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云诗苑论坛 回复本帖
如云诗苑编辑部

如云诗苑编辑部 童生

  • 16

    主题

  • 44

    帖子

  • 696

    积分

【如云】不再被爱流放(散文)

2018-04-22 20:33:42

 

姑娘啊,愿  您 来 生 不 再 被 爱 流 放

     文 /云 上 的 梦  

  

  爱,便要飞蛾扑火。却屡屡衍生致命的孤寂。而忘却孤寂的法子,唯有潜心写作。这,便是萧红。                                                  

   ——题记

                        
      第一次知道萧红其名和她的《呼兰河传》,是之于六年级时的一篇课文《祖父和我》。 当时便被她笔下娓娓而述的后花园里的那些蚂蚱,蝴蝶,蜻蜓,蜂子等美丽自然景物给深深迷恋住了。当读着“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面,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瞎闹。有的把菜种不到单没被土盖上,反而把菜籽踢飞了。”这段文字,脑海中便不自禁地浮现了童年时期,我和祖父一起在菜园的其乐融融情景,不禁感慨二者何其相似啊!然,我的祖父已然去世多年了,萧红的祖父也已然去世久矣了。    许是因为觉着她年少时的经历和自己有些相似之处的,便越发想要清楚透彻地了解她。    萧红,生于1911年6月1日,逝于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乳名容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河区一个地主家庭,九岁时丧母,祖父,是家里唯一给她温暖和呵护的人,也是她一生唯一的温暖慰藉和深深眷恋所在。1929年,萧红18岁,祖父又去世,这时的她,对那个没有了祖父和任何温情的家便再也没有一丝感情和留恋。从此,她便开始一路出逃,经年辗转流浪在外,历经四次感情起落,尝尽人间冷暖炎凉,于风雪载途中,以写作为灵魂救赎所在,一发不可收拾地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成名作《生死场》,代表作《马伯乐》(中篇),《呼兰河传》(长篇)等。由此,成就了“民国四大才女之一”,“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之美誉。1942年1月22日,身体一直羸弱的萧红因病带着无尽的遗憾不甘和满满眷恋撒手尘寰,时年31岁。恰如一颗流星般,灿灿划过一瞬绚烂光华,即了了天际,令人不胜扼腕叹息也。从此后,她,真地即如她自己临终前所说“她将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然,“半生尽遭遇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是的,萧红,走了,走了,是那样的孤寂,那样的忧伤,那样的无奈,和那样的遗恨满满,当然也是那样的怀念和眷恋。当她欲疲惫地合上双眼时,她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着生养她的那条呼兰河,呼兰河上的荷花灯,后花园里的祖父和她,还有祖父一直念叨的那句“快长大吧……长大了就好了”……我想,她,这次是真的累了,想必是真的厌恶憎了那种战乱下的动荡不安的,却无从有一人可真正相濡以沫的疲惫日子,她是真的想回去了。因为,她,想那条河,想那河里的荷花灯,想那个后花园,还有那个慈祥仁厚的亲亲祖父……那弥留之际的满溢泪水的眼眸,任人是铁石心肠,触之也不禁为潸然泪下了。     萧红,自小就是个尤为缺爱的孤寂孩子。她,一生几近都在追逐爱的路上披荆斩棘,斗志昂扬,却又屡败屡殇,不断被爱流放。这便是她命运的悲情所在。然,她,仿佛从不曾真的绝望过。即使在战乱纷飞,流离失所,三餐不济,遭人抛弃和背叛,即使在生命奄奄一息时,她亦从未放弃求生之的欲望,她的灵魂内始终倔强地流动着一股“活下去,爱下去,写下去“”的永不言弃。这,应是她的才情所在和独特之处吧。
     纵观 萧红的一生,可谓是极富才情的一生,当然,也是充溢缺憾的一生。我想尽管她文学才情不斐,亦弥补不了其一生情感上屡屡被爱流放的累累缺口。人的内心是越孤寂,越需要爱的。我想,萧红,亦不例外。也许,正因为如此,于流放之旅,她才会一次又一次地若飞蛾扑火般靠近那让灵魂战栗和得以温暖的东西——爱。但,命运仿佛铁定了心似的捉弄她,她,越需要爱,那爱却屡屡变成逐渐凉薄的空气,终究次次袅袅远她而去。所以,有人说萧红 爱得太快,难免悲哀。要我说,不是萧红爱得太快。而是她太缺爱,太需要爱了。以至于在追逐爱的路上表现得有些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其实,她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和她所适合的爱的模样。她,对男人太缺乏全面彻骨的了解。她,就像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笔下的郝思嘉一样,对爱太过耽于幻想,举止屡屡狂热冲动,对于爱和被爱,一样的不了解,最后郝思佳失去了她爱的艾希礼和爱她的白瑞德。萧红,自然也会接二连三地被抛弃和失去爱的所倚。从萧红,一生历经四次感情的大起大落不难看出端倪所在。     萧红的初恋,是他表哥,这份感情,纯属青春期的盲目爱慕追逐,毕竟,她那时还是个孩子。而她和未婚夫汪恩甲的纠缠,看了叫人不免觉着有些荒诞。起初明明是她退婚,逃婚在先,怎么后来又能与之草率同居怀孕,又被之遗弃在旅馆内作人质,还差点被卖妓院呢。是否遭逢表哥抛弃,又有家难归之下,无奈之为呢。    当萧红再次沦陷危境时,26岁的萧军为萧红慷慨激昂地开启了一幕“英雄救美”的烂漫爱情剧目,我以为,这才是萧红真正爱情的开始。在流离失所,举步维艰的困苦岁月里,她和萧军是切切渡过了一段患难与共,举案齐眉的幸福甜蜜生活的。在此期间,她以悄吟为笔名,发表了她的第一篇小说《弃儿》,随后,又发表诸多作品,从此踏上文学征程。然,幸福来得太快,往往去得也快。萧军 ,在爱情上一贯秉承“爱就爱,不爱便丢开”的随缘自适原则,和萧红内心潜意识的“但得一心人,岁月愿静好”的爱情观念是南辕北辙的。二萧感情随着日子的琐碎平庸的不断碰撞,在渐行渐远。萧军,后来不仅家暴萧红,还出轨数次。萧红终于忍痛提分手。我想,萧军,不适合她。当然,后来的端木也不适合她。端木比萧红小一岁,和萧军相比,只是性情温和细腻了点,对她更多的是倾慕,却无法给予她一份真正的作为丈夫的成熟,责任和担当。在战火纷飞,辗转逃生的难途中,端木骨子里的软弱和孩子气,给她名分,给她婚礼的“壮举”,当时也只能嘴上说说而已。婚姻之重,之沉,在于彼此于生死存亡的关口的担当和护佑。据说当时只有一张船票从武汉逃往重庆,挺着大肚子的萧红让他先走,他竟然真的走了。加之后来的一些嫌隙,更平添了萧红的不安全感。其实,萧红至始至终在爱的路上,都是个幼稚的迷路孩子。她选择端木,应该看到了端木性情上的缺憾所在,在后来的相处中,竟然虽理解却并未真正接受,足见她心性的不成熟。一个不成熟的人,是无法拥握真正的爱情并充分享受之。这莫非正是她一路追爱,一路不断被爱流放的因缘所在吗。     萧红,在其内心是渴望觅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的现世安稳生活。然,其短暂的31载生命可谓都是从异乡到异乡,再到从异乡到异乡的无尽漂泊流浪中苍凉散尽,至死都未曾回归故里,未与所爱之人真正执手依依,不离不弃。作家荠麦青青说她一身才华,飘零一生。是的,她以烁烁文字才华,惊艳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和张爱玲一样,文坛寂寞得恐慌,她们都是临花照水的奇女子。她们的文字便是她们不渝的爱人,魂牵梦萦的家乡……     如今, 纵然斯人已杳,呼兰河还在日夜流淌,流淌,呼兰河上下,还会有一番番生死场相向,那个后花园里,每年的春天,还会有蚂蚱,蜻蜓,蝴蝶,来来往往,我甚至还会夜半听到有一个最爱梳着两只蝴蝶结的辫儿的姑娘,在默默吟唱那首“这边树叶绿了,那边清溪唱着。姑娘啊,春天来了,春天到了”…… 姑娘啊,愿您来生不再被爱流放!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