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轻雨浓 回复本帖
浪里飞梭

浪里飞梭 秀才

  • 32

    主题

  • 181

    帖子

  • 1759

    积分

偏见:中国80后诗歌进行时(或十年脉象)

2014-03-13 21:51:18
偏见:中国80后诗歌进行时(或十年脉象)
                                                                          文/赵卫峰

        中国80后诗歌与诗人自世纪之交涌现,主因大抵有三:1998年由中国7所高校联合上海《萌芽》杂志拉开“新概念作文大赛”帷幕,这个被誉为中国语文奥林匹克大赛的活动、这一貌似与诗有所距离的举措因数字化环境与传播时代强风推进而实质上成为诗歌重新燃起的主动力。这可谓来自社会面的带有改良性质的主观方面,它把“写作”这个概念有效地推送到更大的面上。
        80后诗歌启动的最重要原因、或说真正起控制作用的却是客观的方面即前所未有的数字时空的强势开展和覆盖。对此的研究迄今绵绵,总言之,它至少是从“传媒”角度把一代人的文学梦提前地“意外地”(先通过容易上手、紧贴情感的诗歌)弄醒了。
        1994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早期的汉语文学网站则原创于境外,它们中的部份至今仍然健在譬如“新语丝”、“橄榄树”等。据载,1991年王笑飞在境外创办了史上首个中文文学通讯网“中文诗歌网”,1993年,诗阳通过电邮网络发表诗歌作品,据说此为第一首网络诗歌。1995年,诗阳等创建首份中文网络诗刊《橄榄树》,历任主编为诗阳、祥子、马兰等。1996年,《橄榄树》建立了最早的诗歌网站并以多种格式出版中文诗歌月刊。1997年文学网站“榕树下”在上海开通,1999年及之后,专门或单列诗歌站点渐兴,其中一些对网络诗歌起着台阶性推进作用如李可可、阿九、一行、普珉、范倍等创设的中国诗人网、东方古卷、逻各斯、老丫网路诗歌读本、终点及灵石岛、诗生活等。
        原因当然还有。其中一个明摆着的却不太被在意的就是“年龄”。虽然绝大多数作家诗人后来谈及写作的动机时,都不会随意说诸如渲泄与游戏和平衡与娱乐功能,但无论如何诗歌这种方式与文体,对于年轻人的情感的表达与平衡、对于语言的实践及其乐趣实在是最合适不过了,它对一代中的部分是一种综合的需要。后来,是一种必要,或谓人青春的情感的冲动到稳步的思想的行动。
        上述三个方面使中国“80后”诗歌与往不同地凸现,不同处在于它是集群式的,是貌似主动的被动,且有爆动感。其实,即便没有上述原因,作为规律,80后诗歌仍会出现,区别不过是个体与集体、传播度及受关注程度、成长速度等,或说是看这个概念从何时、以何形式和方式进入大众时空。
简言之,“80后”诗人是指1980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诗歌创作者。
        现在看,基本能划定“80后诗歌”概念出现的时期,而谁先提出这个这一概念已不重要,并非一定要弄清这个概念直接先出自哪一张嘴才算完成了命题。从诗歌角度,我们更倾向是80后女诗人春树提出或说最先把这个“概念”直接提醒了。
那么又是谁把春树们提醒了呢?是什么把80后诗人们提醒了呢?
        后来,包括这一时间段里的绝大数诗人几乎都确信了,文学的“80后”概念源于诗歌界。那么,合理的回溯似乎是此前的“70后”诗歌(“70后”概念之源却似乎是“70后小说”)。即说网络其实很大程度上只是“工具”。文学及诗歌当然并非一蹴而就,有一个传承与延续规律与脉络,阅读资源与创作的外部环境同等重要。网络文学的相对开放世界,成为提前弄醒和直接催生80后诗歌的更新的开始,这个世界是包括网络外的先行者集体的成绩。“没有哪一代人能完全摒除前代人的影响,也没有必要完全摒除他们的影响”80后诗人徐钺后来也如是说。
        影响,当然也是各取所需。如果说口语、日常性诗歌网站更适合特定时段的年轻诗人是可以的,但将此作为先锋、传统与非传统的划分标准并不科学。我们更相信年轻的诗人们在网络上的热闹与漫步是必须的过渡,在出门、上路、中途,什么样的发生都可以理解。其中,也不乏早熟而自识的清醒者,正如80后诗人陈错关于色情及准色情诗歌时说“其上乘者固然可以发人性之幽微,其下乘者则全然是下半身的手淫(2004)”。下乘,或许是因尚在路上,在自主地寻找知识与精神依靠、构造自我的成熟的心智之家的迷途中。
        概念本属于想像之物,亦有前倾与后进和新旧之分,上世纪末启动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以“面向新世纪,培养新人才”为宗旨,提倡写自己最熟悉的事、说自己最想说的话,不拘题材、不拘形式,鼓励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这个倡导对诗歌显然适合。只是并非对所有的诗人都“适合”,良莠不齐之泥沙状始终与“80后”诗歌这一概念的行进同步,这似乎又提醒了,“概念”只是开始,“观念”的自我构成与更新则是重中之重。
        “80后”诗歌概念行进途中(至今)还有一个态势是事实上的“边缘”。边缘是相对论,它有文学媒介的、诗歌界的、批评界的、地理的、甚至是来自80后诗歌内部的种种表现。其中文体差异是个关键,就像谈到“70后”一般指小说界,大众视野里的“80后”,一般也不是指诗歌,这种因文体而产生的位置与影响差异从历届“新概念”的结果亦能见,其获奖者之优异者多在小说界突起,诗人珍稀。第四届获奖者中,有一位后来成为优秀的80后代表诗人,他叫AT。与其同期获奖的郭敬明更广为人知。只是,我们都知道这并非诗歌与诗人问题。
        年华似水,新时空新媒体推出和成就了中国诗歌新一代,这一代同时又丰富和装修了新媒体新时空。但,我们的目的显然不是作为自喜的装修者出现,因为(精神)生活的水平与质量不只依赖于装修的情况。在此纵观诗歌中国的80后,是想再见一种阶段性过程,因为这一过程行将结束,而新的过程(这可能是诗歌更想见的)已然开始——


2000年→

        2000年前,自然存在诸多成绩不同的少年写作者,有的还出版了诗集,但在作者身份与写作的诸方面多约定俗成地归为学生与校园文学范围,未出现“80后”概念。
        2月,60后诗人莱耳、白玉苦瓜、小西和桑克等创办公益性的诗生活网站,这是中文互联网首个拥有独立国际域名和独立服务器的诗歌网站,过程中它联合、吸纳和链结其他网站及论坛渐形成一种诗歌网络的“航母型”模式。
        3月,60后诗人南人等创办诗江湖网站。其对80后诗歌写作倾向的激发和影响作用颇大,也催动和导致了80后诗歌内部观念的分歧。约在这一年,春树在诗江湖网发表《80后诗人联合起来》的贴子引起反响。这一般被认为是诗歌“80后”概念的一种开始。
        6月,70后诗人刘春在创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广西民刊《扬子鳄》基础上创立扬子鳄网络诗歌论坛。9月,陈肖等创办诗先锋网站。次年5月,70后诗人于怀玉等在上海创办诗歌报网站。相对而言这几个网站的作用较大,它们宽容了更多数量的其时刚好上路的散游式的80后诗人。
7月,北京民刊《诗参考》杂志以“80年代出生的诗人的诗”为名开辟专栏,这被认为是“80后”诗人最早的集中亮相。这体现了居于前沿的中国诗歌民刊的前倾与敏感特质。
        冬季,广西方为、唐纳、莫蓝,自费印刷《一滴水晶》,似为最早的80后诗歌结集。后其成员创办小长老诗歌论坛、《浮苇》网刊等。
        冬季,诗生活网站编辑制作的《诗生活月刊》总第九期面世,首条“本月星座”为唐不遇。但未有“80后”标识。此后至2002年11月(总第31期),陆续出现在《诗生活月刊》中的80后诗人名字有木桦、萧颂、莫小邪。至2003年4月(总第36期),古荡、余西、山叶、谷雨、肖水、张进步、泽婴、旋覆等。到2005年1月,《月刊》对80后诗人的小辑称谓是“新一代”。
        生逢时,80后诗人和绝大多数的网络写作者一样,都散聚各个早期的包括上述的各个网站,也逐步自由选择和游走于榕树下、敏思、歪酷、天涯、颜如玉、黄金书屋、书路、新龙门等与新浪、网易等开设的文学版块、网页、BBS和专栏。诗歌网络集阅览室、练习园地、发表交流平台于一体,对于键盘写作者的兴趣作用非常。同时,也使其中的部分渐有了主动和自觉的自我改造,自主的诗人不再依赖他人搭就好的“社区”而纷纷自行搭上BBS便车,QQ空间更似可以自已作主的“诗集”。世纪之交80后诗人及诗论坛数量由此热闹异常。
        诗歌的网络共同起到了对包括“80后”在内的诗歌写作及诗歌大众的提醒、召唤、激发、引领和推进作用,同时也使与诗相关的人相对有了成为大众的可能。当然,也可以说这代人无形中也为星罗棋布的网吧经济贡献不小。

2001年→

        揭竿而起的一年:相对好事好动和成熟些的“80后”诗人开始尝试创办属于自己的阵地和平台,为80后一代诗歌写作“鼓与呼”,相关的概念论争与身份论证也自此开始。这一年,诗歌网络里始看到一些刊物针对80后的稿件征集,凭空而至,直接、方便与快捷的取稿方式推翻了以往文学的邮政纸件寄送习惯。
        年初,安徽老刀创办民刊《冬至》、《缺席》,打出“80年代出生诗人力作展”口号;陕西西北大学西毒何殇、李傻傻与木桦、阿飞、中指、但影等围聚于山鬼诗歌论坛,据称这是第一个标榜80后的论坛。
        1月,水晶珠链《偏要是美女》一书出版。次年5月,春树《北京娃娃》出版, “内容”非诗,可视为“80后”概念升温之佐。此后,因文学内部的文体差别,文学的“80后”概念的每一浪波多由“小说”领衔。
        6月,西南师大刘东灵、成苇创办民刊《诗与思》,推出“80年代后少年诗人力作展”。
        9月,西安张进步自印诗集《推门人》面世。
        10月,张进步、冯昭等创办民刊《新文学观察》,专门发表80后文学作品。
        10月,西北大学吴默创“南方诗谈”诗论坛,成为80后诗歌又一聚集地。
        这一年,四川大学熊焱、田荞在成都创办“门:中文论坛”及民刊《八十年代》,直接提出“80年代”的命名。一些电子诗文集进一步普及。网络虽然会相对拆开地理的限制,但它仍需落脚点,“学校”仍是最佳的选择。

2002年→

        这一年可谓遍地开花。80后诗人自由张罗的诗歌空气始通过网络与自办诗报刊方式“对外”漫延,80后诗人在诗歌网络的相互交流兴趣中,在网络、民刊的办理与“发表”兴趣的牵引下积极现身冒进,有突围意识的部分公办诗歌刊物其时亦略现豁达,陆续接受发表或积极扶持这一拨诗歌新军:辽宁《诗潮》开设“80后诗歌大展”栏目,《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林》、《诗歌月刊》等刊物先后频登80后诗作。民刊对此更是积极响应,流放地、橡皮文学网等众多网站推出“80后诗人专辑”。这一年,《星星》诗歌网开辟,可谓第一个具有“官方”意味的“中国80后论坛”,由刘东灵、西毒何殇任“斑竹”。
        一年热键盘可抵十年冷板凳?这一年始,80后诗人开始积极地进行类似“80后诗选”、“80后文论”的阶段性成果展示,这种命名似乎“急切”。
        6月,丁成在扬子鳄论坛贴文《给80后诗人一记当头棒喝》引发反响。
        8月,熊焱、田荞主持的“八十年代文学联合会”为黑龙江《北方文学》面向“80后”征稿,“联合会”曾先后得到《飞天》、《草地》、《同学月刊》等杂志的提携和帮助。征稿明确要求因刊物取向请“尽量寄来传统流派的诗稿,拒绝先锋、口语和下半身”。很自然,观念的分歧始终存在并常是写作改革的驱动力。
        9月,刘脏、枫非子、翡翠猫等创办民刊《弧线》及网刊,对其时相对活跃的20余位80后诗人作品进行了展示,并先后刊发了丁成、秦客、陈错《为80后诗人鼓与呼》、《我也说说80年代》、《80后诗歌:一份提纲》和蒋峰等文章。
        11月,应是目前唯一专门关于80后诗歌的理论探讨集的《蓝星——80后文论卷》启印。主要作者和编者为丁成、李原、啊松啊松、郭志龙、费焱、秦客、弥撒、伶俐、十一郎、雷炎、吴儇、马梦、跑跑跳跳、刘东灵、春树、老刀、伶俐、闵云霄、方为、西毒何殇、堕落精灵等。该文论卷适时体现了80后诗歌及诗人的写作与生存现状,它更像是诗人们阶段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小结,兼融自满、自识和自觉意识。
        11月,春树主编《八十年代后诗选》,为较早的一本内部资料性质的80后诗选集。同期,老刀编选《独立——E世代诗人作品选》,这透露出80后内部对自身“命名”的异议。对身份的思虑与异见,为什么会普遍性地持续在这一写作群体里呢?
12月,河北《诗选刊》12期推出“2002?中国诗歌年代大展”,“80年代”栏目包括水晶珠链、凌、木桦、春树、小宽、鬼鬼、巫女琴丝、阿斐、旋覆、张小静等。
        这一年,早期的80后诗人们莫名的兴奋感、期待感与出场交流主要以网络为平台,主要集中或附庸于诗江湖、扬子鳄等论坛,或是由公办诗歌媒介开办的论坛如星星论坛、诗歌月刊论坛等,或是自发经营,如“野草”(玉生)、“门中文论坛”(熊焱、田荞)“弧线”(刘脏)、“秦”(土豆、木桦、鬼鬼、小宽等)、“春树下”(春树)、“小乳房”(巫女琴丝)、“原诗歌”、“80后放肆地”、“零空间”等,并陆续推出同名纸本媒介或网刊。其名目繁多,或四平八稳或标新立异,这些名称,潜在地暗示这一群体审美与价值观的分歧,也奠定了他们此后的“诗歌人际”的建立。

2003年→

        争鸣渐起:既攘外又安内,这当是80后诗歌的特色之一?尚未占领和拥有相对的领土,内部聒噪却此伏彼起,这是无端的内耗,是必然的辩证的自修过程?
这一年,黑龙江《诗林》推出“80后九人诗选”,刊发泽婴、艾薇、三米深、谷雨、潇潇枫子、熊焱、兰逸尘、寂寞雨衣、张进步等诗作并发布80后诗人泽婴的《关于80后》一文;福建《海峡》由江苏60后诗人吴晨骏编辑 “80后诗歌展”连续推出8期并刊发玉生、水晶珠链等的随笔。
        1月,湖南《芙蓉》设“我们,80年代出生”专栏,春树、蒋方舟、李傻傻等先后在其中一展身手。这年春天,恭小兵在天涯社区发《总结:关于80后》贴,引起局部关注。
        3月,北京泽婴、樊瑞青组织召开“京津冀80后诗人阳春笔会”。山上石、儒尘清雨、诗子、江南竖子、宁流、茕孑隐士、安眠、啸天等与会讨论了“口语诗”、“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思想与诗歌的关系”、“80后的定义范畴”等。
        9月,《诗选刊》推出“80年代出生的诗人作品展”,共选80余人。
        9月,崔澍因病早逝于郑州。曾就读于西北大学的崔澍系西安五角星诗社重要成员,解放诗歌论坛主要发起人之一。
       10月,《北京文学》发表刘春《文学史笼罩下的诗坛命名——以“80后”为例》文章,称80后概念之争“争论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论争之激烈受关注之广,都是历次之最,其热闹程度堪称新世纪诗坛一景”,评论家李敬泽就此在《南方周末》发表《报告文学的枯竭和文坛的“青春崇拜”》,说“诗人刘春的文章让我大开眼界:原来诗坛上除了‘70后’‘下半身’还有了‘中间代’‘80后’,而对命名问题的争论,已经成为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几年里诗坛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
        11月,《诗选刊》发表丁成《远景与现实——80后生存现状》一文和啊松的《80后文献整理》,后者集结了2000年至2003年的部分80后情况的文论。
        12月,阿斐、春树、陈旧、张进步、莫小邪、木桦、金楠、唐不遇、许琳琳等入展广东南方都市报“国内最活跃的”“80后诗歌专版”。
这一年,作为“活动”的有关80后的诗歌奖发端,野草“新秀”诗歌奖评出,马梦、八零、山叶、余毒等获奖。这一年,丁成编选《80后文论》,文献价值大于社会意义,它把80后进一步推入相对的大面。
80后诗歌的命名在焦虑与事实里顺理成章地存在。再说,“80后”诗歌的命名的“急切”之心颇多奇异,它总体说来是一次命名先于作品的概念运动,但如此一来,却也给80后诗人提供了更多写作可能性。由此,不少80后诗人也一路且歌且思,如熊焱《网络诗歌:狂欢后的浮躁和苍白》、陈错《80后诗歌:一份提纲》、秦客《再说80后》、李原《80后这个群》、王彦明《80后,我们别拿自己开涮》、啊松《80后,游戏的开始与结束》等。

2004年→

        这一年,80后诗人春树、李傻傻在新的传播、宣传与出版气候中异常突起,春树登上《时代》(亚洲版)封面的社会学意义被大肆宣扬。在一个传播似乎左右一切生活的时空,文学、个人及其社会存在价值的体现如何是好?这似也促使80后诗歌初步盖棺的竟然的早早到来!或许,这也是诗界对社会性热点的敏感与反思习惯使然?诗人的敏感,从后来的自然灾害、大型盛会与制度性节日活动均能看到。
作为“阶段性写作的野心”的见证,在这年编竣的《80后诗歌档案》中,丁成总结道:“真正的一代人的精神特质、写作风貌、历史个性已经真实的摆在了时间的八角台上”。此书的意义或许仍属于80后诗歌运动第一个五年的文本总结,它虽然并未全面展现“完整的一代人的独特个性”,但却基本记录下早期80后诗歌运动的成绩与不足。
        这一年,个体兴趣、能力与方向的差异也促使内部的分化,部分诗人踏船多只,涉及多种文体及影视美音及及文产的情况日见平常。一些诗人对小说的试刀似乎顺手,可与已置身小说界的80后作家齐驱,如他爱、饿发、李傻傻、春树等。当然并非每个转行者都是成绩的。小说80后的队伍至今一直在不断扩展与收束中,大多数80后诗人都会在诗人或先锋诗人的身份后先后加上了作家、自由撰稿人之类的称谓,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仅仅是写出一部手稿性质的所谓长篇或发表几个中短篇小说,
        2月,身着“朋克”代表服装的春树以“有些茫然而呆滞的凝视着正前方”的影象和“中国80年代后的代表”身份出现于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她于此不可避免成为其时媒介热宠。中国作协一发言人就此说“我不认为在80后群体当中出现个别极端行为的人物就代表了整个群体,你不能把个别人的表现因为她诉诸了文字就认为是一代人整体的心声。”“不能把“80后群体在写作当中体现出来的价值作为80年代整体的价值。”80年来,吴佩孚、蒋介石、溥仪、汪精卫、宋美龄、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陈毅、邓小平、罗瑞卿、林彪、江青等先后登上《时代周刊》封面,2005年,“超女“李宇春作为年度25位亚洲英雄人物再登《时代周刊》。
        2月,水晶珠链获《诗选刊》(首届)年度先锋诗歌奖。此后嘎代才让、郑小琼亦先后获此奖。
        3月,江西70后诗人李贤平主编《诗江西》出版,全面展示江西1949-2003间诗歌状态。其中“八十年代”诗辑选入吴若盘、阿斐、玉生、谢华丽、尚艳青、张松、马梦、王彦山、李刚等9位。这似是“80后”诗歌概念在地方性选本中最早单列出现。
        6月,时为湖南某高校学生的女诗人谌烟服毒自杀。此为80后群体中首现这种诗界的极端行为。
        7月,湖南60后诗人吴昕孺主编的《大学时代》杂志开设“80后大学生诗歌联展”,梦天岚主持,先后有谷雨、刘定光、袁炼、枕戈、熊焱等数十位诗人现身其中。联展前言道:“……相对尴尬的处境对于诗歌和诗人来说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成长需要诗意的灌注,属于我们内心的葱郁也需要一个呈现的坡度,作为《大学时代》,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倘若多年以后,我们不再写诗,我们仍然会在无边的追忆中为诗歌曾经有过的姿容而亢奋、而激荡,那么,我们的存在就有了足够的理由。”
        7月,江西玉生主编内部资料性质的《“80后”诗选》,亦为有影响的80后诗歌早期选本之一。
        7月,上海市文学报、《萌芽》、《上海文学》、作协等组织研讨“‘80后’青年文学(小说)创作”。
        10月,安徽皖西学院河畔诗社成立。主要代表诗人有小小唐,陈巨飞,枫非子、孙苜蓿等。
        80后创办的早期诗歌民刊之一《铅笔》也在这一年面世于西安,主要作者有胡桑、泽婴、一度、王彦明等;这一年,由丁成、啊松、阿斐、唐纳等 建设的《蓝星》在乐趣园出现,是为“80后”重要诗歌论坛之一。
        网络的宽阔,也使80后诗人渐通过自主结合、自由组合等方式陆续浮出,或附于各个诗歌站点,类如梅花落之于灵性诗歌、王彦明之于葵、陈坚盈、欧阳风、唐纳之于赶路。他们的参与也促进了阵地的扩充,如湖北民刊《啦啦》后设栏目“湖北80后诗歌”,河南民刊《阵地》、广东民刊《今朝》也接纳了诸多80后诗人。
        这一年,《我们,我们——80后的盛宴》出版,是其时中国“80后作家”第一次大规模的集体亮相,但基本与诗歌保持了距离。这或表明,就大面看诗歌的80后与文学的80后仍是不可相提,诗歌的热闹原来主要还在诗歌界!?
        说到“盖棺”,25岁的人生,写作能达到何种程度?而从生理的“年龄”,似可推知,其时正是这一拨80后诗人或纷纷走出校园、或面临新的(工作与生活,甚或是婚姻与家庭的组建)环境的适应……那么“盖棺”或许是种自省,是自我的阶段性告别(仪式)。
也正几乎是从这一时段始,曾激情投身诗歌网络的80后诗人们,开始了掉线,不少80后诗人似乎无故无声无息地退出。似乎先触网者先名,先行者先衰?在诗歌这一条长路上,不退则进,“退出”现象始终存在,丁成对此的比喻蛮有意思:非战争减员。

2005年→

        “宋词最早属于引车卖浆者流的文娱活动,然后经过大批文人的参与,成为堪比唐诗的一代文体,其他无论音乐或绘画,从江湖到学院,貌似是一条必经之路(麦岸)”。这当然不只是指网络与非网络、民间与非民间的问题。从这年起,在网络传播环境中轰烈已有时日的“80后”诗歌更加扩面普及,此前保持整体沉默的“学院派”开始发声。学院不仅指“校园内”的诗人与批评家,更多象征一种诗学传统与专业技艺的参与。
        05年之后,关于80后的关注与研究逐步呈现于有前瞻和宽容意识的“学报”及专业文学评论媒介。纵观国内的“学报”、“学位论文”和专业评论媒介,不难见在这一年“80后”概念已所堆呈现,但多为文化与文化综论或以小说为主。这一年,王开智在《80后文学的批评现状及分析》中指出,2004年第4季度始,文学界对“80后”作家群的关注急剧升温了。具有标志性的事是:上海作协举办了一次有关“80后”写作的讨论会、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走近‘80后’研讨会”。虽然王文主要是针对小说方面,但“在文学批评的领域中同时代批评家的缺席必然会带来批评总体的客观性的不足”之见同样对诗歌有效。
这一年,应该也是诗歌与社会的拥抱、青春与市场的共谋的演习。兵是流水营盘在,世纪初现身的80后诗人逐步离校后,新一茬入校诗歌学子继续蜂起,80后诗歌内部再起波澜,但对外的影响力已然不再。
        这一年,大众化媒介称为“青春文学年”,新概念大赛的佼佼者们开始群体性成熟,默默无闻的80后作家遍地开花,一本“青春小说”的出版就等于一个著名作家的诞生,书商、包装、广告、偶像、明星、消费、娱乐、炒作则渐进入名正言顺的循环“体制”里。
这一年,世纪初现身的80后逐渐通过留校、考研而陆续分布高校和相关机构,这一群体渐现高学历阵容。避开学历与诗歌的关系、专业现深度等话题不谈,无论如何,一个事实或即将的事实是,某种公共性的资源将为个体所独享,拥有职称、学历与高校环境的诗人更有种种条件而成为(有道德优势的)新一代话语权拥有者。
        也约在这时始,现时与必然的情况是80后也不容回避与拒绝地成为批评研究的内容,80后诗歌概念开始从容靠近和进入高校、主流诗界、大众(文化)传媒三点构成的文化面。
        批评界对80后诗歌介入力度渐大的同时,或明或暗的尴尬也多——对这样一个进行中的诗歌队伍,赞赏与批评的尽度或分寸都同样地难度甚至会被以为是一种外部的干预。而这支进行中的队伍本身——是勇气的,却大多只知向前冲只要正面,不顾及自身软肋也没空去微观必然的不足与稚弱——他们正忙着,他们有回望需要时间……
        年初,在广西70后诗人董迎春的助推下,广西民族大学成立“相思湖诗群”,定期交流,持续出刊和成员诗集,主要成员有李冰、侯珏、肖潇、黄玲娜、苏丹、陈小羊、周收等。
        2月,贵州民刊《诗歌杂志》杂志推出“中国80后”专辑,刊发阿斐、胡桑、刘脏、AT、初九、郑小琼、水晶珠链等诗作,同期刊发贵州70后诗人赵卫峰文章《他们从此踏上了不归路:中国八零后诗歌扫瞄》。
        3月,面向全国(后拓向全球汉语新诗写作者)高校学子的“首届未名高校诗歌奖”举办。今已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高校诗歌奖。如果说上海“新概念”大赛是广义的散文类的,北京“未名奖”则专为诗歌。该奖“启动了”“北大”及京城的诗歌“资源”,评委包括诸多前辈诗学者,评选“强调多元化和诗歌的独立品质,看重独创性的同时也坚持文学价值的理念,力求全面反映校园诗歌的实际”。一些获奖者如今已有所成绩。期间,“未名湖诗歌节”与“未名奖”同步。未名湖诗歌节由创设于1983年的北大未名湖诗歌朗诵会演变而来,2000年起,一年一度的朗诵会由北大新诗研究所和成立于1956年的五四文学社联合举办,已成为颇有影响的校园诗歌文化活动。
        4月,安徽许多余的诗集《柔风》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这可能是80后诗人出版的第一部个人诗集。
        5月,《杂发生色——80后人群的经典影像》出版,它由不同年龄、身份的采访者撰写对于这些早出的80后文学少年最直观的印象。阿斐与春树位列其中。
        6月,土豆主编《新京报》周期诗歌专版,先后刊发部分80后诗作。
        7至8月,上海市作协及《萌芽》杂志举办“首届文学代际沟通论坛”,欲打破“当代主流文坛与‘80后’之间的沉默,成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坛两代“面对面”(徐妍)。
         10月,复旦大学复旦诗社复兴论坛举办题为“中国的80后诗歌”诗歌讲座,口号是“让中国80后开始说话,或者开始反思”。
         11月,中国艺术批评网建立并设“80后”版块。
         12月,谷雨策划、陈错主编的《刻在墙上的乌衣巷》出版,推出AT、阿斐、春树、木桦、莫小邪、唐不遇、肖水等10位诗人作品。该书简介中称入选的“他们——以及在他们身旁坚持诗歌写作的一批人——代表了‘80后诗歌’到目前为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从某种程度上也指示了汉语诗歌的走向。”
        2005年,郑小琼参加《诗刊》社“青春诗会”,是与会的第一个80后诗人,之后相继有熊焱、成亮、李成恩、唐不遇、徐源等参加“青春诗会”。传统主流诗界的局部认同,标准不一,一方面也起到某种反拨与平衡作用——如果说主流和传统诗界对口语化、日常和民间性的网络诗歌有所拒绝和遮蔽,后者同时也对前者有强力的排挤。这时,更多以网络为主战场的80后诗人意识到“尚须努力”:公开刊物的发表是另一种认可。

2006年→

         这一年,80后诗歌外部有些喧哗,“韩(寒)白(烨)之争”引众说纷纭,陶东风亦在文汇报发文“‘八○后’一代网络谩骂现象分析”参与。这一年,韩寒一句“当代诗歌和诗人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引起诗界局部议论或说讨伐,并出现有诗人裸体助威情况。此外还有郭敬明小说抄袭事件、梨花体诗歌事件等。
        这一年,擅于捕捉和制造流行话题的《新周刊》,打出极富煽情意味的一期《中国,我的诗歌丢了》。
应该说,这一年是80后诗歌的稳步行进期。
        1月,胡桑、肖水获第三届《上海文学》文学新人大赛诗歌新人奖。
        5月,《诗歌杂志》刊发中国八零后专辑(2)。同月,湖北张尹创办民刊《钨丝》,主要同仁为冷若梅、董明明、杨麟、黄石头、朱颍、贺念等。
        5月,莱耳主编《诗生活年选2006年卷》出版。
        5月,在《诗歌杂志》的助推下,由朵孩、冰木草、非飞马等组织的首届贵州80后诗会在贵阳召开。活动围绕“诗歌与语言”“诗歌与心态”“诗歌与现代传媒”三个话题展开了讨论。同期,作为滇省80后首次登台亮相的举行滇省首届80后诗人诗朗诵会亦在云南大学举办。
        6月,湖南雪马、余毒、袁炼、左夷、马随等创办《艺术村》报纸。
        9月,诗生活网发出“八十后诗人专辑”征稿启事。虽然表面看该网对80后诗人类似专题式的关注步伐姗姗而迟,但此前数年间不断有80后诗人参与网站工作,同时该网亦是80后诗歌信息的主要发布站台之一。
        12月,《山花》编发诗歌专号(增刊),据称是50年来贵州诗人首次集中。其中的“八零街区”及其他版块编选了冰木草、朵孩、庞非、清缁等十余位80后诗人作品。
        12月,唐朝晖策划推出《青年文学》 “八十后诗歌大展”专号,并附其时的80后诗人名录。其影响甚大,亦多如昙花。

2007年→

        这时代,任一单位与个体均可视为一种节点,它们共同构成貌似整体的虚拟世界,地域、性别、年龄、高校也相当于这样的网点,相互缠绕和关系。文学的地域概念与年代概念一样,都是常见的划分方法。广义看,省际与写作观念的差别是网络诗歌内部分界的规律性潜标准,它们时常打破代际差别并相对起着人文地理与知识作用的传达。
        这一年,例如“某地80后诗歌”、某校(社团)的提法此伏彼起,对应的则是制度与地理环境的现时。在一份《中国八零后诗歌写作报告》中,也动用了“南腔”“北调”这样的栏目设置。另方面,谈及方位时,“南下”、“北漂”及“东进(沿海)”等概念包含的生活与时光记忆往往像逐渐淡化的“户籍”一样会暂时靠边,但一个人一代人自会知道和记住,爱恨酸甜喜怒皆在过程中,皆如“打工”是“一个沧桑的词”(郑小琼)。沧桑难道不也同时是“享受”是“财富”?
        事实上还有一个隐约而实在的“方位”问题,或说一代人精神的着落!如此可说整个80后都是漂泊的一代。
我们在谈及80后一代时,始终都有些潜在前提,或说他们的精神指向始终有既定的参照系甚或是“假想敌”、“对立面”,比如日常性口语对于传统抒情、80后对于70后,真对于假,诸如此类;如果生命环境不平等、种种差别持续彰显,对诗歌会有什么具体作用呢?大些看,经济基础的层级差异会导致身份的尴尬、情感体验与审美观的异样、文化的冲突、话语及其表达的压力与反压力……可以说,这向外的攻击行为,正是摸索着确定自我方位的过程,早些时候春树等即表露出要抹去70后(影响)、以及“85后”对“老80”的距离意识,都是这种正常的反应。诗歌当然不断地非常需要这种多源与多样性元素。
        这一年,《星星》开始颁发针对80后诗人的奖项。宁夏《黄河文学》亦设“诗歌80后”专栏。
        2007年,广西本土80后诗歌颇受关注。《南方文学》第2期推出“80后广西诗歌”,《南方文坛》第3期发表题为甘应鑫文章《交锋与探索》论述广西“80后”群体,《河池文学》“广西80后诗歌展”持续进行;期间,李冰摘取《广西文学》?广西青年文学奖诗歌奖,成为此奖举办5届来首位80后作者。
        1月,由南京学者作家发起的“2006年诗歌排行榜”推选活动揭晓,“好诗、庸诗、最佳诗集、诗歌贡献榜、最具诗性的人物榜”等项各有其主。80后批评家何同彬参评。但所有入选者均无80后。
        4月,以沪上高校为基础环境的“在南方”诗歌传播机构成立。该诗歌群体成员定期组织诗歌交流报告会,举办“长三角地区80一代诗人朗诵会”,参与包括大陆外的诗歌交流活动等,致力于在以“长三角地区”为核心的中国南方开展针对大学生和中学生的义务诗歌传播活动,以增进当代青年对中国当代诗歌的理解、支持和热爱,努力塑造中国“诗歌义工”的形象。颇具影响。次年7月,该“机构”设立针对80后诗人的“在南方”诗歌奖。
        4月,80后诗人许多余的长篇小说《远方》获“首届中国网络文学节”长篇小说奖。
        4月,首都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第2辑 “80后专栏”发表80后诗歌批评者金浪、枕戈、张猛等专题文章。
        4月,颇具学院特色的上海大学诗歌节开幕,内容包括诗歌讲座、“E-世代诗人论坛”和“E-世代诗歌朗诵会”,诗歌节强调让一代人去自觉地关心自己的写作,关心一代人的“汉语”;并说所谓“E-世代”只是一个临时性概念,这似表明“命名”工作仍须努力。同月,《诗歌杂志》协调承办的“2007?贵州诗会暨第2届八零后诗歌朗诵会”在贵阳举行。《山花》主编何锐应邀出席。
        5月,西安诺青创办“80后诗歌”民刊《未央诗刊》。
        5月,《诗歌杂志》刊出“中国八零后诗辑(3)”,刊发70后批评家霍俊明文论“作为个体诗学与新诗史概念的八零后诗歌”。
        7月,《南方文坛》第4期推出了一组关于“80后”作家和作品的评论文章,就郑小琼、李傻傻、春树等的创作进行了探讨。
        7月,安徽黄运丰、潘建设创办玄鸟诗社,提倡纠正当下诗歌写作的口语泛滥、诗意泛滥、情感空虚的现状。诗社定期策划网刊、纸刊,并发起“玄鸟——80后问卷:重塑中国诗歌”调查,引起关注。这似表明来自80后内部的“整合、自觉、反省”始终在持续。
        10月,《星星》主办“星星年度诗人奖”评选和“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系列活动,针对80后诗人专设“中国?星星年度校园诗人奖”。迄今已颁发4届,获奖者为郁颜、茱萸、易翔。
        10月,新疆一位80后诗人“假死”引起局部议论。同月,在京诗人策划的“全球首届‘中国汉语诗歌’诗人作品手稿专场拍卖会” 举行,部分80后诗人参与。
        12月,山西《新作文》第12期推出《中国八零后诗歌写作报告》,从命名、网络与刊物几个方面对“80后诗歌史”进行了梳理,附录《光辉中的孤立:八零后诗歌写作问卷调查》,关注诗人当下生存现状和创作背景,并以广东阿斐和福建稻菽作品为个案进行了展示。
        12月,子禾、杜若、李林寒、邱启轩等创办80后诗歌民刊《12号》,提出关注同代人的生活、思想、声音。
        岁末,安徽少儿出版社出版《旗?80后精品文丛》,但不含诗歌。
        岁末,新疆“亚洲的脉博?新年诗歌朗诵会”在乌鲁木齐举行,首个单元即“新疆八零后”,分别朗诵了边树、水默、旱子、旗烈等的诗作。60后诗人沈苇主持说:“属于八零后的诗歌年代已经开始,今天下午的诗歌盛宴,是为他们准备的一个仪式”。
        都2007了,可是看来,就像“让中国80后开始说话,或者开始反思”一样,“属于八零后的诗歌年代的开始”的说法、界定或判断,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这一年,似是80后诗人的内部过滤期,部分写作者则向个体性、深度挺进。

2008年→

        广告的时代,概念满天而随意,虽然我们皆知,一个个概念的产生不会像魔术师那样挤眉弄眼曰:见证奇迹的时刻到来了。新世纪,种种商品与文字的“后X代”随处可见。
        早在2004年,丁成试图为自己的《80后诗歌档案》(入选者全生于1985前)寻找“合理借口”的时候即说:“到80后这一代,老化的年代划分法已经走到了尽头,再接下来可能会契合这个时代的特征,缩短到5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划分法。”这一年,“后80”的诗歌概念被提出,似乎体现出生于1985年之后的80后诗人对早期80后诗人“占位”的不满与寻求自身突围的努力。虽然只有时间知道话语权争夺的最佳和最后的“武器”是什么,但类似的鸣唱、或说以树立假想敌体现或暗示自我存在的方式,仍引起局部关注。
        如果说“老80”(主要现身于2005年以前的80后诗人)费气拔力终于开辟出一小片园地,此后的80后的出现与行走自然就相对要容易得多,其发言的随意程度也大得多。他们的出现会否成了新的生长点并成为前行者的新动力呢?
        1985年发生了什么?其时消费成为最时髦的概念与意识,消费者协会成立;中国裁军百万;企业家马胜利众所周知;胡风重新评价;中国足球出征世界杯再败引发首次球迷“闹事”;美国《花花公子》杂志刊登对“苹果”乔布斯的专访,言:“相信电脑可改变世界”。
        你被改变了么?一个概念的产生是为了和能够改变什么?
        1月,丁成的《80后诗歌档案》拿捏多年终从网络、民刊到了公开出版。
        1月,甘肃知闲、旱子主办的民刊《大西北诗刊》推出由子禾、王小忠、陆承、麦芒等54位诗人组成的“甘肃80后青年诗人作品大展”。
        3月,郑小琼获第11届庄重文文学奖。是这80后初获此荣。设于1988年的该奖由各地各级文联、作协组织推荐产生,奖励对象为阶段内文学创作和评论中成绩优异的40岁以内的作家。
        3月,四川师大卢山创设静安路5号诗社及民刊《静安路5号》。
        6月,《诗歌月刊》刊出“21世纪初大学生诗歌专号”。
        8月,河南刀刀主办首届中原青年诗会,推出《凸一代:中原诗群冲击波》(河南80后诗人作品大展)。作为河南及国内80后诗人重要集结阵地之一的中原诗会一年一次,主要成员有西屿、刀刀、高野、田春雨、丁东亚、余子愚、马东旭、褚矗等。
        8月,70后诗人刘大程等主办的民刊《行吟诗人》2008卷刊发“后80在线”,集中发表了1985年后出生的董非、图兰者清、茱萸、洛盏、李浪、马明明、西子、刘一、郁颜、南岩、蒙晦、西北落日、新星等作品。
        10月,湖北赵目珍主编内部资料《80后朦胧诗选》,共选诗人60余。入选前辈诗学者北京刘福春编选的《中国新诗著作叙录2008》。
        10月,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设立“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先后开展了如“后‘80后’诗歌写作及关注程度”等相关研究。
        11月,山西《语文报》举办征集“中国大学生2008年诗歌作品联展”,次年推出《中国大学生诗歌2008年作品展专辑》。
        11月,肖水、洛盏应台湾文学发展基金会和《文讯》杂志邀请赴台参加台湾青年文学会议,其提交《中国80后诗歌:灰烬里的火光》论文对“80后”诗歌的发展脉络和命名的意义进行了回顾与探讨,指出“我们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去不断阅读前人的诗歌文本、探寻前人的诗歌路途,并及时反省自身的诗歌写作,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寻找到自己适合的、确定的方向”。 
        12月,阿斐、丁成、王东东、李浩、唐不遇、郑小琼、远观、董非、蒙晦、李成恩等入选新浪读书、搜狐读书、白鹿书院等主办的年度《中国80后文学排行榜》。
        12月,前辈诗学者福建陈仲义在《文艺争鸣》12期发表《在焦虑和承嗣中立足》文章,认为80后诗歌“热身之后,终于正式上路”。 同月,前辈诗学者徐敬亚主编《中国诗典1978-2008》出版,阿斐、罗铖、巫小茶、原散羊入选。
        12月,《玄鸟》第三期集中刊发安徽及全国80后诗人作品及白鸦、赵东、余子愚、杨钊、潘建设等相关评述文章。同月,王西平、计生贤、张伟、高杲、乱码等成立宁夏80后诗歌团体“核”,创办民刊《聊斋》。
        网络更为成熟的这一年,博客更兴微博雀起,中学生开设诗歌博客的情况亦屡见不鲜。更新的传播与交流工具渐使80后诗歌聚啸诗歌论坛的那种开阔的、灌水的、匿名的和随意的碰撞转到一个个精神的同时更加自我的私家花园,同时一串串的网络友情“链结”亦紧密了诗人间的交流与联系。
        博客与微博亦如论坛,颠狂、作秀、极端与认真、安详同步。不动声色的在其中稳定的,是诗歌。
        表面看,此时刊物与网络对80后诗歌是宽容了,但放在一个大的传播生态中看,不要说80后整个中国诗歌仍处于边缘。一些综合文学媒介、奖项继续体现出诗与其他文体的差别,一些网络单位、著名诗歌人士、刊物对80诗人的接纳和吸收,以及相关活动,并非完全出自对诗歌的爱好与尊敬。
        虽然更多的人总在乐观地说后来网络论坛、官刊、民刊已然合一,差异与区别真的没了?如无差别,“刊”之前又何须种种前缀?而此时不妨问,截止到2008末,中国有无没有发过80后诗歌的文学刊物?有无不知道80后诗歌的文学编辑?有无不了解80后诗歌的中文系老师?这答案有吗?

2009年→

         进入第一个十年,诗人的内部差异随着“年龄”(在此它已然是知识、经验、生活与写作态度的综合体)彰显。部分年近而立的80后诗人,油然升起一种对“经典”的需求感?同时也是某种对自身写作情况的焦虑感?
         这一年,各类层级不一的中国的80后诗人排行榜继续。另个现象是80后诗歌的集中展示更多,类似的集结口号随着不断投身这支队伍的写作者的众多、 不断出现在大量的民刊、网站、高校和地县级内刊上,参差不齐良莠混合的一次次裹挟式集结,“80后”概念似乎已现疲劳和腻味。
        对此大可不必上升到道德层面来戗伐。环境如此,每个身心都同处于一个巨大的眼球时代里。从某种层面上说,传播的力量也是要人们变得宽容?但事实是,娱乐、艺术、商业……在一些诗人眼中,已然是一个大餐桌的腿。关键是,你怎么看怎么适应和处理这个诱人的大腿?而总体看,这一年,    
80后诗人与非80后诗人、诗人与非诗人都对传播生态习以为常。
        1月,丁成、郑小琼诗作入选现代出版社《1978-2008系列之中国优秀诗歌卷》。
        1月,由福建80后诗人命名的首届“张坚诗歌奖”揭晓。每届评出年度诗人奖与新锐奖,后者主要面向年轻诗人并倾向于福建区域。获奖者先后有年微漾、巫小茶、林宗龙、但薇、谢小青、陈言等。
        2月,陕西一80后诗人网络发帖寻求富婆包养,引起局部关注。
        3月,合肥一先锋艺术沙龙上,许多余表演了名为《诗歌能当饭吃吗?》的行为艺术,当众从诗集上撕下几页诗歌揉成一团,放进嘴里咀嚼,并质问众人“诗歌能当饭吃吗?”,据报道“场面异常悲壮”。同月,复旦大学诗社的成员组团参加湖南卫视礼仪公德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
        3月,台湾高校诗人及诗社合作而成的《风球》诗杂志面世。其介绍为:“这并不是一本纯文学的传统诗刊,本书的核心概念是诗与生活相互结合的可能。诗是文字,却不只是文字,它最初是一种审美的关怀,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同月,河南李明主编民刊《钝诗刊》面世。主要成员有梅花落、方石英、米囚、然墨、天岚、辛酉、西屿等。
        4月,郑小琼、李浩获第三届湖北宇龙诗歌奖。
        4月,宁夏《朔方》“宁夏青年作家作品专号”刊发16位80后诗人诗作。
        5月,方石英、楚灰、郑小琼、弥撒等获浙江省作协“浙江作家网”首届全国原创文学作品大赛诗歌奖。
        6月,《河南校园》第3期推出“后80诗人(1985年后出生)”专集。
        6月,宁夏新消息报推出“宁夏80后文艺进行时”系列报道。
        7月,安徽诗人、小说家许多余提出“非萌芽”作家概念,《最后的盛典》(小说卷)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该书集中推出孙睿、许多余、李傻傻、郑小琼、恭小兵、苏瓷瓷、莫小邪等7位作家的中短篇小说作品,其中有5位是80后重要诗人(许多余、郑小琼、李傻傻、苏瓷瓷、莫小邪)。
        6月,安徽70后诗人老镜等主编的《80后诗典》出版。
        8月,《人民文学》总第六百期以“新锐作家专号”名称面世。编者按语说,“八○后”或者“九○后”曾经或将要引人注目,但是,“几零后”的说法中所含的图景和逻辑遮蔽了实际发生的写作的丰富面貌。总之,不论“几零后”,不论网上纸上,推出具有文学才华的新锐力量,是一贯原则。
        9月,肖水和乌鸟鸟获首都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的“年度诗探索奖” 之“新锐奖”。评委会认为,两位诗人分别对映了“人与生活”、与现代工业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体在其中的尊严体现、黑色幽默式的对抗。
        9月,陕西《延河》第9期刊发“‘80后’诗歌六人行”及霍俊明评述文章《“80后”诗歌的整体面貌》。同月,宁夏民刊《原音》推出“中国八零后诗歌大展”。
        9月,广东韩山师范学院“韩山诗歌文丛”出版,推出向北、余辜、泽平、傻正、郑子龙诗歌集和陈培浩诗论集。
       10月,《诗歌月刊》10期刊发“山西‘80后’九诗人诗选”及山西70后诗人韩玉光评述文章《浮出水面的光芒》。同月,诗生活网《诗生活月刊》推出复旦大学“在南方专辑”。
       11月,《诗歌杂志》以鲁、豫、黔区域为际展示中国80后诗歌分省“格局”,同期刊发霍俊明专题文章《“80后”为中国诗坛提供了什么样的版图?》,后发于《诗选刊》。此后《诗歌杂志》陆续对鄂、闽、晋、湘、津、桂、皖、蜀等地80诗歌进行展示并约请刘波、陈代云、吴昕孺、张应中等和80后赵学成、曹英人、赵目珍等热心参评。引起关注。
        11月,赵卫峰、黄昌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出版。其中编选有80后批评家余夏云、龙建人、赵学成文章,所附“诗文本选粹”编选了王东东、王彦明、胡桑、沈遇、吴英文、羌人六、赵目珍等诗作。
        11月,王东东写作《下沉与飞翔:新世纪十年的诗歌写作:兼论1980年代出生的诗人》。他提到,“在风格上,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已能够看到一种抒情性的沉思,或者智性抒情。”是“一种建基于智性之上的抒情,让我们看到了抒情在新世纪诗歌写作中的回归。这种抒情性附着的对象,是他们诗歌中的精神体验”。(精神体验又源于何处和如何变化与更新?)
        11月,郑小琼被评为《诗刊》“新世纪十佳青年诗人”之一。
        12月,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评出该省首届十大青年新锐诗人奖,旨在奖项鼓励1980年后出生的豫籍诗歌创作者,王东东、李浩、董非、王向威、侯森瀚、寇洵、钱冠宇、王镇北、马东旭、豫北等榜上有名。
        12月,《佛山文艺》策划《先锋诗歌二十年——谱系与典藏》出版,阿斐、丁成、唐不遇和郑小琼入选其中。同月,阿里歌歌著《中国校园文学史引论》出版。
        12月,西南民族大学陈文全、张帆、杨子莺等创办民刊《静脉》。
        12月,麦岸编选《爆破音》,收录60位山东籍80后诗人。
        十年磨剑,三南一北,山东、安徽、江西和广东已然成为中国80后诗歌最活跃和成绩的4个省区。
        但“将来会发生什么?是不可预知的未来,还是上一辈人已走过的道路的重复?一切定论还太早,一切都还在路上……”老四对齐鲁本土青年诗歌的评述似乎亦是针对整个中国的80诗歌。

2010年→

        ……当我们谈“同龄”“同代”时会谈些什么?80后一代来自中国各地,伴随“改革”或说“转型”的社会行进步伐成长,热衷或被“网络”包围,对“主义”集体性逃离,普遍存在现实身份焦虑……共同的时代烙印难免——而无论如何,总有默默前行的人,他们以诗为旗,尊重和衷爱语言艺术,不回避伟大传统,又坚决对流行性的不良诗歌人事保持警惕与距离。
        被动也是主动。而立,也是表明,最重要的提醒,是习惯性自我提醒,和清醒。这一年,“80后已不年轻了!”(赵学成)而写作与发表照常推进,新老交替,队伍内部的淘汰与过滤继续。
        1月,《语文报》编辑“2009中国大学生诗歌作品年展专号”出版,共推出124位大学生的300多首诗歌作品。编前言标题:“在生活的水边,以诗守护灵魂”。
        5月,山西《都市》第五期刊发“山西80后诗歌小辑”及吴小虫综述《心灵的呈现》。
        6月,陕西安康“汉江?安康诗歌奖”颁发。这是国内目前唯一这“80”后诗人开设的年度专项奖。颁奖会上,诗学者谢冕、霍俊明、龙扬志、王士强等与获奖的余刃、丁成、嘎代才让和安康学院学生代表出席“传统与责任”——中国“80后”诗歌现象研讨会。就“80后”身份问题,余刃说尽管这是一个“被动”的概念,我们有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划分和“被”断裂的。但是作为一个“80后”,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标签。对于80后诗歌作品中涌现出的西方思潮,王士强认为这只是80后诗人的写作策略,80后诗人表面上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断裂的,实质上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
        9月,吉林首届80后诗会举办,《作家》主编宗仁发应邀出席。
        9月,由多家网媒联选年度八十后文学创作风云榜之诗人榜,远观、许多余、拜雪、郑小琼、李成恩、丁成、嘎代才让、马慧聪、肖水、熊焱等十位八十后诗人榜上有名。
        9月,民刊《边缘诗刊》推出李东组稿的“陕西80后诗人诗歌展”,共刊发26位陕西80后诗人作品及前辈诗人尚飞鹏评论《崛起的陕西80后诗群》。同月,主要成员为广西80后诗人的民刊《麻雀》在南宁面世,。
        9月18日,雪马到黄海做爱国行为艺术,朗诵《我的祖国》并跳海。
        10月,由河北远观策划,多家网媒参与评选年度中国十佳年度青年诗人。经“评委会从初选的五十多名诗人最终选择十名诗人入选”,其中80后有6人。
        11月,辛酉、胡桑、茱萸编辑《中国80后诗全集》,共收入包括台湾的178位诗人诗作。其发刊词倡导严肃而认真的写作、推崇对语言和技艺的探索、关注对社会和时代的承担、向美和时间作一个交待,惜所言无新,貌似公文。同月,民刊《核诗歌》推出“后一代”中国1978—1989出生诗人编年大展。同月,《朔方》刊发“宁夏80后诗辑”。
        12月,宇文珏在北京发行原创诗词流行音乐专辑“诗の歌”。其在北大百年讲堂等地宣传,倡导“诗歌”的另一种可能中“时尚化与产业化”。
        12月,洛盏获台湾《诗学季刊》杂志社?吹鼓吹诗论坛主办的第一届台湾诗学创作奖散文诗奖。
        2010年,“80后”概念已然在充实中继续普及,在由80后策划组织的评选、奖励活动显示某种成熟和“艺术”的同时,文本继续普及于诸多报纸副刊专刊,《西北军事文学》“诗歌年代”栏含有80后诗歌,江西《文学与人生》以“中国诗歌论坛方阵”先后展示“蓝星”、“出路”、“诗歌杂志”、“大西北诗歌论坛”80后主持的论坛诗作,《楚天声屏?编钟之声》持续编发“湖北80后诗歌展”。
        这时,80后诗歌概念的存在显然已不那么阻碍,网络敞门入场,各类报刊摊开门槛,媒介与作者相互需要,发表与传播似已非难事。如此,新一轮的内部的自行清理与洗牌——随着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行将结束似乎就自然而然。清理的出发点与动力当然是诗歌的,观念、经验、技艺、态度……清理也是分化。
        像每代诗人一样,在80后人身上,内在分化从始终存在,高校与非高校、城乡、男女、传统与当代、实力与虚名、大龄与低龄——众目睽睽,肉体先要萎缩,骨干突出,最终,时光需要显然只能是少数。网络成就了“80后”,“80后”丰富了网络,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