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留守(小说节选)
一抹朦胧的晨光透进窗帘,文玉缓缓睁开眼,赶紧爬起来。说实话她真想再睡会,可事不由人,她得赶紧去田里看看昨晚的水是是否把拢子都吃透了,有剩下的水必须放掉。顺便去把棉花摘回来,这些天为了换工栽菜,棉田已经好几天没去了。
文玉猫儿似的随便刷了牙洗个脸,拿起箩筐和摘棉花用的布袋,急匆匆的就出了门。好在孩子不用管,老人在家照看着,女儿也能帮着带弟弟。她还是比较欣慰的。
昨天,油菜田里新栽的油菜苗,经过太阳一晒一棵棵像犯了错的孩儿一样,蔫了吧唧的趴在地上。
喝了一夜的水,一棵棵菜苗又精神抖擞的站了起来,似乎在向文玉打招呼呢!田沟的水基本都被垅子吸干了。
在田埂下方开个缺口,防止下雨阻水。过去做了十多年幼儿教育工作的文玉哪里会种田,这几年跟着村里的大叔大婶们也学会了不少,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了。
开完田缺,四周检查一下没问题了,便挑起箩筐去了棉花地,远远看见棉花开得一片白。今年棉花大丰收,她寻思着棉花收上来给婆婆弹床大被子,免得她总是说冬天睡觉冷。
她顾不上露水打湿了鞋面,打湿了裤腿,拿上布袋就进了棉田。一边摘棉花一边还修剪棉叶,这时候不需要过多的棉花叶了,叶子多了会挡住棉桃吸收阳光。如果遇上雨天,棉桃因为不透风还会烂掉,这样就会减产,这些知识都是村里的大叔大婶们告诉她的。一田棉花摘完足足摘了四口袋加两筐,这露水棉可比昨天的机器重得多。
她感觉一次是挑不动的,她摘棉花是连着棉桃壳子一起摘下来的,回去坐家里可以剥,剥出来的棉壳晒干可以当柴烧,一举两得多好。先送一趟回去再来。
文玉做事有点雷厉风行的个性,虽然力气不如人,但脑子好使,聪明肯干。
嘉祥去北京三年,这三年的的时间磨砺了她身子,也磨砺了她的性子。
挑着担子返回村,已是晌午十点了,昨晚胡乱吃点冷饭,到现在饿的脑子都有点晕。进屋放下担子从果篮里拿个苹果,放身上蹭蹭就往嘴里送。
婆婆说锅里有饭,她看了一眼院里爷孙俩正玩的起劲,儿子小杰还没发现她回来。她对着婆婆做了一个手势“嘘”!拿着扁担绳子又跑没影了。婆婆看着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是心疼儿媳妇,还是觉得儿媳妇没规矩。
吃点东西肚子里有货了,就没那么饿了。回到田里用锹铲了田埂边的杂草,四周田埂铲完用了一个多小时。
这块棉田不能让它空着,准备在下雨之前得把豌豆种上。在棉花地里套种豌豆,省得明年搭架,这是入冬之前最后一点农活。
手里活干完,去水塘边洗了手顺便把铁锹洗干净,回来挑上棉花回家去。
刚进家门,小杰就像小鸟儿一样扑腾腾的飞进她怀里。仰着头奶声奶气的问:“妈妈,你昨晚去哪儿了?”
文玉放下担子,爱怜的摸摸儿子的头,顺手把儿子抱空着,不让他粘着身:“宝儿乖!妈妈昨晚去田里干活,回来你睡着了,你等会妈妈,我去洗个澡换身衣服再来抱你。好吗?”
“我要妈妈!”
小杰还在撒娇,奶奶姜蓉拉过小杰说:“等妈妈洗完换身衣服再跟你玩,你看妈妈身上全是脏!走,奶奶带你去接姐姐去,姐姐快放学了。”
小杰看看文玉身上的脏衣服,不情愿的放开了手,跟着奶奶去了村西头,这是姐姐李燕放学回家的必经之路。
文玉拿上干净衣服进了洗浴间,看着置物架上放着一堆的脏衣服。她从一套大小不一的盆中,拿出一大一小的两个盆放在院子里,把内衣和外衣分开分别放入两个盆里,让后放水泡上。
这是她来之后才把衣服分开来洗,刚进李家门的时候,婆婆姜蓉总是把里外衣服一盆泡,她看不惯但也不多说,看不惯的事情自己做,免得纷争?衣服泡上后她进了浴室,开始洗澡。
她进老李家门已经八年了,这八年家境似乎改变了不少。八年前大屋没有现在的厨房大,三根毛竹一把草支撑着一个家,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是一张八仙桌,和四条窄面长板凳。据说这还是当年嘉祥学手艺的时候,自己打制的第一件木器家具。除此之外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家用电器更别说是望尘莫及了。
嘉祥的木工手艺,在周边各村的木工师傅中可算是拔尖的。周边不论是盖房需要木工或是打家具需要木工,村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嘉祥。
嘉祥是个厚道的小伙子,每次结了工钱都会交给文玉保管。为此婆婆姜蓉还跟她怄气,婆婆认为儿子不孝。她才是家里的当家人,其他人掌握不住儿子的经济。
当然,文玉是一个存钱罐子,进去了就别想再拿出来。家里平时开销也不算大,文玉会想着法子种一些经济作物卖钱。
儿子出生这年,他们把摇摇欲坠的茅草屋拆了盖起了大房子,还添置了一些家具和用品。当然,盖房子花费不少钱,几年的积蓄全搭上还不够,东拼西凑的借了一些,总算改变了家庭面貌。
为了还债,嘉祥只得背井离乡去北京打工,她也就名正言顺的成了留守妇女。
回想这些,文玉没有后悔。她柔弱的双肩担起家庭重任,只有拼命的挣钱才能让老人孩子日子 过得舒服一些。
热水淋在头上,顺着脸颊往下流。她尽情的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舒适,洗去一身的疲惫……
(原创首发)
文章内容与人物塑造以文玉的一天劳作为线索,从晨光中醒来开始,详述了她一天的劳作和家庭生活。文玉的形象立体而丰满,是家庭的顶梁柱,更是一个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东方女性。田间劳作无私奉献,坚韧不拔,都深深打动了我。
文章细节描写生动。通过文玉与家人的互动、对农活的娴熟操作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展现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真实生活状态。 这些细节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文玉这个富有特色的角色
故事探讨了留守妇女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这不仅是对新时代农村妇女形象的一次深情礼赞,也引发了读者对留守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文章传递了正能量,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一篇感人至深、寓意深刻的文章。作者的手笔细腻,优美的对人物塑造刻画,更能够引人深入思考留守问题以及新时代农村妇女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我认为这个美好的时代更须要这样大手笔的墨匠来歌颂无数个无私奉献的“留守妇女”,和谐家园便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