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务管理 回复本帖
江山编辑部

江山编辑部 童生

  • 800

    主题

  • 1156

    帖子

  • 614

    积分

谈谈杂文

2016-05-29 19:53:45

    作者简介:类猿人911,江山之星,又名老秦人。西安人,退休职员,好读书多作文,2012年起入江山文网,先在指间微凉后在菊韵社投稿。文字多杂文小品,也有部分诗歌小说。散文《台湾行》曾获江山文学绝品。行文洒脱,文章诙谐幽默多讽刺,颇受网友喜爱。

                            谈 谈 杂 文
                     秋月菊韵优秀作者类猿人911(主讲)

     主持人好,各位好!

    其实,这课不该我讲,在座的不乏大家专家作家,让我来讲,“欲使吾居炉火上耶?”,如曹操所说,这是直接把我放到炉子上烤。有一句话说得好,“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法乎其下呢?不好意思,我姑妄讲之,您呢,姑妄听之。谢谢。

 

 一、开场白

 

    前日,久不联系的叶雨社长突然微信呼我:“在吗?”接着,她说:到夜校讲一课吧,咱社你的杂文最好。讲讲杂文。

    最好?是吗?我知道,这是“胡萝卜”。

    近来,江山网业绩评分,我“驻跸”或是我“混迹”的菊韵社落了后,叶社便央我讲讲课,说会加分的,他们能给菊韵社加多少分,我不知道,因为,按时髦的话说,我不是“体制内的人”。

    叶社一语,我“涕泗被面而下”惶惶然感动着……“领导啊……”,怎地,便想起了张祜的《何满子》:“故园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我对领导说,让我想想,让我捋捋。

 

二、杂文

 

    便想到当代杂文大家何满子。他的一篇《剃光头发微》,很有些影响,文字有些长,在这里我就不示范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读一读。讲杂文是要有范本的,只贴一篇刘征同志的《庄周买水》,也是杂文大家的,是入了中学课本的。

《庄周买水》 刘征:

 潮流不可阻挡。连梦想化为蝴蝶的庄周也变了;他的呕心之作《南华经》因征订数只有三本,被出版社恭恭敬敬退了回来。他一气之下弃文从商,在他小伫濠梁之上领悟了鱼的乐趣之后,居然想养鱼致富,挖起鱼塘来了。

    养鱼得有水,天大旱,水十分紧俏,到哪儿去买水呢?庄周首先想到的是东海的尊神若大人,这位大人是专管水的。他走了十天十夜,来到若大人的办事处。办事处的门上吊着一把大锁,旁边的广告牌上写着"水每吨一元无货",看得出来,"无货"两个大字是后来写上去的,写的是苍颉( jié 上古人名,相传他创造文字)体,苍劲有力。

    庄周挨了"苍颉体"当头一棒,几乎哭出来,看那边走来一位西装笔挺的办事员,连忙迎上去苦苦哀求。那人说:"没货,一滴也没有。河伯那里也许有些存项,你快去问问吧。"

       庄周又走了十天十夜,来到河伯的办事处。一位长发披肩的女秘书挺和气地对他说:" 咱这河里的水,是从东海议价买来的。您是明白人;每吨当然不止一元。我们的售价是每吨十元,赢利不多呢!有没有货,我给您问问。”她挂了个电话,耸耸肩说:“Sorry,没货了,但,我可以帮忙弄到一百吨,好处费每吨只要两块钱。拿着我的信去找濠梁管理处的吴主任,他有办法。"庄周接过信往外走,听得背后一声"拜拜",吓了一跳。

    庄周又走了十天十夜来到濠梁。这里他虽然曾来旅游,可是这一回心情不同,鱼的乐趣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了。因为有女秘书的信,庄周受到热情款待。把他让到外宾接待室里,还递过易拉罐可乐。吴主任又黑又圆的脸上凝着经久不息的笑容:" 嘿嘿,庄老,您要养鱼?您这么大学问,准能发财!有河伯那边的信,您要的货,再困难我们也得帮忙。一百吨就一百吨!我们的水,是从河伯那里议价买来的。我们的出售价是每吨50元。您是高级知识分子,九折优惠。您办起渔场来,往后吃鱼什么的,还要您多关照啊。"

    庄周东挪西借好不容易凑足了4700元钱。这一天他来取水。可是,吴主任收了款,却只给了他一张提货单,要他到东海去取水。"这是怎么回事?"庄周疑惑地问。" 哈哈,庄老!别看您学问大,可对这水的买卖您不大在行哩!河伯从东海买到水。买是为了卖,为了赚钱。卖水多麻烦,不如卖提货单,一转手把提货单卖给我们了。我们也是一样,再转手卖给了您。提货单尽管卖来卖去,水还躺在东海里,纹丝儿没动。您是用水户,不到东海取水,哪里有水呢?”“可是,原来的价钱每吨才一元。”“不错,这么一转悠,涨了几十倍。生财有道嘛!就是买主儿吃点亏。可是买主儿有的是钱,这么贵还是抢着买哩。您老早就万元户了吧?光稿费就够肥的,现今又是养鱼。哈哈!”

    庄周揣着提货单,赶着一辆大车,车上载着空水桶,急急忙忙向东海进发。又饥又渴又热又气恼,半路上实在挪不动了,坐在路边休息。忽然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只要有一勺水我就活命了,救救我吧!”庄周顺着声音看去,原来呼救的是躺在车辙里的一条小鱼,拍着尾巴,两鳃一张一合艰难地呼吸着。庄周睁大了眼睛,不说也不动,好像一段干木头,只有棘刺般的花白胡子在微微颤抖。猛听得一声雷响,油然云起,长养万物的甘霖就要下来了。庄周霍地跃起,敲着空桶唱道: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sì 水边)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文章引用完了,大家可能读过。这里涉及关于庄子的几个典故,比如濠梁之上,比如涸辙之鲋(fù 鲫鱼),比如仓颉体,等等,你只有熟悉了这些,你才能读出幽默的喜感(滑稽)来。这算一篇故事新编吧,其实,杂文的手法很多。

    当代的杂文大家还有一些,有人说是八大家,除了上面给大家介绍的两位外,比如大家熟悉的严秀 ,公刘,魏明伦,鄢烈山等。

    这两篇杂文代表了当今杂文的水平,高,就是高!高在哪里,分析一下?我就不卖弄了,大家都是修行了千年的狐狸,我就不在大家面前说聊斋了。

    刘征原是写诗的,后改写起杂文。他说:“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我感到要呼喊几声,一下子破了‘不留一字在人间’的文戒,舞文弄墨起来,那不祥的讽刺诗又在我的笔下复活了。这一来竟如寒泉破冰而泻,不能自已。我爱以寓言的形式写讽刺诗,这种诗体,写起来难免两个仙鹤打架──绕脖子,不便直抒胸臆,有些话要说得痛快些,就用了杂文。”

    这就是杂文。

    杂文,不沉重,有趣味,切时弊。让人笑后却心里沉重。

    你读后有木有苦笑?因为,这也是你经验,你的体会,你想说的,他替你说了,只是你没有写,或写不了。

    杂文就是侃侃而谈。 借古讽今隔山打牛指桑骂槐,但绝不是隔靴搔痒,而是不留情面,是入木三分的深刻!视角就在这里独特,语言就在这里幽默,文笔就在这里犀利。

    我曾说过中国无幽默,只有笑话,因为,幽默是智者的语言,是自信者的语言。幸好,中国有杂文。当然,调侃是杂文的风格,讽刺是杂文的目的。有时也自嘲,因为,无人鼓掌。写如此文字的多是博闻强记触类旁通思想敏锐之人,人们称他们是“杂家”。

    杂文,是杂的文。中国古时泛指随笔等另类小品,也有写得近乎现代意义上杂文的东西,写得好的,比如,宋之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短小精悍,极有讽刺和思辩的意义。

    杂文,首推鲁迅。大家还记得鲁迅先生写的《立论》吧: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 ——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那么……。阿唷!哈哈!He he hehe he he he!’”

    文章很短,却以一个梦完成社会和人性的批判。文字朴实,读者却能感到作者的对于现实中阿谀逢迎的无奈和作者笔尖溢出的忿忿不平的正气。是鲁迅赋予了杂文新的生命力,严格说来中国杂文源于鲁迅,如今学鲁迅的不多,反鲁迅的不少,却怀念胡适,替周作人翻案。不奇怪,或是反思或反潮流或是起哄架秧子。这有个背景,凡是中国过往的革命和变革,他们总要反对,搞错了,辛亥错了,五四错了,军阀打错了,土地革命错了,解放战争错了……其实,他们未必不知道中国苦难和国民的奋争,未必真喜欢胡适喜欢周作人。只是反,如台湾的民进党,逢“中”必反。

    鲁迅,很少写诗,没有写过长篇小说,鲁迅曾想过写《杨贵妃》,可一到西安一看,古城败落,民不聊生,尘道上尽是马粪味……这劲头便“痿了”,做小说的想法荡然无存。便有人说鲁迅不是文学家。不是文学家?试问,就一篇《阿Q正传》,您写得出吗?

    当我们还睡着,鲁迅醒来了,他孤独,他寂寞,他不甘沉默。他是举火领我们走出黑暗莽林的人。于国人的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来说,鲁迅和他的杂文是功不可没的。

    对麻木的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是鲁迅的抑郁。鲁迅要揭批和改造国民的劣根性,狼性和羊性。他便弃医投文,写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如匕首如投枪,是鲁迅先生的不得已的武器。他说:“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杂文是“匕首和投枪,要锋利而切实”,是“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我至今仍觉得耳边响着鲁迅先生的呐喊:救救孩子!也常为自身的奴性而汗颜。我常读鲁迅,至今。

    说到这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鲁迅,那年月,中国像一个被摔碎在地的西瓜,四分五裂,血水横流,而且还在被人踩来踩去,如果满世界只是新月派的诗和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和周作人的花草虫鱼类怡情小文,将如何?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了。

    所以说,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我们幸而有鲁迅先生这把硬骨头撑着,虽然,他“荷戟独彷徨”,孤单得很。杂文,从一开始就是思想的批判的武器。杂文,是那个黑暗时代的产物,但,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杂文过时吗?我以为,没有过时,因为丑恶还在,奴性还在,伪饰和欺瞒还在……希望还在。

    这就是杂文存在的意义。

    其实,杂文,贵在杂。 刘勰 称杂文“多品”并说 “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篇》说,杂文特点在道理精粹而文辞驳杂。如鲁迅先生, “喜笑怒骂,皆成文章”。 

    好的杂文刻意为之,这话是对的,其实,只要有心,四周总有杂文,不一定是蓄意,往往是信手拈来的。记得当年一个在深圳做三陪的小姐给远在湖南的家乡姐妹发了一份电报,只有八个字:此地,人傻,钱多,速来。

    谁能说这不是一篇优秀的杂文,字里行间多大的社会容量哦!这几个字让多少文人墨客汗颜。

    比如,顾城的那句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文章的内涵轻重并不在文字的多少。诗歌的优劣也不在行数的多少,比如北岛的诗《生活》,就一个字,“网”。杂文在于它的批判性。杂文,是斗士不是弄臣。

  杂文的素材往往留心,也就会俯身拾就。再比如,刘原说自己的刘姓:

“身世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多么重要。

 我小的时候,随父亲去故乡祠堂烧香,一抬眼便是一副霸气十足的对联:两朝天子;一代军师。这几乎是中国所有刘姓人喜用的对联,因为它深刻揭示了我们的高贵的血统。时之今日,我依然觉得,做皇族的后代,压力很大,比如说,有人若骂刘邦是流氓,我就必须跟别人打架。最为难的地方在于,你打输了就无法封别人的嘴,你打赢了别人则会说:果然是流氓。

    ......

    我们刘氏望族也有辛酸的时候。许多许多年前,某地有两个村子,一个村姓刘,一个村姓项,刘姓照例打出‘两朝天子;一代军师’的金字招牌,项姓人怒极,想起项羽曾擒过刘邦父亲,项橐(tuó 春秋时期莒国的一位神童时年七岁,孔子拜其为师)曾教过孔子,于是贴出了一副令人吐血的对联:烹天子父;做圣人师。

    他奶奶的。”

        我爱读这些文字,比如王小波的,冯唐的,刘原的。喜欢他们的风格,痞,却洒脱。人自由了,文字便自由了。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放下家国情怀人文关怀先不说,单说这洒脱,却是很难的。这是整天写写“风风雪雪花花月月卿卿我我”是做不到的,虽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还是有个真性情在。真性情不是装出来的,必有过流血的痛。前日,我写一篇文,《装13》。在文中我也谈到这个事,我说:

    他们或都在玩所谓“个性”。“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说起个性,比如,魏晋时的名士们,吃五石散,学驴叫,翻青白眼。个性的空前绝后。可是,他们薄汤武而非孔孟,狂狷不羁,放浪形骸,那是有建安风骨作底色的,就是李白所称颂的“蓬莱文章”(神仙似的文章)和鲁迅先生所赞誉的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你学也学不来。你会抚七弦琴弹“广陵散”吗?你会写《与山巨源绝交书》吗?你不会,你就别去玩打铁的个性。

    这句话也是说人也是况我。我仰望,我学不来,但不影响我喜欢。我知道杂文是老辣者所为,我也学学,写写,杂文或小品。

 

三、如何写

 

   如何写?从没有想过,真的。却不知不觉自觉不自觉地写了千七百余篇,从2007年春节从北海度假回来起,码字。记得,开始的一篇是写林妹妹陈晓旭之死的。那年初,先听说陈晓旭出家,后来闻讯她病死,因喜欢红楼梦,便喜欢林妹妹;因喜欢林妹妹,便喜欢演林妹妹的陈晓旭。于是,她死,我耿耿于怀。

《色空》

      ——题记: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13日在深圳去世......

春节时,陈晓旭出家皈依了佛门,我曾感慨了几句(见《如是我闻》)。岂知,才几天,陈晓旭病逝,出家人应该说是“圆寂”。一朵花凋谢了,在这个晚春。

    说实在的,她长得漂亮,《红楼梦》演得也不错,娇羞,婉约,文弱,颦愁,“林妹妹”之誉,不是浪得虚名。只是陈晓旭比林黛玉多活了些年头。人生如梦啊!

    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无论美丑,都在人生的窗口前被“生命的闪电照亮过一次”,随后,堕入永寂的黑暗。了了,了了,一了百了,从此无牵无挂了,也好。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万缘皆空,阿弥陀佛。

  色,在佛语中不仅仅是指颜色、美色、女色,指的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万千世界的一切,包括我们自己的肉身。说到“色空”,大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私忘我的情调。但是,我们凡夫俗子,谁能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呢?!人生在世,难啊。咳,我悲林妹妹!

    李叔同,弘一法师临终之前写下了四个大字:“悲欣交集”。不知“林妹妹”在弥留之际,有何感悟,悲何?欣何?何悲?何欣?

    我于“空”哀“色”:明成祖朱棣有个妃子死了,祭祀时让大学士解缙宣读祭文。当谢缙接过所谓祭文一看,却见黄榜上只写着四个“一”字,空空如已。但,解缙不慌不忙,开口读道:“巫山一片云,峨嵋一峰雪,上苑一枝花,长安一轮月。云散,雪消,花残,月缺。呜呼哀哉!尚飨!”录此祭文,借花献佛,我一纸黄表烧给林妹妹了。

    愿陈晓旭一路走好。

    这是我在二00七年五月十八日写的一篇文字,可以叫随笔。十年了。

一碗狗肉坏了半世的修行,我也因陈妹妹而趟进了文学这一池子浑水。文中说到了解缙。

    杂文是用心写出来的,是浸透了思想的。

    说到怎么写,还得先说说敢不敢写,杂文,是逆龙鳞的事。司马迁被腐刑,才有《史记》,《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帝王时代,文人做鳖的多,缩头乌龟,比如刚提到的解缙,御用文人也只做此等修饰台面的角色,绝不会去掀台子的。

    乾隆宠臣内阁大学士纪昀,纪晓岚,纪大烟袋,文豪吧,他死后嘉庆御赐碑文誉之“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可惜,他做了一辈子书匠,而不是文师。不怪他,纪昀在乾隆时期文化专制最残酷的一片风声鹤唳中入主“四库馆”,他知道伴君如伴虎,他知道文字狱的厉害,他只有战战兢兢地去为皇帝编《四库全书》。他一生所留文笔除了颂、诏、表,就是墓志铭和祭文,老了,只留下一本零零散散记录狐妖鬼怪的《阅微草堂笔记》了。可惜了他一身的才学。

    要么依附要么隐遁。有一次,纪晓岚为他的一位犯了罪的朋友尹壮图求情,乾隆皇帝闻听之下立即勃然大怒:“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倡优者,妓女也。你以为你是谁?久而久之,纪晓岚也就真把自己当成了倡优,唯唯诺诺,曲意奉承,人性便扭曲得无以复加,每日里习惯了折腰跪膝磕头高呼 “万岁万岁万万岁”。有比较才有鉴别,现在知道什么是鲁迅先生所称颂的汪洋滋肆的魏晋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了吧。(有兴趣的话大家看看明朝的李贽和清朝的金圣叹,他们独立思想,他们只有死,或自杀或被杀。大家还记得写《野百合花》的王实味吗?)

    杂文,首先应是自觉的文字,自觉而觉他。构思,倒是次要。不写杂文,你可以写四平八稳的政论,你可以写飞霞流瀑的游记,你可以写写梦里的伊人和酒后的孤独等小情趣小情调。无病呻吟西子捧心,自娱而娱他(她),心灵鸡汤是文学的鸦片,时间久了,你就丧失掉了怕案而起的男儿血性,直至犬儒。这里并不是说,如曹丕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没那么严重,我这里只是对网间文学的平庸化同质化的一种焦虑,和给大家一个警醒。

    杂文怎么写,也就是文章怎么写,这个问题是个老问题。我写过一篇《文章》:

《文章》

外甥问我:大舅,文章怎么作才好?

我回答他,把你要想说的话写出来,随意,口语就行。比如,鲁迅先生,“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外甥说,那么简单?

我说,不全是,怎么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写什么,你说事的角度,视角要独特,与众不同。比如,当别人热烈议论女人的脸蛋和胸脯的时候,你写女人的脚。更重要的是,通过你的论述要让人信服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欣赏女士身体部位越低,这位男士的层次和品味越高。

 这当然是调侃,也是讽喻。可,你仔细琢磨一下,话丑理端。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文章绝不可八股,那是科举应试。文章怎么写,过来人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说,就错。

    文章总是个人的,写出来就是风格,你能模仿吗?你模仿不了。你的就是你的,虽说你写的是人生的感悟,你的脾性和素养在为文字背书,别人是模仿不来的。一篇文字或一首诗,别说模仿,就是让你去读,一部《红楼》,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千个人眼里就是一千个哈姆莱特。那天,网上评析一首诗,诗是好,大家说佛论道得也很热闹,最后我说:各位高见。禅也好,诗也好,都是外在物象于一个人内心的解读。哲学叫格物,文学叫移情,佛叫参悟。诗,永远是个人的,别人去诠释,总有隔靴之感。气得主持人说:您来?

   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所以,我怯于谈“怎么写”。

   王国维把做事业写文章分为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说“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倒是如此,却是很难。我以为,作文另有三个阶段,即禅宗的那句人生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们都是爱好文学的人。初学者如幼儿之天真稚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成熟者却文笔婉转修辞华丽,“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真正的大家却是返璞归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删繁就简,大巧若拙,回到拙,却不是拙,是老到。此类文字,貌似平淡却耐读,阅读越有味道。写作的三重境界是一个过程。我们都是从小学生作文走过来的,从作文爱用形容词走过来的。

    泛泛而论,写杂文也是个视角问题,也就是如何选材和怎样入笔。杂文贵在以小博大,小中见大,它的取材广泛,点滴的感受、片段的思想、鳞爪的观察,大到宇宙,小到微尘,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新闻时事,奇谈趣闻,皆可入文。就看你对历史对社会对生活的反映是否敏锐,是否能找到起笔的第一句话。 
      我自己的体验,写好杂文先从写随笔开始,先写起来。随笔“软”,闲适,杂文“硬”,讽刺,一般来说杂文近似随笔,她们是亲姊妹,也都是几百字一两千字的文章。

    但杂文不是随笔,随笔是随意和笔录,重哲理感悟,是想到就写,于光远就曾说“随笔即自由之笔,自由则自在。”随笔侧重自我内心的抒情,杂文则侧重文化批判,针砭时弊,一事一议。杂文的笔调是曲折的,往往是以乐写悲以笑写痛,一路形象到底,一路调侃到底,属于冷幽默。这样的隐曲,有时不太能被读者所解读,作者一不小心也会堕落为“痞”、偏激或为“刻薄”。杂文是思想的产物,读杂文也需要投入思想,这是于作者和读者来说是需要共同努力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潜移默化,宋人孙洙这话是有道理的。随笔,读读米兰昆德拉、杜拉斯、马尔克斯、奥威尔,读读梭罗的《瓦尔登湖》。读读余华、苏童、王小波,读读村上春树、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包括茨威格的人物传记,等等。他们的随笔,呈现出文字的优雅和语言的美,我们是在他们的文本文风侵染下一路走过来的。

    我手写我心。做自己,不要流俗的好。无论随笔或杂文,不要为写而硬写,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不要无病呻吟。真性情,真实才是美的。也临渊羡鱼过,也退而结网过,可是,到现在我也没有打多少鱼来,只有些体验和感受,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交流。

   其实,如鲁迅先生说,世上没有什么写作秘笈或秘诀。过去上学,大学教授《写作》说起承转合,说凤头猪肚豹尾,你学了也并写不了好的文章。

   “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那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偶然之间,也会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这是鲁迅的体验。

    我以为,一是写,二是写,三还是写。不要怕丑,比如我。

    重要的话说三遍。

    找一个好故事不难,难的是你把故事讲好。写好杂文,前提是要有很厚实的知识积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联想。文章写出来是给人看的 ,无论是杂文还是随笔,无论是散文还是韵文,包括小说,要有可读性,可读性是评鉴一篇文字的唯一的客观的标准。什么是可读性,我以为就是趣味性(或叫故事性)知识性思想性。前日里我写《文摘两篇》在引言里我写到:我码字的江山文学网间有一个指间微凉社团,今日在那里浏览文友们的文章,遇到两篇美文,一篇是秋心如许的《风住尘香花已尽》,一篇是梓烨灼灼写的《听雨》。可遇而不可求,甚喜。一篇是小说一篇是随笔,一篇写花,却映照一个失恋少女的痛苦的心理历程,一篇写雨,却写出史上文人的喜雨和民间的祈雨的文化精神。这两篇文字共同的特点是走了心的细腻和婉约。文章虽短,却具备了文学作品的直接要义——可读性。

    这,或许就是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追求和为之废寝忘食的文字之美吧。

    门外文谈。

郭永涤

郭永涤 进士

  • 155

    主题

  • 537

    帖子

  • 6115

    积分

2016-05-30 08:59:34

大作,雄文,赤子情,壮士心!

郭永涤

郭永涤 进士

  • 155

    主题

  • 537

    帖子

  • 6115

    积分

2016-05-30 09:03:19

   陈晓旭之死,不仅是一个演员生命的结束,同时也代表着一个文化时代的终结。先生去世,在下有拙文《梦断红楼》一文聊以祭奠。

郭永涤

郭永涤 进士

  • 155

    主题

  • 537

    帖子

  • 6115

    积分

2016-05-30 09:07:10

写不出先生的境界,录大作文句以自警:

中国无幽默,只有笑话。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放下家国情怀人文关怀先不说,单说这洒脱,却是很难的。这是整天写写“风风雪雪花花月月卿卿我我”是做不到的,虽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还是有个真性情在。真性情不是装出来的,必有过流血的痛。前日,我写一篇文,《装13》。在文中我也谈到这个事,我说:

    他们或都在玩所谓“个性”。“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说起个性,比如,魏晋时的名士们,吃五石散,学驴叫,翻青白眼。个性的空前绝后。可是,他们薄汤武而非孔孟,狂狷不羁,放浪形骸,那是有建安风骨作底色的,就是李白所称颂的“蓬莱文章”(神仙似的文章)和鲁迅先生所赞誉的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你学也学不来。你会抚七弦琴弹“广陵散”吗?你会写《与山巨源绝交书》吗?你不会,你就别去玩打铁的个性。


郭永涤

郭永涤 进士

  • 155

    主题

  • 537

    帖子

  • 6115

    积分

2016-05-30 09:08:06

感谢分享,问好先生!!

类猿人911

类猿人911 进士

  • 8

    主题

  • 31

    帖子

  • 6835

    积分

2016-05-30 10:10:33

谢谢郭总欣赏,谢谢朋友,问好!

千里追梦

千里追梦 举人

  • 11

    主题

  • 532

    帖子

  • 3025

    积分

2016-05-30 22:22:57

俺已带回家学习去了,老师辛苦,敬茶!

类猿人911

类猿人911 进士

  • 8

    主题

  • 31

    帖子

  • 6835

    积分

2016-05-31 06:20:34

谢谢朋友欣赏,问朋友好!

山泉

山泉 探花

  • 60

    主题

  • 855

    帖子

  • 14140

    积分

2016-06-02 09:41:02

江山夜校开办以来,没有直接参加过群里学习,这理好文字的,是必读的。

老秦老师这一堂课,大气挥洒,剑走偏锋,幽默嘲讽的口吻,贯穿始终的杂谈,直白心扉之间,一种酣畅淋漓之感,直达肺腑。真的受益匪浅!

老师辛苦了!

 

类猿人911

类猿人911 进士

  • 8

    主题

  • 31

    帖子

  • 6835

    积分

2016-06-02 17:21:25

问好山泉,谢谢朋友欣赏。我是门外文谈,让朋友见笑了。祝阅读快乐!

雁南

雁南 举人

  • 1

    主题

  • 66

    帖子

  • 5990

    积分

2016-06-06 02:03:31

首次接触此杂文的论述,别的暂且不说说,只感觉到老师的文笔功底确实厉害!思路确实与众不同,学习了!

类猿人911

类猿人911 进士

  • 8

    主题

  • 31

    帖子

  • 6835

    积分

2016-06-06 12:47:11

谢谢雁南跟帖,问好朋友,我是门外文谈,只是个人见解,谢谢。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