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宁静】再谒孟良崮(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宁静】再谒孟良崮(散文)


作者:李旭 童生,80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5发表时间:2024-05-22 15:06:56
摘要:探析孟良崮精神对人生的意义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战役之一。上初中的时候,从同学那里借得一本小说《红日》,一口气读完,感动得热血沸腾。那时,我觉得《红日》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一部了不起的战史。后来观看电影《南征北战》,一眼又看出,这也是关于孟良崮战役的作品。正因为如此,孟良崮三个字便在心中扎了根,心生向往,心心念之,一晃就是几十年过去了。
   第一次拜谒孟良崮,算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我记得非常清楚,那天是十一国庆节的第二天。天刚下过雨,空气中弥漫着湿气,心情便有些压抑。纪念馆旁边的烈士墓群前,每一个镌刻着“无名烈士”的墓碑上都放着一支白色的菊花,共有2800多支。这些菊花在雨水的浸润下,已经失去了鲜活和挺拔,不过肃穆的意境还保留着,这是当地学生在国庆期间对这些英雄们的祭奠。
   从纪念馆向北望去,便可看到屹立在孟良崮主峰上的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三块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石与枪托、红墙筑成的纪念碑,就像一把利剑,直指苍穹。非常遗憾,那天爬到国民党张灵甫指挥部旧址时,我的腿就扭伤了,不能再向前行进。望着近在咫尺的纪念碑,却不能近其身,英雄们的伟岸精神也就不能在雄伟的纪念碑前感受,不论怎么说这都是一种遗憾。
   临别的时候,我对妻子说:“等下一次吧,下次一定爬到顶峰,站到纪念碑的下面!”心中虽然有此念头,但孟良崮离我家足足有500公里,虽不能说远在千里,但也不是说来就能来的。这个下一次,不会成为一个计划,只能算是一个缘分了。
   人生事异,世事无常。拜谒孟良崮之后的第二年,一场重病,将我送到了死亡的边缘,每一天都听着死神的脚步度过。在最绝望、最无奈的时候,孟良崮烈士墓群就会出现在脑子里,那里长眠着众多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来到这个世上做得唯一一件事就是通过参加战争来终止战争,完成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任务。为此,这些年轻人们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在死亡后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个人的名字虽然没有留下,但无数个没有留下姓名的烈士,便组成了一个雄壮的坟墓群体,一个为新生政权而战斗、而忘我、而不惜生命的群体,这便有了烈士陵园,有了我心中的震撼。
   我的意识中,这些年轻的小伙子是在诠释生命的意义:生命本无意义,为后人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好事,为后人开创新生活,生命就有了意义。
   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们也在诠释生死的意义:人的价值分为生存价值和死亡价值,两种价值具有相同的人生意义,在这些英雄那里,死亡的价值远远高于生存的价值,这何尝不是人生的意义!
   死亡,其实是一种价值的体现。这种理解对我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我震撼孟良崮英烈们的生死观,从中吸取了战胜疾病、抗拒死亡的精神和勇气。加之先进的医学科学,冥冥之中的善恶因果报应,感动了死神,放弃了对我的追逐,让我重新走进了生活,虽然这重症夺走了我运动的能力,但终究没有夺取我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并且还施与我不断做一些有益于后人好事的能力和机遇。
   缘分终于来了,今年的5月8日,我第二次来到孟良崮。而七十七年前的这个日子,正是孟良崮战役进入白热化的时候,也正是这些无名烈士们壮烈牺牲最多的时刻。这次来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向往。去往连云港本来是一天的路程,但在路过蒙阴时,我还是决定在蒙阴住一夜,以便再一次拜谒孟良崮。
   1947年3月,蒋介石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气势汹汹地扑向山东根据。陈毅司令员率华东野战军于5月上旬转至蒙阴、新泰、莱芜,拉开了孟良崮战役的帷幕。至5月16日下午,全歼敌人3.2万人,击毙国民党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我军士气,就像东升的红日,看到了解放全中国的曙光。
   今天天气格外的晴朗,以至于不单可以用阳光明媚来形容太阳的风采,而且还可以用阳光普照,春末夏初的光线究竟是柔和的,不论顺光还是逆光,影像的成像质量都很高,这就为“记忆”提供了绝好的条件。
   这一天,正赶上当地约三四百名高中生到烈士陵园进献花圈。同学们穿着统一的校服,整齐地排列在粟裕的墓丘前,两边是密密麻麻的无名烈士墓葬。我站在纪念馆的二层平台上,虔诚地倾听着老师的讲解,注视着学生们进献花圈的仪式,遥望着对面孟良崮顶峰上白色的纪念碑,心中竟然波涛汹涌。七十七年,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可以忽略不计,但在人生的岁月里,这已经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些高中生,和两侧墓葬中无名烈士们的年龄相仿,生活却截然不同,人生的幸福指数更是毫无可比之处。我在感慨人生,二十多岁就死去的,和二十多岁刚开始享受生活的不同时代的两群年轻人,在这一时间聚集到了一起,后一批给前一批鞠躬致敬,前一代心心念念传承的东西,后一代在千方百计地继承,赓续红色精神,其意义非凡。
   再次来到孟良崮山麓,我下决心一定要实现上次来临别时的心愿,徒步爬上孟良崮的最顶峰,看看张灵甫人生谢幕的山洞,瞻仰直刺云天的纪念碑,那上边镌刻着陈毅的诗篇。
   我实际上已经不具有攀登顶峰的能力,但我还是决计要攀登上去。同行的妻子和朋友为我捏着一把汗,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在失去两个肺叶,化疗后遗症还未完全消退的状态下,能否登到顶峰,他们存有疑问,更重要的是他们担心我的身体。这是一种牵挂,更是一种爱护。我告诉他们,让我试试,我觉得我行!
   《红日》的最后一章,有这样一段描写:“山头上的敌人还在绝望中作着最后的顽抗,他们用机枪、汤姆枪、卡宾枪、步枪、手枪、榴弹以及石块,向攀缘悬崖绝壁的勇士们慌乱地射击、投掷。勇士们像爬山虎一样,钉满了盘形的崮顶周围的崖壁,像炼钢炉里赤红的铁水一般,向上奔腾、冲击、翻滚……”
   我站在孟良崮的山麓,脑子里复原着这段描写的情境,受伤的战士依然能够冲锋,我的病为什么不能战胜,为什么不能在这和平和谐的气氛中,从容不迫地攀登一次呢!勇士们战胜的是敌人,而我要战胜自己!
   我终于攀登了上来。这一刻,我觉得自己年轻了很多,似乎和那些冲锋陷阵的勇士们一样,又回到了激情澎湃的年青时代!站到了“孟良崮战疫纪念碑”的下面,我看到了镌刻在碑身上的胡耀邦题写的“孟良崮战疫纪念碑”,看到了粟裕题写的“英雄孟良崮”,也看到了陈毅的诗词:
   “临沂蒙阴新泰,路转峰回石怪。
   一遍好风景,七十二崮堪爱。
   堪爱,堪爱,蒋军进攻必败。”
   站立在孟良崮的顶峰,望着叠嶂群峦,我深深感到,人在高峰面前永远是渺小的。
  
  
   2024.5.22
  

共 26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令人感动的散文。既为那些年轻勇士们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感动,也为作者在花甲之年、重病在身的状态下攀登顶峰、拜谒孟良崮的执念和坚毅所感动。什么叫传承?有的时候,传承或许看不见、摸不着,但那伟岸的精神、一个民族的气节,或许就在一个不经意间钻到心底,又或是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变得可见了,因为它在激励你!散文主题思想深刻,立意高远,以两次拜谒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为线索,激情饱满地讴歌了一场人民解放战争的壮丽,很好地诠释了敢于战胜一切敌人的红色精神。这篇散文成功之处,就在于结构布局相当巧妙,从儿时读《红日》自然过渡到孟良崮战役,由从第一次未能登顶,引出第二次拜谒孟良崮,整篇文章起起伏伏,引人注目。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把孟良崮战役的伟大精神与和平时期的生活乃至人生进行巧妙结合,既有对生命与死亡的哲思,又有自我战胜自我的感慨。因此,通篇文章读下来,不单还原了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还融合了当下的生活,使读者品味到传承的意义。“勇士们战胜的是敌人,而我要战胜自己!”这样的话语其实不仅仅适合于作者,于我们在伟大复兴路上同样适合,这就是精神的力量。美文共赏,力荐文友阅读。【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527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5-22 15:09:05
  一篇探析孟良崮战役与人生的散文,作者把孟良崮战役的伟大精神与和平时期的生活乃至人生进行巧妙结合,既有对生命与死亡的哲思,又有自我战胜自我的感慨。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1 楼        文友:李旭        2024-05-23 16:52:42
  谢谢老师选稿,谢谢编者按!您辛苦,谢谢!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5-22 15:09:56
  “勇士们战胜的是敌人,而我要战胜自己!”这样的话语其实不仅仅适合于作者,于我们在伟大复兴路上同样适合,这就是精神的力量。感谢李旭老师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5-23 11:39:26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