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抓住我们的幸福吧(散文)
上完《宝葫芦的秘密》,课后有个习题,“王葆如果拥有了自己的宝葫芦,他会想要宝葫芦做些什么?宝葫芦帮助他实现了愿望后,王葆就真的幸福了吗?”这是一次关于幸福的思考。我相信每个孩子一懂事就开始对幸福做着各种各样的思考,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是生活主题。
一
你想拥有这样的宝葫芦吗?
我们都想拥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宝葫芦,拥有他,将无所不能。不会的作业他帮你做,什么困难都可以找他帮忙。他还会变出很多好玩的玩具,很多好吃的,你想要的他都能变给你,这是人人都期待的幸福,就像我们看《哆啦A梦》,都想拥有一个哆啦A梦。又或者拥有仙女的魔法棒,阿拉神灯,童话故事里,我们都能梦想成真,好像实现了躺赢的人生!这是孩子们的幸福世界,尽管很肤浅,但是一种深刻的启蒙。他们都想抓住每一个幸福。心中都有一个信念——幸福属于我的。
故事里的小主人公王葆真的得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宝葫芦,他实现了自己的很多愿望,他幸福了吗?他是这样说的:他将只能跟这个宝贝过一辈子,也就没有学校,没有家,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虽然这个宝葫芦可以给他办钱办吃的喝的,使的玩的,一样不缺。幸福是,必须有选择,留下想要的,舍弃一些可又是不能舍弃的。幸福就是一种矛盾选择题,让孩子先作答,才能让他们抓住应该要的。
可是——
“可是我一天到晚的干些个什么呢?”——这个问题又来了。
王葆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成了一个大胖子。王葆天天躺在家里看动画片,也不思考,成了个大笨蛋。老师,王葆肯定不快乐,他太无聊了,这样活着可真没意思。一味地陷入,可能痛苦就来了,幸福不能带着痛苦,孩子们非常明白。
是啊,就像文中王葆自己所说,什么也不用干,什么也不用学——这几天就这么着,可已经把我给憋慌了,受不了了。如果要这样过一辈子!他问活着是干什么?生命的意义,就这样在一个故事里展开了。我突然觉得,我能够和孩子们这样探究幸福,也很幸福了,教育的力量,永远让我感到过程的幸福。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生命又有什么价值呢?得到了神奇的宝葫芦,王葆反而开始质疑人生,没有了当初的那种幸福感。幸福,在孩子们心中,就像一个泥鳅,不好抓住。这是一个必须经过的阶段,否则,毫不费力就抓住的,也一定不是真正的幸福。
二
教师,在幸福面前,也不是一个传授幸福的工具,也是一个思考者的角色。我也不禁问自己:极易获得、无所事事的人生,真的是幸福的吗?真的就是我们想要的人生吗?如果真的拥有一个宝葫芦,你真的幸福吗?
你觉得自己的人生太辛苦了,想要宝葫芦来帮你干活,你就开始摆烂了,躺平了,舒服了。每天的衣服宝葫芦给你洗,饭也要宝葫芦给你做,课有宝葫芦给你上,作业也有宝葫芦给你改。你又如何得知,孩子吃了你亲手做的饭,在他的心里有了妈妈的味道,只认可你的饭菜,这是宝葫芦无法带来的幸福。你又如何能和可爱的学生们天天相处,自己也变得纯真快乐。当你的学生有事情第一时间寻求你的帮助,那种彼此相依的信任,宝葫芦又怎会做到?周五,学校食堂吃的是扬州炒饭,一个学生跟我说,她不能吃鸡蛋和荤油。当亲手下了一碗简简单单的素面条,没有肉、没有蛋,端给孩子吃的时候,她甜甜的微笑,足以让我产生最美的幸福感。这些幸福没有相处而坐等又怎会感觉到?当你每天躺在床上,想起还有学生期待的作文没有发表,一骨碌爬起来,赶忙编好发读书群、学生家长、朋友圈,你又怎会感受到学生的热爱和家长的幸福。
你会一无所知,就置身于幸福之外了,也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失去这些,就始终不会明白什么是幸福。
也许,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价值,在丰富的想象里,有趣奇妙的情节中,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既然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活动,就应该有所发展,发挥自己的作用。幸福的真正角色是人,而不是那个看似神奇的宝葫芦。
我与学生所做的都极其普通,但孩子们是我的幸福土地,我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做着引导教育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最大的幸福。一个人不可能做边所有的职业,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视工作为幸福之源,才有可能获得幸福,否则,你只能一次次错过幸福是毫无所得。
三
五月,万物生长,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在我们农村有句古话说,“你做四五月的事情,在七八月自有答案”。这个五月,是真的很忙,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每日给初二的孩子做饭,还有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学校教研,市课题立项负责人,每一个名字的后面,都是需要付出精力和努力的,这些事情一下子聚焦在我身上。可是忙完这个五月,我忽然觉得,能够全力以赴,全身都放松了,回忆起点点滴滴,竟然都是幸福。我不是陀螺,我可以胜任这么多的复杂工作,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幸福的人。同事欣赏的眼光,孩子们对我的一个个笑脸,我内心深处萌发的自豪感,都是写着幸福两个字。
我们学校一直没有课题立项,这是我接手教研以来,心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不管如何,今年有机会一定要做,在教师大会上,我放下了“豪言”。没有经验,摸着石头过河,我相信,只要努力去做了,我才无怨无悔。组团队,想课题,到处找资料学习,请教熟悉的能人专家,终于,两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市课题立项材料申报,发课题组,把掌声送给大家,也送给自己。幸福,就是追求幸福的新奇感,我们总是需要不同于寻常的幸福才觉得满足。从课题组织到完成立项,这种感觉就像向未知的领地进军,不知结果如何,但还是要前进,此间,幸福不断袭来,让我有目不暇接的感觉。
那天上完校际交流课《小耳朵大智慧》,得到了很多同仁的好评,我们工作室的主持人跟我说,课还是要做,简单的几个字,是鼓励和认可。我知道,我并不是有多么高的天赋,背后付出了多少精力,只有自己知道。晚上一个人在办公室加班,一个人站在镜子面前过教学流程,有问题了再进行修改,走在路上还在揣摩。上课那天的早上,临时又加了一些创意,让我的课堂更加精彩。人在事上练,能力越练越强,我就越干越欢。其实,上完课,我没有去反思,也没有找问题,我做了一件事,我数着那些成功的细节,每个细节都让我满足,我幸福了。我坚定了这种幸福观,不轻易否定自己,幸福就成了继续努力的动力。
四
这几天,县城的学生因为中考放假回来,上一届的学生,到学校来看我,两年不见,还是那样亲切,拥抱,我们都夸对方变好看了。“很感谢老师您的栽培,遇见您我是多么幸运。”我的语文课代表,现在仍然是班级的课代表,自信大方,热情有礼貌。我们聊得那么自然,仿佛毕业只是昨天,没有隔阂,没有陌生。“我的理想也是当老师。”幸福在这一刻具象化了。幸福,就是把自己的幸福传给我的学生,或许,一个在小学当语文课代表,上了初中还在当欲望课代表,根本就不算什么事,毫不惊奇,但一个孩子这样告诉我,她的心中是怎样的幸福?我必须静心体会,孩子是把这份荣誉告诉我,她是幸福的,我也是幸福的。幸福在每个人心中是不一样的,能够用心感受幸福的人,才是一个可能拥有幸福的人。
回忆起自己一路走来,也有过松懈的时候,竟然心中有些后悔。在上次的班主任技能大赛,准备时间不足,也没有用心去认真打磨,最后只得了三等奖,当我站在讲台上,心里是有些遗憾的。如果,当初自己再用心点就好了。有时候,你觉得自己轻松了,其实那种轻松只是暂时的。因为没有用心,所以感受不到快乐,这跟我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再得到三等奖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幸福从来就不是一个名词,是感受、是体验,是思考,是活动,是付出,是奉献!努力的程度,往往决定幸福的颜色,认识到这一点,我总把下一次活动视为获得更多幸福的机会。
每天出门的时候,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抬头、挺胸、微笑,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自己给自己打气。其实,我还真想要一个宝葫芦,我希望每天出门的时候,可以对着它说,请给我力量吧,我的宝葫芦,请让我拥有满满的正能量吧,我要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也许,我一直就拥有它。
我们每天都想抓住点什么,我认为,第一条就是抓住幸福,这是主题。否则,我们的生活,可能就空洞了,干完一天的事,最好只能说,哎,终于干完了。换一个思路,问自己——今天抓住了多少幸福的瞬间?
作者进一步通过自己烧饭给孩子吃、课题立项成功、学生回校看望等生动实例,展现了幸福的多元面貌。幸福是付出,是奉献,是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幸福是具体的、可感的,它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文章构思奇巧,首尾照应,语言小快灵,文风昂扬向上。阅读这篇文章,不仅让我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乐观和热情。这篇精彩美文,值得每一个人细细品味。祝欣然美女老师生活愉快!
王葆的经历告诉我们,幸福不是外在的物质能够给予的,它是一种内在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当一切都变得轻而易举,没有了挑战和努力,幸福感也随之消失。真正的幸福,是在追求梦想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满足与平静。王葆拥有了宝葫芦,但他却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和生活的意义,因此他并不真正幸福。好文拜读了,祝老师写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