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轻雨浓 回复本帖
履泽

履泽 榜眼

  • 137

    主题

  • 2309

    帖子

  • 25673

    积分

【履泽夜话】第四辑:林小溪《他乡流苏(三首)》

2012-12-29 15:43:36

【履泽夜话】第四辑:林小溪《他乡流苏(三首)》


——诗歌创作初衷中情感代入


前言:

看到过这么一句话:优秀的诗歌,应该具备人性、神性、知性同一存在的特点。阅读,是诗歌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诗歌通过阅读,达到了生命的延伸。同样一首诗歌,存在往内理解和往外理解两个通道,读出来的效果是决然不一样的。


他乡流苏(三首)/林小溪


野马


这是一匹脱缰的野马

在风里飞翔

漫无目的的游逛

方向 方向

谁知道呢?

在心底 还是在梦乡?


在他乡


“在他乡,在他乡……”

是谁在我耳畔

是谁在你心旁

在这里

连呼吸都是别人的

梦里只有远方

没有故乡


破网


呼吸着旷野的风

这是我驯不住的

骄狂

岁月一点一点的撕裂

斑驳中

仿佛童真一样

网破了

我在

释放的

不知是记忆

还是梦想


很显然,林小溪也是一个初入写诗门槛的人。如果说,【履泽夜话】中的第一辑里,所分析的是来自于诗歌初学者,对于诗歌框架的把握,以及在合适的框架范围内进行诗歌创作的话,那么,林小溪的这一组,无疑,已没有了框架的构建。

这对于初学诗歌体系的作者而言,显然是两个凸显出来的极端。

前者不断的企图,以一种常见的状态,来书写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后者,无非是通过自己的情感,来形成独的属于诗歌的文字,并且排列出一定的诗意节奏来。前者,更多的是从文字的表象去流泻着诗意,而后者,更多的是在情感的流泻中,顺带的,衍生出诗意盎然。

当然了,这两者,并没有高下之分。(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如果你的文字功底更强一些的话,我建议是从后者入手,这样,即便是你对于诗歌的了解和表达,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也不用再回头去摆脱框架的束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拥有了扎实的文字功底的支撑,在往后对于诗歌的理解,以及创作上,都会具有一些相对的优势的。而若是笔力相对来说,稍微弱一点的,倒是无妨去从前者开始入手。)

好吧,现在回归到正题,就以上的诗歌本身而言,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顺带的,我们还是要从作者的文字中,简略的分析一下,作者的笔法。很容易的就能看出来,这是带有着许多的散文化气息的句子组成的,由此可以推及,作者的语言风格上的运用,更多的还是有着几分散文的性质的。)

这个方面,留待正文评论的时候,会穿插起来细说。

在这里,我首先需要先解释一下的是,文章前言里的那句话。如果就作品的本身来说,林小溪的这一组诗歌,无疑是不具备所谓的‘人性、神性、知性’三性统一的。甚至于,我可以直截了当的断定,这一组诗歌中,仅仅存在于‘人性’。

不过,也正如前言的那话语中所表述的那样,诗歌通过阅读,从而可以达到了生命的延伸。也就是同样一首诗歌,存在往内理解和往外理解两个通道,读出来的效果是决然不一样的。

而我要说的,无非也就是‘往内理解’和‘往外理解’两个方面!

若是我没有看错了的话,这应该是一首带有很浓郁的个人代入色彩的,又或者可以解释为蕴含着大量的作者生活中的真实情感,再结合想象,才形成的这么一个产物(诗歌)。

其中的《野马》,更多的作者潜意识里的一种状态,说白了,就是在某一个特定的瞬间里,作者可以在脑海里幻想出‘野马’这样的具像来。(你可以认为是自称,也可以认为是作者的纯粹的一种意识状态,而且,还可能仅仅是一瞬间的。)

至于“在风里飞翔/漫无目的的游逛”这样的句子,更多的像是一些絮语,只是对于‘野马’这种事物存在的本身的一种补充。然后,作者紧接着的两个‘方向’,倒是显露出一些更的内心状态。

或者,这样的‘方向’,正是作者所企图询问的。(自问自答也好,想要寻找一些答案也罢。这样的表述,还算是给诗歌带来了一定的程度,至少,不仅仅局限于首句的描述了。)

之后的“谁知道呢?/在心底 还是在梦乡?”,无疑是对于自问自答形式的一种补充。

到这里为止,我们可以看到,诗歌的从开篇起始,都是在不断的循序渐进着,有一种很顺畅的衔接。

这种衔接,我们暂时的把它称之为‘散文化’的表述。

而从这一个角度来说,诗歌的内在,就完全是类似于作者在表露自己的情感一般,若是往外来看的话,无疑就是面对着生活中的某一刻的压力,又或者是某一刻的感触,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

‘野马’,更像是一种类似于梦境般的收获,(或者是画面,或者是一种纯意识的形态。)想是想要自由啊,或者是对于束缚的力不从心啊,等等,所有的外延部分的思索,这里就不一一的表述了。总而言之,你可以想到的,任何和‘野马’有关联的词汇,在这里都可以进行一次复杂的衍生。(完全是依靠着读者自我的想象力来企及的,诗歌的存在,不管是形式,还是思维表露,都要远超散文化的那种具体而细致,从而展开更大的想象空间。这也是我刚才提到,暂时的把这一首诗歌的文字上的衔接,作为‘散文化’的称呼的原因。盖因为,这样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意识形态上非常的丰富,但是,因为语言的关系,对于诗意的渲染以及展开,还是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的。要么,就是非常的辽阔,远到作者自己都不能把握的程度;要么,就是简单,仅仅在作者文字中描述到的那些,而没有展开来。可惜的是,作者的描述,又是非常的片面性,似乎只是某一段意识的流露,而非完整的整体,所以,大致上来说,想要完全的凭借着这一首诗歌的句子,来解析诗歌的内在和外在,就变得负责化了。)

不过,到了诗歌的后半段的时候,因为‘方向’的出现,我们可以更多的理解为,这也算是作者的一种潜意识下的对于内心的那种迷茫的排解吧。

综上所述,这第一首诗歌《野马》,不管是从任何一个方向来理解,都应该只是作者意识流露的开始,而非终结。

第二首诗歌《在他乡》,在我看来,就算是对于第一首诗歌的补充。

有了“在他乡”三个字,或许,所有的对于第一首诗歌的怀疑和猜测,就显得明朗了,也变得唯一可确定起来。

诗歌的第一句“在他乡,在他乡……”,算是开门见山的把人给引入到一个特定的氛围之中。不管是后续部分的“是谁在我耳畔/是谁在你心旁”,这般的轻柔的絮语,还是后半部分的“在这里/连呼吸都是别人的/梦里只有远方/没有故乡”,都算是对于第一句话的补充说明。(我之所以,在这里再次的用了‘补充’两个字,完全是因为作者的文字叙述的问题,刚才已经说了,这是一首散文化倾向很严重的诗歌,所以,在表达上的连贯性这一点上,完全不需要去解析,最为主要的,就是诗歌的意识形态上的表露,也就是诗意上的衍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就文字的本身来说,只要作者创作初衷的时候,把所有的思绪,描写的具体化了,那么,充其量,也就是在一片散文的格局之中,寻找到一些诗意,还算是可以做到明显而充沛的。)

就像是“在他乡,在他乡……”这样的句子,你可以认为是作者在不断的强调,写诗歌的时候的一种特定的语境,也可以认为,这仅仅是作者在写诗歌的时候,正在倾听着的一首歌曲,或者,也可以归结为作者林小溪作为女性,很多时候可以潜意识里产生的一种愁绪的表达。

至于接下来的两个呓语般的句子,完全可以把作者作为女性的那种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反倒是“在这里”,有一种果敢的感觉。不过,对于这部分的后续的情感表露,似乎又陷入到了一种固定的‘絮语’的范畴里。

可以看出,对于故乡的一种怀念;也可以看出,对于现实生活状态的一种迷茫。(记忆中,好像是两次说到了‘迷茫’这个词语,好吧,或许,这就是作者写这首诗歌时候的一种情感状态。很多时候,我们写文的初衷,并不是真的如文字的本身所表露的那样的伟大,或者是那样的高尚,仅仅是因为一些小思绪,一些小想法,需要借助文字的形式,来表露一些我们的私人化的情绪,就注定了我们会徘徊在文字的领域里。正如林小溪在写这首诗歌的时候,正如,我现在在这边写这点小评论的时候,都是如此。或者,我在想,老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是不是也如此呢?所有的分析,所有的意向的提取,其实,说白了,还是读者,还是后来者,不断地企图以一种可以明了的姿态,强加在文字的头上的。我清晰的记得,在读书时代,语文老师往往会列出一个文章里面,或者一句话,或者一大段,然后分析的头头是道,甚至于让我们感觉到,那文字的作者,完全就是一个‘神人’了,竟然能在文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么多。诸如,这个地方需要用到排列句,这个地方需要用到比拟。现在想来,总是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好吧,或者别人的创作过程,我没有权利去猜测、怀疑,但是,就我自己而言,完全是写到哪,算哪。若是真要说有构思的话,也只是一个大致的情况,大致的情节,而不会面面俱到。)

任何一篇文章(诗歌),在写下来最初的时候,都远没有分析出来的那么伟大。

第三首诗歌《破网》,如果说非要分析出一些什么来的话,那只能说,这算是作者在面对着前面的一系列的情感的抒发(迷茫)之后,得出来的一点现实意义上的结论和处理方法,又或者,是作者的一些坚强的面对(情感上的变化),再不济,也可以认为是作者写这一组诗歌的最后的总结。

我们知道,大凡是一些与文字有过深的联系的人(暂且,算是小部分的写作人群吧),其内心的想法,总是充斥着矛盾的。也正如诗歌的存在一样,一定是有着其‘两面性’。

不管是从句子也好,还是情感也罢,到了第三首诗歌的时候,似乎是有了一个不小的转变。

仿若是,前面两首诗歌的表述,对于作者而言,只是一些潜在的铺垫一样。

“呼吸着旷野的风/这是我驯不住的/骄狂”,这样的句子,很好的诠释了,作者迷茫之中的一些想要应对的心态,也是最为本质的,也是最为直入人心的。

“岁月一点一点的撕裂/斑驳中/仿佛童真一样”,或者,这也是完全的来自于作者内心的最真实的想法。诸如,面对着一切畏惧的事物,我们总是需要寻找到最善良的东西(诸如童真),来驱除这种畏惧。诸如,面对着生活的一层不变,以及波澜不惊的时候,我们企图换一种生活状态,面对更为波折的改变(诸如桀骜不驯的骄狂)。

只不过,作者在表述这样的句子的时候,在最前面的部分,已经点缀出了原因。(‘呼吸着狂野的风’,应该原本就属于一种受生活环境下影响的心态,又或者是源自于作者内心真实想法的一种不驯吧。)

到了“网破了/我在/释放的/不知是记忆/还是梦想”这一收尾部分的时候,作者终归还是如我最初所预料到的那样,以她最为习惯的文字表述方式,以她最擅长的抒发情感的节奏,来了一个大体的总结。

若是说诗歌的形式的话,或许,正是因为作者的这些特点,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没用固定形式的诗歌。若是说情感,同样是因为作者的这些特点,这首诗歌中的情感的流露,颇有些婉约,颇有些迷惘,颇有些沧桑。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婉约中,还有一点点的豪放,在迷惘中又不乏一些坚定,甚至于在沧桑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几分成熟的韵味儿。

正如我曾经说过的一样,作者是矛盾的。

若是一定要找个原因的话,我想,只能归结于作者的经历。

从她的出生,到漂泊在外,再到一时间的感想,这其中,我们就不难发现,这首诗歌的呈现出来的所有的意象了。或者,我们可以推及到更广阔的范畴之内,大多数的,漂流在异乡的人之中,又有谁,是没有这般的感想的呢?

好吧,以上所有的对于林小溪的这一组诗歌的分析,你都可以认为,完全的只是我一个人在扯谈。(一组诗歌而已,怎么能经得起这样的推敲?偏偏的,还能看出这么多的似是而非的外象来?而且,这一组诗歌,不管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仅仅就作者的诗歌表述而言,都算不得出色。)

其实,我在文章的【前言】里,就已经说过了,任何一首诗歌,都是存在往内理解,和往外理解这两个通道的。

你可以否定一首诗歌的好坏,你可以对一首诗歌进行品头论足,你也可以大放厥词的说,一首诗歌的表述,完全是幼儿班的级别,甚至,在你某个十几年前的夜晚(白天?)的时候,就完全可以写出这样的句子来。

但是,若是一首诗歌,有了固定的框架,也就是你熟悉的某一种形式姿态,你自然可以,根据这个固定的形式姿态,来进行论述了。但是,若是没有了固定的标准,来给你参考呢?

林小溪的这一组诗歌,最大的特点,无非就是情感的流露,远要超出其余的一切了。(你总不能否认这一点吧?)

说到这里,其实,大多数的人,肯定会明白,我要解释的,无非是对于诗歌的创作的两个初级概念。是以框架为主体,还是以情感的流泻为主。

看小说(故事、连续剧)的人都知道,所谓的框架,无非就是主线,像是小说的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其余的,都只能算是每一个不同作者之间的,对于小说的补充的不同。诸如细节、伏笔之类的。

每一个人的水准不一样,出来的小说的效果,也就截然不同的。诗歌也如是。

可以这么说,每一首诗歌,不管是有没有框架结构,它总是蕴含着作者的情感的。而且,两者也绝对的没有高下之分,这就像一个长篇小说,你把它剥离得只剩下故事的主脉情节了一样,从本质上来说,那也还算是小说,却少了许多的韵味。

至于框架情感相辅相成之类的,我就不多说了。

在这里,我要讲一讲的是,还是写首歌的初衷。前者,摆定一个框架(或者结构,或者形式,或者固定的风格),再来创作,在潜状态中,无疑是强迫自己去进行创作的初衷,更明显一些。(包括源自于习惯的促使。)

而后者,从情感的酝酿开始,情感到位了,直接的形成文字的表露了,无疑是主动的层面,更大一些。(包括灵感的偶得。)

从这一点上来说,前者是值得推广的,也是可以不断的训练的,而后者,无疑更小众化一些。偶然的因素,更大一些。

毕竟,不是谁每天都有那个充沛的‘情感’可以爆发的。

至于诗歌写到后来,变得得心应手了,而诗歌的形态,也不再是只拘于一种形式来表达了,更多的是情感和形态的完美结合了,甚至是形成了自己的特定的风格,那就是比较高的要求了。

留待以后有时间再说!


2012.11.2凌晨


附:到这里为止,【履泽夜话】已经简单的分析了初写诗歌的所谓的框架、情感的代入,以及针对本人以前分析过的诗歌的一些评论,整理出来的诸如通过对诗歌画面感的抓捕,以及通过诗歌表述上节奏的变化,来加深诗歌的意象上的提取和展现。接下来,【履泽夜话】的初步意向,是简单的分析一下大众化的诗歌,和小众化的诗歌。(【履泽夜话】专栏中提到的所有的对于诗歌的总结和介绍,乃至于是归纳的时候所用到的各种词汇,都是本人自己的一些见解,并没有得到谁谁谁的承认,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交流,有不认同的可以不看,而愿意欣赏的,好吧,你光看文就可以了,不用来找我。)粗略草草的闲谈琐碎,博君一笑而已,大家见谅了。另:林小溪同学,欠账已经还了哦。

履泽

履泽 榜眼

  • 137

    主题

  • 2309

    帖子

  • 25673

    积分

2012-12-29 15:44:37
小二,听说你找我了???打酱油吗?
秋梧飘絮

秋梧飘絮 探花

  • 238

    主题

  • 5392

    帖子

  • 14704

    积分

2012-12-29 16:22:59
撒盐,灌水。。
舟中人

舟中人 举人

  • 56

    主题

  • 1230

    帖子

  • 4119

    积分

2012-12-29 16:46:27

泽这夜话,讲得还蛮中听呵!问好,祝福!

水陌格格

水陌格格 举人

  • 25

    主题

  • 645

    帖子

  • 3284

    积分

2012-12-29 17:54:38
打酱油,,,,,,,,,,,,,,,,,,,,,,,,,,
大翼搏风

大翼搏风 秀才

  • 7

    主题

  • 637

    帖子

  • 2371

    积分

2012-12-29 22:24:43
这个,必须好好看的。。。受教,争取哪天信手拈来的小诗盖过泽泽,呵呵,问好:)
履泽

履泽 榜眼

  • 137

    主题

  • 2309

    帖子

  • 25673

    积分

2012-12-30 22:28:53
额,我等着,大翅膀。。。
履泽

履泽 榜眼

  • 137

    主题

  • 2309

    帖子

  • 25673

    积分

2012-12-30 22:29:09
小白助理好。。。。
履泽

履泽 榜眼

  • 137

    主题

  • 2309

    帖子

  • 25673

    积分

2012-12-30 22:29:28

也问好舟中人,,,然后 ,,

顺便忽略某人。。

鬼无影

鬼无影 进士

  • 283

    主题

  • 2260

    帖子

  • 9229

    积分

2012-12-31 10:41:28

泽,猜猜我是谁?

秋梧飘絮

秋梧飘絮 探花

  • 238

    主题

  • 5392

    帖子

  • 14704

    积分

2012-12-31 12:00:48
哇哇哇,神牛,我悲催了去。。。
履泽

履泽 榜眼

  • 137

    主题

  • 2309

    帖子

  • 25673

    积分

2013-01-12 20:28:32
悲催毛线啊。真是的。。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