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务管理 回复本帖
林儿

林儿 探花

  • 220

    主题

  • 1300

    帖子

  • 15764

    积分

如何写书评系统散文主编春雨阳光主讲

2015-08-09 20:34:06

个人简历:春雨阳光,初中语文教师,文学爱好者,江山文学网绝品宗师,入选江山名人堂。在江山已发表长篇小说两部,另外还有中短篇小说、散文、书评和诗歌。曾任江南社团执行社长,来系统前一直是江南社团优秀编辑。

                   如何写书评

                       系统散文主编春雨阳光主编(主讲)2015、8、9

一、如何看待书评。

第一、阅读书评对我的影响

第二、写书评对我的影响

二、如何写书评

第一、书评的评论对象

第二、写书评应该注意的事项

首先,要处理好原著引述和作者评论的关系问题

其次,写书评必须要选点,就是选准自己评述的角度

然后,是书评的标题问题

最后,说说书评的内涵问题

一,如何看待书评。

第一,阅读书评文章对我的影响很大,从文学常识的角度讲,它让我了解了不少中外名著;从写作的角度讲,它让我了解了评价作品在故事构建、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提炼等方面的艺术技巧,同时,让我明白了怎样去阅读文学作品,怎样去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从我们的时间角度讲,我们是没法把世界名著都阅读完的。但是,如果我们阅读书评文章,我们就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文学名著的特点,了解新出作品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我们要阅读的名著和新作品。

《老人与海》,我没有看过这部作品,我对它的了解就是来自于书评。以前通过自学考试拿中文专科和本科毕业证,要看外国文学史和作品赏析,里面对世界性的代表作品都有专章专节的分析评论,这些分析评论,实际上就是书评。我对世界名著的了解,不是来自于阅读原著,而是来自于阅读文学史和作品赏析。我对《老人与海》的最初了解,就是这样来的。

最近,我读了散文组编辑紫气东方的书评《乐观的心态,必胜的信心》,对《老人与海》的主要故事情节、小说主题、人物形象又有了具体的了解。从这篇书评中,我更深刻地思考了怎样围绕主题构思故事和描写人物。说句实话,读这个书评,我只需要十分钟的时间,如果让我读原著,可能就不只这个时间了。如果不想写书评,没有养成辩证分析作品的习惯,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看了原著就看了,看过就不管了,我就是看了原著,又有什么收获呢?就像今天不少人在电视剧中打发时光一样,看了之后,问他看到了什么,都说不出来。所以,不带着思考去阅读原著,它带给我的写作和思想影响,可能还没有看紫气东方这篇书评给我的影响大。

《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我还是近年才看了原著。但是,对它们的艺术特点的了解,我是在1986年就了解了。当时,我师范校的班主任和汉语言老师曾老师有一本书,专门分析《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的文学艺术,它包括人物形象的分析,主题意义的评价,故事情节和细节的赏析等。这本书的名字我记不得了。当时,我用50页的作业本,把这本书的精彩部分做了摘录,这个本子我还收藏着,因为我不在家里,所以,没法找出来,不然,我可以在这里引述其中的一些分析文字。我对原著不了解,但是它们的小说主题,对他们刻画人物的技巧,文学艺术的运用技巧,我却深为熟悉。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本书剖析了怎样把相似的人物写出其不同来,就是在雷同之处写出不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境界。记得书里就把李逵、鲁智深、武松等做了分析,甚至把不少次要人物也做了分析。可以说,这本书对我写书评,从事写人叙事作品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后来,我订阅了一本杂志《名著欣赏》,里面涉及古今中外诗词和散文诗歌小说名著的阅读分析。后来订阅《当代》等杂志,看报纸的文艺副刊,我也特别喜欢阅读上面的书评文章。托尔斯泰的三大名著,甚至《悲惨世界》等,我都没有时间去阅读原著,对他们的了解,几乎都是通过许多书籍中的书评文章了解到的。后来,教语文,教师用书对每篇作品都做了主题、结构、写作特点方面的分析,对我的提高就更大了。所以,教语文,看教师用书,是一种快乐。对我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

我们江山文学网站的不少朋友,都希望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建议这些朋友从阅读书评开始。特别是我们江山网站有专门的书评栏目——作品赏析,如果你把里面的精品书评和原著结合阅读,相信对你们的写作提高会更快。

我买文学作品集,就喜欢买作品后面有评析文章的书籍。就像学生时代阅读那有点评的中高考作文集。读原著,读点评,收获会很大的。

第二,写书评对我的影响。

怎样才能细读深读一部文学作品?只有写书评。为了写书评,可能不只三遍四遍地阅读这部作品,甚至会做不少笔记。要写书评,就要深度阅读所评作品,由于认真阅读了文友们的作品,写出的书评能和作者产生深度的共鸣,我们也就容易成为作品的知音,成为作者的好朋友了。所以深读不少好作品,善写勤写书评,是能结交不少好文友的。

我写的第一篇书评是在起点阅读网站,我写得最多的书评是在江山文学网站。记得在起点阅读网当读者的时候,我看了秦川老师的长篇小说《秦川风云》,写了这部长篇小说的书评,写了就写了,因为点击率很低,后来也就忘记了。没想到很多年之后,秦川老师当了纸媒文学杂志的编辑,他竟然找到了我,要刊登我这篇书评,一起刊登的还有他小说的节选。后来,秦川老师又约请我为他们杂志的几个作者的小说写书评。记得有一位作者的小说,已经放在了被枪毙的行列中,秦川老师让主编看了我的书评后,这篇小说得以发表了。到现在为止,我都不知道秦川老师的真姓真名是什么;秦川老师最初也只知道我是春雨阳光,后来的通联中才知道了我的真实姓名。我写的书评最多的作家,是阿娜尔古丽的作品。为阿娜尔古丽的报告文学写的书评,也被《生态文化》杂志刊登了。在阅读阿娜尔古丽的中短篇小说中,总有一种冲动,就是被她小说的故事情节,被她塑造的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的深刻性打动着,总有一种不写书评就不痛快的感觉。在写书评中,也更深刻地思考了阿娜尔古丽作品的艺术特点,对我的写作影响是巨大的。还有,做编辑后,写的按语,写的评论跟帖,可以说是微型书评。江山文学网站的著名杂文作家蓬蒿老翁,他的书里,把我们写的文章按语全部收录进去了,成为了阅读文章的很好指点。后来,阿娜尔古丽在江山连载的报告文学纸媒出版,让我为该书写了序言;蓬蒿老翁也让我为他的一本杂文集写了序言。这些序言,其重要成分也就是书评的性质。得到他们的信任、厚爱、提携,都是书评搭的桥,谢谢书评。

写书评,才能真正深入到作品中去,从而深化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我们构思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能力。

二、如何写书评。

第一,书评的评论对象。

就评价的作品作者对象而言,我们可以给他人的作品写书评,也可以给自己的作品写书评。记得我的长篇小说《瘸子丈夫傻子妻》在江山文学网初发的时候,江山文学网的著名作家、也是著名文学评论家司药老师,就给我写了书评《幽暗的生命,卑微的人生 ——感思于<石缝之声>》,第一时间肯定了当初这部还不够成熟的作品,同时,也指出了其应该注意的地方,这对我是莫大的鼓舞;当我的长篇小说《路在何方》发表之后,心花一瓣老师写了《教育的硬伤让人心痛——<魅惑红尘>看中国教育 》一文,参加江山的书评征文,获得了二等奖。当我的《逐梦》做成江山电子书的时候,编者写了序言《所有的伤,都是值得的》,这序言也是让人感动的书评,只是下面的作者签名我不认识,所以至今也不知道给我写序言的老师是谁。这些江山的大家们给我的小说写的书评。对我反思自己的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同时,我自己也给我的作品写过书评,如《农村人城市逐梦的血泪史 ——长篇小说<逐梦>的现实表现解读》,是为我的长篇小说《逐梦》写的书评;《毁灭着的抗争 ——<路在何方>对现实的揭露和思考》,是为我的长篇小说《路在何方》写的书评。

就阅读或者欣赏的作品而言,看的电影电视剧可以写评论,只是名字可以叫做影评而已,比如独舞的《感谢自己还有梦》是微电影的观后评论;影评文章在江山文学的作品赏析栏目中不少,这里就不再举例了。看到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都可以写书评。比如我就为一篇散文写过一篇书评:《“青花”“紫砂”一样精美的散文 ——-读纸墨飞花散文<当青花遇上紫砂>。林儿副总编的《至爱无言,生死难忘》是赏析古韵的书评;草根的《浅析诗歌<忆·端午>是对新诗的赏析;晋忻李老先生的《影视剧本评论:慷慨悲歌唱大风 》是对戏剧文学的赏评;小说的书评,在江山作品赏析栏目中就更多了。我们走进江山文学网的作品赏析栏目,能看到影视剧评论,看到各种文体的书评文章。

就评论的角度而言,你可以从主题、结构、语言、人物形象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评论,也可以全方位的评论;就长篇作品而言,你可以就整部作品进行评论,也可以就其中的某一个章节进行评论。

喜欢戏曲方面的,可以在作品赏析栏目找晋忻李老先生的书评文章阅读。我看了一下,作品赏析栏目每一页有45篇书评文章,一共有142页,可谓壮观。另外还有不少书评放在了杂文随笔栏目中。我相信这些书评作者们,都是被所读作品感动得不能自已的,也相信他们通过书评和影评的写作后,像我一样,对所读作品可能一辈子都不忘,也在写作中得到了写作的很大提高。

江山赏析栏目里的这些书评,有不少世界名著阅读的赏析,更多的是对江山本土作家作品的赏析,我们阅读最为方便的就是,可以阅读书评后看到原著,看了原著后再看书评,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二,写书评应该注意的事项。

首先,要处理好原著引述和作者评论的关系问题。

江山网站喜欢写书评和影视剧评论的作者不少,从我审阅过的赏析文章来看。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有故事的复述,而没有评论,故事的复述和评论本末倒置了。这种书评,让我们看后,不知道作者要评论什么,要告诉我们什么,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看了一个什么故事,也能感觉到到作者被感动了,可就是说不出来。造成的原因是不会分析。怎样分析呢?

就是你看到的内容或者感受到的技法好吗?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你把这几个问题的答案用清楚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就行了。就内容而言,更多的是涉及作品主题,主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些内容与当时社会或者时代的关系,也可联系今天的现实,揭示其主题意义。比如《悲惨世界》,冉阿让这个人物形象,包含了作者倡导的东西,什么东西,你揭示出来;这些东西对于我们今天的人类世界,有什么价值,你也揭示出来就行了。同样。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要评价小说的主题意义和人物形象的价值意义,都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江山作品赏析栏目中有些书评,书评作者联系今天的团队管理解读《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之间的关系和形象特点,很有新颖,也很有趣味。

比较难的,是对艺术特点的评价,这得具备一些文学理论方面的东西。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中情节的张弛安排艺术,雷同人物的刻画艺术,环境描写的艺术,等等,我感觉到了这些方面的美,但是,我们没有掌握这些方面的名称术语,要表达出来就有点难。

不管是主题评论还是艺术技巧、语言特点的评论,都要处理好原著引述和评论的分寸感问题。直接引述还是概括复述作品内容,这些内容只是起一个点的作用,它们的作用是为了引出你的评论;只是起一个“据”的作用,就是你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得适当合理引述原著内容,为你的评论提供事实依据。引述,根据评论角度的需要,可以举列性地引述,可以概括性地引述。至于先引述还是先评论,根据写作的需要而定,没有统一的要求。

我们现在看看秋梧飘絮为ran.t小说《故事》写的书评的第一部分:明暗掩映的情节。文章先对小说故事情节做了概括性的复述:

瑶瑶和网友沈哥聊天,戳穿他实际比她小的谎言之后,他心虚闪人,独留她在房间里赌气。太婆婆略施小计“诱”瑶瑶出来吃饭,然后给她讲述“拍一拍都是灰尘”的才子佳人的故事,而她每次都是听了个开头就跑,用“我要玩电脑”的借口搪塞躲避。在又一次和沈哥网络对话的时候,他表达了对瑶瑶的好感,还文绉绉地吟了一首《蝶恋花》,暗寓自己隐瞒真实年龄的苦衷,是担心她因介怀年龄问题,瑶瑶尽管对他不无好感,却也有些无措,加上对诗词的理解不尽如人意,索性去求教“最喜欢这些”的太婆婆。此时的太婆婆正坐在餐厅的椅子上,叫她,她不应,推她,她斜斜地滑了下去。瑶瑶大惊失色之下用手去探,鼻息全无——太婆婆已经在无知无觉之中驾鹤西去!给父母报了丧,瑶瑶尤不能相信太婆逝世的现实,在心理极为脆弱的当口,沈哥的沉稳温厚给了她莫大的安慰。把太婆婆葬在她姐姐旁边之后,整理出来的遗物中有几页发黄变脆的信纸,上面记录了一个年代久远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正是太婆婆看似浪漫实则悲怆的爱情。此时沈哥的信息适时而至,把沉浸在怅惋情绪中的瑶瑶惊醒。他的“有些故事已经过去了,有些故事才刚刚开始”的话温情无限,亦意味无穷,给了她“往前看”的勇气和信心。朦胧泪光中,瑶瑶仿佛看到太婆婆在微笑。

我们要注意的是,作者的这些复述,是为下面的分析做铺垫的,提供依据的,不然,作者下面的评论,就没有了生根的地方。秋梧飘絮紧接着的评论是:

《故事》情节并不曲折跌宕,简而述之,用“我”的故事和太婆的故事为线索,一明一暗贯穿于整个作品,一方面以冷静犀利的笔触批判了锐秋“要的不是喜欢他的女人,而是整个没落贵族的身份;不是要我这个人,而是钟意‘公子小姐月下私奔’的佳话”的浮于表层的伪爱,又不忘细致宽厚地借了沈哥的口,让读者看到真爱的希冀,相信超越年龄差距、不讲身份隔阂的爱总是有的;另一方面,从外婆“荷姐儿”去世之后太婆婆的故事就找不到听众的心酸事实,隐隐揭示孤寡老人缺乏真正精神层面上的关爱这一社会现状,厚重深邃的思想内涵使得这篇小说有令人玩味的余地,在阅读的愉悦中感悟抑或反思,纵然篇幅不长,形式也不热闹,却富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从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评论部分不仅揭示了小说情节的特点,而且揭示出了小说情节这样安排的用意。这就是叙述与评论的结合,是书评必须具备的基本特点。

其次,写书评必须要选点,就是选准自己评述的角度。不少书评写出来了,但是,看后不知道他要评论什么,给人东一狼锤西一棒,不知其云的是什么。原因就是角度没有考虑清楚,没有选出评论的点来。我们看了一部影视剧,看了一部长篇,或者读了一首诗歌,觉得它好,这是有了感觉,但是它好在什么地方,怎样来说清楚它的好,这就必须在动笔以前考虑清楚。考虑清楚了,书评要表达的中心,也就是你的写作目的就清楚了。所以,书评文章和所有的文章一样,也是要有一个明确的写作中心的。

是评价作品的主题意义,还是评价作品的故事情节;是评价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还是评价作品人物的现实意义;是分析细节描写艺术,还是语言艺术;或者是以上方面的综合性评述……这些就是书评的写作角度。一篇书评必须得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就是必须得有一个写作主题,选准你的写作角度。枫林晚的《一个时代的挽歌》,标题就告诉我们,他评述的是小说的主题;司药《幽暗的生命,卑微的人生》是赏析小说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形象表现的主题;秋梧飘絮的《冷暖人生》则是综合性的解读,该文赏析了陶然作品《故事》的情节设置、人物刻画、表现技法、语言特点等。

大的角度考虑清楚了,还要考虑小的写作角度。就像写杂文,总的观点和话题出来了,还得考虑行文中每个层次的写作角度,就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作,才能把你要评述的问题说得清楚具体明白。比如夏冰主编的<内伤>的叙述特色》一文,标题就表明了该文的评述角度是“叙述特色”,然后,文章从《内伤》的开头、“讨厌”一词在文中的作用、作品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解读,把该文的“叙述特色”说得清楚具体明白。施云南的《钟灵毓秀边城美》是读沈从文小说《边城》后的书评文章,从标题看,作者要评述的就是这部小说体现出的“美”,小说美在哪些方面?该文从场景描写、结构特点、人物形象等方面展开分析评论,揭示出了小说存在的美学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就是赏析人物形象表现出的人性美,作者的层次角度也很清楚,先赏析主要人物翠翠,然后赏析其他次要人物。

然后,是书评的标题问题。

写作目的明确了,写作角度清楚了,必须要给自己的书评拟写一个好的标题,行文必须要紧扣自己的标题行文。不少初学者的书评文章,标题是一回事,行文是一回事,标题和行文各管各,这也不是漂亮的书评所为。

这里推荐几篇漂亮的书评文章:桐疏枝寒沉默的纤夫,顽强的精神》赏析的是诗歌,该书评要解释的就是诗歌形象表现出的“顽强精神”,作者的赏析很好地扣住了题目限定的内容,具体赏析中,作者以诗歌的章节内容为序,揭示诗歌意象描写表现出的“精神”之美;浅泠逆境如镜》,标题“逆境”二字,已经限定了该文评述的角度,怎么来扣住这个标题行文?文章从人性刻画、婚姻关系、爱情、细节的设置等方面来表现这篇书评分析要揭示的港剧《金枝欲孽》表现出的“逆境”意识;ran.t的《<红楼梦>的脆弱美》,“脆弱美”三个字,已经表明了作者的赏析角度,然后文章的行文紧扣这三个字行文解读。

最后,说说书评的内涵问题。一篇好的书评,不只是让读者看到所评作品的好与坏,总是要给读者更多的受益,就是在书评中要贯穿更多的知识,只是这些知识不能脱离你评价的作品内容。现在,我以ran.t 的《<红楼梦>的脆弱美》说说,我对丰富书评内涵的理解。

一种是书评作者自身的感悟议论,比如ran.t 的《<红楼梦>的脆弱美》:“一般研究古典文学的人都承认,《金瓶梅》是《红楼梦》的先驱。《金》首次纠正了中国长篇说部对历史演义、神魔仙怪的过度爱好,把目光转向凡俗人间。不靠故事的大起大落,而是凭借对家长里短、饮食男女的戏剧性呈现,作为小说表现的主要手段。《红楼》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而在行走的过程当中,它发展了诗意生存与现实污秽两个世界并存的理念。”这段议论,是作者结合中国文学史研究结果展开的联想性议论,阐述的是作者个人的看法。但是,这段议论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小说创作在内容上的文学发展历史;看到了《金瓶梅》和《红楼梦》的师徒关系,看到了弟子强于师傅的现实;让我们看到了小说创作取材上的情况,历史、神仙魔怪可以作为小说的内容,而家长里短、饮食男女也是小说表现的内容,而且,就是写家长里短也可以写成名著……所以,这样的理论性,就丰富了书评的内涵,不仅紧扣所评作品,而且带给作者更为广阔的视野收获。打个比方,有的书评是在狭窄的胡同里展示一幅画给人看,没有合适的空间距离,就连这幅画的美都展示不出来,更不用说别的了。有的书评是在山水具备的广场展示一幅山水画,不仅让人看到的是画的美,而且让人把画与真实的山水联系起来,让人感受到实物和艺术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白怎样把实物变成艺术作品。

恰当的旁征博引,也是增强文章内涵的一种重要方式。下面是ran.t 在《<红楼梦>的脆弱美》的论述,论述中以张爱玲做类比来阐述作者的观点,揭示《红楼梦》的脆弱美对后代文学的影响时,引述了夏志清对张爱玲文风的评价:

沈从文对《红楼》未必迷恋,《边城》的例子也许还是偶然。但《红楼梦》的嫡系传人张爱玲,文风被夏志清称为“一方面是隽永的讽刺,一方面是压抑了的悲哀”。她显然是有意识的做了与曹雪芹相似的选择。

这一引述,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张爱玲的文风特点,而且让我们自然把这一评价语言与ran.t的论述对照,进一步理解了所谓脆弱美的具体表象,理解了《红楼梦》对后代文学的巨大影响。

纵横比较,又是一种方式,这是这篇文章用得最多的。从纵的角度讲,该文把《红楼梦》与《金瓶梅》做了比较,把沈从文、张爱玲、白先勇的写作风格和《红楼梦》做了比较,通过这些纵的比较,我们不仅进一步了解了作者提出的“脆弱美”这个概念,而且了解了曹雪芹表现出的这种审美风格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还让我们在了解曹雪芹的同时,了解了其他的作家和作品。同时,该文还做了横的比较,把中国当代的文学创作和西方当代文学做了比较,得出了ran.t 的文学研究结论:“纯文学倾向于学习西方,连通俗文学也走的是穿越时空或《指环王》、《哈利.波特》的路子。在这样集体向西看的大潮流下,以《红楼梦》、张爱玲为代表的脆弱美族系,更多是学术研究的热点,戏说歪批的对象,而不是写作上可供借鉴的伟大资源。”作者的这一比较引申,让我们了解到了今天中国网络文学盛行的体式的来源,开阔了眼界。

总之,看书评能开阔我们的文学思维,写书评能加深我们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写书评不难,只要掌握一定的写作特点就可以动笔,当然,要写出有深度,有影响力的书评,只要我们坚持阅读和学习,坚持写作,这也是不难的。

最后,祝愿各位文友喜欢书评,多看书评,多写书评,让书评成为我们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的无尽源泉。


林儿

林儿 探花

  • 220

    主题

  • 1300

    帖子

  • 15764

    积分

2015-08-09 20:55:49
感谢春雨阳光主编精彩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啊!
阳媚

阳媚 探花

  • 95

    主题

  • 2873

    帖子

  • 13212

    积分

2015-08-09 20:59:21
这是夜校开办以来我自以为最为精彩的一堂课之一,受益匪浅。辛苦老师了,向老师学习!
上官欢儿

上官欢儿 探花

  • 717

    主题

  • 4633

    帖子

  • 12879

    积分

2015-08-09 20:59:51
老师讲的真好,有理有据,学习了,谢谢阳光老师
冰煌雪舞

冰煌雪舞 榜眼

  • 100

    主题

  • 5973

    帖子

  • 24546

    积分

2015-08-09 21:00:34
学习并收藏了,春雨老师辛苦了!
岁月静好

岁月静好 童生

  • 2

    主题

  • 35

    帖子

  • 758

    积分

2015-08-09 21:01:24
学习了,很受启发!
上官欢儿

上官欢儿 探花

  • 717

    主题

  • 4633

    帖子

  • 12879

    积分

2015-08-09 21:01:33
谢谢林儿姐和欣雨老师,两位校长也辛苦了
紫气东方

紫气东方 探花

  • 2

    主题

  • 35

    帖子

  • 13967

    积分

2015-08-09 21:03:18
春雨老师辛苦,以前尽管写了一些书评,但都是凭自己的理解去写、去评。听了春雨老师的讲课,让我有了很大的受益,知道怎么去谋划和写好书评了。
古渡

古渡 进士

  • 330

    主题

  • 3114

    帖子

  • 7278

    积分

2015-08-09 21:07:05
春雨兄弟讲的很棒,辛苦了,大有听君一堂课,似读十年书之感。
西湖月牙

西湖月牙 秀才

  • 77

    主题

  • 625

    帖子

  • 1833

    积分

2015-08-09 21:08:05

感谢阳光老师 学习,受益。

讲座有实例,有分析,对写作书评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所选实例,有名著,更有江山的佳作,亲和,接地气,便于揣摩学习。

感谢江山,祝福江山!

悦悦

悦悦 布衣

  • 8

    主题

  • 342

    帖子

  • 387

    积分

2015-08-09 21:10:25
老师教授的太好了。这个课程无论对作者写赏析文还是进行创作作品,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对于我来说太重要了!谢谢春雨老师!谢谢江山文学夜校的老师们!
五月小丫

五月小丫 秀才

  • 23

    主题

  • 517

    帖子

  • 1311

    积分

2015-08-09 21:10:52
    我是一位文学爱好者,总是不停地写,进步不大,山地老师建议我多读多评,让我做了评论员。说实话,这个评论员当得可以说不称职,我又不想辜负老师的厚望,多想有一次书评的讲座,好好学习。您的讲座真是一场及时雨,我坐在电脑前一字不落地仔细听,听完我还会认真看您的讲座。这真是一篇好的教材。最后说一声,感谢您的金子般的奉献精神!老师,你您辛苦了!
葵花

葵花 布衣

  • 2

    主题

  • 27

    帖子

  • 102

    积分

2015-08-09 21:16:36

 我看完课最深的感受就是,一篇好的书评既可以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又可以提高所评作品的可读性。很多时候求得一篇好的书评,是很多作者梦寐以求的事情。 

谢谢似乎见过的春雨阳光老师,谢谢楼主美女,您们都辛苦了。

冰沬迪影

冰沬迪影 童生

  • 1

    主题

  • 15

    帖子

  • 716

    积分

2015-08-09 21:31:29
谢谢老师的讲座,还是第一次知道了关于书评的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紫玉清凉

紫玉清凉 举人

  • 81

    主题

  • 1179

    帖子

  • 4439

    积分

2015-08-09 22:33:48

最近我们栏目正在学习写文章赏析,这场课真是及时雨。上课时有事情耽误了,但此时安静下来,静静阅读,竟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老师引用的例文,我将会一一去细品,从中汲取自己需要的知识。问候老师,期待有一天能够得到老师的指导。祝福您!

春雨阳光

春雨阳光 探花

  • 36

    主题

  • 813

    帖子

  • 22350

    积分

2015-08-10 09:44:27

谢谢古总、林总和各位友友,不妥之处还网指正。

向馨蓝

向馨蓝 举人

  • 13

    主题

  • 318

    帖子

  • 3153

    积分

2015-08-10 10:25:37
来学习,春雨阳光的课很有帮助。
海地

海地 童生

  • 3

    主题

  • 179

    帖子

  • 622

    积分

2015-08-10 11:05:12
听春雨阳光主编这一讲,颇有同感。我爱书评,某些方面是因为懒,那些大部头的作品,耗不起时间,耐不住寂寞,看看书评,多少长点谈天说地吹吹牛皮的资本。
凌泽风

凌泽风 童生

  • 25

    主题

  • 291

    帖子

  • 541

    积分

2015-08-10 11:12:36
受益良多,春雨老师辛苦,
竹韵清吟

竹韵清吟 秀才

  • 0

    主题

  • 9

    帖子

  • 1790

    积分

2015-08-10 14:45:12
老师就是老师,不仅读的书多,自己写的文章好,而且讲的课也很精彩,能成为您的学生是最大的荣幸,清吟为您鼓掌再鼓掌!
红尘无泥

红尘无泥 进士

  • 51

    主题

  • 663

    帖子

  • 7425

    积分

2015-08-10 22:07:44
为春雨老师的精彩讲座点赞
共2页 12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