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书里的味道(随笔)
这个月读冯骥才的《雪夜来客》,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部分作品带有伤痕文学的味道,但更印象深刻的,是我闻到了天津狗不理包子,锅巴菜的味道。
作者写作是离不开他生活的土地及他的生活经历的,文字里有他们的影子,也有他们生活过的那方热土。天津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有它特别重要的地位。天津,又称津门,是出入祖国首都北京的门户,东接渤海湾又有重要的海港天津港,在这方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发生的一些故事,冯骥才用他的笔向我们娓娓道来。书中讲的几个小故事,都离不开天津,《木佛》写天津古玩的事,《雕花烟斗》写天津书画界的事,《炮打双灯》有天津静海独流镇的风土味。
一个作者写作,肯定写他熟悉的东西,家乡于每个作者而言肯定是最熟悉的,他们用笔把家乡风土人情向人们展现,其中肯定少不了食物这一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赖以活命的最基本的食物,肯定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正如我们山东有特色大煎饼,读作品《高山下的花环》,可以闻到煎饼卷大葱的香味,也读出山东人的朴实,所以说书是有味道的,有那方土地上的人们不屈不挠建设家乡的精神味道,也有美食美景的味道。
刘震云的书,有河南建津的火烧、烩面、胡辣汤的味道;迟子建的书,可以闻到东北大酱东北大渣子粥的味道;汪曾祺的书里有高邮咸鸭蛋的味道;邓友梅的书里有京味也有祖籍家乡小城的味道;读刘亮程、李娟的书,就闻到新疆烤囊、烤羊肉串的味道;路遥的书能闻到西部黄土地上小米的香味,更有羊肉泡馍的香味。
读完一本书,书里的故事带你在思想的荒原上驰骋,你的大脑在放电影,这时你忽然不禁口生津液,甚至叭嗒叭嗒嘴,那是想起了书里那方土地上一种食物的味道。
有时读书,我的心里会充满莫名的激动,那是一方土地上的人们或朴实、或坚强、或豁达的浓浓的人情味感染了我。书里那些西北的豪爽汉子,江南温婉的女人,还有丁香一样的姑娘,他们在我眼前或放歌或笑意盈盈。
有时读书,我的思想又是那么开阔。一幅幅美妙的画面似乎呈现在眼前,那是书里描写的美景让我身临其境。读迟子建的书,茫茫冰雪世界似乎在我眼前铺展开来;刘震云的书带我到河南黄河的渡囗,看到黄河边上一望无际的小麦黄;路遥的书带我到西部黄土地上,看那里的沟壑纵横。书中有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下的沙漠驮队;有大西南的连绵不断的山峦;有祖国东部大海的波澜壮阔。这些我虽没有亲临,他们却走进我的心里,在我的梦里出现。
在书里,我感受美食美景美人,感受真善美的味道,当然,我也感受过难过、悲伤、恐惧,甚至失望、无助,那是书里描写的那些阴暗、阴谋,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情给我的感受。通过读书,我感受到真善美的东西应该弘扬,假恶丑的东西应该抵制,最起码自己要自觉抵制假恶丑,自己不去涉足假恶丑。
读书,要善于读出书里的味道,读到心里去,甚至与作者同频共振,真正领悟书里的世界。读书,读好书,能丰富自己的人生,感受世间的美好,自觉弘扬正义,远离假恶丑,让书香浸润你的心脾,滋润你的心田。去读书吧,去体会书里的味道,去体会书带给你余味回甘、悠长悠远的味道。
感谢赐稿流年,祝写作愉快。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