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宁静·承】破洞新潮(随笔)

精品 【宁静·承】破洞新潮(随笔)


作者:李旭 童生,803.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9发表时间:2024-06-12 11:34:32
摘要:对“破洞牛仔服”的一点个人浅见

新衣服上故意磨出洞来,使其破烂不堪,便成了“破洞牛仔服”。据说这是从美国传来的,是美国年轻人的一种时装追求。这衣服虽然破烂,但其中蕴含的有效劳动却比那些新衣服要多得多,是在新衣服的基础上增加机器或人工打磨工艺后制成的。
   这种衣服穿在身上,和街头流浪汉形成了一种没有反差的巨大反差。没有反差是这衣服和流浪汉身上的衣服的表面脏破程度看起来都差不多,反差巨大是他们眼睛里的光芒不同:流浪汉的眼睛里发着呆滞、仇恨、自悲、暗淡的光芒,而“破洞牛仔”们的眼睛里发着的是冷酷、高傲、颓废、摩登的光芒。
   为什么要把新衣服磨破做旧,很多人都弄不明白其原因,因为实在太复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家庭的,乃至个人学识、阅历、兴趣和偏好,可能都参杂其中。我的看法,这些因素都是存在的,但个体个性价值的彰显与社会等级分化和贫富差距的加大之间的冲突,不能不说也是一个原因。
   美国是一个标榜民主、自由的冒险家的乐园,又是一个贫富差距巨大的国家。到拉斯维加斯的机场和赌场逛逛,就能感受到这种差距。纽约、华盛顿、休斯顿的大佬们,下午开着飞机来这里消费,赌到兴尽,再开着飞机返回,和国内同城打的出去吃顿饭一样。而那些中低产阶层的人,不用说专门出去赌博,就是出去旅行一趟,也要算计算计当月的收入。我的几个同学在美国生活,他们虽然比国内过得富裕,但一家三口回趟国的机票钱也是需要计划的。
   富人不仅有自己的飞机、游艇、庄园、别墅和保镖,还有自己层次的生活方式。比如穿衣服,有的人只看到美国的马克斯、比尔盖茨穿着一件汗衫,但实在不知他们那汗衫的价值。我曾想在纽约曼哈顿大街的衣服店买几件汗衫,带回家作为给妻子和孩子的出国礼物,最便宜的一件99.9美元!好一点的199.9美元,1999美元的也赫然挂在那里。陪同的翻译和我说:“买几件吧,机会难得,下次还没准什么时候来呢。这汗衫绝对货真价实,大人物和明星们都把这当作一次性用品店呢。”他的话把我惊得只吐舌头,购买的念头一下飞到了九霄云外,这也太贵了吧,还是一次性用品?那时的汇率是7元,将近700块钱买一件汗衫,即便我舍得买回去,家人也舍不得穿。
   这就是差距。美国是一个个性张扬而且个性自由的国家。有钱的,可以把1999美元一件的汗衫当作一次性用品使用,每天换一件;没钱的,一件廉价的汗衫会穿很长时间,直到破出洞来。相比之下,没钱的就对这社会、对这有钱的产生出阿Q精神般的不屑,生发出一些内心不平衡,但却能平等对抗的念头来。怎么对抗?除了提溜着枪到处惹是生非外,也不乏心理较量的手段。你富人可以每天穿新衣,我没有每天穿新衣的经济实力,我就每天穿破衣,并且我把新衣先磨破了,这种勇气、志向,再笼罩上颓废艺术的氛围,自然会得到社会的同情甚至鼓励,一些底层打拼上来的明星也推波助澜,“破洞牛仔服”也就形成了潮流。
   这种潮流实际上是一股抵制主流社会的潮流,与主流社会的生活格调是格格不入的,也丝毫影响不了富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只不过给富人的天堂添点堵罢了。
   美国的街头到处可见穿破洞衣服的嬉皮士,但国会大厦的会议厅里,重大商务活动现场,重要聚会、集会的现场是见不到的,甚至禁止破洞牛仔人员进入高档宾馆。渐渐地,在美国的流行程度也就越来越低,破洞牛仔服的市场也越来越小。
   奇怪的是,前些年这渐将转弱的潮流却出现了回潮,没有经过多少奋斗就腰缠万贯混入上层的公子哥和大明星们参与了进来,身上的一条上万美元,看起来几个月没洗、布满污垢与破洞的牛仔裤,成为一种“无所谓”的精神标志。通过这样的穿戴,来弥补精神世界的空虚以及对父辈们代表的主流社会的叛逆,实际上还是一种对社会的逆反心理的衣妆表现,也是这个国家自由、消极、奢靡且颓废的时代文化的反应。
   这肤浅的见解,可能偏颇甚至错误,但毕竟是一种对现象的认识。
   美国流行热度降下来之后,破洞牛仔服却在中国流行了起来,这也是中国主流社会没有预料到的事情。按道理牛仔服是美国人的专利,在中国多少会有点水土不服,这和唐装、旗袍在美国水土不服应该是一个道理。但这“破洞”潮流却令人咂舌,竟然能够在国内也形成一种消费趋势。不过这种时装毕竟是西方引进的,虽成趋势,但总有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所以在中国做起“破洞牛仔服”来,不论是选料,还是工艺,都和国外有所区别。据说最普遍的做法是两种,一种是参上沙子,在搅拌机里搅拌,从而把新衣快速变旧。另一种就是用砂纸打磨。不少年轻人就是买上一件新衣服,自己用砂纸将其磨破,从而体现摩登效果来。还有传言,在一些高档时装店售卖的破洞牛仔服,不少是用回收的旧衣服翻新的,这也是一大创造。依旧做旧,更不失旧衣的风采,不论是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角度,还是创新艺术水平,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角度,其性价比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过把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可就坑苦了,这也算中国特色。
   有时我想,这需要破洞牛仔服的人,为什么不买上新衣先让穷人穿?穿破后,自己再接着时裳,这样,又节省了加工工艺和加工成本,还能收到慈善社会的效应。不过这想法实在龌龊,只能自己想想而已。
   在美国,人们把衣服穿得再怪异,甚至不穿衣服在街上溜达都不足为奇,都不会引起人们的惊讶和围观。但在中国不行,人们衣服的穿着,常常被长辈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所约束,稍微不入老人法眼,或者社会主流者的法眼,就会被戴上“奇装异服”的帽子。清末,一些年轻人剪辫子,穿西服,戴礼帽,就被老人们斥责为“奇装异服,不屑之子”,有的甚至被驱逐出门。政府更是不干,谁要剪辫子穿西装,谁就是对朝廷的不敬,甚至被戴上“革命党”的帽子被砍掉脑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年中一下流行起了喇叭裤,蛤蟆镜,也是从美国传来的。不过传到中国的时候,美国的流行已经到了尾声,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演出服装出现的,但中国的青年趋之若鹜。家长们、领导们都以家中或单位出了一个穿喇叭裤的而惶恐不安。1978年到1983年那几年,是喇叭裤最盛行的时候,也是家长领导最操心的时候。单位的领导每天上班都站在大门口,制止穿喇叭裤的人员入内,有的领导干脆手里拿把剪刀,直接把裤子剪掉。
   阻止、厌恶喇叭裤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穿喇叭裤的人在当时是一种逆社会潮流而动的代表。一些年轻人以喇叭裤为形式,向社会的恭良秩序发起挑战,试图以此打碎束缚在精神上的枷锁。喇叭裤虽然从西方转道香港进入大陆,但也带有西方张扬个性,张扬自由的文化特性。这和社会文化矛盾的对立、冲突和尖锐有着紧密的联系,喇叭裤的产生、流行和消失,远远不是一种衣服样式可以说清楚的。
   这破洞牛仔服虽然在中国流行了起来,但和美国一样,也没有走入上层的生活。人们没见过许家印那样成功的企业家们穿着露着胳膊腿的牛仔服经营企业,也没见过章子怡那样的明星们穿着破襟破袖的破洞牛仔服在红地毯上握手拥抱,更没见过那个领导穿着破烂不堪的牛仔服在主席台上作报告。所以这破洞衣服,只能是希望彰显个性,但工资不高,还要背负房贷、教育费用、医疗费用负担的年轻普通百姓们,释放压力,彰显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时尚。
   说到底,把新衣服弄破了再穿,并且还能标榜出时髦来,还是社会经济发达了。如果是在上世纪80年代,崭新的牛仔裤可以流行起来,但破洞牛仔服是说什么也不会在中国出现的,因为那时的生活物资总体供给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整个社会还没有把破衣服当时尚的物质条件。
   很难预料这破洞衣服的发展趋势,会不会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过,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有中国的公子哥们和大明星们的加持,没有他们的围观和吃瓜,破洞牛仔服的前途一定会越来越暗淡。
   当然非常希望中国的旗袍、唐装也形成潮流,不但席卷中国,也去席卷一下美国,席卷一下欧洲,让美国的总统选择穿唐装发表就职演说,让美国的玛丽莲•梦露、凯瑟琳•赫本一类的大明星们穿着旗袍到好莱坞领奖,这也不失为中国文化国际化的预见。
  
   2024.6.10

共 32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很是佩服作者老师的观察力和思辨力,小编也能观察到破洞牛仔,比如女儿就穿过破洞牛仔,但实在是没往深处想,觉得不过是年轻人的穿衣喜好。而老师则不同,看到了,也想到了,最关键的是侃侃而谈,说清楚了其背后的道理。作者紧紧抓住破洞牛仔这个穿衣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地做了剖析,好比抽丝剥茧,见识内里:通过这样的穿戴,来弥补精神世界的空虚以及对父辈们代表的主流社会的叛逆,实际上还是一种对社会的逆反心理的衣妆表现,也是这个国家(美国)自由、消极、奢靡且颓废的时代文化的反应。同时,作者也对中国人流行破洞牛仔的社会心理进行了分析,穿衣戴帽虽然说是个人喜好,但也与社会文化、社会矛盾、社会发展,甚至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比如早年的喇叭裤、蛤蟆镜从兴盛到衰败,不恰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吗?当然,作者对传统服装的期冀也是抱着很大的向往,旗袍、唐装也形成潮流,最好是世界潮流。文章主题思想鲜明,说理透彻,美文共赏,推荐文友阅读,一起琢磨下破洞牛仔背后的文化现象。【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618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6-12 11:36:17
  破洞牛仔,穿衣时尚,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联系?作者虽说是一家之言,但其中的道理值得品味。拜读学习。祝好。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6-12 11:38:24
  感谢李旭老师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编者在云南德宏州行旅,编按草于芒市,若有不当之处,敬请老师批评。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李旭        2024-06-12 14:20:53
  谢谢老师的选稿,谢谢老师的按语和点评!老师在休假旅行期间,还能够牵心于来稿,并认真且深刻地针对稿件写出按语和评论,令我十分感谢,并且十分感动,您辛苦啦!我在遥远的北方,祝老师旅行愉快!
   这篇小文,也是受到了家里孩子穿着的启发起意的,我没有责备孩子们的意思,反而很钦佩他们的追求。社会有矛盾,必然先通过一些社会现象彰显出来,越是我们老家伙们认为反常的现象,说明隐藏的社会矛盾越是尖锐深刻并令人担忧。这文章没有主题思想,能引发读者的一点思考便是主题。再次谢谢您!
4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4-06-15 08:52:23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浩渺若尘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