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齐鲁】泰山登顶,一览天下(散文)
几次攀登泰山,都因为没有算好时间,错过了欣赏沿途风景的时机,所以倍加遗憾。一次是晚上爬上泰山,夜里黑咕隆咚,上山的路上什么也没有看到,下山的时候,已经筋疲力竭,所以坐了索道。第二次是陪同得了脑血栓留下后遗症的小舅,只能坐索道上去。
这次,我不想再留遗憾,计算好了时间,从早晨四点出发,开始了我的第三次泰山登顶计划。初春的早晨,天还是有点黑,可徒步攀登的人却很多。他们扶老携幼,有的背着背包,有的拄着拐杖,向着泰山进发。
攀登泰山主要有四条线路,一条是红门;一条是天外天;另外两条是东御道和桃花峪。我是从红门开始的,因为头两次是在天外天,那里坐车到中天门,然后可以坐索道。但红门却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能徒步,而且还是历代帝王封禅的必经之路。这条路上到处都有历史古迹,人文景观,泰山石刻。所以在去之前,我就计划周密,绝不浪费时间。
至于泰山脚下的岱庙,岱宗坊,我前几次已经参观过了,就不再啰嗦,直接在红门宫走起。红门宫前面是一天门牌坊,也算是泰山的脚下的第一道门。红门宫分为东西两院,分别供奉弥勒佛和碧霞元君。院内苍松翠柏,古色古香。其中有几棵几人合抱的苍天古槐,看树上挂着的牌子上的说明才知道,原来这几棵古槐,是武则天当年和唐玄宗泰山封禅时所栽。院内碑文林立,到处都是古代文人墨客,和历朝官员的题字篆刻,让人留恋欣赏思索。
从红门拾阶而上,沿途看到了孔子登临处、脑海里浮现出两千年前的一天,孔子带领自己的学生,在此处驻足的情景。观赏了万仙楼,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三宫庙、斗母宫,欣赏回马岭上的碑文等。我就这样一边观赏沿途风景,一边欣赏观摩那些名胜古迹,感叹那些巧夺天工的建筑和碑林石刻。想象在几百年前几千年前,这些文人墨客,是不是和我一样,对这座中华神山,充满了无限的感叹和遐想。在激情满怀中,灵感突显,奋笔疾书,留下这些苍劲雄厚,意境深远的墨宝,为我们后人观瞻。
到了中天门的时候,天色大亮。我有些累了,便坐在一个小摊旁,要了一碗馄饨,边吃边看那雄伟壮丽的山峦,到处苍松翠柏,弥漫着这座古老山脉的神迷色彩。我的心情是激动的,也对泰山充满了敬畏之情。这么多的人文景观,是多少古往今来的人们,向往的神圣之地啊。不身临其境,是不会懂得泰山的雄伟和宽广,更感受不到它的真正魅力。
走在云步桥上,脚下的浓雾弥漫,就像在云中散步,让人不禁飘飘欲仙。我想起了《西游记》中的画面,嫦娥在瑶池里跳舞,那迷离的云雾缭绕,不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吗?我眼中仿佛看到了一群仙女,在云雾中姗姗飘舞,小桥流水,时隐时现,这情景,无以言表。正在出神,被后边的人推了一下,方才从迷幻中醒来。山路虽然不是很窄,但游人逐渐增多,于是,我站立的地方就阻挡了她们的步伐。我赶紧往上走,听到后边几位女士的笑声。
走了一段时间,前边的游人又都缓慢起来。原来,有一位漂亮的小姐姐,在为她的旅游团员们在讲解。我们的前方,紧靠悬崖的地方,有一棵古老的松树,树冠奇特,树干斑驳。在听到介绍下,我才知道,这棵松树,曾经为秦始皇遮风挡雨过。“那是在他泰山封禅的时候,走到这个地方,天空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山雨泥石滚滚,眼看就要把秦始皇冲下悬崖。秦始皇情急之下,看到了这课树冠厚实宽大的巨松,双手抱住树干,才得以安全。事后,秦始皇感大松树护驾有功,封巨松为五大夫官衔,保留至今。”松树旁边有座五松亭,停旁是乾隆御制《颂五大夫松》摩崖石刻。
离开五大夫松,路过朝阳洞,就到了著名的十八盘。十八盘,是徒步登泰山的最险要的一段。放眼望去,那些阶梯,如同悬在天上,让人眼晕。石阶共有一千六百余级。两边的山崖峭壁如同利剑,插向天际。加上陡峭狭窄的石阶,真如天梯一样,悬在半空,让小胆的人胆战心惊。这里也是游人如织的地方,艰难的攀爬,迟滞了人们的速度,加上山路狭窄,所以人们就只能慢慢挪动。
由于十八盘太陡峭,台阶又直,每登上一步,都要小心翼翼,非常吃力。一般人登上几十级台阶,就会汗流浃背,不得不坐下休息。就这样,人们爬一段,就休息一段,腰酸腿疼,简直就是往上一步一步,一级一级地挪。这时候,就是靠毅力和信仰了,因为有的老人就能攀登上去,而且很少休息。小伙子开始还能小跑,后来越来越慢,最后累的直喘,坐下就不想起来。我也是,爬到一半的时候,腿像灌了铅,一步也不想抬。此时穿的羽绒服,就像一袋子重物,汗水湿透了内衣。于是,我和很多人那样,干脆扒下来,放进背包背着。觉得背包那样的沉重,后悔穿的那么厚,带的吃喝东西太多。
攀过十八盘,山路豁然开朗,石阶宽敞了许多,斜度也不再那样陡峭。两边的山崖之上,就有更多的古迹石刻。心情便更加舒展。脚步便变得轻松,攀爬的速度逐渐加快。过了升仙坊,就看到了雄壮的南天门。过了南天门,就到了天街,也就是俗话说的天上人间。玉皇顶,是泰山最高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到来时的崎岖山路,和泰安市的全景。泰山顶上,有很多值得看得地方。那些庙宇道观里的古代绘画,雕刻,书法,都会让人赞叹不已。这里是艺术的天堂,是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其历史价值,艺术高度,都是让人叹为观止。那些寺庙道观,古色古香,和里边的一切佛教道教文化,都能让人深陷其中,仿佛穿越到古代的时期。
此时觉得很冷,赶紧穿上羽绒服。没有想到泰山顶上气温这么低。很多人因为没有带厚衣服,冻得瑟瑟发抖,只好租了一件大衣披上。那些精明的店铺老板,都有很多大衣出租,既有客观的收入,又能帮助那些没有准备厚衣服的人。泰山顶上,温度要比山下低很多,而且天气莫测,开始还是艳阳高照,却会突然阴云密布,风雪交加。我不再嫌弃我的羽绒服的沉重,欣喜自己的先见之明,因为我头几次就是准备不足,吃过亏。
泰山上的石刻,碑文,则是最具有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意义的。秦始皇封禅,李斯的珍贵碑文遗迹、唐玄宗的封神泰山摩崖石刻《纪泰山铭》、武则天的无字碑等等,都让人驻足,陷入沉思。泰山封禅,是古代帝王最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因为只有在泰山顶上与天沟通,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间真君。这些石刻集艺术与美学于一身,更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为我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典范。巍巍泰山,传承五千年的精神象征意义,正可谓,泰山稳则江山稳。
泰山极顶上,俯瞰天下,脚下的山川百越,尽收眼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古人的千古名句,只有亲临泰山极顶,才能真正的体会。也许每一位登上泰山极顶的人,心中都会激情澎湃,豪情万丈。此时,半山腰突然升起团团的云雾,然后越聚越多,形成了一片云海。一座座山峰,就像漂浮在云海中的仙岛,美轮美奂,让人仿佛置身仙境,欲飘欲仙。此时,让我想起八仙过海的情景,不就是现在的这样迷幻吗?仙山,云海,苍松,庙宇,都是那样的神秘莫测。我此时已经词穷,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的感受,这就是无以言表的壮美景观吧。
登顶泰山,可以激发人们心中的激情,可以让人产生无比的豪情。我想,那些古代文人墨客,此时的心境和我一样吧,才会写出那么多的美文佳作,雕刻在石壁上,流芳百世,让我们后人瞻仰。那些古代帝王将相,更有我们所不能的魄力,他们登上泰山极顶,与天相通,与地相容。豪情万丈中,头顶的苍穹,脚下的大地,在云山雾海中,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