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唐老师激励我重拾旧好(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唐老师激励我重拾旧好(随笔) ——兼及文学写作的非大众化批判


作者:霹雳树 白丁,9.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29发表时间:2024-05-24 06:16:45
摘要:关于文学写作的非大众化批判

【看点】唐老师激励我重拾旧好(随笔) 唐慧琴老师:
   你知道我读你的《日头日头照着我》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吗?你是第一个把协神话(当然,我这里说的是你作品中所运用的方言、俗语,而非全部)推向文坛的人。的确,像赵本山把辽宁铁岭话推向文艺舞台一样,你把与其说是河北新乐话不如说是协神话推向了文坛。我边读边啧啧称赞。你好朴实,好接地气啊!或者说,你的路子好正,基本功好扎实啊!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中国文学,多元共生。但那些魔幻,荒诞,无主题,混沌美学,通常涉及奇幻元素、不可思议的情节、离奇的人物和破碎的时间线,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也因人而异,开放、多义不说之类的“圈内”技法,往往委实把老百姓整了个一头雾水。有的作品艰深晦涩,味同嚼蜡,你既感受不到“阳春”的和煦,也看不到“白雪”的净美,节奏缓慢跟小品《又说那话》中李静扮演的墨迹姐似的——“又说那话”。你又气又急,恨不得自己打自己两巴掌。它把你读得泪眼巴叉,哈气连天,读着读着就睡着了,比安眠药还管事。作者吃着老百姓的粒粒皆辛苦,反过来为难老百姓。老百姓“看不懂”,搞这个的也有说“看不懂”。炫技?炫学?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难怪署名舒心在其《王安忆:写作就是进入一种命运》中有说,“王安忆透露,上世纪90年代初自己还年轻,也喜欢实验性的写作,‘有点儿喜欢炫技,好像怎么样难倒读者,成了我要完成的任务一样’“⑴奇怪的是,我们个别评论家,一面说着“难懂”,一面却煞有介事地在那里为赋新词强说愁,给出同样天书一般的评论。相比之下,老百姓更希望读到的还是那些清新晓畅优美隽永鼓舞人心的作品。不要小看我们的小小老百姓吧。诗词写作也一样,老百姓可能不懂什么格律平仄,也讲不出什么高深的文学理论,但他们知道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比那些烧脑的诗词好看,他们钦佩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磅礴大气;他们同样知道臧克家的《有的人》比那些屎尿屁诗好看,他们深谙“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人生哲理。他们最清楚谁是“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谁是“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经典文学都是“破圈”的“⑵“一个作家“破圈”了,是在文学圈之外有了影响“⑶。“文学从来不以传播信息为主观目的,而是要传递思想情感。文学作品能够激起读者的共鸣,是因为审美情感上的共鸣“⑷因此说,文学创作如果不为大众服务,不去教育人鼓舞人,不能陶冶思想,陶冶情操,使人从中得到美的享受,那么文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又在哪里?就跟现在的某些相声似的,相声演员不去真正的体验生活,到人民群众中去学习语言,汲取营养,包袱平庸,却自我感觉良好。两个人站在台上,啰哩啰嗦,啰哩啰嗦,本来不笑,它愣是靠着相互对骂来捅你的胳肢窝,要么就是直接向观众要掌声,无聊至极。观众呢,反正拍巴掌不下本,拍两下就拍两下,不会拍瞎拍吧。你说那些相关责任人也是,全国各地那么多生动活泼,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真正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的现代的艺术精品,它咋会没有呢?它咋上不去呢?我国现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一个地方出一个(不行两个)节目,够一台春晚了不?年年老一套,换汤不换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老百姓能说好吗?可不是,扯远了,接着说正题。无庸置疑,你扎实的文学基本功,一是来自于闵镇村50年对你的养育,二是你对大量优秀作品的研读,三是你的天资聪颖和勤奋。着实令我这个老文学爱好者殊难望你项背。我们说“会着容易好着难”,“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凭借着自己的文学天分,加上后天的刻苦努力,以至于最难能可贵的是,当你拿起笔来,真正投入写作,你诉诸笔端的完全是你自己的真实劳动和厚积薄发。这和那些投机取巧,东拼西凑,把别人的劳动成果据为已有,搞文字搬家,靠洗稿出名之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最近这些天,因为疫情,在家钻着没事,天天玩手机之余,我偶然在微信群看到一篇微小说,还没有题目,但构思挺好。它拨弄了我的某根神经。后来我想,看看咱们新乐搞文学的现在都谁活跃着呢?(在这之前,我听说过你的名字,也听说过你在文学创作方面成绩斐然)。我在网上这搜那搜,翻箱倒柜,越搜越多,最先看到的是你的一个讲话稿,紧接着是你的中国作协会员个人简介,小说,照片,视频,电视剧拍摄等等,都搜出来了。
   我是八十年代初,琢磨过也就是三两年文学吧。后来迫于生计和工作巨细等多方面原因也就无暇顾及了。九十年代初,我离职学习两年,其间写了两下。再后来主要是因为文学的边缘化、商业化等原因就又不去想它了。真正把文学当回事,满打满算我也就三五年时间吧。看到你的事迹后,我想,要不和你沟通沟通?作为协神老乡,你不可能不理我(虽然我俩从没有任何交集,你对我也没有好坏印象),但是我相信,你作为知名作家,肯定不会靠道听途说来肯定或否定一个人的。
   这不,我就斗胆和你联系上了。
   我已年近古稀,但一个人的爱好往往是伴其一生的事。为了使自己的有生之年过得充实,就再跟着我们新乐的文学大咖们打个胡混儿吧。
   如有冒犯,诚望海涵。谢谢!
   二零二一年农历正月初二后有改
   (唐慧琴,河北石家庄新乐市协神乡闵镇村人,中国作协会员,新任石家庄市作协主席)
   注释:
   ⑴中国作家网,来源:北京日报。舒心《王安忆:写作就是进入一种命运》。
   ⑵⑶⑷中国作家网,来源:文艺报。评论家何平、桫椤、李音《共话文学“破圈”的可能与文学边界的拓展》。⑵李音⑶⑷桫椤。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共 22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学批评写得好啊!至少是道出了我们老百姓想说而说不出口的那些话。毛泽东主席当年就曾说过,文学要为无产阶级大众服务。可是现在呢?我们很多号称为“作家”的写手们“有点儿喜欢炫技,好像怎么样难倒读者,成了他们要完成的任务一样”。这是深入骨子里的批评,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那个意思。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4-05-24 06:19:47
  文学批评就得入木三分地批评,不要一味地吹捧。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