从猫头崮到云台崮这段路虽然不是很险峻,却非常漫长。同行的吕义国老师很少跟随大家爬山,体力有些不支,又加上恐高,总是落在队伍后面,但是在嫂夫人和大家的鼓励支持下,依然坚持不掉队,不服输的大无畏精神坚持到最后。
   当我们经过了几番攀爬和歇息终于登上云台崮崮顶,再放眼平展的云台崮顶和四周的齐鲁风光,真有了凌云之感。云台崮,可不就是伸手可触摸云层的平台吗?打量云台崮顶植被,发现多为低矮的黄栌树,此时黄栌正处在花季,之前概不知道这种树也会开花,只见它的花穗如流苏,只是颜色是粉紫色的,而且它的花瓣呈细碎长羽毛状,就像在每一条树枝的梢头笼罩了一团漂亮的粉紫烟雾。我感觉它是比流苏花更像流苏且比流苏花更轻盈而卓约的花。只是它的美,被浓密的绿叶子夺走了不少。看到眼前那么多的黄栌树,不仅联想到秋天的云台崮该有多美啊,那些秋霜染红的叶子,会不会像一层红霞覆盖了整座崮顶呢?
   因为要找寻下山的路,所以我们向一侧缓坡走去,却见有好多已经荒废了的大块梯田,现在却被黄荆所占据。邪子老师说十多年前他来的时候,这些地块里还种着谷子。是啊,岂止是种谷子啊,也许还种过高粱呢。不是有一句俗语说:岱崮的高粱比山高。此说非虚,种在山顶上的高粱,可不是比山还高吗?再看这些荒芜了庄稼地,推测当年种谷子的老农可能老了,人上不来山了,也或许已经不在了吧?
   时值正午,烈日当头,我们想寻一处宽敞凉爽的地方午餐。这样的地方还真是难找,于是决定下山去寻那葱绿葱绿的栗子林就餐。说行就行,于是健壮如牛的帅哥风生水起兄在前面引路,我和晓丽姐、崮小风紧随其后,开始下山。说个实话,自打跟着队伍爬山,我就没走过这么陡还这么长的下山路,我们几个尚且走得精疲力尽,更何况是遥遥落后的吕老师呢?真是有点难为这位四体不勤的大作家了!
   这山路,就叫一个不能落脚,处处倾斜着,你得随时抓着荆条,还要防止流沙擦滑,滚着爬着,终于发现了一处能落脚的大松树底下,看看还能容纳我们这一队人马,于是等不到去山下的栗子林,我们决定在这个半山腰就餐。做了决定之后,我们几个一屁股坐下先休息几分钟,然后就近从手边剪断黄荆枝条,给每位队友做了餐筷,专候他们下来就开饭。和想象的一样,吕老师夫妇是最后下来的,也不知道他又是怎样手脚并用才下来的。我们早就摆好了饭菜,有的甚至早就忍不住要开吃了。他们俩还得休息一会,我们连说带笑地开始了劳累后最欢畅的进餐时间。虽然没有特别的山珍与海味,但是百家饭向来是最抢手最好吃的饭。这次崮小风带的可是颜色粉嫩粉嫩的火龙果煎饼,每个人分一个,打开一个由珍珠皮包裹着金灿黄的山鸡蛋摊在煎饼上,再把小咸菜、小葱花、嫩蒜薹、鲜虾皮啥的铺上,把煎饼卷成满满当当的卷,咬了一大口,再咬下一大口,大家吃得那叫一个香!吃完主食,还有水果和点心做辅食,这种大快朵颐的就餐方式,就连神仙也羡慕吧?
   吃完饭,大家的脚步又有些轻松了,继续下山。又走了很长一段陡峭蜿蜒的山路,终于到达了开始选定用餐的栗子林。看着栗子林幽静清凉的环境,我们又后悔早知道再坚持一会到此用餐就好了!于是又在栗子林的栗子树下休息,在树下有一种又软又长的一堆一堆生长的草,据说叫乌拉草,据说是东北的三件宝之一。在他们拉呱的间隙,我给其中的一个草堆编了四股的辫子,晓丽姐还贴心地找来小野花装饰,并且给我们拍了视频。你听听,视频中,杨老师又在那念叨“天灵灵,地灵灵,编个辫子行不行……”于是又是一场大笑,我窃想,这个杨“疯子”,他就不能正常一点吗?
   哈哈……写到这里,我忍不住又笑出了声!回味这次张家寨——猫头崮——云台崮之行,真是让人难忘啊!难忘崮的陡峭和险峻,难忘崮上风光的奇秀和旖旎,更难忘那回荡于苍茫崮群间的趣闻和乐事!
  

共 41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大手笔登崮采风美文,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记述了作者一行从张家寨经猫头崮到云台崮的登山过程。突出描写了三座崮的奇、秀、险,重点记述了登山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趣闻乐事。文章融记叙、写景和抒情于一体,在写景的同时,还穿插记叙每位登山者,使得他们的形象都有了立体的一面。另外还穿插了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等,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另外文章采用了三个小标题,使得文章内容提纲挈领,令人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也值得提倡和学习。亲爱的读者朋友,您想了解崮乡吗?您想了解崮乡的张家寨、猫头崮和云台崮吗?请您开始阅读吧!【编辑:栀子芬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19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24-05-19 12:50:08
  在游览中记,在游览后写。文章文笔流畅,读来如入境地。点赞!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回复1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24-05-19 14:23:00
  谢谢老师鼓励,继续努力!
2 楼        文友:栀子芬芳        2024-05-19 12:59:34
  风景这边独好。欣赏美文!
栀子芬芳
回复2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24-05-19 14:23:29
  谢谢栀子芬芳,一起努力!
3 楼        文友:明山秀水        2024-05-25 18:37:28
  拜读学习这一片片精品美文佳作,好像看见一位女徐霞客……
探索文学,谨为《呜咽的柳沟河》积蓄能量……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