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浪花】鹊桥同心(传奇小说)

精品 【江山·根与魂】【浪花】鹊桥同心(传奇小说)


作者:美蓉 秀才,238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53发表时间:2024-06-05 15:57:40

在洨河两岸至今还有许多废弃的石料,堆垒在绿草丛中。当年建桥时,那红火热闹的场面,口口传承着,一直流传到今天。
   建桥的第二年,过完正月十五,工地准时开工,李春从家里也早早赶过来。他准备住到客店里,不想打扰赵员外家,觉得过意不去。李春让店小二找来了赵东阳,商量开工的事宜。就在晚上,赵员外便把他喊了过去,家丁帮他把行李挑到原住处,继续住在赵家。赵员外传来话,这样方便吃住商量事情,不必多心。
   正月十七正式开工,建桥工地上鞭炮齐鸣,彩旗飘扬,几位乡绅齐聚工地,视察开工情况。民工缺不缺,石料有没有丢失损坏短缺情况,工匠们到齐了没有?李春陪着这些乡绅们,视察建桥选址挖基,夯础立石,桥堍造型。每块石头都按尺寸打造好,工匠们精心计算,仔细施工,基础都用花岗岩。这些巨大的石块,每块有一千多斤,立起它们,准确地安放到位置上,一百多人捆绑着大长绳索,衬起圆木滚动,撬棍撬动,一起使力。石匠们站在四面,喊着号子,挥着小旗,指挥落定,这是千钧之重,丝毫不可大意的任务。完成一项任务,民夫们汗湿衣服,头上冒着热气,就像洗了冬水浴一样。
   李春回忆起去年冬天运大石料的经过,几百斤的十块可以肩挑车推,上千斤的石块如何运送,是个烧脑筋的问题。赵州是平原地带,附近没有石料厂,只能到最近的太行山东侧开采,在井陉县瑶山区一带,距离赵州建桥工地有一百多公里。运送几块都是个难题,何况是这样大的用量,人挑不行,车拉不动。李春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个好办法,挖开一条简道,然后用水漫灌,冬天结冰后从冰道上推拉,最终解决了运送大石料的问题,而且节约了大量人工。
   今天工地上施工,依然是集思广益,发挥所有人的智慧,他们运用杠杆儿和圆木滚动做龙舟,推动大石料,翘起滚板一头,起立石柱石墩,达到借力省力的效果。
   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传奇的故事,有劳动者的智慧,有集体的出奇制胜,有李春的神机妙算,在省工省料的前提下,他们创造着一个个奇迹。这些故事被人们传颂着,四乡八邻的人们,每天讲述这里的神话,给它披上神秘的色彩。甚至传说神仙半夜到来,帮助工匠们把大石运来,把大石严丝合缝地立起,还有八仙也参与了施工。
   李春的智慧和才能被神话了,走在赵州的大街上,立刻就有人围观、跟踪。
   “这就是工匠李春呀?听说他是神仙变的?”
   “和人长得一样呀!不过眉眼有神韵,和我们是不同。”
   “据说他有神力,能把巨石轻松玩转。”
   李春办完事儿匆匆离开,让人跟踪像看傻子似的,特别别扭。这些话也传到了赵娇倩的耳朵里,她听到后激动着,神往着。现在安下心来,在绣楼里用心做针线,但也隔三差五到工地转转,工伤事故少了,可她又关心起人们的吃住穿衣问题。他向父亲建议开一个做衣坊,修鞋店,专门为这些工地上的民工赶制、缝补衣服鞋袜,编织草鞋。因为她看到这些民工,总是破衣烂衫,破布鞋、烂草鞋、赤脚、裹着几块破布,真是不成体统。做衣坊,修鞋店成立起来,店里也招收女工,为了建这座大桥,真是全民动员,赵州几乎没有闲人了。
   有关李春的神奇故事,赵小姐听的太多了,可她知道李春是实实在在的人,不是神仙,每天就住在她家,有时还在一块儿吃饭。她的心里越来越放不下这个人,每天关心着造桥大业的进展,也关心着李春的吃喝穿衣。总是怕他饿了,衣服磨破了,下雨天湿了,冬天冷了,已经给李大哥做了好几件衣服了。
   有一天他去给李大哥送一件夹袄。初春的天气还是乍暖还寒的,李大哥穿得薄,总说干活不冷,那件半新的薄棉袄,大概怕磨破了,常见在家里放着。娇倩用了几个白天,做起了一件很结实的粗布夹袄,想他常年和石头打交道,很快会磨烂,细心地把袖口肘部肩部,多加了一层,用细密的针线纳实。看到李春下雨天没出工,偷偷地去他房间送衣,连丫鬟小翠都不让跟着。李春最怕小姐来他房间,她一来就紧张,都三十多岁的老男人了,脸会倏地红了。站起来不知该让小姐坐,还是该陪小姐站着,局促不安。
   小姐想和他多拉拉话,看到他这个样子,不忍心让他难受,放下衣服,便直奔主题:“李大哥多穿些,别冻着,磨破了再做一件,不打紧。你缺什么只管说,我会帮你备齐,不要客气。”李春嗫嚅着:“小姐,用不着,我自己会买,不劳你费心,实在不敢当。”小姐逃一样地走了,回房后心跳不止,不知把该说的话说完没有。做贼心虚,还得躲着小翠探究的眼神,心里忐忑半天,又牵挂半天。
   没有不透风的墙,小姐的行为,老爷太太已有所耳闻。太太和老爷密谋,希望给小姐早点儿找一个成龙快婿,有门当户对的人家,嫁出去为好,别弄出什么传言。赵老爷却不以为然,怕什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儿到了出阁的年龄,李春也是单身一个,而且这样杰出的工匠,也不是随手就可以抓一把。他那敬业精神,那杰出的智慧才干,早就让赵员外心仪不已。这就是成龙快婿,不比纨绔子弟强?而且经历过感情挫折,这样的人又重情重义,不会三妻四妾,移情别恋。如果女儿愿意,我觉得不会辱没门庭。
   “可同处一门,男女之事传出去不好,你也得想个法子呀。”太太考虑的周全,这确实是个问题。
   “嗯,”赵员外幽幽地说,“我也考虑到了,不过咱家女儿,也不是轻佻女子,有分寸的。李春通过这一年多的观察,也是个正人君子,绝不会出什么差池。”
   夫妻俩的谈话,总是在夜深人静之时,外人听不到,他们考虑仔细,为女儿的终身大事正在密谋操心。
   李春整天埋头于建桥,没有非分之想,单单建桥大事,就已让他力不从心了,那还敢分心其他事情。建桥中每天都有新问题,不是缺人手,就是不能按预期完工,缺钱缺粮倒是用不着他操心,可有时也会让人心不稳。施工的质量问题,在他心目中是头等大事,他事必躬亲,工匠们量好的尺寸,有时候他还要抽查,重新丈量。工匠不理解,觉得又不是造精密器物,也不是捏金川银,用得着那么精细吗?都是垒些大石头,有些缝隙也无所谓的。
   李春给他们讲解卯榫的作用,大桥石块间锚固锁贴牵拉的原理,告诉他们精准制造的重要性,会直接对应到大桥的成败和耐久年代。所以我们的一锤一钎,关系着上万两银子的最终结果,是大家劳动的血汗成就,不能对不起赵州民众,对不起我们的身后名誉。
   时间在一天天地流逝,郊外的花儿开了,山上的树木葱茏,娇倩没有心事踏青寻柳,她一心在建桥工地上。作为赵府的千金小姐,自从学艺回府,提亲的接连不断,都快踏破门槛,可小姐一个也没看上,都是一口回绝。开始太太老爷上心,可拗不过女儿,都没有成功,后来老爷发现了奇巧,干脆不让媒人上门。只等着小姐的千里姻缘自然生成,便一心赴在建桥上,把女儿的婚事放置一边,对外人说,女儿要找个武功精高的夫婿,很难低就。
   工匠们都是通过一锤一钎,手工打造,每一天累得胳膊酸痛,举不起大锤,也只能凿出几块石料。石料巨大,每一锤打上去只是一个白点儿,按尺寸严格一锤一锤敲打,这真是天文数字的作业量。都是愚公移山的精神,来不得丝毫轻松取巧。从早到晚,叮叮当当凿石的声音,简直就是当年洨河上一曲动人的仙乐,从天上传到人间,从山野传回坊前,人们习惯了听到这样铿锵优美的音乐。男人们一有闲暇,就跑到工地上帮忙,抡圆锤子,出一气大汗,凿出几块石料,便心满意足,觉得造桥大业中有他们的功绩,不虚人生。
   春去秋来,寒暑往复,一年又过去了,只立起来几根桥柱,桥堍部分完工,大桥只初具模型。李春一年之中只能回一次家,赵梓昆也心疼李春,和太太商量,决定成全他们,让他们喜结良缘,把女儿嫁给他。然后一起回家过年,照顾孩子,过完年把孩子接来,也是自己的外孙,何乐而不为呢?太太也表示赞同。
   晚上赵员外把李春叫到客厅,询问了一些家乡情况,便对他说:“我家小女娇倩你也了解,今年十八岁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想把她许配给你,你意下如何?”李春猛一听很吃惊,赶紧摆手:“使不得,使不得,员外大人,我是个丧妻之人,小姐是千金之躯,何况我还是整天和石头打交道的粗人,怎么能与小姐般配?使不得,使不得。”李春说这些话时,把脸都急红了。
   赵员外却不急不慌,他和颜悦色地说:“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小女对李匠师有情有义。她也不是闺阁中的女子,不讲究什么读书斯文,倒是喜欢行侠仗义,救民水火!你的为人事业符合她的理想。”
   李春十分感慨为难:“虽然员外十分器重李春,可那也太委屈小姐了。李春是个粗人,虽然读过几年私塾,初识字文,怎么敢和员外家的门庭攀比?”
   “哎,那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你们情投意合。我也喜欢你这后生,我和夫人意见已定,没别的出入,年前就给你们把事儿办了,你们也好一起回趟家乡。”李春激动万分地望着赵员外,再说不出话来。
   那头太太也走进了小姐的绣房,看到小姐正在做粗大衣服,母亲没有深究,小姐敏捷地藏起,迎侯母亲。
   母亲便说:“女儿大了,心也大了,自己有主见了。”小姐羞惭得不敢抬头。
   母亲赶紧引出正题,深情地问女儿:“你到底要找个什么人家?今天给娘透个底。”
   女儿羞答答地说:“我要找就找一个像李春大哥那样的人。”
   “和李春大哥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母亲一本正经的神态。
   “母亲不要取笑女儿。”娇俏感到羞愧难当,娇滴滴地说,可声音低得像蚊子叫,一边双手绞绕着帕子。
   母亲不依不饶,假装蠢笨,继续追问:“李春大哥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没长着三头六臂呀。”
   “就是有能力,受人尊敬,在世上还能立一番功绩,为民造福,救民苦难的人!”
   “哦,哦,是这样的人。那你是同意李春给我们做成龙快婿了?”
   娇倩羞红了脸,扭捏着没有说话,抿着嘴笑,头低得都不敢抬起来。最后娇声说:“父母大人为女儿做主。”
   这不,一桩天作姻缘就玉成了,既然双方都没说的,那就找个媒婆提亲,择日成亲吧。
   这喜事儿要是办起来,那是一个顺风顺水,媒婆提亲后就可以择日送聘礼。李春从赵家搬到了客店,也好安排仪式,总不能做个上门女婿。李春把自己拿到的工钱交给赵冬阳,让他询问赵员外的管家,买什么东西自己安排,聘礼也不会多么厚重。下聘礼后吃了一顿酒席,请来了全乡的乡绅工匠头领,热闹了一天。大家都敬李春酒,把李春喝得云天雾地,不知身在何处,根本找不到北。很快赵家置办起了嫁妆,陪嫁更是现成的,多拿银子就行,择了一个大吉大利的好日子,便嫁女成亲了。
   这一日红红火火,喜气盈门,鞭炮响彻晴空,喜字贴满门媚,红灯笼挂满庭院,赵府上上下下红福满庭,彩色耀目,好不奢华豪气,贵意满堂。
   拜堂三日后,他们搬回了员外家苑,给他们另辟一个院落,成家立业,择日回乡拜祖。李春看着自己娇美的妻子,十分感激,觉得小姐支持自己的建桥大业,牺牲自己,成全李春。他不能辜负了小姐以及赵家对他的恩德。
   这座石拱桥,也是他献给新婚妻子的豪礼,他的两位妻子都是他今生的挚爱,他会用终身的真情爱护她。
   (原创首发)
  

共 43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李春造桥的故事继续传颂着,单单开采石料,运送石料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李春与工匠们群策群力,运用集体的智慧和能力,解决着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李春与小姐的爱情故事也在漫漫酝酿,在赵员外与夫人促成下,终于瓜熟蒂落,喜结良缘。李春明白,这桩婚姻的成功,是员外夫妇施于自己的恩德,也是小姐对自己的深爱,自己感恩他们,也决心把大桥造好。故事传奇生动,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简练有趣。作者给我们描述了久远的造桥热烈场面,以及千年流传的神奇故事,让我们对赵州桥的神奇非凡有更亲切的观感,有更激动的回望。感谢来稿,祝写作快乐!【编辑:浪花诗语编辑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06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美蓉        2024-06-05 16:01:33
  感谢编辑老师及时编发,给予小文的夸奖,老师的支持和鼓励,让人感动。祝老师夏日安好,工作顺利!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2 楼        文友:望雪        2024-06-05 17:02:25
  继续追文,继续精彩,仿佛造桥的辛劳都被姻缘之喜所化解。文章立意精,向上风气正,一派阳光祥和。感谢分享,不负期待,夏日清爽,创作愉快。
悠然、坦然、超然、了然、顺其自然。
3 楼        文友:美蓉        2024-06-05 17:29:32
  谢谢雪社留言点评,继续编文,笨拙的手法不能达到预期,十分遗憾。望社长多提宝贵意见,使文意有所创新。祝安康幸福,夏安!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4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24-06-06 10:33:49
  又见精彩小说,浪花有你真给力。
5 楼        文友:美蓉        2024-06-06 13:46:16
  谢谢上大人留言,祝盛夏安康!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6 楼        文友:巧眉        2024-06-06 17:51:22
  读美蓉老师作品,总是心潮澎湃,生动感人。祝老师创作愉快。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7 楼        文友:美蓉        2024-06-06 18:30:26
  谢谢巧眉老师留言点评,祝老师写作快乐,文新笔健!敬茶!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8 楼        文友:贝拉迪迪        2024-06-07 10:45:39
  赵州古桥傲沧桑,李春巧思铸辉煌。感叹美社以赵州桥的建造演绎出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思维缜密,引人入胜,值得一读。向美社学习!祝美社创作愉快!敬茶问好!
往事不回头,余生不将就!
9 楼        文友:美蓉        2024-06-07 11:48:06
  谢谢贝拉妹妹留言点评,感谢来读,祝妹妹写作快乐!欢度假期,一切遂顺!敬茶!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