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窗外的风景(散文)

精品 【金文】窗外的风景(散文)


作者:笑君 举人,3634.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5发表时间:2024-05-23 11:03:51
摘要: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说:“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内的人想逃出来。”这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思考。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说:“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内的人想逃出来。”这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思考。
   仲春时节,阳光明媚,天清气爽,正准备着去山里呼吸几天纯净的氧呢!不料,太太旧疾重犯,只能住院治疗。真的,事与愿违哟!
   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有规模有档次,豪华敞亮。我们住在9楼,即便不是太高,依旧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优势。
   缕缕清风,从东南一线吹来,撩动着婆娑的绿树,捎带着轻柔的柳絮,像是表演给人看似的,既有动感又很悠闲。太阳不知是什么时候升起的,空间莽莽苍苍,仿佛有雾,却又什么都能看见。天底是蓝色的,一簇簇白云想要遮盖些东西,却又无法掩饰天的高阔与豁达。倒是那连绵不绝,跌宕起伏的高楼,以突兀之姿,以夸张之形,以守拙之势……或割据一方,或连带称雄,或坐地为廓,使得一个区域,甚至更广阔的地方,都有了峥嵘与豪迈的氛围。
   高铁就在不足200米之处,还是高悬在半空之中的。一桥飞架,璀璨如虹,逶迤若龙。一天24小时,来来去去的动车,不停留,不间断。道两边,是安装了隔音墙的,而动车飞驰的声音,依旧在耳畔萦绕。每一列车,都是一股强劲的风,都似一波汹涌的浪涛,都有着猜不透的故事。
   稍远些的地方,一左一右,两道高架桥,如同两条大河,穿云截雾,跨楼越巷,直扑远方而去,滚动的不仅是车流人流,更是时代发展那永不停息的潮流。
   一座水族馆,几座公园,几所学校,几家银行,还有数不清的住宅小区……都与医院相邻而居,城市的元素,城市的格局,城市的……应有尽有,既古老又现代,既沧桑又辉煌。
   病房里很温馨,长长的走廊,一门挨着一门的病房,温柔的灯光,和蔼的医生,热情的护士,融洽的病友……然而,与窗外的世界相比,医院只是一个狭小的空间,更是一个让人不能不来,又无时不想逃离的地方。人在这里,可以坐着,可以站着,可以躺着,可以走动,也可以踏步跳跃,却又有着不能越雷池一步的羁绊。这种羁绊,既有医患之间的约束,更多的则是患者与家属心中所寄予的期待。一层玻璃窗户,薄如纸张,却似一道隔离的闸;一副木门,能开能闭,运转自如,却又如同一块淬过火的钢板,结实得不可以开一个细微的口子。病人,是画地为牢的囚徒。我这无病的人呢?倒是自己将自己桎梏其中了。
   我的故乡,就在古城的西南一隅。自然的小村落,一条小河擦着村头而过,四周还有好几个村子,相连成为一片。可惜了,没有公路,水上也不能行船,对10里外的镇子,只能仰望;对50里之遥的古城,也就只有向往加叹息了。一个孤独的存在,仿佛是都市角落里的一粒尘埃,纷繁复杂的喧嚣与躁动,与我那小村子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
   少年的我,常常会站在村头向着东方眺望,目光所及之处,便是古城西门外大蜀山的山顶。山顶上显现着两座山峰,一高一矮。矮的山峰上,什么都没有,只是黑郁郁的一片。高的山峰上,有电视台的发射塔,塔尖似乎要刺破青天。就在发射塔的下面,有一座小楼,白色的墙壁,墨色的背景,非常明显,尤其是在傍晚夕阳的照耀之下,更加清晰醒目。
   问题是,我能看见它,它却看不见我。
   我便呆呆地看着,看着……我知道,越过了大蜀山,就是古城。古城里,高楼大厦有多少,著名的大钟楼钟声能传播多远?宽阔的柏油公路有多少,尤其是长江路到底有多长?穿梭着前进的大汽车小汽车有多少,江淮汽车都卖到哪里去了?等等,都是我想知道的!
   我挥了挥双臂,幻想着能变成一双翅膀,上下一扇,双脚一蹬,并可以腾空而起,跨过稻田,越过麦地,淌过河流沟渠……
   一眨眼,梦醒了,我已然在古城里生活了几十年。
   我在逍遥津里寻觅过年少的梦想,我也在包公祠里思索过人生,我还……
   待在医院里,眼前看到最多的,还是病友蹒跚的脚步;耳畔回响最清晰的,也还是医生的提醒与叮嘱……吃,无法吃得下;睡,根本睡不着……
   这是第几天的清晨?又是医生查房的时刻了。主任是位女士,50岁左右的年纪,一头短发,一件合体的白大褂,举手投足,无不透着端庄与智慧。只见她随手接过主治医生递上来的病历夹子,一边翻看着病历,一边笑嘻嘻地说:“手术很成功,恢复得也不错,再观察一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瞬间,犹如一阵春风拂来,把埋在我心里的阴霾吹散了。我的双眼紧盯着她的脸,这张脸,圆圆的,五官精致,笑靥如花。嘿!就如同昨天朋友来探望时送的那一束花,那么的清丽,那么的柔美,那么的温馨,那么的亲切。
   顿时,我倒想起了不久前再一次地登上大蜀上,遥望故乡的情景来了。大蜀山已然是古城之内的山了,而我的故乡还在古城之外。但是,故乡在城市发展,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村子为了江淮大运河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村子拆了,村子的原址,成为运河边的一处公园。故乡的亲人们,在阵阵的鞭炮声中住进了政府统一建设的住宅小区。故乡移位了,乡亲们却在一夜之间甩掉了祖祖辈辈都不曾放下的农民帽子,成为古城居民的一员了。
   我站在大蜀山的最高峰,看故乡不是太清晰,却能感受到,那是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美丽之所在。
   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名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所指向的,又岂止是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哟。
   我在医院里,我也在城市里,我更是在我的中国里!
   (原创首发)
   2024年5月9日写于合肥某医院

共 21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笑君老师的散文《窗外的风景》写意深厚,立意新颖。语言清新,韵味十足。每个段落,每个句子,都有值得玩味的内涵。医院,“只是一个狭小的空间,更是一个让人不能不来,又无时不想逃离的地方”,“病人,是画地为牢的囚徒”,陪护的家属,也将自己“桎梏其中”。散文的妙处在于:将窗户内的病床、病人、医护一语带过,却另辟新径,写窗外的风景。桎梏中的作者,眼前一亮,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鸟瞰之豪,故乡的沧桑之美、古城的年代美、高铁的现代美、动车的飞驰美、大蜀山的雄伟美。窗内的风景因为那位圆脸女主任而温馨、欢快,“手术成功,回复不错,很快就可以出院了!”一切因心情好转而变美:五官精致、笑靥如花的美女医生,清丽柔美、温馨亲切如那束花。笑君老师,文学功底深厚,驾驭文字能力极强,文笔精彩动人,一篇耐读耐看的美文佳作,值得品尝,建议推荐精品。【金文编辑 晚池荷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23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池荷韵        2024-05-23 11:58:28
  一篇不可多得的叙事散文,情景交融,目不暇接;写人叙事,浑然一体;行文流畅,插叙倒叙;窗内窗外,景美人美。塑造人物,形象丰满,仁心医者,值得学习。百忙之中,写文说事,向笑君老师学习致敬!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 楼        文友:晚池荷韵        2024-05-23 12:04:39
  笑君老师的文风自然纯真,行云流水般的语言,给人轻松温馨之感。陪护病人期间,不忘给社团投稿,向可敬的笑君老师敬茶!祝您太太早日康复。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5-23 12:44:20
  精美文章,内涵丰富,值得细品
4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5-23 12:45:36
  感谢晚池荷韵老师,致敬晚池荷韵老师尽职尽责,敬业编辑
5 楼        文友:人在楼上        2024-05-23 14:30:07
  登高望远,心旷神怡。如果在医院临窗远望,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笑君老师大手笔,在病房高处,眺望城市,感慨岁月,感悟生活。文章大气,给予启发。
6 楼        文友:笑君        2024-05-23 15:23:09
  晚池社长用心了。用心读,用心体会,用心写编语,可谓精彩之至。谢谢了!!!!!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7 楼        文友:笑君        2024-05-23 15:25:27
  人在医院里,心情是不一样的。看风景,风景不一定美。看人,人都有些异样。只有换一个角度,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才可以适应那里的环境。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8 楼        文友:笑君        2024-05-23 15:26:33
  谢谢金启社长的及时跟进,便给予了极高的鼓励。谢谢了!!!!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9 楼        文友:笑君        2024-05-23 15:28:06
  谢谢人在楼上文友的关注与鼓励。下午好!!!!!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10 楼        文友:晚池荷韵        2024-05-24 13:14:44
  恭喜笑君老师此篇散文初审获精,可喜可贺!期待更多精彩。谢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