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回雪舞,凤落九天 回复本帖
柳约

柳约 举人

  • 33

    主题

  • 290

    帖子

  • 3795

    积分

【渔舟词论】蝶恋花

2015-09-21 21:46:25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熙宁七年(1074),以郑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事,受株连下狱。元丰五年(1082),为颍昌府许田镇监官,“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师赐第”(《碧鸡漫志》卷二)。晚年家境贫寒。有《小山词》一卷。文学与其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

    在我的印象里,总觉得晏几道写词多少有点疏狂气息,所以看到宋词三百首这边,就格外留意。

    话说转来,像《蝶恋花》这牌子,写得好得人实在大有人在,比如说陆游啊、秦观啊、苏轼啊,欧阳修啊,李清照啊,乃至毛泽东,晏几道这首《蝶恋花》以梦入江南为开头,并不十分出名。“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梦游江南,然而梦中,却始终找不到可以离别的心上人。

    听起来,似乎有点纠结。

    这几句差不多纯粹写景,但多了离人,也有了点情意。

   “行尽”二字,也在可有可无之间,颇有屈子当初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的意思,如果通感一下,倒也可以理解为思念之深。

    呵呵,接着再往下看。

    睡里销魂,其后,又紧接一句惆怅销魂误,可谓险句,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西人佛洛伊德解梦,常言梦中乃潜意识活动。呵呵,搞了半天,前三句原来写的还是梦里的江南,读到一半,忽然觉得被晏几道摆了一道,颇有点儿故弄玄虚的意思。

    当然,我也知道上下句“江南”叠用,主要还是为了加深感情力量。

    这两句写得最引人注意,倒不是为了多情。本来嘛,梦中找不到心上人,这消魂已然惨惨淡淡的,再来一次加倍惆怅,岂不是愁上加愁,更觉得这消魂的珍贵了。

    这魂,一般人还真消不起。

    通篇看来,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注意,此处说的是梦里。

    下片,很快就转写为寄信事上了。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

    比之上片更加纠结,如同“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里的调调。相思之情,古之即有,当然,若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想来也该借酒浇愁一番,不过借酒浇愁自然是愁更愁,倘若不能抽刀断水,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了。

    呵呵,到了此处,看来词人也是郁闷之极,醉得狠了。

    所以,便又有了“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过渡的十分自然。

    李商隐诗里曾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之句,作为乐器,锦瑟、秦筝一般无二,每根弦皆有柱支撑,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这是侧面烘托气氛。

    上海辞书鉴赏里说此处之妙,妙在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心理,所以自有其妙处。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我前两天翻书,看到《沧浪诗话》里有很多妙句,像这类句子可谓是比比皆是,但有味和有致,一个说的是口感,一个说的是视觉,这也间接证明了男人都是感官动物。

    抛开男人,再说回到词本身,通读之下,这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倒也令人赞叹。

 

施云南

施云南 状元

  • 11

    主题

  • 4071

    帖子

  • 52153

    积分

2015-09-22 08:00:01
很别致的品论呢。
柳约

柳约 举人

  • 33

    主题

  • 290

    帖子

  • 3795

    积分

2015-09-22 13:29:46

回复施姑娘:

是吧,那真得谢你捧我的场咯,哈哈,有空再聊。

第九杯茶

第九杯茶 秀才

  • 27

    主题

  • 196

    帖子

  • 2060

    积分

2015-09-23 07:18:10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