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云水】钩织,灵巧指尖下一线一针的舞蹈(散文)
一
转眼,花儿该开的都已开过,而且,渐自飘零。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花开,心里异常欢喜。虽然不是林黛玉,但是,看到花落,落红遍地,零落成泥,难免令人有些惆怅起来。
忽一日,也不是什么节日,突然,老公买回来一束玫瑰花来。火红又鲜艳,那花儿给人一种灵动中添加了绵软的感觉,鲜艳娇媚之感跃然眼前,令人很是喜爱。伸手接过来时,好有绵意微微漾起的火红花瓣,忍不住去触摸一下。立时,丝丝暖意,绵软,有温度的感觉,袭上指尖,沿着手儿,滑进心底,一种亲切而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让我惊讶不小,已喜欢得不得了呢。感觉中,有好多年没有见了似的,这是钩织出来的玫瑰花儿,难怪这么柔,这么绵,这么亲近人儿呢。老公见我欢喜,就说:“蕤儿,这是钩织的,看看有多么艺术呀。纯手工,钩针钩出来的,厉害不?”没等我再说什么,就听老公又笑着说道,“这花呀,最大的好处,就是永不会开败的。知道你一定会喜欢,就买回来了送你了。”
老公的几句话,令我有些恍惚起来。仿佛间,美丽的花束,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记忆的斑驳门栓上的一把铜锈了锁,吱扭扭推开门,看见小庭院里,花草依旧,树木依旧。鸟声,蝉声,还有小鸡小鸭,猫儿狗儿啄食嬉闹的样子。
满是花影、叶影的窗下,母亲在忙碌着。母亲梳着麻花辫子,穿着碎花衣服,整个人都是那么的清爽又利落,美丽的脸儿上总是挂着浅浅的微笑。风儿轻轻从打开的窗口吹进来,燕子衔着毛羽细草修筑着暖巢。
母亲一边哼着歌儿,一边伸出芊芊指尖儿,母亲用一根钩针一团线,给我钩出来的又何止是花朵呀?她钩出来了,我所有想要的东西来呢,什么小狗小猫儿小老鼠小兔子各种动物,再就是花儿也是好多种,向日葵、薰衣草、太阳花,还有就是美丽的白雪公主,四大名著里的各种人物,什么武松、林冲、诸葛亮和关张刘,再有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最喜欢《西游记》里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和沙僧师徒四人。
我至今记得,母亲曾说的:“钩织,不简单呢,一线一针可以钩织出万物来的。”母亲经常说呢,一个巧手的母亲,是不怕孩子要这要那的,只要孩子要得出来,母亲就能钩得出来的。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用钩针给我钩出好多好多的小东西来,还有衣服鞋子裙子书包等等。那时,母亲白天要去上班,夜晚回家来,就找出线团、钩针来,开始给我钩织。
最开始,也就刚刚记事吧,看见邻家小雀抱着一个洋娃娃,后院小燕儿也抱着一个类似的洋娃娃。很喜欢,自己也想要一个娃娃,嘟着小嘴儿对母亲说:“妈妈,我想要个娃娃,漂漂亮亮的娃娃。”
母亲正在推出自行车,要准备去上班呢,我上前扯着母亲的衣襟不停地说着:“人家小雀儿和小燕儿都有呢,还一个样一个样的嘞。”母亲听了,丝毫没有犹豫,马上就答应说:“宝贝,放心好了,妈妈会给你一个漂漂亮亮的娃娃的,而且呀,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不会与人家相同的。”
当天,晚上,吃完了晚饭,母亲就我用毛线开始给我钩织娃娃,没用几天,一个美丽可爱的娃娃就成了。当我抱着娃娃去村子里到处去玩耍时,母亲早已去上班去了。
当时,高兴得不知咋好了,又是蹦又是跳的,欢喜异常。母亲用雪白的毛线给娃娃钩织衣服和裙子,用黑毛线给娃娃钩织眼睛眉毛和头发,再就是用淡淡的粉色钩织脸儿,红红的嘴儿是红毛线钩织的。
二
其实,村庄里好多女孩子都喜欢钩织的,但是,有些女孩儿虽会钩织,但是也只是简单的花型图案,难度大的,并不会。一个个看到母亲钩出来的小衣服小玩具,也是喜欢得不得了。于是,就到我家来向母亲学习钩织,有些会钩织的,也来我家,与母亲来探讨钩织花样和针法。
渐渐长大,渐渐才逐渐了解了钩织也是一门手工艺呢。其实钩针编织巧妙地融合了传统的钩、绣、编、织技法,再就是期间又注入了现代美学的元素呢,真是别具一格,令人叫绝。
据说,早期人们学会钩织,主要用来钩织一些生活用品的,什么衣服、鞋子、帽子、围巾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步的社会潮流与改进,钩织也日趋成熟起来,逐渐地成为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了。
说起钩织,在民间很是常见的。尤其是,钩织,不仅携带方便,也不用太大的空间,灵活有随意。时间不限,休息的空闲,或是劳动的空闲。地方也不限,庭院里屋子里窗下,甚至田间地头,再有村子里的大树下家门口。拿出一只钩针来,一团毛线丝线或是任何一种线,都可以钩织的。真是携带方便,工具简单,随时随地,都可以钩织,好似茶余饭后的休闲,又好似联络情感的一种特有方式,邻家,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嫂子婶子女人们,凑在一起,可以聊着天,可以说这话,手里忙着手工活儿,真是惬意又很有成就感呢。
说起来呢,这钩织,很具有立体镂空的艺术效果,特别的灵动又千姿百态,既实用又有欣赏价值。一件衣服或是玩具,穿在身上,艺术品一样。尤其是,那些用来装饰的钩织品,什么沙发盖巾,沙发靠枕,再就是桌布,门帘,台布,窗帘等等,各种各样的钩织品,真是式样繁多花样也繁多,颜色更是繁多,有时候,家里织剩下来的小线团,放着就是一团没有的费线,什么也做不了,而钩一钩,很快一件小毛背心或是一件手工艺品小摆件,小花朵,就呈现在眼前了。
母亲说老家也非常兴起这一门技术呢,有些村子里还有了钩织作坊的,接一些订单,组织起闲散的女人们创收,好多人家,靠着这一不起眼的手工钩织,给孩子赚个书本零食钱,因此钩织,有些地方,不足为奇,甚至很常见的。
我在尽情地回忆着,儿时在母亲身边时的幸福时光,光影重现,村子里邻里乡亲跃然眼前,尤其是,那些喜欢钩织的女孩和婶婶嫂嫂们,面带着微笑,坐在我们家门口小桥边,边说笑着边飞快地钩着自己手里的活儿,真是令我每每想起,温馨又陶醉呢。
三
此时,老公早已将那一束钩织的玫瑰插在一只陶罐里,鲜艳的玫瑰,娇艳欲滴,与陈旧的灰色瓦罐蛮相配的,一艳一旧,一亮一暗,遥相呼应,美不胜收。
老公说起来钩织也是喜欢得 很,因为老公原本就喜欢各种工艺品的,他说钩织就是我们传统的手工艺。这才了解到,原来,钩织,才不能小看了呢,而且,还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呢。
钩织,一根钩针我在手里,就好似握着一支画笔,那么,各种五颜六色的线儿,就好似调色板里调好的颜料,看呢,在芊芊的巧手的女儿手中,通过无数次的钩织,一件件富有神韵的钩织品就创作出来了。这些钩织品,生动,可爱,它们无疑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里面。
老公也不知为什么,见我喜欢,就和我探讨起钩织来,说起钩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呢,它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改进,总结出来的手工技艺。随之,在民间,人们运用着的钩织艺术,还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古代的妇女常常通过钩织来展示她们的智慧和技艺。如今,钩织已不再局限衣服鞋帽,早已可登大雅之堂了,各种场合广泛应用的,如节日庆典、婚礼庆典等都能看到钩织的作品。
其实,钩织品,一直都是人们喜欢的,不仅咱们国人,其中还有世界各地,好多外国人,也喜欢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钩织品它是“纯手工”制作的,才显得钩编产品更加珍贵,好似一双在针线间跳舞的灵巧之手,赋予它们一种精神,一种别致的模样,才更加有灵魂、有温度,使得一度的钩织品漂洋过海,远销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四
是的,钩织,纯手工的,是母亲的手一针针一线线,钩织出来的,多少母亲的汗水与辛劳在其中,多少母爱钩织在其间,那是任何机器也无法代替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不仅是“临行密密缝”,更是没白没黑的加紧钩织呢。天热了钩织一件夏凉的小衫,冬天了钩织一件毛线帽子毛手套,不冷不热又要钩出来一件花样妩媚的镂空开衫小背心,大人的孩子的老人的,一双手给家人钩出一件件暖意融融,一个个情爱浓浓。
至今记得,那些初学还是早已成了熟手的女孩子们,到了快出嫁的年纪,就悄悄地钩织着心爱的一件件钩织品,什么窗帘、台布床上用品家用的物品,都一一钩织出来,作为自己的嫁妆呢。
若是恰好谈恋爱,最先就是给对方,自己心仪的小伙儿,钩织一件衣服呀,鞋垫呀什么的。送给他,让他穿在身上,让他时时刻刻想着自己念着自己,也让自己的针线在他身上,朝夕相伴,真是你浓我浓,爱意绵绵。
又记起,小的时候,母亲对前来学习的邻家大姑娘小媳妇们总是很耐心的。母亲绘出图纸,还教会她们看懂钩织符号,什么长针短针长长针,什么锁针引拔针再有长枣花针长爆米花针等等,密密麻麻,点点圈圈,弯弯勾勾,看得我是眼花缭乱的,好似天书一样。
再就是编织方法,也有图解的,母亲也会绘图的。有些人记不住,母亲就绘画下来,但是,有些人又看不懂,母亲就逐个符号来解释,什么那个符号是短针还是长针,又怎么钩织长针如何钩织短针的,还有菱纹短针、条纹短针拧短针怎么钩织都绘画出来,再标上钩针如何运用。
五
慢慢的,渐渐长大的我,由开始的看天书,到后来,竟然,能看懂符号和钩织方法了。真想不到,连不喜欢针黹的我,也竟然学会了钩织呢。现在我还会钩织很多种花样的,只是工作生活都太忙了,很多年针线也没拿呢。竟然,钩针也不知放在哪里去了,就别说是钩织了。想想有些辜负母亲那么认真仔细地教我钩呀织呀的。
不禁,长叹一声:“妈妈教给的钩织手工艺呢,总也没用,唉,都忙什么了?”暗自有些遗憾呢,老公却说:“只要你学会了这门手工艺,再久也是忘不掉的。”
“那是当然了,你以为我忘了不成?千万不要小看人哈,妈妈说只要是学会的东西,就如吃进的饭呢,消化在体内,成了血液,流淌在身上,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的。”
“哈,厉害,想不到,还身怀绝技呢。”
“这算不得什么绝技吧?身为女子,应该都会点针黹什么的,何况钩钩织织呢。”
老公也说确实呢,就说我读几句诗词哈,你来听听,可都是赞美劳动妇女编织劳作的呢,于是老公就抑扬顿挫的读了几句诗词,《国风•周南•葛覃》里的织妇要回家探望娘亲“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曹植的《杂诗七首》:“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妻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我听着,从中感受着古人对女子的编织满是关心,也满是赞扬的。在古代,好多好多书写劳动妇女勤劳贤惠会纺会织,辛苦持家,用一双心灵手巧又能干的手儿,支撑起一个家,一种幸福,一种美好和谐的日子。
忽然问了句:“这么好看的钩织玫瑰花,老公,你是在哪里买的?哪里有这么好的钩织品在卖呢?”
老公牵我手二话没说,把我直接带到小城的一个小巷子里,这里人来人往,石板铺路,两边都是商铺,做什么生意的几乎都有,卖风筝的,字画的,有陶艺、银饰、微景观、花艺、丙烯画还有各种小吃呢。什么肉火烧、鸡鸭和乐、朝天锅。在最里面一家门店里,我看见了许多钩织的艺术品,有卡通,有人物,有花卉,有鸟兽,还有各种衣服,也有各种家用的窗帘、沙发罩,总之床上用品新婚用品应有尽有,全部都是钩织出来的纯手工的。真是琳琅满目,色彩炫目。
我看着,眼前再次映现出,那些灵巧指尖下一线一针的舞蹈,好美好优雅,那织出来的作品,更是美不胜收呢。忽然间,心里满满的是暖意,是亲切,是久违了的一乡情,一种温馨与来自乡土来自母爱的情感。
又去买了几件小毛衫,小物件和花卉,老公特意给我买了一个娃娃,心里真是开心极了,一路上我在想着店铺老板的话语:“钩织,是一门艺术呢,需要传承。虽然利润微薄,也不怎么赚钱。但是,人呢,有时候,也不能光盯着钱不是?”
想到这里,突然,我说:“若是有一天,我闲下来了,什么也不做了,也开个钩织品门店,而且呀,我还免费教喜欢学钩织的女孩子们呢,咋样?”
老公大声说:“我看行,我支持!啥也不说了,赶紧买钩针买线吧,咋们先练一练,看看还会吗?哈哈——”
老公笑着,我也笑了。一怀抱的,刚刚买回来的钩织品,也好似在微微笑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