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论坛 回复本帖
重庆霜儿

重庆霜儿 举人

  • 5

    主题

  • 351

    帖子

  • 3871

    积分

【星月】童年与人生

2016-05-07 11:19:41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大多都经历过饥荒,都是从贫穷中走过来的。所以,在他们身上,勤俭和节约发挥到了令后人不解的极致。这种习惯,是源于童年生活经历留下的印记,是根植在灵魂深处的疼痛,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物质生活多么富有,都无法抹去。

这一点,在莫言的小说中,体现得尤其彻底。在莫言以高密为轴心书写的一系列小说中,对饥饿与贫穷淋漓尽致地描述,是这个时代的人无法超越的,也是难以理解的。之所以莫言能写得如何深入、彻底,是与他童年的经历息息相关的。 当以文学的形式来呈现时,不仅是一种对历史的沉痛祭奠,更是多年淤积心中的痛的爆发。

可见,童年经历,决定着一个人的情感,也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品质和习性。

我想,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色彩。但,每个时代,都有着一定的共性,童年的印象,也是历史的缩影。

我比莫言幸运多了,晚生二十年,没有经历过饥荒、战争,也没经历过大的历史变动。用我哥哥姐姐的话说,我是最幸运的,一生下来,就有饱饭吃,从来不知道萝卜稀饭是什么味道。这让我现在跟着潮流学节食减肥时,心里多少有些愧疚感,觉得自己是在作践生活对我的恩赐。

但作为农民的女儿,我最忌惮的,就是贫穷。

我的童年,虽然吃不愁了,但物质生活是很匮乏的。一年到头,穿着补丁加补丁的衣服,尤其是冬天,脚上的冻疮痒得人钻心。所以,那个时候,我最渴望的,不是吃,而是穿。

大一点的时候,我迷上了看书,但是平时生活费都是爸妈从牙缝里抠出来的窘迫处境,让我每每在书店前徘徊了又徘徊。记得那年读英语,学校要求每个学生买一本英汉辞典。二十五元一本的书,在我,好似天价。我不好向父母要,用自己节约了一学期的生活费买了一本。到现在,虽然搁置在书架底层,书页已经泛黄,我仍然舍不得扔掉。

有个做小老板的朋友,她说她总是缺乏安全感,害怕一觉醒来,积累的财富就没了,日子又得回到解放前。所以,她虽然有房有车有存款,但是却满面愁容。

这可以说是七零后许多人的通病。

四岁半的女儿,时常在我面前念叨——太无聊了。我开始很不解,我为了她辞去了工作,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想着法子给她买各种漂亮的衣服,还时常带她去游乐场游玩、去餐厅改善生活,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后来我知道了,这个年代的孩子,不缺吃不缺穿也不乏玩,他们缺的,是自由。

想想,乱遭遭的社会治安、车水马龙的街道、复杂冷漠的人心……哪个孩子,还能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可以满世界地疯跑?哪个孩子,可以和一群小伙伴一起,尽兴地做游戏?他们的圈子,除了学校就是家里;除了僵硬的游戏机就是刻板的电视机;偶尔的出游,还得承受堵车、排队的拥挤,和高昂门票等因素的困扰。

这种被无形中变相囚禁了的生活,使他们不能与自然亲密地接触,所认识和感知到的,都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他们,虽然幸福着,却丧失了自由探索和认识这个世界的契机,成了真空一族。

记得我小的时候,经常坐在周围最高的山头上,望着更高的山头,幻想山那边会是怎么样的世界;也常常无端地羡慕天上的小鸟,因为他们可以不受山的阻挡,飞到更远的地方。我想,对这个世界的求知欲,对自由的向往和需求,是无关时代无关年龄的。

我不知道,这种时代病,会造成咱们的孩子怎样的情感症结。但我知道,历史是由人创造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普遍心态和意识,决定着社会的整体属性。

但愿社会的发展,不仅带给孩子们物质的享受,更多一些精神的自由。但愿这一代的孩子,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听雨阁

听雨阁 白丁

  • 5

    主题

  • 30

    帖子

  • 69

    积分

2016-05-07 16:20:33
但我知道,历史是由人创造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普遍心态和意识,决定着社会的整体属性。 很现实的思考,让我们学会去适应我们不能改变的,去改变我们不能适应的,一起都是矛盾的统一。 霜儿,欣赏阅读!祝你快乐!
碧波荡漾

碧波荡漾 童生

  • 20

    主题

  • 207

    帖子

  • 841

    积分

2016-05-08 11:53:39
精神上的不自由比起物质上的贫穷来得更可怕。欣赏霜儿的精彩!
重庆霜儿

重庆霜儿 举人

  • 5

    主题

  • 351

    帖子

  • 3871

    积分

2016-05-09 09:16:58
一点浅见,谢谢姐姐和碧波关注鼓励!遥抱!
营养卫士

营养卫士 布衣

  • 22

    主题

  • 63

    帖子

  • 290

    积分

2016-05-10 00:09:54
童年的烙印是无法抹去的回忆,怎样的环境,就会造就怎样的意识和思维,一旦养成习惯,逐渐便形成性格,也许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中所说的道理。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