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柳岸】江南三大名楼抒臆(诗歌)

精品 【江山·根与魂】【柳岸】江南三大名楼抒臆(诗歌)


作者:林火杉 举人,5292.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34发表时间:2024-06-27 15:11:42
摘要:《黄鹤楼》《滕王阁序》《岳阳楼记》三篇千古流传的文章,令江南三大名楼名噪天下。拥今怀古,以另种视角眺望古迹,以别样细腻感触文化,并略抒心臆。

【江山·根与魂】【柳岸】江南三大名楼抒臆(诗歌) 《黄鹤楼》《滕王阁序》《岳阳楼记》三篇千古流传的文章,令江南三大名楼名噪天下。拥今怀古,以另种视角眺望古迹,以别样细腻感触文化,并略抒心臆。
   ——题记
  
   ⊙ 黄鹤楼·影
  
   谁曾听到一声鹤唳?然后用笔
   细细勾勒。如画的诗中
   我确信,那只黄鹤的存在
   它只是无法忍受历史繁衍出的杂音
   在一次次失望之后,展翅飞去
   自此以后,天空只留下它的残影
   淡淡的,像烟波里的棹歌
   在汉阳的树荫下
   在鹦鹉洲的沙畔
   寻找一根黄色羽毛的痕迹
   也许在某一根叶脉里
   也许在某一粒土壤的表面
   就刻画着佐证的影子
  
   樱花弥散的芳香,流过楼顶
   也会从一扇窗,穿过另一扇窗
   在一次次兵火中泯然
   在一个个春天里重生
   突然很想,听一个神话故事
   从上古,一直聊到现在
   只有到现在,我才能有机会进入诗中
   把我的名字和楼的影子重叠
   任意回溯到冷兵器时代的战场
  
   黄武始建,子敬观兵
   屹立蛇山之巅,俯望长江烟波
   遥想三足鼎立,刀光剑影
   每一座建筑的背后
   都有一个不可复制的故事
   每一段历史的轨迹
   都有几处貌似熟悉的陪伴
   如今的我们,像笨笨的候鸟一样
   在寒暑交替中,互相凝望
   年复一年,掏空自己的青春
   搭砌自己的影子
  
  
   ⊙ 滕王阁·炁
  
   烟雨江南之南,千年以前的雁鸣
   惊红了晚霞的羞涩。夕照斜映
   借光与水,浣洗红墙、绿瓦、飞檐、雕栏
   浮影摇曳。晚归渔舟的歌声
   落入江水,追逐一条相思已久的鱼
   秋色如约萧落,晚风的秘密四处漂游
   若早知,南岭的绿竹也会消瘦
   又何必强挽一抹金黄,推窗揖凉
   或者那丛绿竹,在还是嫩笋的时候
   便已立下誓言。于是,在每一场雨后剥落
   一层又一层伪装,一直长到可以遥望的高度
   在那道视线的尽头,可以望见飞阁流丹
   还有窗内高朋满座,逸散的酒香
   人影,与诗
  
   春季不大,秋天也太小
   只能容下无边的风景,芬芳与收获
   却装不下那个最真的梦想
   宛如阁角那株很大很大的桂树
   安静地掩藏了花瓣与蕊,却拢不住
   季节躁动的幽香。天空最深邃的颜色
   仿佛醉了,落在绿色琉璃与漆红椽子之间
   鼾声与梦呓,荡漾着赣江的心事
   昔日,那篇技惊四座的华美文章
   落地有痕,而在痕迹之外
   壮志是否得酬?抑或
   自初唐逶迤到现在的路径上
   与一杯御酒,是否邂逅
  
   被檐角撕扯出疼痛的云
   今夜,会染白窗下的梦境
   除此以外,桌角那盏尚温的酽茶
   在微凉的夜幕里,寻觅奢望的归宿
   唐朝的眼睛,依旧在满天星群之间俯望
   熟悉的楼阁,那丛竹子,那扇窗……
   还有阁内那个熟稔的圆凳,如镜一般
   早已盛满皎洁的月光
  
  
   ⊙ 岳阳楼·魂
  
   从仰望月亮变瘦的那一刻起
   便不再婉拒风雨。把执念编织成一张网
   打捞远方,也打捞沉淀已久的自己
   没有任何一种铭记,无缘无故
   没有任何一种美丽,天长地久
   对于你和我,只能是时光里的过客
   那座恢弘的楼,才是今天的主角
   矗立千年,依旧在洞庭之畔苦苦冥想
   它注入的魂,即是美丽的终点
  
   春天会善待每一个蛰伏
   时光会慰藉每一份付出
   楠木的灵魂,在匠人的智慧与技巧里
   千年留香。飞檐、盔顶的精巧
   在文正公的文章里,似乎有了生命
   侧对洞庭湖面,轻拨琴弦
   湖中涟漪也会跟随曼妙轻舞
   不一样的风景
   不一样的感触
  
   衔远山,吞长江,气势斐然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芳香与颜色交织出比星星更璀璨的景
   仿若梦回清明上河两岸
   华灯初上。身在灯光里,心忧天下
   用自己的故事,扶起自己的影子
   不惧一次次跌倒,倔强奔赴
   一米之外的光明
  
   2024.6.18廊坊,6.26定稿

共 16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字的意义,是因传承得以延伸。诗文亦同理。好的诗文是由古代经过历代的文人墨客思想的分蘖出他们文字中的来龙去脉,以及对历史现状的解读,从而让一代代人获得理解的途径。笔者也是通过有着悠久历史的三座名楼,及古代诗人对它们留下的诗章,旧作新读,抒怀表意,在意与境的交织中,历史浓厚的气息与现代景致缠绕,诗意由此在笔者的情怀中发酵。这是一种文化的解读,也是对历史遗迹及诗篇的美誉。读者在现代诗的引进中,不知不觉进入到古人情怀即兴抒怀的意境里,对三座古建筑无疑又有了新的认识。欣赏。荐阅。【编辑:素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28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笨熊李春胜        2024-06-27 15:15:02
  形象,灵动!3195
李春胜,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06-27 16:21:59
  感谢李春胜老师第一时间来访小文,并给予鼓励评语,荣幸之至!远握!
2 楼        文友:素魅        2024-06-27 15:21:18
  赏读林社新作,让素又知道这三篇名作的源头出处,也对这三座历史古建筑遗迹有深深的了解。
捕捉幻影,与文字耳鬓厮磨。
回复2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06-27 16:23:13
  谢谢素社百忙之中编辑拙诗,您的按语给小文增色不少!许久未联系了,遥祝夏安!
3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24-06-27 22:43:12
  林总的散文写得好,诗歌写的更好!欣赏学习了!
回复3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06-28 08:28:28
  楼兰老师过誉了,信手之作难登大雅之堂。向您学习!祝好!
4 楼        文友:老百        2024-06-28 15:48:38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5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06-28 17:58:06
  谢谢社长鼓励!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