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实力写手】老黄牛(散文)

精品 【晓荷·实力写手】老黄牛(散文)


作者:李正亭 童生,518.2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2发表时间:2024-05-23 10:12:03
摘要:老黄牛胸怀大志,忍辱负重,永不懈怠,无私奉献的精神却在我的心里根深蒂固。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学着老黄牛老老实实不停地耕耘,不敢有丝毫懈怠。特别是遇到困难,想起家里老黄牛深陷泥沼,紧紧拉着缰绳拼命向前的样子,就禁不住热血沸腾,精神百倍。无数次失败无数次站起,我以倔强的“牛脾气”直面生活里的风风雨雨,不停地努力,努力,再努力。

我的老家在河南一个偏僻的小乡村。我们那儿的人,家家户户,祖祖辈辈靠种田为生。在没有养黄牛之前,我们那儿地里所有农活都是完全靠苦力。所以,养头黄牛依靠黄牛耕作,就成了当时各家各户必须具备的条件与追求。
   那时,我们家也养了头老黄牛。说是我们家的,倒不如说是替人代养。因为我们家的那头老黄牛,是村子里叔伯们合伙买的。他们轮流饲养,不善管理,把个黄牛喂得骨瘦嶙峋,病歪歪的根本干不了活。实在没有办法,才生生硬拉着父亲,不兑钱名誉上算个份子。负责喂养,管理老黄牛的日常。
   父亲忠厚老实,人缘又好。接到这个任务自然感恩感德。他把黄牛慢慢牵到家,拴到院子里一棵树上,就立即着手搭牛棚,砌石槽。初来乍到的老牛看着就像个骨头架子,浑身脏脏兮兮的。深陷的眼窝,站不稳的硕大身躯,眼巴巴地东瞅瞅西瞅瞅,一副畏畏缩缩的胆怯样,让人看了好生可怜。
   可勤快的父亲一点儿不嫌弃。他先用扫帚扫了几遍,再用篦子轻轻地把黄牛上上下下收拾得干干净净。接着,又在牛棚里撒了厚厚一层干土。等一切准备就绪,才小心翼翼地把黄牛“牵上槽”。
   麦桔,花生秧是黄牛的主食。为了让黄牛吃着方便好消化,每天天刚亮,父亲就会让哥早早起来帮着铡草。那锋利无比的铡刀,不知已经用了多少年。铁箍的铡床木槽,油光发亮的手柄,写满了岁月沧桑。每一次,父亲都蹲在铡床的木板上,双手掐住秸秆,用腿挡住,然后将秸秆往铡床里伸有一寸左右。哥哥眼疾手快,按着铡刀猛地用力往下一摁,整个秸秆齐刷刷地锄成了两截。如此反复,两人配合默契。不一会功夫,就铡了一大堆。我和姐姐也不敢闲着,帮着把铡好秸秆收进大箩筐,抬进牛棚。待一切收拾完了,父亲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又不停歇地把了“淘草缸”里拎满水,才正儿八经地开始喂牛。
   消瘦的黄牛就拴在支着石槽的木柱上,又宽又深的条形石槽,是请村子里石匠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凿成的。父亲先掐几把铡好的麦桔和花生秧,放在淘水缸里用淘水捞子(淘草工具)淘上几遍,然后放进石槽,撒上几把麦麸子和少许食盐。还未不等到到拿拌草棍拌匀,老黄牛就开始大口大口慢慢地咀嚼起来。喂了一阵子秸秆,父亲估计着黄牛吃得差不多了。就端来满满一盆水让牛喝。老黄牛至始至终不挑不捡,低着头慢慢地吃着,喝着。一直把水喝完,把石槽里的草料舔得干干净净,才低沉而粗厉地出了一声长气,用温和感恩的目光不停地看着父亲。
   父亲自然明白黄牛的意思,他把黄牛牵到院落里,拴到提前栽的木柱上,然后拿扫帚一遍一遍细细地给黄牛清扫身子。性格温和的老黄牛安静地站在那里,金黄色的牛毛,已渐渐被父亲捋顺得油光发亮,在清晨的阳光下更显得沉稳而老练。
   就这样一天一天,在父亲的精心管理与饲养下,没用多久,老黄牛就焕然一新。走向了蓄积力量,长肉长膘的全新过程中。
   不单单是父亲,我们全家人都把黄牛看得很金贵。每当阴天下雨,我们一家人就会躲在牛棚里。娘一边帮着父亲喂牛,一边跟我们讲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娘说:“牛郎命苦啊!天天与老牛相依为命。有幸和偷下凡的织女结成了夫妻。三年后生下一男一女,却被王母知道后强行拆散。为了让牛郎与织女团聚,老牛竟让牛郎杀了自己,身披牛皮,腿绑牛脚前去相会……”听得姐姐,妹妹几个,感动得稀里哗啦直掉泪!想一想舍身仗义的老牛,我们就更加喜欢亲近老黄牛了,一有空闲,就到地里割青草让黄牛吃。我们把新鲜的青草,在水里淘了再淘,拿箩筐盛着放在老牛的近旁。每一次,看着老黄牛大口大口吃得津津有味,我们心里就甭提多高兴了。
   渐渐的,老牛的身体状态恢复了,身上也慢慢长出膘来。它站在宽敞干净的院子里,看上去精神了许多。而恰恰这个时候,农忙的季节也人们的议论中说来就来了。
   那时候的父亲老实,不爱说话。每次忙时总帮着叔伯们先用黄牛去耕种,自己则暗暗地给黄牛加草加料。唯恐关键的时候黄牛体力不支,让自己在邻人面前丢了脸面,下不了台。他常给我们说:“你叔伯们不是不会喂牛,是真心想帮咱家一把!咱可不能忘了人家呀!”“做人要跟老牛学,厚厚道道,别天天净整些花里胡哨没用的。‘一分厚道一分福,谦退一分是涵养。’但凡不容人不容事的(人),这辈子肯定没啥大出息!”听得我姊妹几个,都默默记在心里,一辈子都不敢忘却。
   常言说:“春耕一分浅,秋耕一分深。”一年中,利用黄牛劳作最为频繁的就是春耕与秋耕了。为了保留充足的水分便于播种,春耕相对较浅,轻微松土,用不着出大力,受大累,黄牛耕作起来也比较轻松。但到了秋耕,土地干燥,杂草丛生,一垄垄秋茬尚未清除,再加上需要深耕细作。所以,每年秋耕最为忙禄的日子,也是老黄牛最为劳累的时候。
   当然。到了秋耕季节,父亲也不敢有丝毫大意。他提前榨了几袋豆饼,每天都加班加点看护饲喂老牛。他时时刻刻检查草料,细细观察老牛吃得是否顺畅……当委婉悠扬的秋蝉声,唤起了人们的繁忙。无论是田间,地头,到处可见一片忙禄耕耘的景象时,我们家也跟着全体动员:捡草的,施肥的,各司其职,帮着父亲套着黄牛忙里忙外。记得小时候跟着父亲去犁地,驮车上驮着犁子耙。父亲把牛梭子套在牛脖子上,让牛拉着驮车,慢慢来到地头。然后把驮车放到一边,换上犁铧。一声吆喝,老牛便蹦紧疆绳,奋力向前。顿时,翻开的泥土,一条巨蟒滚动似的,在身后纷纷松动。三遭地五遭地犁下来,老牛已“呼哧呼哧”气喘吁吁,脖子两侧的皮毛,也被汗水㓎得湿透。特别是遇上秋茬密的,老牛更是拼命。蹄子深深陷进泥土,脖子里青筋暴出老高,仍然低着头不停地使劲向前拉。
   父亲心疼老牛,几遭地耕下来,父亲便在地头让老牛歇一会。自己点上一支烟,边抽边跟说:“看,咱家黄牛多实在!耕地尽心尽力,有多大劲使多大劲,以后做人做事都要跟老牛学,踏踏实实,啥事就容易多了。”
   我听后忍不住过去轻轻地扶摸着老牛,才发现它浑身湿漉漉有些烫手。老牛很温顺,又通人性,见我过来和它亲近不停地用舌头轻轻舔我。前方还有许多地未耕,老牛却遇事不慌,处事不乱。偶尔用尾巴扫下身上苍蝇,胸有成竹一般静静地站着。它很忠诚,父亲天天喂它。它听父亲的口令与指挥,它仿佛渐渐习惯了,在父亲的吆喝声中低着头默默地干活。仅仅一袋烟的功夫,就又和父亲一起,缓缓踏上征程,继续耕作。
   不知不觉,幕落黄昏。夕阳的余辉已洒满宁静的田野。来不及沐浴夕阳的余辉,来不及享受宁静的田野。憨厚老实的老黄牛,喘着粗气像是感慨时光荏苒,不敢稍稍休息更不敢有丝毫懈怠。一天的农活刚刚结束,就已抬腿踏向归途。
   还是那个院落,还是那个石槽,老黄牛只有站在属于自己的牛棚下,才有时间细细品尝岁月,咀嚼日子的艰辛。每每此时。父亲总是一边给它加草加料,一边找个凳了坐在一旁默默地抽烟。烟雾缭绕,寂寞无边。老黄牛轻轻看了父亲一眼,开始慢慢吃草。它好像无怨无悔,边吃草边思考生命存在的全部意义。
   秋天的乡村夜深人静,星辰满天。简陋的牛棚有门无窗,微风乍凉,吃饱的老牛安静卧在地上,不停地反刍着胃里的食物。它暗暗消化劳累,积蓄力量。准备迎接和挑战更为艰难的明天。
   第二天依旧早早醒来,早早吃草,早出晚归继续耕作。整整一个秋季,老黄牛每天都拖着疲惫的身躯坚强地行走在田间地头。当一块块田地被深耕细作耙得平平整整,当一片片荒地又恢复了勃勃生机。深秋的夕阳轻轻拂过院落,昔日已经膘肥力壮的老黄牛,好像一夜之间,又消瘦了许多……
   后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广与普及,老黄牛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老黄牛胸怀大志,忍辱负重,永不懈怠,无私奉献的精神却在我的心里根深蒂固。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学着老黄牛老老实实不停地耕耘,不敢有丝毫懈怠。特别是遇到困难,想起家里老黄牛深陷泥沼,紧紧拉着缰绳拼命向前的样子,就禁不住热血沸腾,精神百倍。无数次失败无数次站起,我以倔强的“牛脾气”直面生活里的风风雨雨,不停地努力,努力,再努力。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不知不觉,“光虚度,岁月空添。”恍然已白少年头。但愿余生,俯首去做一头老黄牛。一步一步,踏过荒芜草地,在广袤无垠的田野里,为你,为他,为繁华人间,默默地,翻耕一垄田地。
  

共 32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耕耘岁月终无悔,但求丰收满仓囤”。对于农人来说,要过上好日子,就要种好庄稼,而种好庄稼,必得要有一头好耕牛。牛靠人养,人借牛力。牛和农人成了伙伴,牛也是农人家中的一员,宝爱得很。老师的笔下,深情地叙写了自己家养的那头老黄牛。老黄牛是几家人合伙买来的,轮流饲养,但人心都是自私的,“众人的老子没人管”,所以,老黄牛养得瘦骨嶙峋,不能干活。于是,大家选择了忠厚老实的父亲喂养。父亲一心一意尽自己的所能喂养老黄牛,而且全家人围绕老黄牛而“侍奉”。铡草,淘草,垫圈,加料,基至梳毛,无微不至。如遇雨天,一家人在牛棚子里听母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讲牛的奉献精神,牛是通人性的。一家人把这头老黄牛当孩子一样的爱惜。老黄牛也没有辜负一家人的期待,春种秋耕,不遗余力,无怨无悔。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迅猛发展,老黄牛也退出了旧式农耕文明的历史舞台。但是老黄牛那种忍辱负重,永不懈怠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作者,自己要像老黄牛一样,不虚度时光,耕云种月,发挥余热,锲而不舍地“耕耘”下去,“为繁华人间,默默地翻耕一垄田地”。文章饱含真情,有感而发,语言朴实,抒发了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很好的一篇佳作,感谢老师赐稿晓荷,期待老师的更多精彩。佳作荐赏。【晓荷编辑:一路顺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24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路顺风        2024-05-23 10:14:39
  老师文笔清秀,语言朴实,表达感情真挚。创作辛苦,问好,祝安!
2 楼        文友:李正亭        2024-05-23 10:36:21
  谢谢一路顺风老师的精彩按编,留言,评论,问好老师!
3 楼        文友:范明秀        2024-05-23 10:58:37
  老黄牛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感动,像极了父亲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品质。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拜读老师的文章,我想起来自己的父亲。您的父亲也是千千万万老农民的写照。我们有义务用朴实的语言记录他们,用感恩的心想他们。
4 楼        文友:李正亭        2024-05-23 11:09:09
  不知是年龄大了还是老糊涂了,再加上自己不善手机操作,这阵子写文总有错别字和错句。这其间,没少麻烦何叶老师,在此特别感谢!
   可仔细想想,写文终应为社团负责,为读者负责。发现错文错字,及时改正,还是应该的。希望老师见谅!更希望自己通过学习,尽可能少犯错,不犯错。
5 楼        文友:李正亭        2024-05-23 12:11:25
  谢谢范明秀老师来访,留评,问好老师!
6 楼        文友:何叶        2024-05-24 19:56:05
  李老师文笔朴实,书写自然。佳作点赞!精品点赞!
何叶
7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5-24 20:08:51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8 楼        文友:一路顺风        2024-05-24 20:11:36
  祝贺李老师的美文加精!
9 楼        文友:李正亭        2024-05-24 20:16:18
  感谢何叶老师的鼓励与支持,问好老师!
   很惭愧,这几次在市场一边忙一边写,错了好几次,麻烦何叶老师修改,很不好意思。文字加精,对我来说更多的是督促和责任,愿与老师们学习,不停向前。
10 楼        文友:李正亭        2024-05-24 20:33:01
  感谢小雨老师来访,留言,问好老师!
共 17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