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端流云官方论坛 回复本帖
汐羽

汐羽 秀才

  • 10

    主题

  • 23

    帖子

  • 1062

    积分

【流云】昆曲六百年

2018-01-19 14:40:56

历史像一堆灰烬 

但灰烬深处很可能还有余温 

我们的任务不是翻扒已经冷静的灰烬   

而是把我们的手伸进灰烬   

去触摸那个余温......

 

 那是六百年的开始,在江南的的一隅里,经过一些民间音乐家的改造,汇集了南方和北方曲调的优长之处,昆曲就这样应运而生。六百年演变,横空出世,繁荣,凋落,再次归来,六百年间,昆曲经历了起起落落,太多人为它付之于心血,终究,昆曲还是昆曲。
 余秋雨如是说:“它是一种美丽的辉煌,它是一种让人怀念的过去。怀念它的时候让我们感到一种充实和骄傲。”
 最初接触昆曲,是因红楼而读西厢,因西厢而晓牡丹亭。对于戏曲并没有多少了解的我,是因文本而开始听昆曲。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在《牡丹亭》中,清新典雅的小令与曲调相应,再配以杜丽娘的爱情故事,无不让人动容。

昆曲作为百戏之母,滋养着一代代戏剧,将自身浓缩为营养,支撑着各种地方戏的改良与发展。然而,过于典雅的昆曲在花雅之争中逐渐落败,尤其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昆曲在夹缝中艰难成长。为了拯救昆曲,在穆藕初等人的努力下,五亩园中又回响起了一批孩子们清脆的声音。这些孩子便是传字辈,也正是因为他们,将一首首昆曲,一部部折子戏,贯穿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一脉相承。《长生殿》中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得以流传,《桃花扇》的曲调可以再入今人之耳。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又出现在了世人的眼中,赢得了各地人命的一致好评。

有人说,在现代的社会中,戏曲已经和时代脱轨,人们已经不再需要戏曲作为精神的滋养。但在我看来,艺术文化好似食物一样的必需品,而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犹如最根本的食材,西方文化犹如浓缩后的佐料,佐料虽重要,但若把食材丢弃,佐料又会有什么用处?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昆曲犹如仙境之中的典雅之音,一遍遍回荡在世人的心中,经久不绝,自信地迎接下一个六百年。

这是一篇并不精致的介绍,但我希望可以因此,让大家听见昆曲,听见中国戏剧。

 

共0页 0跳转