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蹦床与麦秸垛(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蹦床与麦秸垛(散文)


作者:快乐的兔子 布衣,172.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46发表时间:2024-06-18 11:46:48
摘要:北湖公园边上有很多的蹦床,小朋友们在上面体验着飞上飞下的漫妙感觉。我想到了久违的麦秸垛。

北湖公园边上有很多蹦床,小朋友们在上面体验着飞上飞下的曼妙感觉。我想到了久违的麦秸垛。
   麦秸垛是天然的蹦床和人为的滑梯。不知何时,没有了打麦场,便没有了麦秸垛。我还是留恋那时的农耕方式,创造了很多值得我们这些小孩子兴奋的事。我喜欢当下的游玩设施,并不妨碍我对那时的快乐的怀念。
   轧完麦子起场的时候,大人们一叉一叉地把麦秸堆成麦秸垛。我喜欢站在上面,一叉一叉地把麦秸匀往四周,让麦秸垛变得越来越高,而不致于倾倒轰塌。不过,总有一些麦秸会钻进我的衣服里,让我变得不舒服,一些麦糠落在我的头上脸上,被汗水粘住,让我变得浑身难受。但相对下面托着一叉麦秸的人们来说,我是在上面享福的。我不敢在上面蹦蹦跳跳的,那样整个麦秸垛就毁于一旦了。最后,父亲用叉狠狠地叉进麦秸垛,让我顺着叉杆下来。叉子就是我的滑梯,呲溜一下,很美。
   我大胆要求父亲把握“叉”到麦秸垛顶,再来一次,父亲说,你能不能有点正经!
   什么时候在麦秸垛上疯狂?那要等到过麦以后,大人们不在麦场干活的时候,我们选择一个不高也不陡的麦秸垛,下面蹲着一个力气大点的小朋友,然后踩着他的肩膀上去。上去的小朋友在上面蹦几下,就会有一缕缕的麦秸滑下来,不一会儿就会形成一个坡道,下面的小朋友一个助跑就能上去,即使上不去再滑下来,也是挺好玩的。等坡道踩实了,上去就不难了。如果有大人路过,就会骂一顿,吓得我们一溜烟地跑远了。等大人走没影了,我们再悄悄回来接着玩。好像在这种矛盾中,小孩子更能获得快感,的确与孩子的品行无关,尽管检讨的时候,要往狠里说自己的错误。恶作剧,往往被原谅,我们尽管小,但还是懂得这个词。人性总是呵护着童趣,大人如果看不到我们的顽皮,多么无趣!
   当然,也有挨着墙堆起的麦秸垛,那样的麦秸垛一般都不很陡,顺着墙根就能爬上去。站在上面就能看到院里的情景,如果里面有人正在坦胸露乳地乘凉或冲凉水澡,我们就会被骂一顿。当然我们也就知趣地跑开了。要是院里没人,这个麦秸垛就成为我们的乐园了,在上面翻跟头、跳蹦床、滑滑梯,简直爽歪歪。被我们玩瘫了的麦秸垛,也成为人们“掠夺”的对象。麦秸是引火之物,要想做饭不被烟呛,下晌的时候顺手抓一把麦秸回家,三两下就做好饭。可是那些又高又尖的麦秸垛,下面压得非常磁实,想采几根麦秸都非常困难。老太太吃柿子,都想捡软的捏。母亲打算摊面糊的时候,需要很多的麦秸,就让我拿着编织袋去弄点麦秸。我来到场里,悄悄在瘫了的麦秸垛那里装多半口袋,然后再到自家的麦秸垛下面去掠几把麦秸,勒得手指很痛很痛,最后兴高采烈地跑回家,等着享用母亲做的美食。面糊飘出的香味能串到四邻八舍,有人就会说“这是谁家又摊面糊了?”也有人会想到孩子们干坏事,坏了,我家的麦秸又被哪个小子偷了一抱走?
   我很想跟那个人家承认错误,但觉得别人家的孩子也这样做,抵消了。总是原谅自己,不过,母亲总要叮嘱我几句,老老实实地,别玩倒人家的麦秸垛。母亲这样说,可能也料到我会干那种事,我就小心起来。
   麦秸可以做成“水蹦床”,麦秸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垛墙或泥房,把麦秸掺进泥里,会变得非常结实牢靠。看着大人把一抱一抱的麦秸撒在一大摊泥土里,用铁锹一下一下用力地翻来翻去,直到快看不到麦秸的颜色了。修房盖屋需要大量的麦秸,有时候一家的麦秸不够用,还需要借用别人的麦秸。甩大泥是个力气活,大人们轮翻上阵把一摊泥先甩到一个架子的平台上,然后另一组人再把泥甩到房顶上。谁家的房子破旧了,墙皮脱落是个标志。有些麦秸茬儿露出来,有的只有一两根麦秸挂着一大片土皮晃来晃去。我和小伙伴就去“帮忙”把它弄断,把那块泥土拽下来,有时也会带下更大的一块墙皮下来。我们就会像闯了大祸一样迅速跑开。要是被大人们发现,准会挨一顿臭骂的。没办法,小时候,我们确实没啥玩的,只好找点儿小刺激了。不过,我有时候也会倒霉透顶,被房子的主人发现,给揪着耳朵去找家长,到家就被父亲修理一顿,再被母亲骂一顿。父母向人家陪一顿不是,那人才解气离开。我再被父母限制几天自由,不能再出去玩了。
   长大了,我们再看到人家墙皮的那番模样,就有点伤心了,我恨不得去我家的麦秸垛,撕下一抱麦秸草,送给人家。当初恶作剧,总想着纠正过来,想还回去。
   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花了十元二十元,就玩一两次蹦床,跟我们小时候花一两分钱吃根冰棍一样。我觉得,还是在麦秸垛上玩更刺激一点。虽然有时会被擦伤胳膊,或者扎痛脸,但那会儿也是笑得很开心,哭得很带劲。
   麦秸垛是蹦床,并不精致,但上面的快乐成色一点也不少。怀念那时,留住曾经的欢乐和成长吧。
  

共 18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个时代,都有孩子们的快乐。农耕时代的麦秸,垛起来就是作者的蹦床。作者看着孩子们现代的蹦床,想起曾经的麦秸垛。把麦秸堆成垛,造一个大蹦床,尽管麦秸时不时地骚扰,但为了这张床,还是练就了一身本事,下麦秸垛的时候,父亲的那秆叉子就是滑梯。趁着大人们不注意,孩子们就玩那个麦秸垛,接力登上,助跑窜上,太好玩。登上贴墙的麦秸垛,又是一番风景。看不该看的院内事,赶快滑下来,懂得了规矩。为了一顿饭,还乘机“掠夺”邻居的麦秸草,或许烧着别人家的麦秸做饭就是香,多么奇怪的心理。作者笔下的麦秸“水蹦床”也有情调。和泥用得着麦秸,麦秸上墙,年久墙皮掉落,揭墙皮也好玩。有时候顽皮,被大人发现,少不了一番呵斥。一个时代的孩子,有一个时代的玩法,快乐总是常在。这是一篇怀旧之作,表达的是生活的情趣,这种情趣,可能就奠定了一代孩子开朗活泼的性格。文章截取的几个画面很生动,写出了快乐的过程,很有吸引力。作者也能对简单的快乐有自己的深刻感悟。力荐赏读,回到曾经的快乐时光。【东篱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8 11:48:42
  其实,快乐很简单,不在于快乐的玩具是否高档次,一个麦秸垛就是最好的蹦蹦床,快乐在放在上面。作者的文章写出一代孩童的人生快乐,这份快乐也奠定了他们开朗活泼的性格基础。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谨祝作者在东篱创作收获更多的快乐!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18 11:56:47
  这篇怀旧散文描绘了农耕时代孩子们的快乐时光。作者巧妙地将麦秸垛比作孩子们的蹦床,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份天真无邪的童趣,更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文章中的画面生动而富有情趣,无论是孩子们在麦秸垛上嬉戏的场景,还是为了一顿饭“掠夺”邻居麦秸草的趣事,都让人忍俊不禁。作者捕捉了孩子们的快乐瞬间,同时也传递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情趣不仅让一代孩子拥有了开朗活泼的性格,更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温馨。这篇散文值得每一个人细细品味,让我们一同回到那个充满快乐的时光,感受那份纯真与美好。祝快乐老师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18 13:51:15
  这个题材不错,我很熟悉。老师写得充满童趣,童年的欢乐就在那一蹦一跳中,和蹦床的联系也很形象。好文,拜读学习,祝好!
带着影子散步。
4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6-18 18:57:58
  有趣有趣,小时候的贪玩活灵活现。文字朴实而富有表现力,好文!
5 楼        文友:西山脚下        2024-06-19 00:40:35
  出身在农村,麦秸垛也是我童年的回忆和快乐的源泉。笔者笔下的童年趣事十分贴合实际,寓快乐与天真与一体,很好很棒。必荐赏读。
6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6-19 08:33:48
  在城市,儿童乐园里,蹦床随处可见,我曾经办过卡,周末,经常带孙女去蹦迪。我们老家,是畈区,没有麦草,只有稻草。稻草堆成垛,和麦垛一样,小时候,踩在稻草垛上就像踩在云朵上一样,在上面蹦呀跳呀,开心极力。在我们那个积贫积弱的时代,哪有儿童乐园,但不缺快乐,跳草垛、推铁环、打木鼠、捉迷藏等,自娱自乐,乐此不彼。文章语言朴实,铺陈有序,结构完整。好文,拜读学习,遥握问好!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6-19 15:49:33
  麦垛当蹦床,是曾经孩子最欢乐的时刻,虽然没有现在的蹦床弹性大,也显得并不高级,但在这麦垛里获得的快乐一点也不必现在的蹦床少,甚至还更多,这是一个时代与一个时代的不同玩法。文章画面感很强,读者有如身临其境之感。美文,点赞学习,祝福老师!
8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6-20 15:18:51
  那个麦秸垛,顶上一般再放上些麦余子(麦壳)这样下雨了不渗水,都是从下面掏着用,最后成了一个大蘑菇样子。也会有鸡把蛋下崽麦秸垛上。这里面有很多快乐,老师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很多回忆。拜读佳作,祝老师春祺!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