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父亲(散文)

精品 【丁香】父亲(散文)


作者:快乐的兔子 布衣,172.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5发表时间:2024-06-19 16:42:13
摘要:  父亲今年74岁,1米85的大个,长脸平头,平时不爱说话,一说话就讲些大道理。   父亲一天书没读过,打算盘却又快又准。

父亲今年74岁,1米85的大个,长脸平头,平时不爱说话,一说话就讲些大道理。
   父亲一天书没读过,打算盘却又快又准。据说,父亲小时候常常背着我小姑姑在学堂外面听课,老师讲的他都背下来。老师也挺爱才,就找我爷爷商量。爷爷说孩子多,供养不起。老师说不收学费,爷爷也没答应。父亲当时算半个劳力,能挣工分,还能帮大人带孩子。我小时候,父亲是村里的电工。每到月底,他就跟着老爱(刘爱云)和小波(张迎辉)一起挨家挨户抄表收电费。回来后,他们一起对账。二联单的小本本弄了一大撂,一个队有两三本,八个队就二十本左右。老爱一张一张地念,小波用计算器,父亲用算盘,两人核算的数一致,就说明没问题。如果差个一两分钱,都要从头再算一遍,看看是念错了,还是算错了。算一回账,有时要熬到深夜。
   父亲为人实在,处事公正,村里推举他当红白喜事的“总理”,一当就是三四十年。为这事,母亲经常埋怨他不顾家。平时不忙的时候,给人家帮两天忙也就算了。逢秋过麦,遇上谁家红白事,他连麦子也顾不上割,(玉米)棒子也不掰了,整天待在人家那里,一分钱也不收,还随礼,这是何苦呢?父亲觉得亏欠家里太多,便默不作声,但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宁可耽误自家的事,也不能误了人家的事。
   一开始,父亲只负责我们李家的事。后来,基本上村里哪家有事,都有他的身影。父亲还兼职吹鼓手,他负责吹笛子或吹笙,他们还排练过样板戏《沙家浜》。所以,即使他没当“总理”的时候,只要需要什合班,他就去帮忙。尽管各个家族都有一两个“总理”,但这里面的事也有讲究,有的“总理”盯不紧、要求不严,使用人偷懒、乱拿东西、乱买东西,有时坐席的人员坐不满就开席等,给东家增加开支。父亲一盯就是两三天,特别是白事,安排守夜的、打坟坑的,这两个活一个熬夜,一个出力,都不愿意干。于是他把吃的喝的提前安排好,不用他们开口,所以大家都很规矩,不偷懒,也不乱要东西。事前安排的酒席和开支,基本上都差不多够用,甚至有所富余。特别是儿女多的情况下,需要分担一些开支,父亲处理公平合理,基本上都能按约定比例出资,事后再核对,多退少补,没有因摊多摊少打架生气的。现在父亲老了,处理事务有些力不从心,推荐了好几个年轻人当“总理”,都不愿单干,还是让父亲帮衬着才肯上任。
   父亲还是个“调解员”。谁家要是出了车祸、闹离婚、与外村人有纠纷的,也找父亲去帮助协调解决。为什么?因为他在处理红白事的过程中,自然认识了许多外村的亲戚朋友。附近十里八里的村,哪个村和我村没有亲戚来往?父亲记忆力好,一问是哪个村的,立马就能提出几个熟人,谁家过事(结婚)的时候还在一个桌上喝过酒。父亲的酒品如人品,特别实在,一说就近乎多了,话也平和了,事也好解决了。不管是本村的还是外村的,父亲不偏不向,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结合点。就拿大姑出车祸去世的事来说。大姑婆家是于化的,我村北边的邻村,但不属于临西县,而归威县管。肇事司机老韩是枣园村的,也是威县的,是我姥姥那个村的。处理事的时候,于化的村支书、枣园的村支书都去了,都和父亲熟识,很快就达成了协议。本来挺顺利,谁知到保险公司的款项下来后,枣园村徐书记家人也出了车祸成了植物人,而老韩家里祸不单行,又出了别的事,急需用钱。父亲一提这事,徐书记不顾家里的事,就说服老韩先把该赔的钱拿出来,再帮他想办法。老韩二话不说,就把赔偿款按约定数额解决了。事后我表哥说:“多亏了俺二舅,要换了别人,这事根本办不成。徐书记就是家里没事,这样难办的事儿,人家也不愿意管。要是老韩真把钱花了,咱啥也落不着,有协议也白瞎。”
   父亲身高体壮,谁家修房盖屋,他都去蹿工(帮忙)。往房上甩大泥是个力气活,一般人甩不上去,能甩几下也坚持不了多久。父亲一般都挑甩大泥的活。回来后,父亲都成了泥人,母亲给他洗衣服,洗好几盆泥糊涂。我小时,母亲洗衣服,都是从井里提水。她力气小,每次只能提半桶,特别费时费力。所以去帮忙的时候,母亲一定要让他换上旧衣服。一开始,父亲还不高兴。母亲说:“这又不是去陪新亲,你弄一身泥回来,还得我给你洗。”早年间,可能还没我的时候,父亲和村里人结伙去邯郸煤矿拉煤。他们三个人拉一辆地排车,带上被子和干粮(高粱面窝窝),去邯郸走一天,回来拉一车煤走一天半。据说,一车煤大约800至1000斤,真是不容易。我刚记事的时候,村里安排去挖河,大伙都愿意跟父亲一组,干活快,还省力。后来听父亲说,用小车把泥土从河底拉到河沿上,要走长长的坡道,一定要有耐力,前面拉的要使全力,后面推车的不能松劲儿,才能一口气拉上去。要是走走停停,又慢又费劲,挨回熊(批评)不说,还让别人笑话。跟父亲搭伙挖河的,在后面推车的多。过麦的时候,割麦子是个力气活,父亲割一个来回,母亲和爷爷他们才到地那头,我和姐姐则是刚出地头。后来,父亲和叔叔他们一起喝酒的时候,常说:“当年吃不好喝不好,浑身是劲;现在生活好了,还整天没劲。”
   小时候,我胃不好,一天吃一两顿饭,饿得面黄肌瘦的,走路直打晃。我天天打针吃药,母亲说我吃饭比咽药还难。父亲经常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去县城看病,花了不少钱。我的病却是时好时犯。有时打听到某村有个偏方,父亲就带我去看看。光针灸就体验过好几次,有的扎手指关节,有的扎脐周,疼的我死去活来,却也不见效。后来,母亲请“高人”给我算了一卦,说是要改大门口。于是,父亲把朝南的门口改成朝东,为此借了好几家,欠了几千元的债务。当然,治病还得去看医生,说是西南方向的一位姓郑的医生,一看就准。回来一研究,父亲想到我三姑婆家姚楼村就在西南方向,跟三姑一打听,还真有一名姓郑的大夫。到那儿,郑大夫给我开了几付药,我吃了一天病就好了。真是奇怪。到底是风水的事,还是我注定要遭受这样的病痛?谁也解释不清。
   现在父亲老了,过麦前,父亲给我商量说:“你娘这两年光得病,没法干活。我这也快干不动活了,要不咱把地租给别人种吧。”我说:“您也该歇歇了,该我养着您来。”过麦后,父亲也不谈租地的事了,他说能干一天是一天,实在干不动了再说吧。前些年,农闲的时候,他还跟人外出打工,挣些零用钱。他是不想给我们增添什么负担。比如,前年母亲住院,我和妹妹垫的住院费。出院后,父亲马上就把钱给我俩,一人还多给了两百,说是还耽误我们工作了。去年,母亲住院的时候,正赶上我儿子也住院。父亲不但没让我管母亲,还给我两千钱,让我给孩子看病。都说隔辈不管人,他既是疼儿子,更疼孙子。

共 26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师的《父亲》写的真好,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写出了对父亲的情、对父亲的爱。全文把父亲描述的淋漓尽致,展现的栩栩如生,让读者肃然起敬。“父亲为人实在,处事公正,村里推举他当红白喜事的“总理”,一当就是三四十年。为这事,母亲经常埋怨他不顾家。平时不忙的时候,给人家帮两天忙也就算了。逢秋过麦,遇上谁家红白事,他连麦子也顾不上割,(玉米)棒子也不掰了,整天待在人家那里,一分钱也不收,还随礼,这是何苦呢?父亲觉得亏欠家里太多,便默不作声,但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宁可耽误自家的事,也不能误了人家的事。”写出了父亲的才干和水平,更写出了任人唯贤的高贵品质。“父亲还是个“调解员”。谁家要是出了车祸、闹离婚、与外村人有纠纷的,也找父亲去帮助协调解决。为什么?因为他在处理红白事的过程中,自然认识了许多外村的亲戚朋友。附近十里八里的村,哪个村和我村没有亲戚来往?父亲记忆力好,一问是哪个村的,立马就能提出几个熟人,谁家过事(结婚)的时候还在一个桌上喝过酒。父亲的酒品如人品,特别实在,一说就近乎多了,话也平和了,事也好解决了。不管是本村的还是外村的,父亲不偏不向,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结合点。就拿大姑出车祸去世的事来说。大姑婆家是于化的,我村北边的邻村,但不属于临西县,而归威县管。肇事司机老韩是枣园村的,也是威县的,是我姥姥那个村的。处理事的时候,于化的村支书、枣园的村支书都去了,都和父亲熟识,很快就达成了协议。”作者对父亲的描述,处处打动人心,把父亲真正写活了,让读者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全文结构严谨,叙述清晰,画面感强,作者文字功底好,写作手法独特。好文欣赏,推荐阅读。【丁香编辑 闰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622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闰土        2024-06-19 16:45:10
  细度《父亲》一文,感人肺腑,作者用娴熟的文笔真正把父亲写活了,让人回味无穷。“父亲为人实在,处事公正,村里推举他当红白喜事的“总理”,一当就是三四十年。为这事,母亲经常埋怨他不顾家。平时不忙的时候,给人家帮两天忙也就算了。逢秋过麦,遇上谁家红白事,他连麦子也顾不上割,(玉米)棒子也不掰了,整天待在人家那里,一分钱也不收,还随礼,这是何苦呢?父亲觉得亏欠家里太多,便默不作声,但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宁可耽误自家的事,也不能误了人家的事。”写的多么好啊;处处打动人心。
2 楼        文友:闰土        2024-06-19 16:48:36
  作者写出了对父亲的真爱、真情以及母亲的善良,更写出了父亲当“总理”帮助人处理红白喜事的点点滴滴。“现在父亲老了,过麦前,父亲给我商量说:“你娘这两年光得病,没法干活。我这也快干不动活了,要不咱把地租给别人种吧。”我说:“您也该歇歇了,该我养着您来。”过麦后,父亲也不谈租地的事了,他说能干一天是一天,实在干不动了再说吧。前些年,农闲的时候,他还跟人外出打工,挣些零用钱。他是不想给我们增添什么负担。”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爱。好文欣赏。
3 楼        文友:志存高远        2024-06-19 20:20:39
  《父亲》一文描述细腻,语言谆朴,向读着展现出了一个勤劳憨厚,主事公正,值得信赖的理事总管。写的太好了!拜读学习!
4 楼        文友:志存高远        2024-06-19 20:56:18
  闰土社长一连编辑了两篇回忆父亲的文章,编按精中到位,起到了引领读者阅读学习的作用!
5 楼        文友:江南雨竹        2024-06-19 22:28:10
  父亲是个朴实无华又热心帮忙的人,顾大家也顾小家,作者用倒叙的方式写出了父亲从年轻到年老热心助人的故事,也写出了父亲帮扶子女的深厚爱心。
永远的绿色
6 楼        文友:快乐的兔子        2024-06-20 21:32:29
  谢谢老师点评,我还有许多不足,还需要向各位老师学习。
快乐的兔子与江山文学结缘,便有了快乐的文学。
7 楼        文友:吴雪儿        2024-06-21 10:44:52
  父亲的朴实,父亲的善良,父亲的勤劳,父亲对子女无私的奉献,父亲不易的一生都是对子女最好的教育。好文章,拜读了
8 楼        文友:段引丽        2024-06-21 18:52:33
  一个做事认真,负责。热情周到,智慧与人格魅力并从伟岸,挺拔的父亲跃然纸上,作者笔法细腻,感情饱满,满满的都是对父亲的追忆与爱。文字功底扎实。好文共勉,点赞,学习
9 楼        文友:段引丽        2024-06-23 15:50:35
  热烈祝贺快乐的兔子散文《父亲》复审获精,这是老师的骄傲,更是丁香的骄傲。[握手][握手][握手][强][强][强]
10 楼        文友:闰土        2024-06-23 15:56:20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继续努力,加油。
   请加我微信 13098166075闰土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