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神韵论坛 回复本帖
易人

易人 布衣

  • 9

    主题

  • 29

    帖子

  • 267

    积分

【山水随笔】妈妈的缝纫机

2013-10-28 19:36:11

新装修的房间里,我的床边放着一台铁锈斑驳的老式缝纫机。乍一看,与满屋的崭新家具极不协调,亲戚朋友们谁进来都会说上一句,这老古董怎还不换了啊,放在这也太不相称了!可他们那里知道,这台缝纫机放在我的床边,我自己也有好几年没用它了,可就是舍不得卖了破烂或放地下室去,因为它是妈妈的遗物,伴随我身边已有四十多年了。

   看着这台缝纫机,妈妈伏在机子上为顾客缝补绒衣时的身影又浮现在了眼前。

   那是1959至62年在江阴百货大楼的一段岁月。妈妈从部队复员后,一直跟随父亲部队的南北调防变换着工作。先是在阜新煤矿上班,哥哥、我和大弟都是在阜新市出生的。这台缝纫机,是父亲南下调防江苏江阴(现在的江阴市)黄山部队守备长江时,妈妈在江阴拉链厂上班时购置的。算起来,机龄已有50多年了。

57年,妈妈调到江阴拉链厂工作,厂址在江阴县县城的西城区。这个厂现在还仍然存在,92年我去探亲,看见原来矮小的厂房已被一个颇具规模的厂房区所替代,随着江阴的快速发展,当年的偏僻地也已成为繁华地带了。江阴县城过去面积就很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有四个城区。拉链厂距东城我家居住的部队家属大院,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至今我还记得,妈妈每天的时间很是紧张,晚来早走地骑着自行车奔波在东西两城之间。   

 拉链厂是个福利工厂,厂里有许多残疾工人,主要生产各种民用拉链和零部件。那时,常常听妈妈说起,那些残疾工人工作很努力,也很不容易,但是,他们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其中有几个失明者,虽然眼睛一点也看不见,可仍然坚持每月完成着生产任务。

妈妈到工厂后,先从最基础的选料工干起。一年后,就担任了该工段的小组长,工作干得很是出色,在那些残疾工人中威信很高。记得,我每次遇见厂里那些聋哑叔叔和阿姨,他们都会先向我伸出大拇指,再把手放在头上做出行军礼的姿势。一开始,我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后来旁边的叔叔告诉我,原来这是他们的哑语手势,他们在夸奖我妈妈——你妈妈是好样的,不愧为在部队当过兵!妈妈一直都是好样的,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地方,家里的奖章和奖状比爸爸的还多好些呢!

59年,江阴百货大楼想增加修理拉链拉锁的便民服务项目,提出要拉链厂派一名政治素养好又有技术的人员坐店修理。因为这个岗位在江阴商业窗口,代表着拉链厂的形象,厂领导极为重视,把已是厂劳动模范的妈妈派了过来。修理拉链的工作不复杂,工具极其简单,就一张工作台,一把锤子、一把小钳子和一个小砧子。这项服务一出台就受到了顾客们的欢迎,第一天接到了许多修理活计。在妈妈看来,这小小的修理工作,虽然因只收取少量的工本费,不能创造很多财富,可它却给江阴人民送上了一份温暖,人们再也不用为衣服和提包上的拉锁坏了,四处奔波找维修点而发愁了。但凡能够修复的拉锁拉链,无论大小,妈妈都会仔细的检查,尽量给与修复,连拉链上小小的拉米掉了,妈妈都一颗颗耐心补齐。

在修拉链时,经常有顾客打听哪有修补秋衣和绒衣的,因为那是江南冬季大多数家庭主要的过冬衣物,胳膊肘和膝盖等地方常常先行磨破,那个年代是舍不得丢弃的,绝大多数家庭又没有缝纫机,都是用手针在缝补。百货大楼那时还没有这个服务项目,妈妈动了心思:每天干完修理拉锁的活,呆着也是呆着,何不买一台缝纫机把这修补秋衣绒衣的活干起来。回家和父亲一商量,就得到了父亲的支持。那会,父亲部队发得工资比地方上要高得多,虽说我家人口不少,但买一台缝纫机的钱还是挤得出来的。星期日,父亲就陪着妈妈去五金商店挑选,高兴地将这台缝纫机搬到了百货大楼工作台旁。    需要说明的是,妈妈可不是用这台缝纫机来挣钱,那个年代的人们思想很朴素,妈妈有了工厂每月发的36元工资,已是很满足了。她做这件事的目的很纯粹,就是想为江阴的人们提供点方便。百货大楼和拉链厂的领导们,都被妈妈的感动了,连连嘱咐妈妈别太累了,注意点身体。为了满足各类衣物的缝补,妈妈托人去针织厂找了许多不同厚度和颜色的下脚料,挂上一个“缝补秋衣绒衣”的牌子干了起来。   修理拉链加上缝补秋衣,这回妈妈可闲不着了。在我小小的记忆中,那几年,妈妈就从来没有休过礼拜天。小弟被妈妈寄托在了乡下保姆家,我们姐弟几个也是经常吃些剩饭剩菜。可是父亲从来不许我们有一句埋怨之言,因为他为有这样进步的好伴侣骄傲着呢!妈妈的工作得到了江阴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扬,被评选上了县优秀服务标兵和厂县两级劳动模范,并光荣地当选为江阴县某届人大代表。    这台缝纫机一直陪伴在妈妈身边,伴随着我们一家从江阴搬迁无锡,从江南转而冀北的颠簸流离、凄风厉雨的多蹇岁月。从妈妈手里接下它,女儿就替代妈妈担当起了那个年代一家老小的缝补日子。世事难料,这台机子见证了我们家所有的甜酸苦辣!    现如今,缝纫机机身外观由新渐旧,机子脚蹬板也由轻松转到了沉重得几乎踩不下去。机头上原本清晰的“上海制造”一行字已模糊难辨,岁月仿佛在一瞬间流过去了半个世纪。我仍视这台机子为珍爱。躺在床上,每次凝视着它,还会想起小时候同学们夸奖妈妈后,我瘦小身影趴在百货大楼门缝,偷窥妈妈缝补衣物时的骄傲;想起在炮九师当家属主任的妈妈,用这台机子为无数战士缝补着军装的夜晚;更不会忘记,九二年五一节去江阴旧地重游,惊喜地找到拉链厂时,那位女厂长对妈妈的夸奖—原来你是张XX的女儿啊,你妈妈可是我们厂的光荣和骄傲,我们厂的厂史里为你妈妈记载下了一页,她可是我厂建厂以来唯一当选上地方人大代表的杰出人物!

妈妈,我为之骄傲的妈妈,你的人生虽然短促,但你留下的精神永存!

                                                                                                  2013年10月25日

 

贤子

贤子 秀才

  • 123

    主题

  • 585

    帖子

  • 1270

    积分

2013-10-28 19:55:26
我家也有这个东东,我还学过它……
幽香清远

幽香清远 秀才

  • 24

    主题

  • 493

    帖子

  • 2156

    积分

2013-10-29 21:38:15
珍贵的缝纫机,难忘的往事,令人骄傲的母亲!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