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友情论坛 回复本帖
项梅

项梅 秀才

  • 113

    主题

  • 594

    帖子

  • 2285

    积分

【文字】众口赏析绝品文《悠悠素菊》

2015-12-24 18:20:42

【文字】悠悠素菊(散文)http://www.vsread.com/article-595584.html


社长——寒光明媚

这篇《悠悠素菊》梅清欢妹妹的佳作确实是写出了菊花的美丽,几番秋雨秋风秋霜。山野早已敛去了辽阔的绿色,只把灰脊露在人间;紫燕和鸿雁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了牛儿和羊儿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悠悠素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与进取,举起了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儿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唤醒,一齐把眼睛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她把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般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的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乐音乐《金蛇狂舞》的活泼,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她不固守现成,匍匐的枝条看似柔弱,却从不攀援依附。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却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的翼翮,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向往,活脱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和金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挂到淮水河沿。当霜雪卷藏这幅宏篇巨构时,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而求索”的浩歌凝结在心,待时以串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要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几丛,明年一定要繁衍成龙。星散的,要汇聚;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这是一种怎样的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的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中,于生命的运动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教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故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



副社长——项梅赏析
读了梅清欢老师的文章,让我感悟颇深。菊花历来被称为高洁的化身,文人墨客的最爱。作者,在秋夜如水的夜里,手捧一杯清茶,倚窗而坐,以素菊为题为我们挥毫泼墨。
她说菊花如一位老者,在岁月的长河里走过春夏,选择萧瑟的秋天,独自守候季节的落寞。不问聚散离别。说明作者通过对菊花的描述,表明自己内心的坦然与洒脱。
接下来作者通过灵动的文笔、引经据典、为我们铺开了一幅素雅的画卷。作者着重引用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说明诗人志高存远,就算住在闹市,也依然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也间接的表达了作者对于菊花的偏爱之情,又一次隐喻了作者内心的淡然与洒脱。
作者随后又向我们我们延伸了另一层意思,她通过曹公曹雪芹老先生的《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与,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道出了和诗人一样的情怀。也就是说诗人对菊花的钟爱之情,分明是借“咏菊”在抒发自己多愁善感的情怀。歌咏菊花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作者由菊花的高洁人品,牵出梅花的风骨情操,这些都是世人通过花来比喻自己的感受,也再次说明作者如菊花一般高尚,如菊花一样高风亮节!如菊花一般宁静独特!
当然梅老师围绕素菊说了很多很多,隐喻了自己许多真实的想法。


社团主编——雪中花赏析

凌霜独放,悠悠菊心

读罢梅清欢老师的散文《悠悠素菊》,眼前便浮现出一幅悠远的画卷。我仿佛看见一个素衣女子,怅然独立在清冷的秋风里。不恋红尘繁华,远离浊世喧嚣,只愿与菊花相伴今生、来世。
捧一杯淡茶,读几阙清词,嗅几缕菊香,与古人对话。霜寒漫天,只有菊独自盛放。不与百花争高下,只留高洁在人间。这是菊的胸怀,也是作者的情怀。
一瓣花心,几缕幽香成就了多少人间故事。采摘生命中的如诗情怀融入笔端,将如云的心思种植在菊盛开的田园。五柳先生的悠然、元稹对菊的痴爱、曹雪芹对菊的钟情,都洋洒在作者文章的字里行间。
放逐红尘中几许梦幻,独自一人踯躅于田园,不理人间岁月,忘却世间烦忧。在菊盛开的季节里,与远古的友人共赏田园诗话,美哉!快哉!
作者以菊入文,引经据典,与古代圣贤对话,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海洋,一个菊的世界。用隽永柔美的笔触娓娓道来,菊的生命、菊的情怀、菊的高洁、菊的凄清都跃然笔端。如一杯素茶,无色,馨香却润沁心底,净化人的心灵乃至于灵魂。
作者笔下的菊是有生命的,它如一个卓然而立的江南女子演绎不尽前世的风情,又如一个俊雅高洁的墨客道不尽今生的缱绻情怀。它如诗、如画、如苍松、似翠竹。它挺立与寒风中,不畏霜寒。
梅清欢老师的作品素来以柔美、灵动见长,将历代诗人、词客的墨文引入其中,文中有诗,诗中赋情,情景交融,美不胜收。这篇《悠悠素菊》更是优美至极,让人赏心悦目,心性也高雅起来。


荣誉社长——晨爱赏析评论
菊花不仅是一种集“色、香、姿、韵”于一身的,观赏价值极高的名花,且又是一味消暑、解毒、清凉、祛火的良药。
古今伟人、文人对菊花的赞赏以及有关菊花的趣文亦是多如牛毛,同时,在古代,民间还有每逢九九重阳,有“登高赏菊话祝福”的习俗,可见菊花在人们心中的重要位置。
自从屈原吟出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就开始与文人缘定三生。而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后,菊花又变成了隐士清高绝俗的象征,充满了灵气。
再有袁崧的“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朱淑真的“宁肯抱香枝头老,不随落叶舞秋风”等诸多诗文,都是赞美了菊花不随波逐流,不屈从恶势力,坚持真理,正直不阿的高尚品德。
菊花虽然花色繁多,在梅清欢的《悠悠素菊》一文中,作者仅以素菊为题,自始至终以菊为主干,巧妙地将陶渊明、司空图、唐元稹、郑思肖、曹雪芹等诸多古代诗人赏菊、吟菊的诗文引入文中,用古代诗人爱菊之情怀,赏菊之意境加以烘托自己对菊的挚爱之心。虽觉引文多了点,但却以此进一步体现了作者酷爱菊花的情怀,然而又使读者不仅从文中赏了菊,同时更赏了古代诗人的文。
在《悠悠素菊》一文中,作者一句:“人心寡淡嬗变,聚散无常,在世俗烟火里,若是没有值得倾心托付之人,莫如与这菊花结缘一生……”,虽让读者感觉有丝丝悲惨的凄凉,却不难看出作者仍在以此对菊花的品质作进一步的赞赏,同时,好像暗寓了一个要强女人的心胸。
最后,作者以“月下素菊,清香遗世。与菊相约,饮酒赋诗,隐姓埋名,江湖两忘”为结束,似乎又把读者带回到了远古时代,欣赏那丛不与时花争奇斗艳的素菊。


荣誉社长——冷月无声赏析

人淡如菊,芬芳自来

《悠悠素菊》是一篇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文字,作者以记忆中的菊花入手,继而引入古代文人墨客对菊花的描写,徐徐展开文本,接着层层推进,进一步深刻挖掘出菊花内在的品格。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好,洋洋洒洒四千多字,能把古往今来许多与菊花相关古诗名句,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熟稔。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作者把这一首著名的古诗佳话,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展开,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美妙恬淡的陶氏赏菊图,把那种悠远自得的意境充分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接着,作者引入了唐代司空图的《典雅》,其中“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也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作者通过对这首诗意境的赏析,写出了菊花的高贵典雅以及文人名士淡然超逸的情怀。文中还具体分析鉴赏了唐代元稹的《菊花》和宋代郑思肖的《寒菊》,通过作者的生花妙笔,让我们读者对于“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以及“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等这些古诗名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让我们对凌寒不凋、铮铮傲骨的菊更加崇敬和热爱。

《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的一群青春儿女聚在一起赏菊的雅趣,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作者也把这一情景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文章中,着重赏析了林黛玉眼中的菊花清高孤傲、冰清玉洁的品格,很好地再现了曹雪芹笔下“林潇湘夺魁菊花诗”的那个精彩画面。

总之,梅清欢文字,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清丽淡雅、不事雕琢,恰如一丛静静绽放在原野的素菊,散发着幽幽的清香,品之令人齿颊留香、心神愉悦。

散文主编——却上心头赏析

不如归去  沉醉花间

读梅清欢的《悠悠素菊》,我们仿佛看见 一朵女子,淡然寂静,眉弯新月,目含秋水,有着淡淡的脂粉香与书卷气,还有着丝丝的烟火味。衣服是半旧的棉布袍,头发随意的用乌木轻挽了,衣襟摇曳的淡淡的菊花,含蓄,静美,不为悦人,只为悦己。不记得在哪里看过,说每个人都是一种植物的化身,我想作者一定是冬日里的一侏素菊吧!

《悠悠素菊》一文中,作者以素菊为引线,以菊的风骨为主干,锦上添花般的将陶渊明、唐元稹、曹雪芹等诸多古代诗人赏菊、吟菊的诗文巧妙的加以结合,为我们展现了古代诗人爱菊之情怀,很好的烘托了自己对菊的挚爱之心。菊花自古被誉为“花中四君子” 之一,淡朴傲霜,气韵高洁,因此成为诗人们吟咏歌颂的对象。最为出名的当属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陶渊明种菊,采菊,食菊,赏菊,叹菊,颂菊,与菊为生,他以自身的人生经历,隐逸情怀,真正参悟到菊之风骨、人之傲骨,创造了诗、菊、人浑然天成的高远境界,虽不是把菊花引入诗中作为风骨意象的第一人,却给菊花增加了一种清新隐逸之感,高风亮节之德。宋代诗人郑思肖说“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是菊花的高洁与坚毅。即使寒风凛冽,也要一直守在枝头,不被北风吹落在尘土之上;则唐代诗人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更是赞赏耐寒傲冷逸清香的品格。清代曹雪芹 “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把一个妙龄女子对于菊花的赞赏写得入情入理,说尽了菊花的风流别致与含蓄浑厚。最喜欢还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那句 “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人淡如菊,不是淡的没有性格,没有特点,也不是“独傲秋霜幽菊开”的孤傲和清高。它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坚贞和执着,却无“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霸气。这样的淡,淡在荣辱之外,淡在名利之外,淡在诱惑之外,却淡在骨气之内。这样的淡,能够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删繁就简,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境界。

正如文章结尾,作者所说 “ 人生在世,如镜花水月,今朝繁花似锦,姹紫嫣红,或许明日就会梦成幻影,往事成空,与其追忆叹息,回首前尘时倚栏惆怅,不如放下繁盛的过往,择一个风气的深秋,归去…… ”


记者部长:海域听风评论

真隐隐于心

看梅清欢老师的名字和文章,包括这篇《悠悠素菊》开始以为是一个饱学儒雅、五旬开外的男士,要不就是在仕途上峥嵘、拼搏,心生遁年的中年男人,不料几日前看到《繁华落尽,你是我一生的守候》才知道是个大学在校生,还是个女生,真是令人惊叹。

是怎样的经历和学识,能在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年纪里有如此的心境,写下一篇篇优美、雅致、清丽,甚至高冷、超俗的文字呢?

我一直反对一种文风,说梅花就把所有关于梅花的诗词歌赋堆积、罗列,然后加上几句评论就算一篇文章。就像有些令人生厌的游记,每到一处简单地划了一地的历史、人文相关资料、然后加上上厕所、喝水等细节就算是一篇游记了。一是相关雷同之文太多,二是有卖弄、取巧之嫌。

显然,《悠悠素菊》不属于此类。虽然也说菊花,但引用的诗词和作者的评论都指向了一个中心“隐”。虽然也引用不少菊花古诗词,但作者选择性很强,选择的都是心灵倾向于隐士、超凡脱俗的人和作品。而不是一网捞上所有菊花古诗,像黄巢表示抗争、宣泄野心的“待到秋后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和宋江期盼招安的“赏菊”诗,作者便没有选。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而《悠悠素菊》更倾向于“隐心”面对嘈杂的凡尘、诱惑的迷离,“隐心”就更高于一筹了。

关于“隐士”我的看法是这样,没有人一下生功劳一件都没有就“隐世”,那也不叫真正的“隐士”那是无名罢了。隐士必须是在隐居之前必先积极入世,创得人生佳业后心生“隐念”也就是或功成名就后隐退,或成就事业后隐藏。

无论是大隐、小隐都离不开三餐烟火、食色性也。无论是欧阳修还是苏轼都做过很大的官,元稹、司空图那个都不是无名之辈。所以我要说,真隐隐于心。隐心”我们可以随时有,那种淡泊名利、厌倦争斗、远离世俗的心要有,同时还要有积极进取的心,或悬壶于市,或救黎民于水火都义不容辞。两种心合在一起就是一颗“隐心”上报家国,下对草木。所以说“隐心”就是最佳了。

真隐隐于心。《悠悠素菊》告诉我们得就是这个吧!或者说,我看完《悠悠素菊》能想到的吧。

社长助理——踏雪闻香

《悠悠素菊》,真是一篇难得的,不可多得的绝品文章。一开始,作者在文中写道,在如水的秋夜,于轩窗下静坐,煮一盏清茶,在岁月的深处,聆听光阴流淌的声音。

窗外雨潺潺,是一场秋雨一场凉的萧索,一缕疏菊的幽香,和着清风的呢喃轻轻的拂过。在这样的夜里,作者感叹人生,竟是可以这样的淡泊,只要一点点宁静,一点点慈悲,在深沉暮色的暗淡光影里,不改旧时颜色,不忘华美初心,在一曲清凉的丝竹清音里,看乱云飞渡,归鸟迷途。

透过这篇文章,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素净的画面。恬淡典雅的菊花,开在了万木凋零的季节。那一朵朵在这个季节,盛开的孤傲的菊,那霜降的清秋,风起的午后,迎风而立的菊,竟是那样的遗世独立,不染尘埃。她的美丽多姿,她的温柔多情,为这万物沉寂的秋日人间,平添了几分独有的色彩。

就像文里所写的,我也很喜欢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喜欢唐司空图的:“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喜欢唐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更喜欢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他们这些个高人雅士,文人墨客,就在这清幽典雅的人间盛境中,忘掉俗世的得失荣辱,倘佯于自然的山水之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骋胸而逸怀,犹如秋日菊花的孤芳自赏。

尽管岁华如流,光阴逝水,昨日早已物是人非。但唯有风中的那一株瘦菊,收存着古人典雅淡然的情怀,穿越云水千年,在今生抵达。

最后,作者也给我们写出了人生哲理。那就是淡看荣辱,笑看繁华,处世淡然,待人平和宁静,安然于时光的彼岸,不问过往,不诉心伤。在清清浅浅的岁月里,流淌着千年不变的典雅。

是的,我们生而为人,我们理应当如菊花,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都要拾起一身的傲骨,不怕寒风相摧,不向霜雪低头。只为自己,为人生,搏一个精彩。哪怕生命稍纵即逝,哪怕转瞬烟消云散,都要无悔自己的付出。

九五——评论部长

我自飘零盛开
思想的圣洁与高雅与尘世的庸俗和污浊往往不能绝对的分割,有了这个理由,文人墨客便会在所有景语情语中寄托情志,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古往今来,爱花之人不少,爱花之四君子之菊者亦不再少数。借情寓景,托物言志,菊花,便也有了情感,有了生命,也有了被文人雅士私爱的权利。
菊,喜爱或敬仰,有一种文化在里面,我所听过的最普遍的诗词咏唱即是从陶潜开始的。菊花,大多情况被视为隐者之花,隐者的言语,又得几人闻呢?有隐的出名的人的韵词,我们拿来赏玩实属不易。而隐的出名怎么又能算真正的隐呢?
菊花,开在秋月,有狂人曾称其为“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此言一出,菊花所寄托的情感也不再是高洁素雅,坚贞清新,孤傲之气倒是不减,与菊花的隐士情愫也大相径庭,但却表达了另外一种人生。站起来,站出来,去赢得,去收获。
人生百年一瞬,繁华终归烟云。当垂垂老矣,仍不忘初心,不被烟花乱了情,看着菊花,听着呢喃,不去所谓的遗世独立,只求吾心始安,那寄托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便也不再重要。
出世入世皆是选择,而选择则造就人生,这里面断然不会有对错之分,只有情志相异。菊花,就是部分承载这些感情的物事。当一切尘埃落定,青云流逝,菊花,仍会开在下一个秋月,静静的,或随风,或迎风,走在它自己的路上。任凭世人言语,我自飘零盛开。


岁月独美——常务社长

梅清欢,一个素雅别稚的名字。我不认识她,当然也不知道她是男还是女。就让我任性一下吧,我猜想她一定是个女子。应该一定是个女子,不然怎么会有如此细腻温润的情感呢。她应该是一个聚万般风情与一身的女子,清欢、独傲、简约、一个素衣的女子,一个让人想起就特想去靠近的女子。

因雪、茶我靠近了她。我特喜她那样的境界。(南国初雪、梅已开、茶未凉)多美的名字,多惬意的意境。不说别的,只看这几个字,她就应该是个女子,是个从古代款款迈步而来的女子。不然怎会有如此的柔肠呢,还是就让我这样任性一下吧。因为我自己也特喜茶、雪这两个字,梅就更不用说了,它一直伴随我左右。只要看见她这个名字,就能平复我内心的狂躁,粗野,不安。她的名字是治疗这些病的良方,如果能有机会多读她的文,那才是一种享受、一种真正的享受。

一个人、一庭院、一轩窗、一杯茶、一处风景,在孤独中安逸静谧,该是多么的浪漫。几片飘落在眼帘的无尘雪花儿,几枝等候已久的梅花,还有渴望了几世孤独的灵感,都悄然而至地停落在那个只属于自己的庭院深处。

捡几捆感枝,燃薪煎茶,蓄水插梅,红泥小火炉,自己一个人,又或者与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无语,只为品茶插梅。放一曲无词的纯音乐,将自己或者彼此融入茶香里、融入梅花的骨里,任雪花儿铺天盖地的注入灵魂。任耳边的鸟声、虫声、风声、还有肆意流淌的小桥流水声,穿越灵魂,穿越世纪,穿透那个独庭,只为自己独舞,如此的惬意只能在她的文字里感受到。

不知道她的人,也许认为她只是一个柔弱多情的女子,可当你真正走近她,靠近她的文字,才知道她是个韧性的女子。她有自己独特的了解,敏锐的洞察力,紧密细致的思维。从她文字中可以看出,她的才华横溢,无论是散文还是讨论文,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尽显其中。

梅清欢,一个只做煮茶、抚琴的女子。一个独特女子,一个不美丽、不高贵、只做简约的女子。如此庆幸、庆甚.安好。

众口悠悠话素菊,齐声赞美梅老师,最后祝梅老师创作出更多佳作!


晨爱

晨爱 秀才

  • 31

    主题

  • 465

    帖子

  • 2663

    积分

2015-12-24 18:34:37
欣赏绝品,学习赏析。老师们辛苦了,项梅、听风老师整理得更辛苦。问好!
项梅

项梅 秀才

  • 113

    主题

  • 594

    帖子

  • 2285

    积分

2015-12-24 18:42:48

谢谢晨爱老师及时跟帖,文字有你更快乐!项梅敬茶!



寒光明媚

寒光明媚 童生

  • 167

    主题

  • 422

    帖子

  • 838

    积分

2015-12-24 19:27:42

 你给我的最珍贵的礼品--真诚的友情,在我生活的银河中,犹如一颗明亮的星星。你的友情,在我的生活里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的心灵,使我的生命有了光彩。

项梅姐姐你辛苦了!听风弟弟辛苦了!

冷月无声

冷月无声 秀才

  • 11

    主题

  • 95

    帖子

  • 1290

    积分

2015-12-24 19:37:02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感谢梅姐和听风老师辛苦整理,祝愿梅清欢老师创作愉快,佳作连连!
海域听风

海域听风 秀才

  • 6

    主题

  • 110

    帖子

  • 1030

    积分

2015-12-24 21:39:23
文字社团全力赏析《悠悠素菊》,真是不同凡响啊,副社长项梅姐姐付出还是最多的,姐姐辛苦了!
爻爻

爻爻 布衣

  • 3

    主题

  • 9

    帖子

  • 304

    积分

2015-12-24 21:55:19

难得的好文章,更难得的是写文章的女子。该是怎样的恬淡大气才能写出如此的文章?

踏雪闻香

踏雪闻香 童生

  • 2

    主题

  • 12

    帖子

  • 975

    积分

2015-12-25 09:47:53
     这一篇篇作品赏析,梅的清新,花的美丽,晨的韵味,月的神秘,个个却上心头。听风儿歌唱,在寒冬里踏雪闻香。象九五凌霜独开,在岁月里静美如画,明媚无限。她如一朵朵晶莹的露珠,水灵灵扑面而来,让多日雾霾的天空尽显清澈,灿烂。又犹如田野里的悠悠素菊,虽然不张扬,也不是那么艳丽,却送与人馨香。就让我们一起同做一朵凡花,让芳香满枝桠。
清心如云

清心如云 举人

  • 56

    主题

  • 839

    帖子

  • 4480

    积分

2015-12-27 16:00:25
后生可畏啊,如此年轻淡雅的女子却写出这样深沉的文字,大赞!各位赏析文字很精彩,以不同的层面契入解读,异彩纷呈,高手汇集之佳作!谁提倡的举措,可真是智慧之举啊!
云儿飘

云儿飘 秀才

  • 51

    主题

  • 387

    帖子

  • 2091

    积分

2015-12-27 21:00:45
悠悠素菊,诗意而有内涵,值得多读和细品。拜读大作,学习了
岁月独美

岁月独美 童生

  • 3

    主题

  • 103

    帖子

  • 628

    积分

2015-12-30 10:09:01
相聚文字、不一样的思绪、不一样的感觉。相聚文字、互惜、互恋、互敬、一种美在心底繁衍、如此甚好
天涯寒冰

天涯寒冰 举人

  • 8

    主题

  • 3598

    帖子

  • 3012

    积分

2016-01-01 09:39:20
寒冰拜读,遥祝寄安。
曲梁鲲鹏

曲梁鲲鹏 童生

  • 26

    主题

  • 68

    帖子

  • 668

    积分

2016-02-24 22:52:37
文字友情微信平台也发布了该文。
彩云伴海鸥

彩云伴海鸥 童生

  • 70

    主题

  • 230

    帖子

  • 734

    积分

2016-04-11 23:13:36
欣赏,问好。
今秋情更浓

今秋情更浓 秀才

  • 0

    主题

  • 11

    帖子

  • 1243

    积分

2016-04-19 07:18:12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樱桃树下的微笑

樱桃树下的微笑 秀才

  • 3

    主题

  • 29

    帖子

  • 1802

    积分

2016-06-29 21:38:48

欣赏佳作,受益匪浅。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