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春】岁月深处麦香浓(散文)

精品 【齐鲁.春】岁月深处麦香浓(散文)


作者:老树听风 秀才,1427.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2发表时间:2024-06-02 07:11:02

微微的风儿,轻轻拂过蔚蓝的天空,太阳拿出季节该有的温度,洒脱地抛给大地。鲁北平原千里沃野上的麦田,不断冒着汩汩诱人的清香。热情的阳光下,随着风儿的逗弄,麦田晃悠着饱满的脑袋,不停地搔首弄姿。麦浪一波接着一波,麦香也越来越浓郁。越接近芒种,小麦成熟就越快,每一个中午都有明显变化。俗话说,麦熟一晌,蚕老一时。布谷鸟的叫声格外紧密,从早到晚,不厌其烦地喊着:快收!快收!麻雀们欢快地唱着歌,成群结队地在麦田与树梢之间来回跳跃。
   看着微微泛黄的麦田,我俯身撸下一穗麦子,放到手心里搓一搓,吹一吹,新鲜的麦粒胖嘟嘟地呈现眼前,甚是诱人。我抬手,仰脖,麦粒全部入口,细细咀嚼,麦香味齿间流淌。
   “你怎么偷人家的麦子吃啊?”一声嗔笑着地质问打断了我的美味。回头,地邻大叔和大婶老两口正笑眯眯地瞅着,我急忙向二老打招呼。
   “原来是领导来视察了呀,”好久不见,大叔还是爱开玩笑,“幸亏,现在都机械化了,咱村地少,一天就可以过完麦秋。要是跟以前那样,你也不放假,不得累坏俺侄子。”
   是啊,现在麦收,收割机收麦子直接出麦粒,拉到粮食商家那里直接卖掉,揣着一沓红色的毛爷爷回家,轻松愉悦。播种机随后下地,播种、施肥两不误,一阵轰隆,静等玉米苗出土。打上封地药,就算基本完活。不像以前那样,一切都靠双手。尤其是麦收时节,抢收抢种,误了农时,就是一家人半年的收成。想想那日子,人人都得扒三层皮。手工割完麦子,还得一个人撅着屁股挖窝,一个人紧跟其后放种子,还得用脚一个窝一个窝地掩埋种子,最后还必须踩一下,防止风干。
   为了玉米苗长势好,还得用沉重的镢倒麦茬,实际上是一镢一镢地把土地翻个遍。双手的血泡,一个挨着一个,也不能停止,因为玉米生长迫在眉睫。倒完麦茬,荒草一波跟着一波疯狂旺盛,拼着命与柔嫩的玉米苗争抢贫瘠的土地那点儿可怜的营养。这时候,就得马不停蹄地除草。牲口拉着耘锄,一人牵牲口,一人扶耘锄,一遍又一遍地耘地,玉米苗根处的就用手拔。随着野草旺长,庄稼地里,没完没了的活,绳索一样牢牢拴着每个土地上的人。
   风催麦动千层浪,汗滴锄镰谷满仓。那年月,现在想来,过麦收简直是玩命。开始割麦子的凌晨,我在睡梦中被推起来,睡眼惺忪地披着小薄棉袄,揉着眼睛跟着父母去出门。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路上的人们行色匆匆。更想不到的是,有人已经割了半截地,也不知道是不是一夜没睡。地头还有水壶、馒头,咸鸡蛋和大蒜。
   “割多少了?”
   “一块地了。”
   “哎呦,真麻利,俺才开镰呢。”
   “不慌,才芒种。”
   “不慌可不行,麦子熟了,酥到地里,今年的收成可就完了。”
   “也是,快割啊。”
   几句简短的对话过后,镰刀与麦秸联合演奏着“唰唰唰”的乐曲。一把麦子,被镰刀利索地剥离地面,又被抓着脑袋拧了一圈,打结成绳,摁倒地上,瞬间变成两臂长的绳子。一把又一把的麦子被匍匐到上面,麦绳两头被抓起来再次一拧,随手一立,一个结结实实的麦捆子,威武地站在麦茬林立的田野上,体型严整,不苟言笑,凛凛然一个责任感极强的卫兵。任由装车,卸车,扔,砸,麦捆子服从命令似的,绝不像取经路上的猪八戒,动辄就散伙。即使到了麦场,遇到铡刀,脑袋没了,也不会散开。当然,这手艺只属于父母那样割麦子的高手,像我这样的菜鸟,麦绳也拧不了。
   我最擅长坐在麦场中间,牵着牛绳,拿着长鞭,隔三差五地吆喝着老黄牛。老黄牛戴着捂眼布,不慌不忙地拉着笨重的石轴慢悠悠地转圈,与心急如焚的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吗?不是的,老牛是最勤劳忠实的,它与主人有着同样的心情,只是自己能力有限而已。要不然,它怎么会一天都不休息呢。随着圈数的增加,火球一样的太阳火辣辣地挂在头顶,逼迫得麦秸越来越亮,越来越细腻。我的水瓶子早已备好,里边还放了一些麦粒,已经被泡得圆鼓鼓的了。
   我戴着斗笠,坐在中间,喝着水,咀嚼着偶尔溜进嘴里的麦粒,任由老黄牛自己转圈。母亲用木槎来回翻动着麦秸,见麦粒掉得差不多了,就让老牛退场。我们一家人,木槎、推把、扬锨、扫帚等工具统统上场。启场,抖搂麦秸,打垛,堆麦粒,这个环节,老少都没有闲着的,放下耙子就是扫帚。
   很快,一个圆形的麦秸垛靠边而立,一个圆锥形的麦堆,出现在麦场中央。父亲赤着脚,拿起小簸箕,站在麦堆旁。我拿着木锨,面对麦堆,站在父亲身侧,锄起一锨,倒进父亲的小簸箕里,随着父亲的双手一扬,胖乎乎的麦粒撒着欢儿跑到了拿着扫帚的母亲面前。她早已拭目以待,快速地扫出麦穗余头,姐姐拿着筢子,顺着母亲扫帚尖,把出多余的杂物拉到一旁,只剩下圆滚滚的麦粒儿。随着,我上锨速度的加快,父亲双手的律动也增快,夕阳的柔光里,一条长长的麦岭出现了。
   金色的光芒,笼罩着每一粒麦子,像个高兴的孩子搂着心爱的玩具。装满麦粒的袋子,连同我的小短腿儿,也被拉得老长。我再次抓起一把麦子,放进我的水瓶里,水也跟着闪闪发光起来。我边喝水,边咀嚼麦粒,满嘴香甜,仿佛都是夕阳柔光里的甜蜜。
   夜晚,镰刀与磨刀石说着潇洒地拉着一天的见闻,我带着浑身酸痛和疲惫,进入了梦乡。父亲卖了粮食,给我交了学费,我又可以背着母亲做的粗布书包去上学了。我蹦跳着,高兴得笑声,惊醒了黑夜。母亲已经备好了一天的水和食物,又该去割麦子了。
   那时,很穷,很苦,很忙,也很累。但那时,也很富有。朴实的麦田,勤劳的收麦场,还有那每天近在咫尺、沁人肺腑的麦香,都是我一生最充实的丰腴。流失的岁月无影无踪,但那些麦收时节的细枝末节,早已静静地刀削斧凿在心灵深处。
  

共 22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过麦秋,是我们北方农民的最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时候要抢收抢种,不然突然变天,下一场大雨,半年的收成将化为泡影。人们要赶在雨季到来之前,抢收麦子,再赶紧种上玉米,这样才能心安,踏实。但在机械化还没有普及的那时候,过麦秋是农民最累的一个时期。起早贪黑,烈日炎炎,人们靠双手,一把把,一刀刀,收割小麦,那种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机械化的普及,那种男女老少齐上阵,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逐渐被淡忘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尘封在记忆的深处,被刻上了时代的印记。作者以微电影的形式,再现了那个时代下集体劳动的场景,耙场、压场,割麦、打腰子、打麦捆子,压麦、扬场、堆麦、撮麦子、垛麦秸垛,犹如一张张岁月名片,传神的动作,朴实的语言,严谨的结构,场景刻画入微,情节饱满动人,人物对白充满无限向往,强化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点,突出了时代背景和当时广大农民的心声。全文如行云流水,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跃然纸上,感叹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文章用倒叙的描写手法,循序渐进,像一场电影的播放,既有热闹场面,又有艺术效果,为我们展现出那些紧张,热烈,心酸的画面。文章情感真挚,落笔有神,舒紧有度,值得学习!中国的农民,是非常勤劳的,也是最朴实的,在作者的笔下,让我们看到了过去麦收时的精彩场面,更加理解了那时候的艰苦不易。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作者一家人那时候的其乐融融,虽然劳累,生活艰苦,但他们却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了积极地态度。岁月流走,时光在不断摧残着容颜,亲人不在,物是人非,只有这的麦香,却依然留在了脑海,伴随着岁月,越久越香,这是文章的重点。一篇佳作暖文,倾情推荐!【编辑:成敏】【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02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成敏        2024-06-02 07:18:37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作者一家人那时候的其乐融融,虽然劳累,生活艰苦,但他们却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了积极地态度,这是文章的重点。一篇佳作暖文,倾情推荐!
回复1 楼        文友:老树听风        2024-06-02 11:54:22
  感谢社长支持与推荐!遥祝安好吉祥!
2 楼        文友:成敏        2024-06-02 07:21:12
  非常不错的一篇佳作,让我们仿佛回到了过去的那个年代,心里充满了心酸,却也能荡起幸福,久违的画面,久违的麦秋!感谢老师赐稿,问好遥握!
3 楼        文友:秦雨阳        2024-06-02 08:17:42
  麦收时节村庄田间是最忙碌最快乐的时光。散文写得风趣流畅有滋味,作者老树先生文笔真老道。收成好,虽很辛苦,又很幸福。交罢学费,可以背书包上学啦。人生就是劳动着快乐着。好文,点赞。
一支笔曝光昨日泥香,几篇文絮叨无我烟雨
回复3 楼        文友:老树听风        2024-06-02 11:56:25
  感谢老师谬赞与鼓励!农村广阔的天地历练了我们一代人的坚强不屈的意志,每每行走乡间,总有一股力量让我提笔描绘过往和现在。
4 楼        文友:老树听风        2024-06-02 11:53:53
  感谢社长共鸣与精彩绝伦的编按!农村的苦与乐都在晨起夕落的经历中成长,并化作无形的力量努力守护着那片越来越少的贫瘠之地。岁月爱的长,也沉淀的香,所有汗水终究是醉了流年,所有浮华终是过眼云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踏实面对,砥砺向前。
5 楼        文友:万重山        2024-06-03 10:24:47
  作品描述了一家人麦收时节收麦播种的情景。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幸福是干出来的。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6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4-06-05 17:20:01
  伴随着作者生动的文笔,我又回到了往昔,回到了那些割麦子耩棒子的朴实岁月。内心被作品,深深打动着。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